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7:43 AM
Sat, May 21, 2022 7:46 AM
36
20
羅一鈞38歲患糖尿病 醫師變病人
我覺得台灣真的要多花點資源去研究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因為這個病會耗費掉很多醫療資源
糖尿病常跟心血管疾病 腎臟病 肥胖有共病關係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近10%
特別是糖尿病的發生 跟家族遺傳體質高度相關
舉例來說 我母親那邊 她的兄弟姊妹幾乎個個都罹患糖尿病 易患糖尿病的體質遺傳是來自我外婆
我老哥也是因為糖尿病不控制又亂吃中藥 只有五十出頭就走了
天光已現 | pee
@peeplurk
Sat, May 21, 2022 7:46 AM
相關基因找到了嗎?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7:47 AM
Sat, May 21, 2022 8:56 AM
天光已現 | pee
: 還滿多的啊 我是說研究被揭露的相關基因
但我家的我沒有去檢測過
Genetics of type 2 diabetes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Type 2 Diabetes in Asians
天光已現 | pee
@peeplurk
Sat, May 21, 2022 7:47 AM
沒有精確藥物?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7:48 AM
Sat, May 21, 2022 7:55 AM
天光已現 | pee
: 除了飲食控制外 另一個可能性:益生菌
Probiotics have beneficial metabolic effects in pati...
控制的藥物當然有 但是重要的是病人會不會配合服藥
因為都是得每天服藥控制 一天兩次
而且糖尿病患者也常會有血脂問題
所以也會吃控制血脂的藥物 幾乎變成藥罐子
玫瑰果果✿
@swo
Sat, May 21, 2022 7:56 AM
前期8-9年了,平時靠慢跑、瑜伽做保養,吃的方面儘量7-8分飽,沒做生酮飲食,目前沒有惡化,也沒有逆轉,真的是很頑強的慢性病。
胡不歸
@jimmy1688
Sat, May 21, 2022 7:56 AM
胡不歸
@jimmy1688
Sat, May 21, 2022 7:57 AM
我也是前期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7:58 AM
我是靠藥物讓糖化血紅素維持在6.1 6.2左右
飲食我很難控制
玫瑰果果✿
@swo
Sat, May 21, 2022 7:59 AM
糖尿病前期的高危險群
糖尿病家族史
體態過重:BMI>23
久坐:一天累積坐超過6小時,即算是久坐的生活型態
曾有妊娠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胡不歸
@jimmy1688
Sat, May 21, 2022 8:01 AM
我也是家族遺傳。
我媽我姐都有,而且一定伴隨三高
玫瑰果果✿
@swo
Sat, May 21, 2022 8:02 AM
中4項,不過我沒吃藥。完全靠運動、飲食控制!台灣約超過500萬人在前期,有些人沒做健檢沒自知。
chiwen
@chiwenho11
Sat, May 21, 2022 8:02 AM
沒有家族史 是因為肥胖引起的糖尿病,這樣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8:02 AM
會有脂肪肝就表示吃的碳水化合物多於身體所需
我也有 中度脂肪肝
這也跟血脂相關
血糖 血脂 是有相關性的 人體生理這是串在一起的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8:04 AM
chiwen
: 應該不會
糖尿病風險多,不是吃甜才會得!第二型糖尿病容易家族遺傳 - Hello醫師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8:06 AM
像前幾天跟臨床同事聊的時候 我就說我有糖尿病
他就說那你這樣子如確診就可以吃Paxlovid.......
