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07 AM
32
13
【
20220629疫情記者會
】
周志浩:本土病例新增42112人,比前一天少一些,比上週52213個,的確有穩定下降的趨勢。死亡增加85位。
羅一鈞:中重症227例,中症147例、重症80例,輕症、無症狀99.58%。大部分死亡個案都還是有慢性病、未打滿3劑疫苗。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28%,第2劑83.31%,追加劑70.1%。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08 AM
羅一鈞:85例死亡個案,6月以來單日死亡人數最低的一次。
30多歲有2名男性,都未接種疫苗,有癌症慢性病史。1位在6/14因咳嗽、流鼻水就醫,診斷為肺炎住院,不幸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及癌症共病,6/26過世。另1位因癌症,6月接受安寧照顧。住院期間因接觸者採檢確診,隔日6/25因癌症惡化過世。
無兒少死亡或重症案例。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09 AM
🔺幼兒疫苗接種建議
李秉穎:根據流行病學評估,幼兒得新冠風險遠高於流感,目前有很多MIS-C、腦炎病人,發生率高於流感。所以還是應該要打。各國接種經驗,莫德納減量接種在未滿5歲的兒童,1/4劑量,25毫克,間隔4~8週,打2劑。小孩子未滿2歲,手臂肌肉較薄,建議打在大腿前外側,2歲以上可打在手臂。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09 AM
中視:有專家提出台灣接下來如果沒有大流行的話,會進入地方流行,可以恢復常態生活,什麼時候?
李秉穎:對未來疫情變化其實沒辦法很準確完全預測,很難回答何時回到正常生活。現在是處於第一波大規模流行當中,到底會持續幾個月,不同專家講法都不一樣,世界各國資料也不一樣。像日本差不多3個月,韓國4、5個月,澳洲已經半年還沒有完全消下去。第一波大流行會持續多久,牽涉很多變數,再加上Omicron新變異株又不斷出現,使疫情可能拉得長一點。
新冠病毒是變異非常大的病毒,第一波流行後,不是所有人都會得到感染,獲得免疫力。可能未來會面臨第二、三波小規模流行,一方面是有人還沒有抗體,一方面是變異病毒不停出現。
↓接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09 AM
李秉穎:完全跟病毒共存,不再造成流行高峰的話,可能要好幾年以後。最近這1、2年,至少會像流感一樣,突然流行起來,又開始加強管制防疫作為。
陳時中:疫情規模跟持續情況,每個地方都各有不同。專家或指揮中心也好,大家每天都在估計可能情況。不過更重要是大家心理上的準備,在未來客觀準備,疫苗施打、藥物準備是不是足夠,給藥對象速度是不是及時,確診者、接觸者的自主管理是不是符合疫情控制需要。
接下來是邊境開放,又能維持一定的疫情,再加上輕重症分流。COVID-19病人醫療很重要,一般醫療也很重要。這段時間把病床分配達最佳使用效率,現在努力方向。一定染疫情形會步入大家在講怎樣與病毒共存、染疫者跟接觸者自我管理。醫院輕重分流,就可達到傷害最小,與病毒共存。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10 AM
ETtoday:Novavax蛋白疫苗通常理解是副作用比較低,接種後須注意地方?
李秉穎:Novavax是蛋白次疫苗,一般常規疫苗最常見種類之一。像流感疫苗、預防子宮頸癌的HPV疫苗、預防B型肝炎疫苗
都是蛋白疫苗。可以把Novavax疫苗視為安全性跟常規接種疫苗差不多。
臨床試驗,Novavax不良反應非常少,發燒不超過2、3%,主要是局部痛或紅腫反應,全身不良反應較少,也沒有報告跟血栓或心肌炎有關。如果曾打別種疫苗發生嚴重副作用或嚴重不良反應,可選擇Novavax疫苗。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10 AM
中視:有專家建議秋冬之前最好放寬全民都可以打第4劑?
