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2:22 AM
3
政府可以不用對房價負責,但政府必須為通膨負責
John Smith
@john_smith_us
Tue, Jul 5, 2022 2:23 AM
不能這樣說,例如容積率、雙逃生梯就是房價的最大推手...又不是天天在燒,一個也夠了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2:24 AM
在存款會隨時間嚴重縮水的前提下,人民把資金瘋狂湧入房地產求保值是必然
John Smith
@john_smith_us
Tue, Jul 5, 2022 2:24 AM
維持暢通跟消防設備才是真的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2:25 AM
台灣的通膨已經算溫和了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2:27 AM
如果通膨是世界性的, 沒有國家能對抗, 尤其台灣自產資源這麼少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2:27 AM
每個時代都有存款少難買房的年輕人,但不是每個時代的窮年輕人,都會遇到人人瘋狂買房地產躲通膨的環境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2:27 AM
買房產怎麼會是躲通膨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2:28 AM
原物料上漲房價也會反應, 你現在買反而會買在高點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2:29 AM
以長期來看除非戰爭不然一定會溫和通膨, 今年開始的快速通膨擴大只會是短期現象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2:30 AM
這波通膨結束之後會迎來一波物價下跌, 至於會不會通縮就看經濟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2:31 AM
如果硬著陸, 通縮會變成像日本那樣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2:32 AM
日本已經通縮不知道多久了, 所以你看這一波全球升息潮, 日本並沒有跟進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2:40 AM
應該是說,政府製造通膨就是在賭未來的經濟成長率能不能跟上來,然後以這個風險為前提去避免通縮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2:41 AM
溫和通膨可以算政府對通膨負責的表現,但這會是好幾年以後才會知道的後見之明
小不二
@LA_PENSEE_SAUVAGE
Tue, Jul 5, 2022 2:42 AM
是在罵日本嗎?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2:44 AM
另外日本通縮會爆掉,就是因為日本當年想大印鈔票躲通縮,結果變成壓力鍋
小不二
@LA_PENSEE_SAUVAGE
Tue, Jul 5, 2022 2:48 AM
日本現在也是阿...
小不二
@LA_PENSEE_SAUVAGE
Tue, Jul 5, 2022 3:09 AM
全球為了抑制通膨都在升息,就日本反著做日圓狂貶,日本政府是傻子嗎?
虼蚻_cmchao
@cmchao
說
Tue, Jul 5, 2022 4:05 AM
betawing
: 覺得有錢人才會想到把資金轉去房地產,一般人不會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4:12 AM
betawing
: 你的論點通膨是政府造成的這一點其實很有問題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4:13 AM
應該說經濟成長本來就會伴隨溫和通膨,過度通膨政府才會想辦法抑制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4:14 AM
除非你想要像日本那樣經濟停滯30年,不然通膨是必然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5:19 AM
全世界能無限制印鈔票的只有美國, 但是也不是印個沒完, 其他國家只能看美國怎麼走然後想對策因應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5:45 AM
虼蚻_cmchao
: 那我認識一堆朋友,一天只吃一、兩餐也要撐著繳房貸的呢?有一些還是單身的,有一些買下的房子搭機捷專車通勤一小時以上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5:49 AM
一個國家健康的經濟成長是3%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5:51 AM
最完美的理想狀態來說,應該是每年多印3%的貨幣,對應那個3%的經濟成長,但實際上不可能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5:54 AM
市場一旦對未來悲觀,人民瘋狂囤積遺產而減少消費,那經濟就是崩;所以在這種情況到達極端以前,政府會用各種手段刺激消費跟投資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5:56 AM
用很粗糙的比方來說,一年3%的加印貨幣額度,我現在加印7%貨幣,賭兩三年後再來回到3%的指標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5:57 AM
應該不是這樣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5:57 AM
但是我不確定是怎樣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5:58 AM
消費信心回來了,工廠的產能提升了、更多創新需求增加了.....經濟成長追回原本超印的貨幣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00 AM
沒有完全追回來沒關係,不要差太多的結果就是溫和的通貨膨漲
但如果沒有照那個預期,那就是像日本過去那個大崩潰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03 AM
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 能印多少鈔票應該是看外匯存底, 不是看經濟狀況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05 AM
