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10 PM
3
生活世界現象學
心血來潮把以前通識課程講義拿出來翻的心得噗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10 PM
主題:時間摧毀真假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14 PM
命題:「以前中世紀人知道地球是扁平的,但他們是錯誤的。」
當我們使用「知道」或「知識」一詞時,代表我們持著某種主張。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16 PM
這類「我知道問題的答案」的陳述,也肯定了一種起因,或者說「真理」。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19 PM
那麼,現在的你能認識/意識到某種實際是假的東西嗎?我們是否能完全知道任何事物?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20 PM
或者說,「真理」是什麼?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27 PM
最初的那句地球是扁平的,因為時間不同,真理也有所差異。
對於事實存在,我們並沒有知識,可能永遠不知道真假;但如果真的存在某種起源或是事實,不管有沒有人知道或認識,「它」就是存在。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29 PM
以上看不懂的,正常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33 PM
現象學用一句簡短的解釋,是「認識」的學問。
現象學包括生活和科學,用哲學的思維認識可能性問題,從疑問、否定某現象,進而考察、研究它的過程,也是科學的態度和做法。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37 PM
同時現象學有一套嚴謹的命題與理論的,內容可以很生活化,動機可以很單純。
僅僅一句:我們能知道什麼?
就是一門學問這樣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41 PM
從宇宙起源的科學到白馬非馬的哲學,都可以涵蓋在現象學裡面。
只要你會嘴砲就好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44 PM
回到上一篇講的東西
事實不是真或假的,而只是「存在」。
命題或是真或是假,但不會「同時存在」。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46 PM
一個簡單的動機/命題,然後逐一考察它們,基本上就是「做學問」了。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54 PM
上述這些,是觀念上的簡介。
當初選修這門課程,是因為用「生活化」的舉例來學習哲學思想是少見的,課程2節花最多的時間是小組討論跟分享,不管你是什麼背景的都能參與。
不管社課或是通識課程,能讓大家一起腦力激盪我覺得才是好的做法。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2:57 PM
以上
梅洛斯
@swallow2038
Tue, May 17, 2022 3:14 PM
備註:
這些內容我是當作睡前讀物在看的,沒有固定的更新日期,而且我想沒有什麼邏輯可言。
更多時候是老人家回憶大學時期的心得談
因為想找用詞謬誤的解釋才拿出以前的講義,現在重看想法真的差蠻多的,真有趣。
載入新的回覆
心血來潮把以前通識課程講義拿出來翻的心得噗
當我們使用「知道」或「知識」一詞時,代表我們持著某種主張。
對於事實存在,我們並沒有知識,可能永遠不知道真假;但如果真的存在某種起源或是事實,不管有沒有人知道或認識,「它」就是存在。
以上看不懂的,正常現象學包括生活和科學,用哲學的思維認識可能性問題,從疑問、否定某現象,進而考察、研究它的過程,也是科學的態度和做法。
僅僅一句:我們能知道什麼?
就是一門學問這樣
只要你會嘴砲就好事實不是真或假的,而只是「存在」。
命題或是真或是假,但不會「同時存在」。
當初選修這門課程,是因為用「生活化」的舉例來學習哲學思想是少見的,課程2節花最多的時間是小組討論跟分享,不管你是什麼背景的都能參與。
不管社課或是通識課程,能讓大家一起腦力激盪我覺得才是好的做法。
這些內容我是當作睡前讀物在看的,沒有固定的更新日期,而且我想沒有什麼邏輯可言。
更多時候是老人家回憶大學時期的心得談因為想找用詞謬誤的解釋才拿出以前的講義,現在重看想法真的差蠻多的,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