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니
@kateword
已經
Sun, May 15, 2022 2:43 PM
Sat, Jun 18, 2022 7:31 AM
1
瑜伽這檔事
思微筆記
瑜珈這檔事
喵니
@kateword
說
Sun, May 15, 2022 2:49 PM
p70.
終於,我放棄向外攀緣,在停頭下來的那一瞬間,時空戛然而止,回到自己的呼吸, 傷痕累累的心觸碰到那久違的寧靜. 我在淚眼婆娑中恍然大悟,原來幸福一直停駐於此,只是五光十色的世界與際遇的無常,讓我失去了這份專注與覺知.
突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瑜珈大斯瓦米.韋達要我們自問,為什麼你會在世間徘徊,如同迷途之人?為什麼總是觸碰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說不上來自己究竟在追求什麼?那是因為你總是向外追尋,不斷尋找要征服的目標,以為這能為生命帶來滿足感,然而你真的滿足了嗎?而這份滿足又能持續多長的時間呢?因此大師告誡我們,人應該要向內探索,去尋覓那沒有名字、超越時空、無邊無際的所在.
喵니
@kateword
說
Sun, May 15, 2022 2:51 PM
p71.
那麼我們該如仃進入自己的內在呢?大師說,你是沿著條路,通過感官抵達外在世界,就再順著那條路找回去. 當你張開眼,就從內在跑了出來;閉上眼,就可以返回. 當你用耳朵聆聽外界的聲音,你就從內在跑了出來,而留神傾聽內在的聲音,就可以進去. 要學習如何去找,並不斷深入,若是真的找到了,會覺得它的滋味比任何美酒都要香醇.
喵니
@kateword
說
Sun, May 15, 2022 2:52 PM
p80.
瑜珈大師斯瓦米.拉瑪說:「這個世界是面鏡子,對鏡子不用有太多期待,鏡子不過呈現你是誰的反射.」
喵니
@kateword
說
Sun, May 15, 2022 3:55 PM
p82.
「放鬆」即是解開糾結的唯一鑰匙,而關鍵仍在於放下對於自我的批判,以及每一刻都要有最佳表現的執著.
他人對於我們的評論或見解,也會是一面明鏡,然而當下可能會觸動反擊、逃避及否認之心,得要在情緒過後,靜下心來,細思對方真正所要傳達的意思,在話語裡辨明虛中之實,窺得實中之虛.
喵니
@kateword
說
Sun, May 15, 2022 3:57 PM
p92.
肉身的苦楚,時常引起繁雜的情緒,而積累多時卻無法排的鬱悶,又將帶給身體更多的痛苦. 身心一體,緊密相連,浮沉於苦輪迴之中,難以解脫.
喵니
@kateword
說
Sun, May 15, 2022 3:59 PM
p142.
如果心中充滿恐懼,那便不可能鄉現實中做到. 因為你的心不會允許在真實生活中發生. 你的心不斷創造障礙,無論是體位法也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皆然.
喵니
@kateword
說
Sun, May 15, 2022 4:01 PM
p144.
所有在心中產生的疑問,遲早都會顯化在現實生活當中,因為一切真實發生的事情,都會在腦中先發生. 你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你人生的體位法,也是你的態度跟慣性. 這個念頭揭示了你對人生有多少恐懼、疑惑與懷疑.
載入新的回覆
思微筆記
瑜珈這檔事
終於,我放棄向外攀緣,在停頭下來的那一瞬間,時空戛然而止,回到自己的呼吸, 傷痕累累的心觸碰到那久違的寧靜. 我在淚眼婆娑中恍然大悟,原來幸福一直停駐於此,只是五光十色的世界與際遇的無常,讓我失去了這份專注與覺知.
突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瑜珈大斯瓦米.韋達要我們自問,為什麼你會在世間徘徊,如同迷途之人?為什麼總是觸碰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說不上來自己究竟在追求什麼?那是因為你總是向外追尋,不斷尋找要征服的目標,以為這能為生命帶來滿足感,然而你真的滿足了嗎?而這份滿足又能持續多長的時間呢?因此大師告誡我們,人應該要向內探索,去尋覓那沒有名字、超越時空、無邊無際的所在.
那麼我們該如仃進入自己的內在呢?大師說,你是沿著條路,通過感官抵達外在世界,就再順著那條路找回去. 當你張開眼,就從內在跑了出來;閉上眼,就可以返回. 當你用耳朵聆聽外界的聲音,你就從內在跑了出來,而留神傾聽內在的聲音,就可以進去. 要學習如何去找,並不斷深入,若是真的找到了,會覺得它的滋味比任何美酒都要香醇.
瑜珈大師斯瓦米.拉瑪說:「這個世界是面鏡子,對鏡子不用有太多期待,鏡子不過呈現你是誰的反射.」
「放鬆」即是解開糾結的唯一鑰匙,而關鍵仍在於放下對於自我的批判,以及每一刻都要有最佳表現的執著.
他人對於我們的評論或見解,也會是一面明鏡,然而當下可能會觸動反擊、逃避及否認之心,得要在情緒過後,靜下心來,細思對方真正所要傳達的意思,在話語裡辨明虛中之實,窺得實中之虛.
肉身的苦楚,時常引起繁雜的情緒,而積累多時卻無法排的鬱悶,又將帶給身體更多的痛苦. 身心一體,緊密相連,浮沉於苦輪迴之中,難以解脫.
如果心中充滿恐懼,那便不可能鄉現實中做到. 因為你的心不會允許在真實生活中發生. 你的心不斷創造障礙,無論是體位法也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皆然.
所有在心中產生的疑問,遲早都會顯化在現實生活當中,因為一切真實發生的事情,都會在腦中先發生. 你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你人生的體位法,也是你的態度跟慣性. 這個念頭揭示了你對人生有多少恐懼、疑惑與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