要不要操作匯率拼外匯存底是每一個國家的選擇,台灣政府一直都是選擇要,就沒資格說「我不負通膨責任」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07 AM
就算上面那些都我亂講好了,我直接講一個最現實的問題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08 AM
「短期嚴重通膨」會在年底地方選舉以前結束嗎?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09 AM
如果不會,那些看著房價暴漲而怒的年輕鄉民就會是很一大票投票族群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0 AM
幾十年的經驗這群人其實沒什麼決定權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0 AM
因為年紀到了他門也會變成既得利益者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0 AM
我說的年紀到了不見得是自己買而是繼承父母的財富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1 AM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財富會縮水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1 AM
最現實的點就是這個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1 AM
你去談過都更案就會知道這是人性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12 AM
在這個時間點一直大聲嘲笑他們太魯太蠢、太不願意改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那只是加速民進黨年底敗選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2 AM
目前看不出有這個徵召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2 AM
徵兆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6 AM
我簡單講有一天你繼承了你父母的房子, 你有急需你要脫手, 你會以你父母當初買的價格來賣還是以現在的市價再加一點來賣?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6 AM
房價就是這樣疊上去的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16 AM
6_k 嘖
: 你說的都對,但他們成為既得利益者以前一樣都有選票,更多的王浩宇只是把他們從漠不關心激怒成報復性投票,或轉而支持那些整天想找政府麻煩的小黨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7 AM
其實30歲以前的人根本不會在乎買不買的到房子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7 AM
你30歲以前會在乎這個嗎?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8 AM
你連工作都還不穩定怎麼會去想買房這檔事
小不二
@LA_PENSEE_SAUVAGE
Tue, Jul 5, 2022 6:19 AM
今年炒幣炒股的虧多少,就投資房市的沒虧,年輕鄉民會嫌能賺錢的投資太爛?日本不是傻,日本知道升息會讓日本更多企業死掉而已,放棄幻想面對現實吧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19 AM
等到你社經地位穩定了, 有點錢了, 你就變既得利益者了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19 AM
6_k 嘖
: 我從來都不覺得台灣多數人對人生的想法都跟我差不多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0 AM
我其實不知道你對人生的想法是什麼, 我是以我觀察到周邊的人的想法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0 AM
我太多朋友莫名其妙名下就有房子可以住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1 AM
房子哪來的千奇百怪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21 AM
我前公司跟現在公司的很多年輕同事,就是咬了牙想買房啊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1 AM
當然還是有租屋的但是在老家還是有房子等著他繼承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1 AM
betawing
: 它們可以選擇不買阿其實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2 AM
我當初買也是咬牙買, 雖然現在看起來我當初買是買便宜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2 AM
但是誰知道未來會怎樣呢?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22 AM
說是這樣說,但這些人在同輩中從來不是少數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2 AM
應該說現在他門是咬牙買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2 AM
未來就是既得利益者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3 AM
簡單說就是你把你的資源投注在什麼地方, 然後有什麼回報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4 AM
譬如你當初工作幾年就出國念書, 除了時間還有金錢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6:24 AM
這就是你的選擇
betawing
@betawing
Tue, Jul 5, 2022 6:42 AM
我只能說,不可能每個急著要咬牙衝房子的人,在面對現在的房價,都可以心平氣和的自認「沒辦法啊,誰叫我選擇非買理想中的房子不可呢」
小不二
@LA_PENSEE_SAUVAGE
Tue, Jul 5, 2022 6:53 AM
供給需求擺在那,一堆被洗腦的認為一定要買房房價怎麼跌,日本年輕人會吵著要買房嗎?
