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色衝浪手|計然
李柏鋒
有時候看這個社會的鬧劇只覺得可笑而已。
台灣平均每人每年保費支出高達15萬元新台幣,但是台灣每人死亡的壽險理賠金額還不到60萬元。
為什麼?因為大部分的人,錢都不是買保障,都在買理財。
如果你無法隨時拿出幾百萬元,你就是小資族,保險對你來說,就是一個獲得保障的工具,例如每年花個幾千元,換來萬一癌症的時候可以拿到幾百萬的理賠,用來買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救自己的命。
Facebook
銀色衝浪手|計然
但你如果是高資產族群,就不需要保障,因為隨手可以拿出這些錢,你需要的是資產轉移工具,透過買投資型保單、年金險、儲蓄險,把錢轉移到未來使用,或是轉移給想贈與的人,在正確的規劃下,不會有稅務成本。
可是為什麼每個人每年花15萬買保險?因為小資族都在買儲蓄險、投資型保單。為什麼每人死亡的壽險理賠都很低?因為沒什麼錢的人,都不知道原來自己沒有對自己承擔不起的風險做好保障。
你有沒有買到防疫險,是重點嗎?保險公司拒絕重複投保,是重點嗎?不是,你早就該平常做好醫療險、失能險等等的規劃。
銀色衝浪手|計然
如果疫情能帶給你什麼啟發,或許你可以好好想想:
1. 你比較怕死了就一了百了?還是比較怕失能不只沒了收入,還要拖累家人照顧你?
2. 住院天數越來越少,自費項目越來越多,你的醫療險還在住院一天賠多少?
3. 你的癌症險有個初次罹癌理賠30萬元,面對動輒數百萬的新式療法,請問這筆錢能幹嘛?
銀色衝浪手|計然
你只能自己想這些問題,不要被保險業務創造需求。為什麼?因為台灣會有現在這種畸形保險市場,就是大部分的保險業務都為了生存而不得不賣你錯的保單。等你想清楚了,怕了,真的體會到自己的保障需求了,再去跟保險業務員買自己需要的,他推銷你任何不需要的,直接掰掉別聯絡。
保險公司耍笨,金管會裝傻,保戶茫然,今天所有保險的新聞,都是鬧劇罷了。
為什麼我說防疫險這是鬧劇?因為這呈現的,完全就是沒有人真的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保障,連保險公司都不專業的只想蹭一波賺快錢結果不幸慘賠。
銀色衝浪手|計然
如果沒人要談真正重要的問題,也就是你我在生活中真正會面臨的那些財務風險,以及該如何取得保障,那就我來談,反正我不賣保單最沒利益衝突。
對立與和諧
銀色衝浪手|計然 : 防疫險不是不好,但這次真的是搬石頭砸自己....尤其是金管會
銀色衝浪手|計然
對立與和諧 : 你是否了為何疫苗公司當初只跟政府國家單位談?因為需要買方能承擔技術尚未成熟風險賠償擔保,因為這起因承擔,保險公司就會衍生相關找更多資金來源分擔,所以我才說這狀況不只台灣,香港也在發生,只是香港那邊他們附加在醫療險中,他們問題是,未達等級不賠償較多,我們問題笨在當初設計這商品,沒建立防火牆
對立與和諧
銀色衝浪手|計然 : 我一直清楚啊,所以看過保單就決定不保了,因為除非我是在前中段時期有確診,否則買到詐彈保單的機會風險更高...最主要所有防疫保單似乎都是只理賠第一次確診和隔離,但若是第二次就不再受理的情況,明擉就是要大家一起下賭注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