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時事]禮貌是一種「文化資本」的結晶,可以說社交就是一種展現文化資本的禮儀之戰
kellerlin
若自己跟某些文化資本圈/層的人有差別(不只是落差)自然容易在禮儀之戰落敗或感到被羞辱(覺得自己不如人、覺得自己輸了、覺得層次有差、覺得差別待遇)
kellerlin
這種被羞辱並不是來自對方的惡意或有意為之(故意:我知道你不懂某些禮儀所以刻意安排情境要陷害你、害你出糗),而是對某些文化資本圈/層的人來說是很正常的行為,而你落人一截且格格不入
kellerlin
如果有目的,比方廣結善緣、交友、打入某些圈子、做生意,這當然是很挫敗的經驗,你沒有事前做功課熟稔對象的禮儀習慣,糟一點可能還會踩到對像、客戶的地雷而失態、讓活動告吹
kellerlin
這種把「懂不懂/有沒有禮貌」上升到經濟(做生意)、社會(做人情/人脈)、文化(談吐/習慣)的判斷標準,法國學者Bourdieu布赫迪厄稱為「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
kellerlin
「象徵資本」既然是資本,就是拿來競爭/鬥爭/拚輸贏的,這也是為什麼沒有禮貌在王權或君主的時代會嚴重到要砍頭、或是只是一個玩笑企劃就會告吹、只是對客戶沒禮貌就要丟工作
kellerlin
有禮貌的極致,就是被眾人認可的「名譽之戰」
名譽之戰是不能輸的,輸了就得死(社死/賠死/羞死)
kellerlin
所以這種象徵(名譽)的「認可」與「否認」,牽動著不同經濟、社會、文化圈的進出【專名,我沒打錯】與積累【專名,我沒打反】。讓慣習【專名,我沒打反】變成了某種辨識認可的特徵
kellerlin
整個社會如果是以象徵資本為競逐的場域【專名,我沒打錯】,在這個社會中自然會產生「沒有禮貌=輸了=完蛋了」的解釋與想法了
kellerlin
然而,又不是陪皇上吃飯,大家隨意一點嘛,對方有禮貌不等於你沒禮貌(不過你還是會產生你輸了,你完蛋了,波蘭機票在哪裡的感受),放寬心一點多學學不同的禮儀也是不錯
kellerlin
另外覺得不需要某種禮儀也沒關係的人,可能本身就是處在不需某種禮儀的文化資本圈/層,或是自身的族群與家庭互動,都不需要為「文化資本」乃至於「象徵資本」做功/展演【專名】的人
kellerlin
這種不需要做功/展演的人,可能本身資本就高到生活環境「別人攏予伊攢便便(台語:別人都給他安排妥當)」,一些暴露別人會自動拿餐盤餐具或幫他張羅用餐的人,才會被譏諷為「不食人間煙火」
kellerlin
然後這種「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階層,還是會被更上層「紆尊降貴的禮貌貴族後代」給電爆,只能說出了自己的生活圈或到需要某些禮儀的別圈時,還是加減學一下方便打入個圈各層比較不會吃虧
kellerlin
禮不禮貌其實比想像中重要,撇除什麼文化資本象徵資本這麼難的理論,從經驗來看,也許有些人不想花時間跟金錢學習社交,也許有些人遇過太多裝禮貌的斯文敗類而對禮儀心生厭惡
kellerlin
但拿自己家中「不需要某種禮儀」來反駁,可能證實了「不需要某種禮儀」的家庭(文化資本、象徵資本)會比較適合你,那去找「不需要這種禮儀」的人相處會比較實際............
