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20220524疫情記者會

周志浩:本土病例82363個,比假日稍微多一些,跟上週四、五數字差不多。死亡42個,看來還是處在平穩的狀況。
https://images.plurk.com/5426YgXGJEZulogkcY2Yra.jpg

羅一鈞:42位死亡個案,39位有慢性病史,16位未接種疫苗,22位超過80歲。
https://images.plurk.com/4ECiHxzxvdOCf7wP9EMaU9.jpg

陳時中:135萬9424例,輕症、無症狀維持99.77%,中症0.17%,重症0.06%。
https://images.plurk.com/7KbCGBdIymqNN3cG6gJCXq.jpg https://images.plurk.com/6GkOVKFKMuw6hD7m20O0UX.jpg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86.94%,第2劑81.41%,追加劑64.41%。
Hey Man BOT
拾柒
羅一鈞:死亡個案1位10歲男童,未接種疫苗,無慢性病,5/13發燒、頭暈、嘔吐,診所就醫未採檢即返家。隔天咳嗽、意識變化、抽搐,快篩陽性,送醫急診,體溫40.1度,X光輕微肺炎,頭部電腦斷層有嚴重腦水腫。後心律不整、氧氣濃度下降,緊急插管住加護病房救治,使用類固醇、瑞德西韋、降腦壓藥物。後合併多重器官衰竭,5/18不治往生。兒童重症個案累積14例,死亡累積5例,其中4例腦炎。

死亡個案1位20多歲男性,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未接種疫苗。染疫後合併呼吸衰竭而過世。

重症1位20多歲男性,長期慢性神經系統疾病,使用呼吸器,接種1劑疫苗。染疫後出現肺炎合併泌尿道感染、敗血症,醫院救治中。
https://images.plurk.com/3MejscaAvk70XphrUhS4Ep.jpg
拾柒
TVBS:兒童染疫引發腦炎比其他國家高,有專家認為我們小看Omicron對兒童的威脅,現在才擴增兒童病床、施打疫苗有點太慢?

陳時中:兒童我們一向很重視,本來就有研討,近來針對較多腦炎的情形,找專家再討論。現在不管專責病床或ICU病床使用量都不到一半,持續還在擴充,還有準備的時間,不能說準備太晚。不過對兒童腦炎,一開始有注意到,但沒想到case比較多,總量還不是那麼高,值得持續觀察,但是提高警覺,提高更多綠色通道、更多兒童ICU,更好的照顧,這是現在正努力的。
拾柒
中視:有專家建議兒童一確診先抽血,看數字變化是否重症甚至腦炎,醫院應開放磁振造影設備觀察染疫兒童腦炎變化、血液檢查基因與免疫變化?

羅一鈞:兒童專家會議已訂出臨床處置指引,對抽血檢驗項目,包括頭部影像檢查,都有很詳細的描述,都包含在醫師建言中。會將指引透過正式醫界通函,提供各界醫師參考。
拾柒
TVBS:有些校園接種安排在6月中後,但疫情可能過高峰期,建議提早時程?

莊人祥:現在有縣市在停課,6月初有端午連假,校園接種需要排程,因為學校蠻多的,有些排得較晚,希望縣市衛生局盡量把國小校園接種排快點。另外可到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家長可選擇要哪種模式。

陳時中:12~17歲6/1後才在學校開始打的只有5個縣市,其他都在5/26到月底。5~11歲只有2個縣市6/1起開打。尊重各縣市學校安排,希望盡快開始。

註:兒童劑型疫苗77.76萬份,今天配送40萬3200人份,5/27配送26萬8800人份。配送基礎為5~11歲戶籍人數7成,扣除登記施打莫德納8成人數。中央保留10萬調配量。
https://images.plurk.com/3akyBZ1HlBnavjJk9YL8Da.jpg https://images.plurk.com/7w64KN4uxrAUEJtsK8QHPI.jpg
拾柒
三立:採檢站之後轉為開藥站,現場口服抗病毒藥物、一般緩解症狀藥物的動線細節規畫?

陳時中:這2天在準備把動線規劃好,算時間,不斷跟醫院算採檢站,PCR時間比開藥時間來得短,怎麼規劃動線。目標是快篩陽到採檢站,現在等於是三合一站,先診斷,確診需要就拿藥,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拿,符合風險因子、65歲以上,開抗病毒口服藥物。因Paxlovid有些交互作用,可能需要花些時間。另外症狀有需要,可一併領取症狀用藥物。
拾柒
中視:大眾運輸運量統計降低,單日確診也未超過10萬,可能是因為民眾自主防疫達到的效果?

陳時中:我們現在沒有管制,人流降到約略在以前3級警戒的3/4,民眾自主意識很高。觀察大家口罩也沒有鬆懈,快篩大家很積極,甚至過於積極,這表示全民很在意很重視。

另外加上疫苗持續增加,以這波疫情開始時,跟周圍疫情控制較嚴格的國家相比,同時發生疫情的時間點,我們疫苗打得比他們還要多。幾個因素讓疫情受控在一定範圍內。
拾柒
中視:有醫師認為台灣疫情進入南北黃金交叉,接下來疫情增長主要在中南部?有醫師預估5月底達單日16萬例,直到總染疫人口累積340萬人才趨緩?

陳時中:全國是一日生活圈,漸漸達一定比例染疫率可以預期。5月底到16萬,低中高推估各有不同,我看來沒那麼多。今天比昨天增加24%,5/18超過8萬,5/19到9萬,昨天8萬多,中間高高低低,不過整體趨勢相對平穩。一下再往上很快走向高,我認為可能性沒那麼高,不過成長往上走是一定會的。
拾柒
彩蛋①:中央與地方需團結。

貓英:我們的期待也是中央跟地方合作,好好照顧人民,如果有任何需要協助的地方,我相信中央和指揮中心和台北市政府都可以積極聯繫、解決問題。面對疫情的變化,挑戰越多,我們所需要團結的力量越大。此時此刻,我們要團結一致,凝聚各方力量,克服疫情的挑戰。
https://images.plurk.com/4lSFy9lnpgOV4Jz9621KBk.jpg https://images.plurk.com/5xJ6WIst7n8lReAjv6U3Vi.jpg

Facebook
拾柒
彩蛋②:台灣有能力貢獻全球防疫。

貓英:病毒的危害是不分男女老幼,也不會分國界,更不會分黨派。我們唯有攜手合作,才能度過難關。很遺憾在全球必須團結防疫的時刻,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再一次將台灣排除在外。從北榮團隊防疫的表現,從現在優秀的醫護人員身上,都可以看到台灣有人才、有技術、有豐富的防疫經驗,絕對有能力為全球的防疫體系做出貢獻。我要強調WHO的作法,不會動搖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決心。
https://images.plurk.com/7LBbrPxGOeQQgcAZfj3gPL.jpg https://images.plurk.com/16jgsZ5K9xHxjogtQKOXGv.jpg
https://images.plurk.com/2fxnlltLpH9ycSANHi5lCP.jpg https://images.plurk.com/6gUQJv0DvsYUqVeEIKuMBV.jpg

【直播中】蔡英文總統偕同黃珊珊副市長、王必勝執行長訪視台北榮民總醫院
Quickmind未來眼
(applause)(worship)
🌈米妮🌈
感謝整理
笨蛋的jo
謝謝整理。 (worship)
神坂✨tja Z(ツ) _/¯
謝謝整理
神坂✨tja Z(ツ) _/¯
小英頭髮也白好多
拾柒
貓英真的很辛苦,做得多被罵得也多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