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7:26 PM
Mon, May 30, 2022 8:01 AM
12
2
針對
[心得] 關於張哲瀚的封殺與再起(有討論IG)
[心得] 關於張哲瀚的封殺與再起(有討論IG) - 看板China-Star
的一些心得和意見,因為回噗系統有問題,想說也回在這邊方便日後紀錄:
關於其他封殺可能因素,作者提出兩點(1)嗑CP和(2)政治派系鬥爭。我想先就這兩點討論:
(1)我認為這點很難成立,是因為所謂耽改1.0或2.0,就算戲劇作品遭到下架,明星本人都是活得好好的,更不要說有一個大大的反例:龔俊的存在。如果張哲瀚是因為炒作cp才被封殺,那龔俊沒理由現在還在演藝圈風生水起呀。所以如果讓我推論的話,我會覺得龔俊的存在已經排除了這個可能性。
張哲瀚
哲瀚
關於張哲瀚的封殺與再起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7:29 PM
(2)這確實也是一開始我還不認識張哲瀚時,對張哲瀚事件的印象,因為都是在政論節目看到他的名字的...大家確實也都繪聲繪影的說了張哲瀚與趙薇的關係,然後趙薇扯上的事情是多麽非同小可。這個真的難排除,如果真的扯到政治,就一定是紅線而且標準浮動,所以難以推測狀況。但我觀察到趙薇微博還好好的喔!如果說老闆遭殃,員工連帶受罰,好像沒理由罰得更重?不過就如D大所說,這條線索模糊,大家也只能拿出既有事實,無法下結論。
趙薇的微博:
赵薇的微博_微博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7:43 PM
這裡我本人對造成張哲瀚被封殺的因素另有見解,之前與噗友交換意見有提到,這裡再重述一次:
張哲瀚會被封殺到如今的狀態是有兩個原因聯手的,也就是如果一個不成立,被封殺的事實也難以成立:
1. 中國的國家政治和社會環境:政治是紅線,但是標準浮動,所以沒有人真的知道線在哪,踩到線會怎樣。不用經過法律程序調查爭議事件而直接做出處罰,因此公民可以因為一些未經證實的訊息而被全網封殺,網路查不到名字、帳號被註銷。
2. 有人或組織捏造不真實的信息,誣陷張哲瀚踩了政治紅線(造謠其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但其實本人否認、其多年前發布的照片也並不是在神社內)
再次強調,是因為這兩個因素
同時成立
,造成了張哲瀚如今被封殺的局面。前者是政治因素,後者不是,因此我不會把它看成是純政治事件,甚至根本來說,它不是政治事件。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7:58 PM
這件事情是有心人士秉持著動機,利用政治因素
借刀殺人
。因此這兩個我認為被封殺的因素中,第二個是動機,是啟動這個封殺的關鍵。
政治環境在中國是當前不可改變之事實,與牆外人無直接關係,但是對中國公民來說,這要理解為既定事實,所以對中國公民來說,對第一個因素他所能做的,就是積極表達願意接受法律調查的意願,期望自己可以經過正常程序來核實。這點正是張哲瀚正在努力的(與李學政的錄音檔清楚的表達這個意願)。第二個因素,因為是啟動他被封殺的主因,他有合理、甚至是強烈的動機去指出這個捏造不真實訊息的人或組織。
打個比方,新加坡運毒是死刑,世界刑責之重,如果今天我的行李被塞毒,我是要嚷嚷新加坡法律太嚴格,還是懇求法官相信我真的沒主動帶毒的同時也要找出是誰塞我毒?只要找出塞我毒的人,我沒主動帶毒的事實自呼自欲出。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8:30 PM
再回到對原文章的一些想法,作者在講到政治因素之外的其他封殺因素提出另外兩個可能因素,可是卻沒有提到李學政在微博都點出過的
“同行的惡性競爭是策劃者”
,甚為可惜。李學政挺身幫張哲瀚發聲,甚至搞到自己都被封號了,算是受到普遍的認可,我認為他提出的原因,應該也要拿出來討論。這也可以將張哲瀚後來的發言作為呼應,在此強調,不代表張哲瀚指出龔俊“因作品成功帶來的利益,前同事不只惡意引導粉絲嗑糖,還利用黑水軍、改動詞條、連動營銷號造謠自己的政治立場。在這麼做之後,卻依舊不放棄引導粉絲嗑糖,運用各種元素讓粉絲為其課金。(作者多明卡文章節錄)”,就必定是事實,事實上確實不知道是否為真,但張哲瀚的發言跟李學政之前發過的微博(已被刪、帳號已被封)是可以呼應的。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8:31 PM
以上敘述整理如下:
1. 李學政指出"同行的惡性競爭是策劃者"