kellerlin
不同文化與象徵資本的眉眉角角之多,隨隨便便就可能把人逼瘋,這也是時事原文中,在遇到交往這種更親密關係的狀況裡「什麼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出問題的」的原因
kellerlin
人緣好有一部份就是懂得拿捏與不同的人相處,可以說身體力行文化象徵的邏輯與道理,如果不懂偷學或模仿別人如何拿捏與不同的人相處、也沒有K書去理解社會/社交的運作邏輯與道理(雖然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用得上啦),當然只會頻頻踩雷了...(然後被美生菜擊倒)
kellerlin
而認為「禮貌要發自內心才算」的,目標應該是對斯文敗類、害群之馬講,而不是對異性地圖砲,只會讓人覺得「哦所以你對別人沒禮貌也是發自內心的沒禮貌嗎」。即使你只是想表達自己沒有這個習慣,那為失禮抱歉就好,而不是硬ㄠ「什麼樣的禮貌才叫禮貌」但自己根本沒做到,反而會被回馬槍捅回去
kellerlin
而硬要補充「我沒有禮貌但是我很善良」的說法,呃,善良是做人最基本要求吧?這種說法對不認識的人而言,會是「你善良不善良我是不知道啦,我只知道你承認自己沒禮貌」,而且長得像「為沒禮貌找藉口,可能不會改進畢竟只要善良就好」,這種講法其實算NG宣言捏(雖然內心善良有在顧慮他人的話很難不禮貌啦)
kellerlin
然後跳出來針對這幾句反駁的,又可能被當成社交雷包、求偶焦慮......嗯,其實...你...就...私底下...承認...那篇文章...說的...有道理吧,輸的感覺很男受香菇(???)很讓人想要反駁跟批鬥沒錯,但說難聽這已經是比80萬還要來得有用的免費教材了...
kellerlin
連免費教材上面有追到心儀對象的人的建議(對人好啦、用餐SOP啦)都辦不到還笑人別有心機或很蠢,反而願意花80萬給把妹學(PUA目的性搭訕)的講師現實卻被異性當成噁人報警,不是更本末倒置更得不償失嗎......
kellerlin
當然,把哥兒們的圈子與自己在哥兒們的文化與象徵資本之禮儀與慣習當成一切,自然在出圈之後會被圍毆,更不要說跟異性交往還要理解什麼是姊妹淘的圈子,與異性所有與生俱來的禮儀規範與價值觀道德觀了
kellerlin
身為女性,姊妹淘的圈子可說「社交就是一種展現文化資本的禮儀之戰」,每個姊妹從外觀打扮到學歷工作配偶伴侶小孩公婆購物下廚健康養生美容保健,可說生活的每分每秒都在比較、都在計較、都在戰鬥
kellerlin
更何況亞洲女性從出生開始就被禮儀規訓,要是家中沒有女性手足或是沒有比較男人婆(非貶意)/中性的女性朋友可以詢問或是打交道,你要怎麼吸引天天都是禮儀超級賽亞人狀態的女性對你有好感?
K☆
最近才在思考禮儀這件事,沒想到您就發噗了
kellerlin
在其他的議題中,有人形容這種心態形容得很貼切:「天天把全家打掃乾淨沒有被感謝,看到平常也沒在整理或是一直製造垃圾的人,在只是想要獲得妳的好感的時候,才故意在你面前把衛生紙丟進垃圾桶,連罵人的力氣都沒有只是覺得愚蠢」
kellerlin
K☆ : 我覺得這個議題很難,我也想了一陣子......
kellerlin
更別提有太多鬼故事來自於,誤以為只為了你這個人而打掃全家,結果纏著別人想要當專屬打掃機器人(自己去買台掃地機器人啦八嘎鴨肉)、或是你沒有稱讚「故意在你面前把衛生紙丟進垃圾桶」的行為而惱羞成怒或一直酸人嗆人(我們看得還少嗎),都是,不優喔
kellerlin
當「你的自尊比學習禮儀」還重要、或是覺得「學習禮儀就輸了」,就注定便成基紐特戰隊被超賽不好連變身都不用轟爆的命運了......花心思去找「不需要這種禮儀」的人相處,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會比較實際............