樂芙莉
@fayemei
Tue, Jul 5, 2022 7:55 AM
30歲以前跟我說要租房子一輩子的同儕們,他們都不約而同買房了。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8:07 AM
betawing
: 只有有錢人才有辦法看上什麼房就買什麼房, 大多數人都是衡量妥協然後買
樂芙莉
@fayemei
Tue, Jul 5, 2022 8:29 AM
沒錯,沒買的通常是有無法妥協的事情,像是買不到理想的房或是認為房貸會影響生活品質,本來就不一定要買,看個人依自己能力選擇,會咬著牙買的還餓不死自己。
▲△∴
@cult_me_film
Tue, Jul 5, 2022 11:25 AM
哎呀為什麼一定要苦撐買房呢 其實如果算過自己現在租的點房價跟房租比 有可能房租划算很多
(一天只吃一、兩餐也要撐著繳房貸)
單身還買的更慘...完全沒cp值
▲△∴
@cult_me_film
Tue, Jul 5, 2022 11:25 AM
6_k 嘖
: 真的是人性,換了位置就會換腦袋
▲△∴
@cult_me_film
Tue, Jul 5, 2022 11:27 AM
"有租屋的但是在老家還是有房子等著他繼承" 這很多人都是,畢竟台灣自有房超過八成,我自己也是這種
▲△∴
@cult_me_film
Tue, Jul 5, 2022 11:28 AM
日本年輕人比台灣還絕望多... 不能比
他們年輕人連打炮的比率都遠低於台灣
▲△∴
@cult_me_film
Tue, Jul 5, 2022 11:30 AM
財力如果突然爆表到無法想像的程度我才會買吧 買了如果沒有提升幸福程度或是
交配市場的明顯拉開差距
,對我這年紀可能沒必要買.. 只買一人住的那種在市場上沒什麼競爭力..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11:31 AM
其實不要講啥,認識的一個3d大大,沒買房之前也是幹幹叫,有一天突然就買了
▲△∴
@cult_me_film
Tue, Jul 5, 2022 11:42 AM
PZ大大超早買的 還是現金全付..
6_k 嘖
@6_k
Tue, Jul 5, 2022 11:43 AM
▲△∴
: 他入行早啊
▲△∴
@cult_me_film
Tue, Jul 5, 2022 11:44 AM
話說回來 照理講 ,抑制通膨也會抑制房價啦
樂芙莉
@fayemei
Wed, Jul 6, 2022 1:20 AM
更現實的問題其實是18-30歲的人口數⋯⋯更不要講這個區間的投票率有夠低。假設有房子而且沒有房貸壓力的定義為既得利益者,那在我國是多數沒有錯。
betawing
@betawing
Wed, Jul 6, 2022 1:47 AM
好吧,那就狠狠的打他們臉
打到覺醒吧
▲△∴
@cult_me_film
Wed, Jul 6, 2022 5:24 AM
房價就是有支撐啊,哀...我在一個很多反房價的TG群裡看討論 比較後面的討論結果就是..再高的房價都有很多中產階級要去接盤 你同事不就是- -
▲△∴
@cult_me_film
Wed, Jul 6, 2022 5:24 AM
自不量力又要去撐 這要怪誰
6_k 嘖
@6_k
Wed, Jul 6, 2022 5:29 AM
也不算自不量力, 如果買在可以的位置, 過幾年賣掉還是有獲利
6_k 嘖
@6_k
Wed, Jul 6, 2022 5:29 AM
簡單講房子跟土地本來就是一種商品
6_k 嘖
@6_k
Wed, Jul 6, 2022 5:30 AM
這個商品大家都想要價錢就會往上
6_k 嘖
@6_k
Wed, Jul 6, 2022 5:30 AM
你要我要他也要, 為什麼我要便宜賣? 我又不是慈善事業
小不二
@LA_PENSEE_SAUVAGE
Wed, Jul 6, 2022 6:04 AM
有沒有反台積電股價太高TG群喊跌到20塊才叫公平正義?