2. 張哲瀚IG呼應李學政說法,指前同事利用黑水軍、改詞條捏造他踩政治紅線的罪名,在他不能發聲之時擅用他的服裝音樂元素,引導粉絲嗑糖。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8:43 PM
IG上六分鐘的影片,引起廣泛的爭議和討論,但如何將討論拉到“
IG的真假
”,這是我覺得邏輯上很難說的通的地方。
先討論一下線上名人的社群平台帳號,眾人皆知很多明星的帳號都由團隊經營,這無可厚非,但帳號必定經過本人授權,難道有明星在社群媒體上失言,明星出來說“是我的小編啦、不是我喔”,群眾會買單嗎?至於IG帳號並非原罪,龔俊本人就有IG帳號(無藍勾),風起隴西主演陳坤也有IG帳號(有藍勾),沒人會拿龔俊的IG是否是自己的、有沒有團隊經營來討論,即使他沒有申請藍勾(身分認證)。
我覺得對於IG發言的討論,可以討論他說的事情是否為真,是否有現有證據支持,甚至個人是否認同他的做法。
但是沒有理由懷疑一個有藍勾、寫著本人姓名的帳號“不是他”。
因為如果你持著這樣的態度,所有社交媒體上的名人你都要去證明嗎?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8:49 PM
再來可以來看討論一下作者是怎麼解釋IG不是他本人的爭議,作者提出四點:
(一)IG及張三堅由團隊經營,不可能由張哲瀚一人運作
(二)正視IG帳號中放出來的料真假混雜
(三)潮牌產品的定價、抄襲、預售爭議
(四)張哲瀚是否參與
第一點,明星帳號是否只有一個人操作從來都不是重點,但是這個帳號代表他,且經本人授權,是普世都能接受的價值,否則這些名人申請藍勾就失去意義了。再來作者質疑“張三堅公眾號嘗試塑造的憂鬱症形象來看,單獨一個人不可能進行這麼大量的文字創作”,這個純屬個人猜測,事實上很多文筆極好的作家是憂鬱症患者(譬如林奕含)。
第二點,資料混雜的敘述無法證實,無法證實就是無法證實,不代表有真有假更接近現實。
(下續)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8:58 PM
第三點,抄襲之事潮牌承認也道歉。根據作者描述商品內容“從人民幣249元(約台幣1089元)的棒球帽,到人民幣1499元(約台幣6559元)的項鍊、人民幣2490元(約台幣10896元)的禮盒“並評斷為”相較於一般商品的定價偏高許多,就算是與知名潮牌衣飾相較,也依然位於高價。“
高價與否,每個人觀感不同,不過可以講幾個數字參考Maison Kitsuné(法國潮牌)的帽子定價3800台幣,CK經典棒球帽促銷價1480台幣。以這個標準來說,我難以認同作者所說的“相較於一般商品的定價偏高許多”。但價格高底乃屬個人價值觀,予以尊重。然而就算潮牌價格某部分人觀感上嫌貴以及因抄襲事件有瑕疵,都不能推論到“IG不是他”。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9:03 PM
第四點,作者指出“這是目前關於潮牌、IG爭議中最難解的一點,沒有辦法在任何一派中找到足以「實錘」的證據。“這是我很不解的一點,就像先前提到,以龔俊和陳坤為例,兩人都是中國演藝圈線上藝人,兩人都有IG帳號,龔俊甚至沒有藍勾認證,為何會有“實錘”證明他們是本人持有IG帳號的需要?試想,如果真的要證明他們兩個是本人使用,你有辦法證明嗎?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9:58 PM
綜合以上四點的意見,我認為這四個論點都沒辦法有力的論證IG非本人使用。但可以看出作者不認同張哲瀚在IG的動作,這點就是每個人的自由觀感了,我尊重作者的想法。
譬如說作者認為潮牌的邏輯是建立在「代言人很慘,我們需要幫助他,你不買就表示你不夠愛他」。我身為一個也支持張哲瀚的人,我不這麼想(但我尊重作者這麼想喔!),因為我覺得他只是說出他的現狀,現狀慘不慘是我們的感受(失去舞台、沒了工作、家人朋友被網路謾罵、因為網爆而有憂鬱症傾向),他本人最新的發聲倒是強調自己學習音樂、作曲寫詞,且已”振作起來“。
mintfish
@mintfish
Sun, May 29, 2022 9:59 PM
最後我想說,這一路走來的奇幻旅程,奇幻的不只是事件本身、也不只是某個國度,更是周遭的群眾的各種化學反應,這樣的奇幻已經超過國族、超過政治立場的疆界了,我們都在尋求一個說法、以及一個陪伴彼此的方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能理解作者和協作編輯的人們的心情。
另外也想說,我深知要寫成架構完整、骨肉密實的長文不容易,要從中找問題容易得多,因此想就這點來謝謝作者讓我們可以有開啟討論的根基!