kellerlin
反過來說就算是女生,也有很多人討厭禮儀、不喜歡被禮儀綁手綁腳、喜歡自在做自己的人喔,這些好姊妹值得你的認識啊。不過化妝跟外表也算是文化資本的一環,如果你還是很在乎外表不想追普妹、在乎禮貌不想被無理對待(抖M除外)、不想被獨立或個人主義較強的女性放生,那只能讓女生跟你說byebye囉,你的需求是空集合(雖然空集合也是集合,比方PUA的學員們)
kellerlin
hope319: 台大保證班(?)的意思,用阿宅說法就是,好的補習班只是增加確率/機率,不保底/不是天井;也就是不保證累積到多少次重考或或投入多少學費就會保送你一個好校系。的確,欣賞老師喜歡老師的講課方式覺得增廣見聞、寫那些為你量身定做的練習題很有成就感,但不保證進考場會出現你會的練習題,也不保證你在考場有辦法複製老師的經歷與能力(又不是替身能力)

「學習與調整,面對不同的對象時先暸解對方可以接受什麼方式,而不是只把所有人放在一個框架中」真的...「逐家互相互相ㄟ態度(台語)」,體諒與包容不同人的失禮之處,反而會更好相處呀......為什麼要越級打超級賽亞人...
kellerlin
反過來講,如果像原文那樣,建議男性跟一般朋友打好社交,以當作是追求異性的新手村,那其實再日常不過的細小禮貌跟打扮,都應該視為「戰場/對戰」才對(而餐廳是中級戰場很容易死亡der)。女性從(化妝保養品髮型香水等)備(衣著飾品配件鞋子包包小物)的複雜程度跟投入程度,那個資本額(?)其實是很恐怖的
kellerlin
我遇過有同樣資本額的男姓友人,是登山用品宅,雖然渾身草系風格也不太會獻殷勤,卻能在戶外快曬傷的時候拿得出好用又便宜的草本護手霜(登山熱門款)救援大家,這樣的朋友大家自然是搶爆(桃花運氾濫)
kellerlin
因此才會看到很多人說,投資自己讓自己變得有型(妝備)、有趣(社交技巧之一)、或甚至可以幫助大家的物品與裝備(保養品或救難小物),自然會吸引同樣資本額的人來交易(是的,資本主義把求偶視為一種投資異性、提升生殖機率的交易行為),「有禮貌」只是最廉價(不像化妝品或是飾品那樣昂貴)的投資罷了
kellerlin
而物極必反,如果討好他人的化妝品或是飾品能用錢買到(甚至買到肉體與性行為的買春、買到器官或子宮的代孕與販嬰),那無法用錢買到的「禮貌」就變成勝出關鍵,也就是誰擁有被肯定的、無形的「象徵資本」才是贏家,讓「象徵資本」反而得到社會性、昇華成「人性」
kellerlin
但就算像布赫迪厄這樣的文化社會學者想這麼多,其實也只不過是眾多交往與互動的一種解釋而已。我們能做的,大概是待人以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老生常談但沒有多少人做到的格言;你只想要對對象好把其他人當空氣,那就不要怪其他人跟對象把你當空氣;不想要大家把你當空氣,那就得對大家都當一回事才行
kellerlin
至於不想要投資文化資本、或是情緒先於理性把口直心快當藉口的人、或是辱罵質疑所有跟你價值觀不合的人、或是抱怨禮教殺人害自己沒朋友的人,這不只是在降低象徵資本(俗話說燒陰德值)、也不是基本禮儀的問題,而是做人做到有怨氣,應該去休息一下轉換心情了
kellerlin
畢竟社交本來就在消耗跟累積文化資本,時時刻刻繁文縟節心會累很正常,因此才需要不拘禮節/禮數的親朋好友互相放鬆互相吐苦水互相充電,也才會出現特殊服務業(八大)來照顧社交緊繃或是缺乏適當社交的人(雖然情緒商品化導致情緒勞動剝削還是資本的錯就是了)
