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每個時期,都有一些印象較深的遊戲,在將King's Bounty玩到熟透後,在受到同學的影響下進入了AD&D系列的RPG遊戲,第一個接觸的遊戲是"銀色匕首之謎"(Secret of the Silver Balde),嗯...不過不幸的,我在遊戲一開始的第一個迷宮卡了一個月,然後就放棄了,我想我或許沒有什麼走迷宮的天份。在一陣子之後,我又開始開始玩起"異域之門"(Gateway to the savage frontier),當時也就跟著軟世雜誌的指引,慢慢地進行遊戲,豐富而充滿幻想的劇情,不同職業的特性,都是美式RPG的特色,軟世翻譯的旅行手札更是更是對英文破破的我注入對劇情期待的強心劑(國小六年級,會有什麼英文底子?)忽然想到延遲火球術炸下去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創世紀系列(Ultima Series)對我來說,真是又愛又恨,我第一次接觸時是國一,創世紀六代遊戲自由度可以說是當時最高的,不過遊戲一開始 Lord British 所問的問題,實在太具有殺傷力了,因為問題的答案要從厚達30頁的原文手冊找出來,不過我也對英文產生了興趣,到國三為止,那本原文手冊都一直在我的書包裡,陪我度過無聊的每一堂課。在玩六代時,電腦配備不是很夠格(286 XT)遊戲時幾乎一兩秒才走一步,相當於當時同學們玩創七的速度,Origin當時被我們稱為可惡的超高配備遊戲公司。
當時的巫術七代(Wizardary)跑起來的感覺都比創六快,因為借了一塊VGA卡的關係,所以有幸接觸到這個和創世紀齊名的大作,不過和所謂的先進文明結合,無法引起我的認同,最後終結於硬碟Crash...從小到大,個人玩遊戲最常遭遇的問題就是硬體的問題了...常常因為這些問題而中止遊戲。國中時還有接觸過一個個人認為相當成功的RPG遊戲"魔水晶"(The four crystals of trazere),他以即時策略的戰鬥和自己調配法術效果,擄獲了我的心,還又最重要的一點...他支援單色,由於SSI所出的AD&D相關系列不支援單色,所以也就不沒再接觸了,之後TSR和SSI解約的消息出來後,市面上也就沒有AD&D的相關遊戲,直到"柏德之門"(Buldar's Gate)這個大作的出現...
為了確定某套遊戲的英文名字,Google 到自己 22 年前寫的文,連常見錯字至今都沒有變過,雖然有點羞恥,不過就當作是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