mph
@mphx
Sat, May 21, 2022 8:19 AM
30歲時逆轉過一次,印象中就離開工作,嚴格注意澱粉,多走路。45左右又回來,這次就回不去了。
L.L.⎝真實你看不見⎠
@rei_alice
說
Sat, May 21, 2022 8:25 AM
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
很好,各種富貴病都有,就錢沒有
GREEN_TEE
@GREEN_TEE
Sat, May 21, 2022 8:39 AM
糖尿病衛教很多啊,問題是患者有沒有在聽
L.L.⎝真實你看不見⎠
@rei_alice
說
Sat, May 21, 2022 8:50 AM
別人不敢吃甜是怕變胖,我是怕糖尿病出來找我
玫瑰果果✿
@swo
Sat, May 21, 2022 8:58 AM
GREEN_TEE
: 問題是在紀律,有關作息、飲食、運動等等都是需要長期維持控制的,我倒是覺得能調控好、遵醫囑的病人很令人佩服(意志力很強),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可以達成的目標。人有慾望、有惰性,有時真的會鬆懈掉⋯
GREEN_TEE
@GREEN_TEE
Sat, May 21, 2022 9:06 AM
玫瑰果果✿
: 糖尿病不只有意志力的問題,還有一堆害死人的偏方
寧如魚
@JJ4tw
期待
Sat, May 21, 2022 9:10 AM
羅醫師保持健康。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9:11 AM
Sat, May 21, 2022 9:14 AM
GREEN_TEE
: 我老哥就這樣的啊 亂吃偏方 肝臟都壞掉
更精準地說 心臟衰竭 肝臟衰竭 腎功能低下都發生
不是只有吃偏方的毒害 還有因此耽誤到接受正確的治療
玫瑰果果✿
@swo
Sat, May 21, 2022 9:13 AM
我是以為自己的經驗來講,醫生的話、衛教知識早就滾瓜爛熟,但為什麼有時還是會亂吃或是不想運動或是熬夜追劇,啊⋯就是意志力被消耗了呀!已經調控快10年,偶爾也是會犯規⋯@@
漫漫長路,仍需努力!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9:22 AM
我比較希望是有沒有辦法讓這些有家族遺傳背景的 人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機率....當然不是那種什麼嚴格控管飲食跟要規律運動的.....
GREEN_TEE
@GREEN_TEE
Sat, May 21, 2022 9:23 AM
KUROHAGI:
: 就減肥+
運動
GREEN_TEE
@GREEN_TEE
Sat, May 21, 2022 9:28 AM
已經糖尿病前期的人就只能這樣努力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9:33 AM
Sat, May 21, 2022 11:12 AM
以我們家來說 一堆母親娘家親戚都是因為糖尿病走的 在低於台灣平均壽命的年紀時 有點被詛咒的感覺
玫瑰果果✿
@swo
Sat, May 21, 2022 9:35 AM
KUROHAGI:
: 我表哥大概60多歲走的,那時眼睛已經看不見了!病況到最後都很可怕!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1:34 PM
我家那些因糖尿病而走的親戚
大約都比平均壽命少十多年到二十年左右
我老哥則整整少了快三十年
玫瑰果果✿
@swo
Sat, May 21, 2022 2:06 PM
我的醫生是這樣說的,已經在前期的人,表示胰臟功能就不好了,什麼都不做,總有一天它會變成真的糖尿病,因為器官會跟著年紀增長更加衰敗,所以寧可先在飲食、運動上延緩它,也不想看著它失控,因為得病之後生活更不便。
寧願先過著稍有紀律的生活,吃清淡點、周運動150分鐘以上,這樣規律生活還是比之後要打胰島素或洗腎來的好。只能說有家族遺傳基因的真的要提早進入自救模式。
KUROHAGI:
@KUROHAGI
Sat, May 21, 2022 11:48 PM
New Research Reveals Gut Microbiome-Diabetes Link
這是最新的一個研究結果
在過去也有許多研究都說明
胰島素阻抗是跟腸道細菌的組成有關係的
所以變成用各種方法:吃益生菌跟這研究用的抗生素去改變腸道細菌的組成後
能夠改善胰島素阻抗的狀況
有可能有家族遺傳的人
因基因跟其他人的差異本身形成的腸道細菌菌相就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的現象
(其他研究中早證明過人會因單一基因的不同 造成腸道菌相組成的不同)
天光已現 | pee
@peeplurk
Sun, May 22, 2022 1:21 AM
或許你該專攻這方面的研究,助人助己
KUROHAGI:
@KUROHAGI
Sun, May 22, 2022 2:17 AM
台灣都知道這方面的重要性
但給的計畫經費讓研究人員還得從別的研究計畫挪經費來補
根本是個坑
十趴 99
@MikeHsu99
Sun, May 22, 2022 2:17 AM
mph
: 30歲時逆轉過一次?是當時可以不用打胰島素?這個太屌了..
天光已現 | pee
@peeplurk
Sun, May 22, 2022 2:26 AM
KUROHAGI:
: 組好團隊,提一個大型計劃。。(讓最大牌的掛名)
KUROHAGI:
@KUROHAGI
Sun, May 22, 2022 2:53 AM
Sun, May 22, 2022 3:56 AM
天光已現 | pee
: 重點是餅不夠大
我們努力過爭取過想把這個專案計畫推出科技部外(我是籌備委員之一啊),去搶政策額度經費....