kellerlin
我們無法從資本的世界逃脫,但最至少,不要因為自恃自己有文化資本(但通常是哥兒們間的資本,而不是圈外或異性的資本)覺得大家都是這樣做、或是嘲笑別人如何學習有禮貌,這行為彷彿一絲不掛地走出新手村連判斷強弱都不會,就去挑釁數十年來專門對付怪人的殘暴傭兵(們),被大家有禮貌地圍毆致死(社死與封鎖),真的怪不得人
kellerlin
用商業手段來講,接待客戶都會盡量跟前輩或同事打聽規矩避免失禮了,怎麼想要跟異性交往就這麼隨便都不做功課也不練習有禮貌啊,客戶至少還會給你商品給你錢,交往雙方都要花很多錢欸,不如去跟客戶交往就好了找什麼異性呢?啊要是別家廠商比較有禮貌服務比較周到,客戶也不一定看上你就是了
kellerlin
補充個,如果禮儀之戰讓你在文化資本或相爭象徵資本上,會因為高人一等與低人一等而有需要爭取或競爭的等級差異與感受,那這種觀點會比較偏向社會學的衝突學派:「假設禮儀是資源/資本差的爭奪而勝者才會晉升與累積資本」。而抱持「不同階層的禮儀本來就各司其職各取所需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用僭越或競爭」則偏向「結構功能論」,抱持「禮儀是動態互動的我的家庭教育我的人品也影響了社會大眾就如何看待我」則偏向「象徵互動論」
kellerlin
不管偏向哪一種看法,還是要待人以誠喔
kellerlin
構思這串的時候,腦袋一直飄過《HUNTERxHUNTER》雲古老師的那句
「你們這樣就好像全身赤裸的站在雪地裡,還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冷一樣」
「要是再這樣硬碰硬,可能連命都會送掉喔」第六集47話(p.58)
說真的把懂禮儀會讀空氣的女生/男生當成念能力者可能還比較好理解...
K☆
如果不懂禮儀的人是不是可以當成猴子
kellerlin
K☆ : 拿猴子來比人不太公平,畢竟猴子社群的社會性禮儀行為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些人類到底為什麼可以這麼沒禮貌
然後台灣獼猴是母系社會,男生要獲得女生認可才會接納入群
獼猴是母系社會,當家作主的是女生 - 台灣獼猴-理解-共存
kellerlin
所以一些人類到底為什麼可以這麼沒禮貌
kellerlin
在那邊邱我沒禮貌沒關係至少我做自己的就不要抱怨沒有人緣好嗎
kellerlin
大家避開這種人不是沒禮貌而是這種抱怨看起來情商/智商很低
kellerlin
沒禮貌還可以學,情商低沒得救
幻宮之咒☆零翔
哇我好認同!今天就遇到一個沒有異性社交社會化的人類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因為他們不覺得這種資本重要,所以當然不重視不屑學同時又鄙視擁有這種資本的人
kellerlin
幻宮之咒☆零翔 : 遇到就算了還認為是別人的錯的就更...
kellerlin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 我覺得這種人內心住著一個庸俗的小馬克思「看到有錢人(有人緣/時尚/八面玲瓏)就喊著要打倒資本階級(社會/文化/象徵資本)」但實際上只是忌妒在作祟......