樂芙莉
@fayemei
Wed, Jul 6, 2022 7:08 AM
買房這種事情很難自不量力地買啦,沒穩定薪資銀行不會貸給你,信用小白還要搞個保證人,貸個八成每個月要付出去的都是實實在在的錢,撐得過去的人才會買。
▲△∴
@cult_me_film
Wed, Jul 6, 2022 3:54 PM
6_k 嘖
: 他們要自住啊 ! 賣掉要去偏遠許多的地方買 而且可能價格差不多@@
6_k 嘖
@6_k
說
Wed, Jul 6, 2022 11:58 PM
▲△∴
: 舉例而已啦
6_k 嘖
@6_k
說
Wed, Jul 6, 2022 11:59 PM
我同學也有結婚之後買了某房, 幾年之後孩子生了三個就賣掉當頭款, 換更大間的,
6_k 嘖
@6_k
說
Thu, Jul 7, 2022 12:00 AM
但是如果他沒先買一開始那間, 誰也不確定他之後能不能留下後面那間大間的頭款,
因為最容易不見的就是現金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1:55 AM
就小房換大房啊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1:57 AM
房產在台灣就繼續是一個保證不會賠的商品,要說這個保證都是民眾咎由自取嗎?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1:59 AM
如果有任何商品可以在無政府影響的情況下,保證不會賠,那這世界上也不用研究經濟學了,只要研究宗教學就好了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1:59 AM
大家信心足夠,價值觀都統一,就沒有什麼跨越不了的極限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00 AM
哪有不會跌,淡水今年跟去年比跌了大概1成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01 AM
應該說你要買任何東西都要做功課花時間去關注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01 AM
你就會發現其中的門道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2:08 AM
我父母十年前投房淡水、鶯歌、三峽、八堵、龜山,所謂的房價大跌的時代都經歷過了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2:08 AM
結果還是賺,沒賠∼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2:12 AM
誇張的時候大概手上有三、四間吧,都是那種遠離蛋黃區的房子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2:14 AM
那個跌價會影響房地產的風險,遠比我想像中低太多了。那個做功課的門檻,也比我以為的低太多了,建商說的鬼話我當年聽了一堆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2:14 AM
但吃屎或破滅的沒見過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25 AM
買賣賺賠看的是時機, 不是以現在來看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25 AM
房價物價本來就是起起伏伏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25 AM
淡水的單價一直都是15~25之間波動, 你買在15賣在25就是賺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26 AM
但是你買在25賣在15就會賠, 那有穩賺不賠的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27 AM
所以我建議你, 如果真的想買房, 規劃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去觀察各地區房價波動, 而不是以當下的情況去判斷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28 AM
這麼大筆錢不是你看個幾個星期就會有心得想法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2:43 AM
我真要買也只會是萬年不漲的那種區域,反正天天住起來有開心比較重要,其他沒差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2:46 AM
北海岸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2:59 AM
1.房貸吃掉我月薪一半以上
2.通勤時間超過一小時,而且還會經過頻繁發生車禍的危險路段
3.附近幾乎沒有機能性,走在路上死氣沉沉還有怪味道亂飄
4.居民多到爆炸、公共空間跟經費整天爆發各種爭議,還有黑道介入
5.房屋老舊到五年內可能就要翻修管線
以上這些都避開大概我都能考慮,不然繼續租房也沒差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1 AM
能避開這幾項大家都想要阿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1 AM
不過以你目前的工作區域, 基隆蠻有機會的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2 AM
能符合上面的條件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2 AM
就搭火車到南港然後騎車去公司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2 AM
應該不會超過1小時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3 AM
而且符合萬年不漲的條件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4 AM
基隆房價超有親和力
基隆市│實價登錄完整揭露到門牌│實價登錄比價王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5 AM
但是我老實說我不會建議買基隆啦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3:05 AM
我不覺得那是多數人標準,光人口爆炸多的老社區就一堆一坪三十萬以上了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6 AM
betawing
: 我上面的連結你看一下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6 AM