nancy96
@nancy96
Mon, May 30, 2022 12:33 AM
我在
我昨天發的噗
裡已回覆你這裡論述的某些觀點,就不再把文字貼過來了
載入新的回覆
[心得] 關於張哲瀚的封殺與再起(有討論IG)
的一些心得和意見,因為回噗系統有問題,想說也回在這邊方便日後紀錄:
關於其他封殺可能因素,作者提出兩點(1)嗑CP和(2)政治派系鬥爭。我想先就這兩點討論:
(1)我認為這點很難成立,是因為所謂耽改1.0或2.0,就算戲劇作品遭到下架,明星本人都是活得好好的,更不要說有一個大大的反例:龔俊的存在。如果張哲瀚是因為炒作cp才被封殺,那龔俊沒理由現在還在演藝圈風生水起呀。所以如果讓我推論的話,我會覺得龔俊的存在已經排除了這個可能性。
張哲瀚 哲瀚 關於張哲瀚的封殺與再起
趙薇的微博:赵薇的微博_微博
張哲瀚會被封殺到如今的狀態是有兩個原因聯手的,也就是如果一個不成立,被封殺的事實也難以成立:
1. 中國的國家政治和社會環境:政治是紅線,但是標準浮動,所以沒有人真的知道線在哪,踩到線會怎樣。不用經過法律程序調查爭議事件而直接做出處罰,因此公民可以因為一些未經證實的訊息而被全網封殺,網路查不到名字、帳號被註銷。
2. 有人或組織捏造不真實的信息,誣陷張哲瀚踩了政治紅線(造謠其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但其實本人否認、其多年前發布的照片也並不是在神社內)
再次強調,是因為這兩個因素同時成立,造成了張哲瀚如今被封殺的局面。前者是政治因素,後者不是,因此我不會把它看成是純政治事件,甚至根本來說,它不是政治事件。
政治環境在中國是當前不可改變之事實,與牆外人無直接關係,但是對中國公民來說,這要理解為既定事實,所以對中國公民來說,對第一個因素他所能做的,就是積極表達願意接受法律調查的意願,期望自己可以經過正常程序來核實。這點正是張哲瀚正在努力的(與李學政的錄音檔清楚的表達這個意願)。第二個因素,因為是啟動他被封殺的主因,他有合理、甚至是強烈的動機去指出這個捏造不真實訊息的人或組織。
打個比方,新加坡運毒是死刑,世界刑責之重,如果今天我的行李被塞毒,我是要嚷嚷新加坡法律太嚴格,還是懇求法官相信我真的沒主動帶毒的同時也要找出是誰塞我毒?只要找出塞我毒的人,我沒主動帶毒的事實自呼自欲出。
1. 李學政指出"同行的惡性競爭是策劃者"
2. 張哲瀚IG呼應李學政說法,指前同事利用黑水軍、改詞條捏造他踩政治紅線的罪名,在他不能發聲之時擅用他的服裝音樂元素,引導粉絲嗑糖。
先討論一下線上名人的社群平台帳號,眾人皆知很多明星的帳號都由團隊經營,這無可厚非,但帳號必定經過本人授權,難道有明星在社群媒體上失言,明星出來說“是我的小編啦、不是我喔”,群眾會買單嗎?至於IG帳號並非原罪,龔俊本人就有IG帳號(無藍勾),風起隴西主演陳坤也有IG帳號(有藍勾),沒人會拿龔俊的IG是否是自己的、有沒有團隊經營來討論,即使他沒有申請藍勾(身分認證)。
我覺得對於IG發言的討論,可以討論他說的事情是否為真,是否有現有證據支持,甚至個人是否認同他的做法。但是沒有理由懷疑一個有藍勾、寫著本人姓名的帳號“不是他”。 因為如果你持著這樣的態度,所有社交媒體上的名人你都要去證明嗎?
(一)IG及張三堅由團隊經營,不可能由張哲瀚一人運作
(二)正視IG帳號中放出來的料真假混雜
(三)潮牌產品的定價、抄襲、預售爭議
(四)張哲瀚是否參與
第一點,明星帳號是否只有一個人操作從來都不是重點,但是這個帳號代表他,且經本人授權,是普世都能接受的價值,否則這些名人申請藍勾就失去意義了。再來作者質疑“張三堅公眾號嘗試塑造的憂鬱症形象來看,單獨一個人不可能進行這麼大量的文字創作”,這個純屬個人猜測,事實上很多文筆極好的作家是憂鬱症患者(譬如林奕含)。
第二點,資料混雜的敘述無法證實,無法證實就是無法證實,不代表有真有假更接近現實。
(下續)
高價與否,每個人觀感不同,不過可以講幾個數字參考Maison Kitsuné(法國潮牌)的帽子定價3800台幣,CK經典棒球帽促銷價1480台幣。以這個標準來說,我難以認同作者所說的“相較於一般商品的定價偏高許多”。但價格高底乃屬個人價值觀,予以尊重。然而就算潮牌價格某部分人觀感上嫌貴以及因抄襲事件有瑕疵,都不能推論到“IG不是他”。
譬如說作者認為潮牌的邏輯是建立在「代言人很慘,我們需要幫助他,你不買就表示你不夠愛他」。我身為一個也支持張哲瀚的人,我不這麼想(但我尊重作者這麼想喔!),因為我覺得他只是說出他的現狀,現狀慘不慘是我們的感受(失去舞台、沒了工作、家人朋友被網路謾罵、因為網爆而有憂鬱症傾向),他本人最新的發聲倒是強調自己學習音樂、作曲寫詞,且已”振作起來“。
另外也想說,我深知要寫成架構完整、骨肉密實的長文不容易,要從中找問題容易得多,因此想就這點來謝謝作者讓我們可以有開啟討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