但被當時的部長陳良基壓下來(據當時的生科司司長講的)所以只能用科技部每年三千萬來推 (他應該是覺得這會搶到AI的經費)
三千萬給約十個計畫 每個計畫拿到三百萬.....
十趴 99
@MikeHsu99
Sun, May 22, 2022 2:56 AM
找外國廠商合作?先來個產學合作?
十趴 99
@MikeHsu99
Sun, May 22, 2022 2:58 AM
不過可能要先找醫院的合作,有實務數據再來談?
trifire
@trifire
Sun, May 22, 2022 3:08 AM
>糖化血紅素維持在6.1 6.2 ... 這樣很強啊
KUROHAGI:
@KUROHAGI
Sun, May 22, 2022 3:45 AM
trifire
: 應該算是早開始控制的緣故吧.....
我因家族遺傳會留意血糖值
而且醫師觀察了快一年,本來他是認為還處在糖尿病前期,但血糖一直超過正常值且有家族遺傳,就當成糖尿病開藥控制血糖了.....
剛查了一下 三年內糖化血紅素有因為未按時服藥到7.6過...也有乖乖服藥且控制飲食到過5.9的數字 最近是都6.1,6.2......
載入新的回覆
因為這個病會耗費掉很多醫療資源
糖尿病常跟心血管疾病 腎臟病 肥胖有共病關係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近10%
特別是糖尿病的發生 跟家族遺傳體質高度相關
舉例來說 我母親那邊 她的兄弟姊妹幾乎個個都罹患糖尿病 易患糖尿病的體質遺傳是來自我外婆
我老哥也是因為糖尿病不控制又亂吃中藥 只有五十出頭就走了
但我家的我沒有去檢測過
因為都是得每天服藥控制 一天兩次
而且糖尿病患者也常會有血脂問題
所以也會吃控制血脂的藥物 幾乎變成藥罐子
飲食我很難控制
糖尿病家族史
體態過重:BMI>23
久坐:一天累積坐超過6小時,即算是久坐的生活型態
曾有妊娠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我媽我姐都有,而且一定伴隨三高
我也有 中度脂肪肝
這也跟血脂相關
血糖 血脂 是有相關性的 人體生理這是串在一起的
他就說那你這樣子如確診就可以吃Paxlovid.......
很好,各種富貴病都有,就錢沒有
更精準地說 心臟衰竭 肝臟衰竭 腎功能低下都發生
不是只有吃偏方的毒害 還有因此耽誤到接受正確的治療
漫漫長路,仍需努力!
大約都比平均壽命少十多年到二十年左右
我老哥則整整少了快三十年
寧願先過著稍有紀律的生活,吃清淡點、周運動150分鐘以上,這樣規律生活還是比之後要打胰島素或洗腎來的好。只能說有家族遺傳基因的真的要提早進入自救模式。
在過去也有許多研究都說明
胰島素阻抗是跟腸道細菌的組成有關係的
所以變成用各種方法:吃益生菌跟這研究用的抗生素去改變腸道細菌的組成後
能夠改善胰島素阻抗的狀況
有可能有家族遺傳的人
因基因跟其他人的差異本身形成的腸道細菌菌相就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的現象
(其他研究中早證明過人會因單一基因的不同 造成腸道菌相組成的不同)
但給的計畫經費讓研究人員還得從別的研究計畫挪經費來補
根本是個坑
我們努力過爭取過想把這個專案計畫推出科技部外(我是籌備委員之一啊),去搶政策額度經費....
但被當時的部長陳良基壓下來(據當時的生科司司長講的)所以只能用科技部每年三千萬來推 (他應該是覺得這會搶到AI的經費)
三千萬給約十個計畫 每個計畫拿到三百萬.....
我因家族遺傳會留意血糖值
而且醫師觀察了快一年,本來他是認為還處在糖尿病前期,但血糖一直超過正常值且有家族遺傳,就當成糖尿病開藥控制血糖了.....
剛查了一下 三年內糖化血紅素有因為未按時服藥到7.6過...也有乖乖服藥且控制飲食到過5.9的數字 最近是都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