萬年不漲代表你的房子是負資產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3:06 AM
基隆我看過N遍了啦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3:07 AM
很多20以內的阿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3:08 AM
基隆能符合我條件的地方,大概只剩下暖暖,基隆市區的老舊跟人口密集程度,已經跟三重差不多了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3:10 AM
一坪20萬以內又要通勤一小時以內的,屋齡25年以上的居多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3:12 AM
如果願意通勤拉超過一小時多一點,那就是靠近八斗子那一帶,或情人湖濱海大道快要跟萬里交界那一帶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3:13 AM
但這樣通勤距離的代價,還不如換個方向考慮八里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3:16 AM
我是不在乎房子是什麼負資產,負擔的起+有維持生活品質比較重要,退休的時候還可以靠玩房地產或收租金什麼的,我是懶得去想了...所以我才說我想法不會是多數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3:18 AM
不過等到租金隨著物價也瘋狂上漲的那天,我大概也要跟著房地產跪了
小不二
@LA_PENSEE_SAUVAGE
Thu, Jul 7, 2022 4:54 AM
買房一定要買有升值潛力而非只選便宜之後會跌的房子,不做功課亂買房變成負資產到時也是天天罵罵號。
樂芙莉
@fayemei
Thu, Jul 7, 2022 5:39 AM
負擔得起+維持生活品質就是多數人的想法啊⋯⋯
樂芙莉
@fayemei
Thu, Jul 7, 2022 5:41 AM
就是每個人覺得可以妥協的地方不一樣,資產的分配想法不同,不買房也是把現金花在娛樂或興趣(投資也算)而已,沒人傻傻的把現金堆放在家裡。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5:58 AM
「負擔不起就還是以維持自己能接受的生活品質優先」,這就我的想法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6:00 AM
娛樂品是這樣,興趣是這樣,投資也是這樣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6:06 AM
理論上來說房地產應該就要跟比特幣或股票一樣,不會因為拒絕投資,所以長期很容易會吃屎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6:08 AM
但現實上卻從來不是這樣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6:12 AM
因為虛擬幣除了炒作沒有其他功能, 房屋還有居住功能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6:12 AM
自住或出租都是有產值在發生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6:14 AM
在來就是房地產是實際上的有限資源, 跟虛擬幣裡虛擬的有限有很大差別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6:40 AM
真的是有限資源的話,新建案跟空屋率就不會長年一起上升了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6:42 AM
這個論點是無視地段價值, 熱門地段的新建案跟空屋率一直都很低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6:43 AM
往外擴散才越來越高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6:55 AM
現在我很少經過了不知道,但十年前一個是板橋車站附近,另一個是南港展覽館附近,蓋滿蓋好了各種新建案,但是到晚上80%以上都是黑的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6:56 AM
我記得中山捷運站那一帶也是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6:57 AM
因為好奇+常經過,我觀察了大概三年左右都一樣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6:57 AM
現在都很熱鬧了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6:57 AM
我有朋友之前住南港展覽館附近的建案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6:58 AM
入住率頗高
6_k 嘖
@6_k
Thu, Jul 7, 2022 6:58 AM
板橋後站就更不用說了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7:13 AM
板橋車站那邊,從我高中開始本來就人滿為患,那邊新建案有沒有住滿很難從人潮看出來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7:15 AM
南港那邊我記得沒錯的話,是大概五年前房價下跌比較嚴重時,有被報導那邊是台北市跌最凶的區域...但那也證明了價錢沒下來之前空屋架在那邊確實可以存在很久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7:20 AM
如果每個新建案蓋完三∼五年都最後一定會被買好住滿,那這些人原來又住哪裡呢?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7:21 AM
如果都是外縣市租屋改成買房,那租屋的供給應該會高於需求...但其實並沒有發生這種現象
betawing
@betawing
Thu, Jul 7, 2022 7:22 AM
更別提我們出生率已經緩緩下降十年有了
樂芙莉
@fayemei
Thu, Jul 7, 2022 12:08 PM
現在的主力首購買盤是35-40歲,還扯不上少子化。
樂芙莉
@fayemei
Thu, Jul 7, 2022 12:10 PM
幾年前就聽在天母某建商工作的友人說,60/p起的大樓很快就賣完了,客戶很多得是爸媽出錢購屋的。
▲△∴
@cult_me_film
Sat, Jul 9, 2022 3:08 PM
所以你爸媽很多房 你至少老了可以回去住 超多選擇XDDDD
▲△∴
@cult_me_film
Sat, Jul 9, 2022 3:10 PM
"如果都是外縣市租屋改成買房,那租屋的供給應該會高於需求 "
因為能買得起還是很少數啊!!!! 你不能只看同溫層..