幻宮之咒☆零翔
kellerlin : 欸他連後面都有
kellerlin
幻宮之咒☆零翔 : 不忍說怎麼這種人的模式都一樣啊,尷尬
kellerlin
Kiiro316: 就是有沒有心的問題...俗話說「飯欸當黑白呷、話毋通黑白講」,話亂講會有真實後果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要花錢後天教養......
kellerlin
簡單說,問題不是「大家都不懂這個是(只有某性別小圈圈流行的)地獄反串哽反正我們某性別都是這樣啊反應幹嘛這麼大笑死」,問題是就算不懂這個哏,也能立刻理解這句展現出「不會講話、沒禮貌愛魯小、拿性別當擋箭牌」的事實,這種行為跟表現,其實大家都看在眼裡......
kellerlin
一直好想講:你們在網路上各種NG言論,其實大家都看在眼裡,真的不要把別人當笨蛋啊啊啊衰到的只會是自己啊啊啊
kellerlin
畢竟那個大家包含「讀者觀眾聽眾閱聽人/消費者/客人/來賓/貴賓」、「合作夥伴」、「上司/長官/相關親屬」,在交往上可能還包含「你喜歡的人」、「可能對你有好感的人」、「會進一步約你的人」不等,沒禮貌到處troll只在斷絕自己的潛在客戶、往上爬的人脈跟未來的戀情啊啊啊
kellerlin
禮貌為什麼會被當成身體與心理的規訓,就是因為展現「禮貌」需要學會忍耐、並壓抑所有讓自己一時爽、口不擇言、暴衝、抒發怒氣的所有動物化(情緒化、性驅力、飢餓或掠食等生理反應)行為啊,人活在社會中是靠互相「禮貌」來維持社會關係,因此學習社會關係互動(禮貌)的過程才被稱為社會化啊,也才會把沒禮貌的人比喻為某種動物啊
kellerlin
也不要在那邊凹「我講話惡毒但是我心地善良」,喔是喔,是覺得大家不知道「真正的心地善良很難講出惡毒的話」,或覺得大家不知道「其實很多心地惡毒的人都這樣講」,你只是以為大家都在打槍你一個,實際上一個被糾纏的女生,幾乎天天都可能會遇到不同的人講同樣的話,沒有考慮過聽者的痛苦,是能善良到哪裡去
kellerlin
然後這種「我講話惡毒但是我心地善良」風格的話,注定不會獲得更高文化資本者的青睞。反過來說,更高文化資本者不用這種方式講話,所以講這種話的人,就像在身上貼一個大大的GPS定位標籤寫著「我100%不是這個圈的人不會誤擊放心封鎖我吧」,放置不管或黑單以避免自己的生活區被入侵騷擾(雖然還是很常發生被封鎖了爆氣找當事人羞辱或打人的狀況,請報警)
kellerlin
當然NG詞之多,可能要理解「什麼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出問題的」,最好的方法還是學習禮儀、凡事多停看聽、待人以誠,而不是,呃,在網路上攻擊別人講實話......說明白點,這就是NG
kellerlin
更何況某些社會階級是要有國際敏感度的,每次國際社會議題的討論跟態度,會被當成該階級的交友試金石......曾待過的大概能理解到,就是政法商的社交戰場最前線,不是運匠大哥那種等級的「我跟你說...」還有唬爛的餘地,而是「某國的政治現況對投資的影響」這種硬議題......
kellerlin
回答會像是「我朋友某某在當地我幫你搭線」(人脈的社會資本)、或「我們上批貨因為政治因素被卡了看來不優」(國貿的經濟資本)、或「之前去當地做研究好像執黨要變天了再等等」(教育類的文化資本)
kellerlin
而你的回答不應該是「我聽某YT老師說投資某國不錯啊可以試試看」......這個「差別」就是「對某些文化資本圈/層的人來說是很正常的行為,而你落人一截且格格不入」的狀態,不是你不夠強或是你有什麼超絕知識,而是你會感受到你搭不上話也不是這個圈子的人
kellerlin
硬要打入某類社會階級是非常痛苦的,就算是突然有一天成為基督山伯爵也不只是有錢,還要「氣質高雅」、「談吐風趣」、「閱歷豐富」......這都要苦練欸,若不想要苦練就想著別人要體諒,那別怪人覺得這種人不勞而獲了......因此才建議去找「不需要這種禮儀」的人相處會比較實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