李秉穎:以色列研究,幾乎全民都打完第4劑,觀察效果發現如果是有重症風險因素,包括年長者、有些潛在疾病的人,打第4劑會提高保護效果,如果是健康的人,對保護效果提升相當有限。現在對高風險建議打第4劑,一般民眾包括醫護人員按照個人意願,沒有強制打第4劑。
未來是不是要打第5、6劑,看疫苗發展跟實證,因為變異病毒不斷出來,可能以後會出現次世代疫苗,對變異病毒做較好的改善免疫反應的工作。如果較有效,較能促進免疫功能,對抗變異病毒,說不定會考慮再打其他劑次疫苗。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12 AM
彩蛋①:恩恩事件新北公文。
阿中部長:我們昨天已經出文了,我看這段時間,不管是時間序或什麼,都蠻混亂的。有個正式的文,將來大家在看這個事,都在一個比較公平的角度。不過我還是要強調,在防疫的時間,大家都非常辛苦。當然要給相關的死亡者或重症者一個交代,這是必然一定要的,但是醫護端也是相當辛苦。
[一刀未剪] 本人認證真的超像! 苗栗這間鹹酥雞老闆撞臉阿中部長 陳時中笑稱:還以為是有人把我的頭放上去...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12 AM
彩蛋②:部長鹹酥雞。
阿中部長:有欸,我本來以為是人家把我的頭放上去的,我覺得還蠻像的~
鹹酥雞老闆撞臉陳時中 部長:像到以為P圖|TVBS新聞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0:13 AM
彩蛋③:相愛共識。
阿中部長:太太是我們最重要的家人,對我們的生涯規劃,我們是一起生活、一起快樂、一起痛苦、一起悲傷等等。太太的決定跟參與,當然是在我們的規劃裡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太太一向跟我默契很好啦!不過對太太各方面的建議,我都會虛心接受。
:兩人間是有共識的嗎?
阿中部長:我們的共識是相愛到老~
不擔心民意仇恨值高!陳時中:喜歡我的人也很多
呸姬
@a60419a
說
Wed, Jun 29, 2022 10:20 AM
謝謝整理,謝謝李P助陣,謝謝部長各種溫暖
阿橙tanjirin
@ttheng_3810
Wed, Jun 29, 2022 10:49 AM
哇,彩蛋 3 的新聞標題...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1:12 AM
呸姬
: 部長真的很可愛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12:15 PM
追加彩蛋:大攝影家。
請務必多多邀請李P常來記者會
有夠歡樂wwwww
維琪大佐
@VickieH
Wed, Jun 29, 2022 12:35 PM
相愛到老 <--部長好閃喔!!
某月§
@akila0608
Wed, Jun 29, 2022 12:59 PM
反拍記者的李P好可愛~
被部長閃瞎了哈哈哈哈~~~
半寧布衣
@anglomaniachu
Wed, Jun 29, 2022 1:41 PM
相愛到老!
Quickmind未來眼
@Quickmind
Wed, Jun 29, 2022 2:24 PM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29, 2022 2:25 PM
某月§
: 太好笑了李P
神坂✨tja Z(ツ) _/¯
@kami_saka
Wed, Jun 29, 2022 4:34 PM
謝謝整理
彩蛋3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lisa206398
Wed, Jun 29, 2022 4:39 PM
部長鹽酥雞哈哈哈哈哈哈好可愛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lisa206398
Wed, Jun 29, 2022 4:39 PM
被阿中放閃!!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lisa206398
Wed, Jun 29, 2022 4:40 PM
李P感覺來的很開心XD
Terri
@terricoco
Wed, Jun 29, 2022 6:25 PM
謝謝整理
球 太滑
@sunandmoonofme
Thu, Jun 30, 2022 12:07 AM