▲△∴
@cult_me_film
Sat, Jul 9, 2022 3:12 PM
出生率真的沒有影響,再幾十年後也沒用~
有錢的可以繼續買更多房囤 也不是自己想 確實看到不少人刻意還是隨意講出來
betawing
@betawing
Sat, Jul 9, 2022 3:12 PM
沒我逼我媽賣到只剩現在自住的那間
▲△∴
@cult_me_film
Sat, Jul 9, 2022 3:33 PM
現金為王,香到爆
▲△∴
@cult_me_film
Sat, Jul 9, 2022 3:34 PM
升息+QT 不知到何時 現金不要亂投資
betawing
@betawing
Sat, Jul 9, 2022 3:50 PM
不完全算現金,要繳自主那間的房貸
betawing
@betawing
Sun, Jul 10, 2022 3:39 AM
哈哈哈哈
Facebook
小不二
@LA_PENSEE_SAUVAGE
Mon, Jul 11, 2022 10:55 AM
為什麼建商不降價?
ကြည့်ရှုရန် လော့ဂ်အင်ဝင်ပါ သို့မဟုတ် အကောင့်ဖွင့်ပါ
▲△∴
@cult_me_film
Mon, Jul 11, 2022 2:29 PM
小不二
: 這是某個單一因素 我還是覺得買盤很多是最主要 你看開噗的其實也很想買對吧
什麼叫做不想買,就是真的有錢買但是硬要租 有這種人沒錯 好幾個是在玩加密 本業做別的事業早就財富自由..不過他們本來就怪咖 不走傳統主流~瘋狗流教主也不買房
小不二
@LA_PENSEE_SAUVAGE
Tue, Jul 12, 2022 4:01 AM
台灣GDP成長高又較低通膨,人的閱讀會影響遠界,如果一直只看酸民文很想買又期望打房再買等等等只會一再錯過時機,繼續怨天尤人吧。
金融時報全球通膨地圖 台灣相對偏低表現亮眼 | 國際 | 中央社 CNA
樂芙莉
@fayemei
Tue, Jul 12, 2022 4:38 AM
空巢族變多 專家建議購屋要看這點
樂芙莉
@fayemei
Tue, Jul 12, 2022 4:41 AM
買房要回歸需求。人口老化對短期沒影響,更何況頂客族、單身族也有居住需求。
樂芙莉
@fayemei
Tue, Jul 12, 2022 4:50 AM
很多有生小孩的反而是跟上一代住比較多,因為有人幫忙帶小孩、煮飯,接送(可以抽公托)每個月開銷差很多!
▲△∴
@cult_me_film
Tue, Jul 12, 2022 5:44 AM
升鴻,王伯達,joe 這幾個美股/台股kol 目前確定都還是租房 而且都結婚 只有升鴻沒小孩
不過他們是很價值信仰的觀念 我一時說不完
▲△∴
@cult_me_film
Tue, Jul 12, 2022 5:45 AM
我當然也是被他們觀念受影響不少年
樂芙莉
@fayemei
Tue, Jul 12, 2022 7:01 AM
我以前也是長期看王伯達,猶記得前些年他還有作少子化會影響房市所以不建議買的影片呢⋯⋯其實也是看工作性質,玩投資的人身上還是要多點現金,跟每個月領薪水的普通人不一樣
陽明山下智久
@chieh1987
Tue, Jul 12, 2022 9:40 AM
樂芙莉
: 他是說少子化要買特定地點。
6_k 嘖
@6_k
Tue, Jul 12, 2022 10:03 AM
陽明山下智久
: 不就是地段好的意思嗎?
