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條漁貓♣wayfer
[搬運]
戰國福摩薩 on Twitter
山海交界的斯卡羅

現代人想了解瑯嶠(恆春半島)陸上交通的不便,不用研究地圖也能知道。去墾丁的路途之遙遠,聯外道路之稀少,只有從楓港與阿朗壹兩條。150年前的路況,難度大概就是現在的150倍

台灣山區看似封閉,但河流就像大動脈,河谷地會聚集人流,貿易的血液源源不絕從海洋輸入到內陸山區
去瑯嶠最方便的方式還是海路(隨然夏秋強浪與冬季落山風讓船隻停靠不易)。瑯嶠有不少港口,柴城與社寮兩港規模最大,是最主要貿易口。除了與安平澎湖等地有貿易,也是通往台灣東部的中間站

斯卡羅諸社乍看位於深山中,但如果將海港與貿易路線拉開來看,重要聚落例如豬朥束和射麻里都位於交通要道上
戰國福摩薩 on Twitter
機器狼🐺毛毛VLOG公開
機器狼聽到了您的呼叫唷! ( ̄▽ ̄)ノ(騎著外送機車接近)
發條漁貓♣wayfer
豬朥束和射麻里分別是大股頭(卓杞篤/潘文杰)與二股頭據點,腹地大,資源集中度高,自然成為兩大權力中心,過去兩地也時常為了奪取領導權互相爭戰

尤其是「柴城-射麻里-豬朥束」(車城-里德)這一路線,至今仍是重要道路,從恆春開車去滿州鄉玩就得走這條
斯卡羅核心區到瑯嶠海港約20公里,步行約4-5個小時(現在開車約半小時),到大港口的距離更近,與東西台灣貿易都不是難事,能從四面八方取得鹽、鐵、火藥、槍枝、珠寶與銀圓。斯卡羅諸社與大洋的關係比想像中密切

其中火槍作為交易品有很長的歷史,它是武器也是貨幣,甚至是象徵地位的裝飾品
發條漁貓♣wayfer
1860年後歐美人大量進入台灣做生意,輸入的火槍數量與種類也越來越多

瑯嶠海港除了輸入舶來火槍,保力庄本身也有能力製造火槍。美國記者達飛聲的著作《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就有寫道:

「保力是原住民物品供應中心,可以買到火藥子彈,也可以買到保力製造的極佳火槍,品質比清兵更先進」
戰國福摩薩 on Twitter
如果把瑯嶠歷史尺度拉大來看,這裡的衝突來自於東西方人群向南遷徙,且最終「相會」的結果

斯卡羅人是來自卑南的征服者,佔據了東瑯嶠谷地,在征服的過程中逐漸本土化。如上一篇所述,豬朥束與射麻里能統領諸社,是因為佔盡地利
戰國福摩薩 on Twitter
發條漁貓♣wayfer
他們的權力不完全是戰爭能力強大,而是佔據貿易路線,聚集了人流。有人流就能帶來資源,有資源就能擴大權力,權力者自然能調解糾紛,也就能成為諸社的中心

斯卡羅權力極盛時期,支配力北及楓港溪流域的射不力酋邦。從卓杞篤到潘文杰,斯卡羅最大特點就是外交實力,憑藉優勢地利影響著瑯嶠諸社
另一方面,土生仔據說是鳳山八社南下移民與當地住民混血的後代。他們以社寮為中心打造了小王國,最盛時期共建立大小二十一座庄,控制西瑯嶠

東西雙方關係相當微妙,雖然互相競爭,也互相通婚貿易。熱絡的貿易帶來錢與各項物資,維繫著彼此間的平衡關係
但這個平衡很脆弱,原因在於「糧」
糧食是瑯嶠最大宗的交易物資之一。人沒錢可以活,沒糧就活不了,掌握糧食能使錢的力量倍增。最終引爆雙方最大衝突的關鍵,就在瑯嶠西南的龍鑾潭
發條漁貓♣wayfer
龍鑾潭位於雙方勢力交界,是瑯嶠最肥沃的區域之一,除了漁產,周邊也是林產地,土生仔與斯卡羅最終無法避免在此碰撞
1836年瑯嶠戰爭
土生仔二十一聯庄與柴城是盟友,連庄軍擁有超過20門大砲,在柴城與社寮一線構築防禦陣地。聯庄軍於1836年占領龍鑾潭週邊,攻入斯卡羅龍鑾社,迫使居民退守山谷

斯卡羅在龍鑾防線雖然後縮,但主力部隊則北上包圍社寮與柴城,並得到保力庄的軍火支援,在土生仔據點外展開對峙並互相砲擊

戰爭末期柴城幾乎失守,戰爭也導致瑯嶠的木材等物資出口量大減,衝擊到安平與鳳山地區的商業

1837年,水底寮領主林淇泉和鳳山知縣幕僚林樹梅抵達瑯嶠調解,一行人抵達柴城時剛好遇上圍城戰,斯卡羅軍有保力人的支援,正砲轟柴城,特使團只能南下到社寮登陸。在調停之下雙方最終議和
發條漁貓♣wayfer
斯卡羅能統合諸社與保力人進攻柴城與社寮,已是動員的極限。戰後斯卡羅勢力被阻擋在龍鑾潭以東,統御瑯嶠的能力大大被限制

1867年羅發號事件時,斯卡羅統馭力大不如前。殺害美國船員的龜仔甪社其實已經脫離掌握,卓杞篤只是名義上的領袖。他曾向李仙得抱怨「我只管得了豬朥束,其他社我無能為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