= . =
@hibariv
Thu, Jul 7, 2022 1:38 AM
Thu, Jul 7, 2022 1:39 AM
2
[25]
首先,在靈性修練當中人的思考必不可缺乏客觀性,在物質感官世界,生命是人類吾在客觀性方面的偉大教師,即使心魂想容許思考徘徊遊蕩,為了避免心魂與生命發生衝突,思考會立刻被生命糾正,心魂必須依據生命中的實況來思考,當人將注意力從物質感官世界移開,就會缺乏來自後者的強制糾正,如果他的思考無法自我糾正就會像鬼火般飄忽閃爍,這就是為什麼靈性學生的思考必須加以鍛鍊使其能設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思考必須讓自己的內在穩定並且有能力完全專注在一個特定目標,因此適當的「思考鍛練」不應該使用遙遠而複雜的對象,應該要使用簡單而親近的對象。
_GA013_1910
= . =
@hibariv
Thu, Jul 7, 2022 1:46 AM
一個人若是能連續幾個月每天都至少花五分鐘的時間將思考專注於一個日常物品(例如大頭針、鉛筆等等), 在這幾分鐘當中排除所有與這個問題無關的思考,就會在正確的方向前進一大步(你可以每天想一個新東西,或是持續幾天想同一個東西)。即使是那些經由科學訓練而自認為是「思想家」的人也不應該鄙視靈性修練以這種方式自我預備,因為當你把思想固定在熟知的事物上一段時間,就可以確定思考是否與事實相符,試問:鉛筆是由什麼組成的?它們如何組裝成鉛筆?鉛筆什麼時候被發明出來?諸如此類的問題會使他的想法更相應於事實,甚於去想人類的起源或生命的本質等問題,經由簡單的思考鍛鍊得到能力去理解古土星、古太陽、古月亮的演化,遠超過任何複雜的學術思想,
= . =
@hibariv
Thu, Jul 7, 2022 1:46 AM
因為在一開始重要的並不是去想這個或想那個,而是以內在力量與事實相符地思考,如果一個人經由易於理解的物質感官過程學到客觀性,即使思考並不覺得自己受物質感官世界及其法則統治,思考也會習慣於與事實相符,這讓人擺脫了思考徘徊遊蕩又與事實無關的過去。
= . =
@hibariv
Thu, Jul 7, 2022 1:51 AM
[27]
正如心魂要在思考的世界成為掌控者,心魂也必須變成意志領域的掌控者,在此相同的是生命本身也會在物質感官世界展現其主導性,生命使人有了這樣或那樣的需要,而意志會驅使自己去滿足這些需要,為了更高的修練,人必須習慣於嚴格服從自己的命令,習慣於這樣做的人會越來越少想起不必要的慾望,在醫治生命中的不滿意及不穩定是出於沒有明確概念如何實現的欲望,這樣的不滿意可能在更高吾是試圖於心魂中顯現時使整個內在生命失序混亂。
載入新的回覆
首先,在靈性修練當中人的思考必不可缺乏客觀性,在物質感官世界,生命是人類吾在客觀性方面的偉大教師,即使心魂想容許思考徘徊遊蕩,為了避免心魂與生命發生衝突,思考會立刻被生命糾正,心魂必須依據生命中的實況來思考,當人將注意力從物質感官世界移開,就會缺乏來自後者的強制糾正,如果他的思考無法自我糾正就會像鬼火般飄忽閃爍,這就是為什麼靈性學生的思考必須加以鍛鍊使其能設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思考必須讓自己的內在穩定並且有能力完全專注在一個特定目標,因此適當的「思考鍛練」不應該使用遙遠而複雜的對象,應該要使用簡單而親近的對象。
_GA013_1910
正如心魂要在思考的世界成為掌控者,心魂也必須變成意志領域的掌控者,在此相同的是生命本身也會在物質感官世界展現其主導性,生命使人有了這樣或那樣的需要,而意志會驅使自己去滿足這些需要,為了更高的修練,人必須習慣於嚴格服從自己的命令,習慣於這樣做的人會越來越少想起不必要的慾望,在醫治生命中的不滿意及不穩定是出於沒有明確概念如何實現的欲望,這樣的不滿意可能在更高吾是試圖於心魂中顯現時使整個內在生命失序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