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Sat, Jul 2, 2022 9:05 AM
26
9
【
20220702疫情記者會
】
指揮中心:新增34748例本土個案及7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6例死亡,皆屬重度感染個案、90例具慢性病史、61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
新增9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1例男性、3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
拾柒
@april17tw
Sat, Jul 2, 2022 9:06 AM
彩蛋:正常生活,積極防疫!
部長:我還記得那時跟國外政府機關開會,我說我們有1萬多個病例,他問我是1天嗎?我說沒有啦,是1年多啦!但曾幾何時在台灣,我們也1天1萬多,最多到9萬7。
從0確診到1天9萬多,這個轉折很大,可以看出我們醫藥衛生、醫療行政人員的韌性,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
很成功的2年多經驗,轉換成完全不同的病毒傳染型態。主要因應的醫療型態,完全180度不同,現在真的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時候。
我們憑什麼跟病毒共存?第一,病毒特性輕症化。第二,我們疫苗打到現在,在世界也算數一數二。尤其幼兒這一端,沒有人打得比我們更多。我們防禦力變強了!
我們給藥速度變快,現在長照型住宿機構診斷立刻給藥,各地方報告給藥都是0天,隨時診斷隨時給藥。
↓接
拾柒
@april17tw
Sat, Jul 2, 2022 9:07 AM
Sat, Jul 2, 2022 9:07 AM
部長:那時很多人跟我講美國有多好,Test to Treat,隨時給藥。但是數字會說話,我們現在確診者給藥是8%多,快9%。美國是4%多,快5%。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我們用藥比例更高、更快、更有效率。
我們輕重分流做得很好,到醫院2%多,到防疫旅館1%,一般居家照顧96%。整體來講,沒有引發大家的不滿,大家能習慣這樣的照顧模式。所以我們現在有本錢可以講,與病毒共存。
我們防禦能力夠,民眾心理可以接受,照顧模式可以因應這樣的疫情。新的台灣防疫模式就是正常生活,積極防疫!
當然也要靠醫藥衛生行政主管單位,跟各位同仁,大家一起往前走。我們2年多來,在方方面面都打了很多勝仗,最後這關鍵的一疫,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Facebook
呸姬
@a60419a
說
Sat, Jul 2, 2022 9:32 AM
謝謝整理,看來境外移入也在增加了,台灣加油
akura
@peracetate
Sat, Jul 2, 2022 9:53 AM
不過幼兒施打率新加坡有沒有比台灣高
YF睡不飽
@yufion
說
Sat, Jul 2, 2022 10:10 AM
新加坡幼兒施打率比較高,後來有更正了
kuwa
@kuwa0924
Sat, Jul 2, 2022 11:00 AM
部長戴花圈可愛
廢渣葵☜(゚∀゚(゚∀゚☜)
@high1314
Sat, Jul 2, 2022 1:51 PM
感謝整理
載入新的回覆
指揮中心:新增34748例本土個案及7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6例死亡,皆屬重度感染個案、90例具慢性病史、61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
新增9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1例男性、3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
部長:我還記得那時跟國外政府機關開會,我說我們有1萬多個病例,他問我是1天嗎?我說沒有啦,是1年多啦!但曾幾何時在台灣,我們也1天1萬多,最多到9萬7。
從0確診到1天9萬多,這個轉折很大,可以看出我們醫藥衛生、醫療行政人員的韌性,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
很成功的2年多經驗,轉換成完全不同的病毒傳染型態。主要因應的醫療型態,完全180度不同,現在真的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時候。
我們憑什麼跟病毒共存?第一,病毒特性輕症化。第二,我們疫苗打到現在,在世界也算數一數二。尤其幼兒這一端,沒有人打得比我們更多。我們防禦力變強了!
我們給藥速度變快,現在長照型住宿機構診斷立刻給藥,各地方報告給藥都是0天,隨時診斷隨時給藥。
↓接
我們輕重分流做得很好,到醫院2%多,到防疫旅館1%,一般居家照顧96%。整體來講,沒有引發大家的不滿,大家能習慣這樣的照顧模式。所以我們現在有本錢可以講,與病毒共存。
我們防禦能力夠,民眾心理可以接受,照顧模式可以因應這樣的疫情。新的台灣防疫模式就是正常生活,積極防疫!
當然也要靠醫藥衛生行政主管單位,跟各位同仁,大家一起往前走。我們2年多來,在方方面面都打了很多勝仗,最後這關鍵的一疫,我們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