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 地球圖輯隊
@world_Yam
Wed, Jun 8, 2022 7:14 AM
90
30
當一下上帝創造多個宇宙來統計因果關係吧!
如何用數學探討因果關係?先學會處理無限多個平行宇宙吧! | DQ 地球圖輯隊
我們絕大多數人相信「凡事必有因果」這句話,例如今天腹瀉,是因為昨天晚餐吃壞肚子;考試沒考好,是因為書念得不夠。但是仔細想想,造成今天拉肚子的原因,除了昨天的晚餐之外,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所
黃彥棕
研究員使用數學統計的方式,讓人類能接近上帝視角,找出因果關係的存在。
(下續)
轉載自 研之有物(本文由中研院廣告贊助)
DQ 地球圖輯隊
@world_Yam
Wed, Jun 8, 2022 7:14 AM
🌌 因果關係得要上帝才知道
我們究竟該如何確定兩件事有因果關係?有沒有什麼科學方法,可以讓我們帶著十足的把握,說出「X 就是造成 Y 結果的原因」這樣的話語?
黃彥棕說到:「因果關係是屬於上帝視角。」也就是說,兩件事之間究竟有無因果關係,理論上只有全知者才知道,而我們能做的,是以數理統計的方式,「從人類視角盡可能地逼近上帝視角,來判斷因果關係是否存在。」
DQ 地球圖輯隊
@world_Yam
Wed, Jun 8, 2022 7:15 AM
💫 何謂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建立在「反事實」,如果有一個事實是「打疫苗,就不容易感染 COVID-19」,則我們必須驗證是否「不打疫苗,就容易感染 COVID-19」,這就是反事實。有了事實與反事實的比對,我們才能說「打疫苗」與「不易感染 COVID-19」有因果關係。
不過,除非有時光機或平行宇宙,否則我們不可能讓全世界的人打疫苗,並觀察感染情況;然後又讓全世界的人都不打疫苗,並再次觀察染病狀況。只有全知者才能同時觀察這兩個平行宇宙,得知因果關係。黃彥棕說,身處現實世界的我們,只能盡可能地逼近這個結果。
DQ 地球圖輯隊
@world_Yam
Wed, Jun 8, 2022 7:15 AM
☁ 逼近神的因果視角
如果我們把全世界的人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打疫苗、另一半不打疫苗,然後用打疫苗的那一半代表一個宇宙(事實),不打疫苗的代表另一個宇宙(反事實),不就創造出兩個平行宇宙了嗎?
這是一種很直觀的逼近方法,但若要讓一半的人能夠代表一整個宇宙,則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這兩個宇宙裡的人是隨機分配的,也就是這兩群人在各個層面都很相似,例如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甚至政治傾向等,以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必須具有可互換性(exchangeability)。
DQ 地球圖輯隊
@world_Yam
Wed, Jun 8, 2022 7:15 AM
本文未完,歡迎到DQ站上看全文:
如何用數學探討因果關係?先學會處理無限多個平行宇宙吧! | DQ 地球圖輯隊
DQ 地球圖輯隊
@world_Yam
Wed, Jun 8, 2022 7:15 AM
【延伸閱讀】霍金逝世象徵著一個世代的結束,讓不少人感到不捨。有學術期刊登了一篇霍金生前共同執筆的論文,這篇論文也成為霍金的最後遺作。
霍金最後遺作:我不是多元宇宙的粉絲 | DQ 地球圖輯隊
DQ 地球圖輯隊
@world_Yam
Wed, Jun 8, 2022 7:16 AM
喜歡這類型文章的話,歡迎到研之有物的網頁走走看看:
研之有物 - 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 數理、生命、人文科學知識分享平台
.
DQ站上也有專門的分類頁喔!
研之有物 | DQ 地球圖輯隊
載入新的回覆
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所 黃彥棕 研究員使用數學統計的方式,讓人類能接近上帝視角,找出因果關係的存在。
(下續)
轉載自 研之有物(本文由中研院廣告贊助)
🌌 因果關係得要上帝才知道
我們究竟該如何確定兩件事有因果關係?有沒有什麼科學方法,可以讓我們帶著十足的把握,說出「X 就是造成 Y 結果的原因」這樣的話語?
黃彥棕說到:「因果關係是屬於上帝視角。」也就是說,兩件事之間究竟有無因果關係,理論上只有全知者才知道,而我們能做的,是以數理統計的方式,「從人類視角盡可能地逼近上帝視角,來判斷因果關係是否存在。」
💫 何謂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建立在「反事實」,如果有一個事實是「打疫苗,就不容易感染 COVID-19」,則我們必須驗證是否「不打疫苗,就容易感染 COVID-19」,這就是反事實。有了事實與反事實的比對,我們才能說「打疫苗」與「不易感染 COVID-19」有因果關係。
不過,除非有時光機或平行宇宙,否則我們不可能讓全世界的人打疫苗,並觀察感染情況;然後又讓全世界的人都不打疫苗,並再次觀察染病狀況。只有全知者才能同時觀察這兩個平行宇宙,得知因果關係。黃彥棕說,身處現實世界的我們,只能盡可能地逼近這個結果。
☁ 逼近神的因果視角
如果我們把全世界的人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打疫苗、另一半不打疫苗,然後用打疫苗的那一半代表一個宇宙(事實),不打疫苗的代表另一個宇宙(反事實),不就創造出兩個平行宇宙了嗎?
這是一種很直觀的逼近方法,但若要讓一半的人能夠代表一整個宇宙,則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這兩個宇宙裡的人是隨機分配的,也就是這兩群人在各個層面都很相似,例如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甚至政治傾向等,以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必須具有可互換性(exchangeability)。
DQ站上也有專門的分類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