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ahaha
@leahahaha
Sun, May 15, 2022 8:54 AM
1
看完Payal KAPADIA《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 2021〉。
TIDF
leahahaha
@leahahaha
Sun, May 15, 2022 9:17 AM
@leahahaha - 看完《理性》。 #TIDF 可搭配: 刊出日期:2021/4/19 文字 印度...
leahahaha
@leahahaha
Sun, May 15, 2022 9:24 AM
Sun, May 15, 2022 9:26 AM
好特殊切入學運的呈現方式,迷離、放鬆、個人,卻也沉重。
leahahaha
@leahahaha
Sun, May 15, 2022 4:37 PM
Sun, May 15, 2022 4:38 PM
許多印度電影電視學院學生戶外抗議罷課的畫面攝影機所在的時間與空間,與去年的《理性》相同。
邊看邊沉入這樣神秘疏離的氣氛,逐漸有點入睡,但又覺得可以把議題訴求性強的學生運動畫面與個人內心傷痛低語的畫面順利切換幾乎不著痕跡,實在很厲害。除了各種暴力畫面,全片氣氛舒適。這到底怎麼做到的呢?音樂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其他我還沒想通。
有提到帕索里尼在 68 學運的時候,站在政府這邊,因為認為學生都是中產階級,遑論要更窮苦而投入警職的人員認同。
leahahaha
@leahahaha
Sun, May 15, 2022 4:40 PM
Sun, May 15, 2022 4:44 PM
開頭與結尾都是跳舞。但開頭的視角與聲音都相當疏離,收尾鏡頭靠近每位同學的臉,也加入更明確的音樂。
(京站威秀可以的話,座位還是坐遠一點,第五排之後可能會好些。今天坐第四排還是第三排偏右還是有些收不進眼簾。另外前排的椅子下方持續穩靛閃爍藍光,而且可能只有我會受影響,我有點崩潰,感覺不是觀眾的電子器材導致,而是戲院椅子下方本身從椅背後縫隙傳上來的不明光源)
leahahaha
@leahahaha
Mon, Jan 2, 2023 9:06 AM
Mon, Jan 2, 2023 9:11 AM
現在想想,這部片的氣質是呢喃夜晚黃光氣氛中朦朧,把故事順順交代完畢。但主題明明是學生運動,理應激動抗爭訴求議題才對。能做到這點還是覺得很神奇。
leahahaha
@leahahaha
Mon, Jan 2, 2023 9:17 AM
Mon, Jan 2, 2023 9:26 AM
【2022TIDF】私密話語、己身入境,兩種訴說新舊衝突的方式:談《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及《迷霧中的孩子...
(這篇滿好看的。需要再細看幾次。)
載入新的回覆
TIDF
邊看邊沉入這樣神秘疏離的氣氛,逐漸有點入睡,但又覺得可以把議題訴求性強的學生運動畫面與個人內心傷痛低語的畫面順利切換幾乎不著痕跡,實在很厲害。除了各種暴力畫面,全片氣氛舒適。這到底怎麼做到的呢?音樂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其他我還沒想通。
有提到帕索里尼在 68 學運的時候,站在政府這邊,因為認為學生都是中產階級,遑論要更窮苦而投入警職的人員認同。
(京站威秀可以的話,座位還是坐遠一點,第五排之後可能會好些。今天坐第四排還是第三排偏右還是有些收不進眼簾。另外前排的椅子下方持續穩靛閃爍藍光,而且可能只有我會受影響,我有點崩潰,感覺不是觀眾的電子器材導致,而是戲院椅子下方本身從椅背後縫隙傳上來的不明光源)
(這篇滿好看的。需要再細看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