陽明山下智久
@chieh1987
Tue, Jul 12, 2022 10:19 AM
6_k 嘖
: 就是要人口聚集的地方。他那時候是用日本跟東京當例子。整個日本房市都慘,唯獨一都二府不敗有的還反漲。
6_k 嘖
@6_k
Tue, Jul 12, 2022 10:22 AM
陽明山下智久
:
老實說這個不需要他講大家都知道.......
6_k 嘖
@6_k
Tue, Jul 12, 2022 10:23 AM
房地產三個東西最重要: 地段, 地段, 地段
陽明山下智久
@chieh1987
Tue, Jul 12, 2022 10:26 AM
6_k 嘖
: 我們以為的常識對很多人來說不是。
不然房仲怎麼唬人
陽明山下智久
@chieh1987
Tue, Jul 12, 2022 10:27 AM
Tue, Jul 12, 2022 10:27 AM
他那時候感覺是暗示台北不敗,但現在看起來不是這樣。
也可能是我誤會
6_k 嘖
@6_k
Tue, Jul 12, 2022 10:51 AM
台北到目前為止還是不敗, 50年後可能很難講, 10年內就算跌應該跌幅還是比其他地區低
6_k 嘖
@6_k
Tue, Jul 12, 2022 10:51 AM
其他地方的漲幅是因為基期低
樂芙莉
@fayemei
Tue, Jul 12, 2022 12:34 PM
陽明山下智久
: 我應該是把他書上寫的內容跟影片混在一起記了,是說如果有能力大家都會買進好地段的,真的是常識。
▲△∴
@cult_me_film
Tue, Jul 12, 2022 12:54 PM
反正他們現在還是沒有買,最近一個月內tg群有聊到
樂芙莉
@fayemei
Tue, Jul 12, 2022 2:04 PM
▲△∴
: 反正你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有房等著繼承啊⋯⋯我所認識財富自由的友人,因為家裡大安區的房子要賣掉了才真正要去買他人生的第一間房。
▲△∴
@cult_me_film
Tue, Jul 12, 2022 4:09 PM
也是。
載入新的回覆
但如果沒有照那個預期,那就是像日本過去那個大崩潰
(一天只吃一、兩餐也要撐著繳房貸)
單身還買的更慘...完全沒cp值
他們年輕人連打炮的比率都遠低於台灣交配市場的明顯拉開差距,對我這年紀可能沒必要買.. 只買一人住的那種在市場上沒什麼競爭力..打到覺醒吧因為最容易不見的就是現金北海岸2.通勤時間超過一小時,而且還會經過頻繁發生車禍的危險路段
3.附近幾乎沒有機能性,走在路上死氣沉沉還有怪味道亂飄
4.居民多到爆炸、公共空間跟經費整天爆發各種爭議,還有黑道介入
5.房屋老舊到五年內可能就要翻修管線
以上這些都避開大概我都能考慮,不然繼續租房也沒差
能避開這幾項大家都想要阿而且符合萬年不漲的條件因為能買得起還是很少數啊!!!! 你不能只看同溫層..
有錢的可以繼續買更多房囤 也不是自己想 確實看到不少人刻意還是隨意講出來
ကြည့်ရှုရန် လော့ဂ်အင်ဝင်ပါ သို့မဟုတ် အကောင့်ဖွင့်ပါ
什麼叫做不想買,就是真的有錢買但是硬要租 有這種人沒錯 好幾個是在玩加密 本業做別的事業早就財富自由..不過他們本來就怪咖 不走傳統主流~瘋狗流教主也不買房
不過他們是很價值信仰的觀念 我一時說不完
不然房仲怎麼唬人也可能是我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