感謝整理
clearmoon
@clearmoon
Thu, Jun 30, 2022 12:26 AM
謝謝整理~部長可愛哈哈哈,真心祝福防疫團隊每個人都順利平安
載入新的回覆
周志浩:本土病例新增42112人,比前一天少一些,比上週52213個,的確有穩定下降的趨勢。死亡增加85位。
羅一鈞:中重症227例,中症147例、重症80例,輕症、無症狀99.58%。大部分死亡個案都還是有慢性病、未打滿3劑疫苗。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28%,第2劑83.31%,追加劑70.1%。
30多歲有2名男性,都未接種疫苗,有癌症慢性病史。1位在6/14因咳嗽、流鼻水就醫,診斷為肺炎住院,不幸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及癌症共病,6/26過世。另1位因癌症,6月接受安寧照顧。住院期間因接觸者採檢確診,隔日6/25因癌症惡化過世。
無兒少死亡或重症案例。
李秉穎:根據流行病學評估,幼兒得新冠風險遠高於流感,目前有很多MIS-C、腦炎病人,發生率高於流感。所以還是應該要打。各國接種經驗,莫德納減量接種在未滿5歲的兒童,1/4劑量,25毫克,間隔4~8週,打2劑。小孩子未滿2歲,手臂肌肉較薄,建議打在大腿前外側,2歲以上可打在手臂。
李秉穎:對未來疫情變化其實沒辦法很準確完全預測,很難回答何時回到正常生活。現在是處於第一波大規模流行當中,到底會持續幾個月,不同專家講法都不一樣,世界各國資料也不一樣。像日本差不多3個月,韓國4、5個月,澳洲已經半年還沒有完全消下去。第一波大流行會持續多久,牽涉很多變數,再加上Omicron新變異株又不斷出現,使疫情可能拉得長一點。
新冠病毒是變異非常大的病毒,第一波流行後,不是所有人都會得到感染,獲得免疫力。可能未來會面臨第二、三波小規模流行,一方面是有人還沒有抗體,一方面是變異病毒不停出現。
↓接
陳時中:疫情規模跟持續情況,每個地方都各有不同。專家或指揮中心也好,大家每天都在估計可能情況。不過更重要是大家心理上的準備,在未來客觀準備,疫苗施打、藥物準備是不是足夠,給藥對象速度是不是及時,確診者、接觸者的自主管理是不是符合疫情控制需要。
接下來是邊境開放,又能維持一定的疫情,再加上輕重症分流。COVID-19病人醫療很重要,一般醫療也很重要。這段時間把病床分配達最佳使用效率,現在努力方向。一定染疫情形會步入大家在講怎樣與病毒共存、染疫者跟接觸者自我管理。醫院輕重分流,就可達到傷害最小,與病毒共存。
李秉穎:Novavax是蛋白次疫苗,一般常規疫苗最常見種類之一。像流感疫苗、預防子宮頸癌的HPV疫苗、預防B型肝炎疫苗
都是蛋白疫苗。可以把Novavax疫苗視為安全性跟常規接種疫苗差不多。
臨床試驗,Novavax不良反應非常少,發燒不超過2、3%,主要是局部痛或紅腫反應,全身不良反應較少,也沒有報告跟血栓或心肌炎有關。如果曾打別種疫苗發生嚴重副作用或嚴重不良反應,可選擇Novavax疫苗。
李秉穎:以色列研究,幾乎全民都打完第4劑,觀察效果發現如果是有重症風險因素,包括年長者、有些潛在疾病的人,打第4劑會提高保護效果,如果是健康的人,對保護效果提升相當有限。現在對高風險建議打第4劑,一般民眾包括醫護人員按照個人意願,沒有強制打第4劑。
未來是不是要打第5、6劑,看疫苗發展跟實證,因為變異病毒不斷出來,可能以後會出現次世代疫苗,對變異病毒做較好的改善免疫反應的工作。如果較有效,較能促進免疫功能,對抗變異病毒,說不定會考慮再打其他劑次疫苗。
阿中部長:我們昨天已經出文了,我看這段時間,不管是時間序或什麼,都蠻混亂的。有個正式的文,將來大家在看這個事,都在一個比較公平的角度。不過我還是要強調,在防疫的時間,大家都非常辛苦。當然要給相關的死亡者或重症者一個交代,這是必然一定要的,但是醫護端也是相當辛苦。
阿中部長:有欸,我本來以為是人家把我的頭放上去的,我覺得還蠻像的~
阿中部長:太太是我們最重要的家人,對我們的生涯規劃,我們是一起生活、一起快樂、一起痛苦、一起悲傷等等。太太的決定跟參與,當然是在我們的規劃裡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太太一向跟我默契很好啦!不過對太太各方面的建議,我都會虛心接受。
:兩人間是有共識的嗎?
阿中部長:我們的共識是相愛到老~
請務必多多邀請李P常來記者會
被部長閃瞎了哈哈哈哈~~~
彩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