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瞎
+63964,死亡+40。重症+44(含6名中轉重),中症+92

輕症率略上升到99.79%,中症率略下降到0.17%,重症率維持不變0.04%,

死亡40人中有38人有癌症或其它慢性病史,15人未接種疫苗。

有一個2X歲,有神經系統疾病,接種兩劑。長期臥床,以呼吸器維生
3X歲,無接種疫苗,有糖尿病和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史
4X歲神經系統慢性病,兩劑疫苗

中症25位未接種疫苗,重症14位未接種疫苗
機器狼🔜茶會首次出毛!
0.0(模仿表情)
ライカ使いAmuro.S
IAMEnemy
判定快篩轉陽後感染數未大幅度提升,基本上已經到高點了
Swift(褐雨燕)
IAMEnemy : 你忽略了PCR篩檢能量不足的問題
櫻花瞎
IAMEnemy : 我也覺得國衛院推估錯了,國衛院推的是單日十萬到二十萬間,5/20 ~ 5/22最高點
IAMEnemy
Swift(褐雨燕) : PCR已經從之前6萬現在一天10萬多,但是你有看染疫人口成長4倍嗎?
cppwu
昨日新增
通報數
90,622
排除
25,775
確診
65011
IAMEnemy
其實PCR數量上來,陽性率就掉下去,代表黑數沒那麼多,陽性率最高的時候是80多,但是提到10萬上下後就變成60-50的陽性率
IAMEnemy
少打一個上下XD
天光已現 | pee
好多死者都是DNR,真的看得很破
櫻花瞎
今天18個DNR
Swift(褐雨燕)
因為篩檢PCR要排隊平均3~5小時
有些人最後決定快篩後不驗PCR

這會讓黑數變多,但我覺得還好
但如果拿這個數字判斷已達高峰
我覺得會失真
IAMEnemy
現在比較重要是趨勢,北北基桃開始平穩準備下降,新竹以南不論是人口密集度,對疫情監測重視度都跟北北基桃差蠻遠
IAMEnemy
數字意義有 趨勢意義更大
Swift(褐雨燕)
IAMEnemy : 你可以看我的解釋

如果PCR檢驗不壓在兩小時內,黑數增加是難免的
Swift(褐雨燕)
有些有預約PCR的,只能約在三四天後,這些都影響了確診數的增加

另外台中的疫情才要開始,中南部跟北北桃不同步,這都是應該要觀察的指標

而非只看數字
Swift(褐雨燕)
另外,已經快篩陽性,但沒有PCR確診的人,他們可以如一般人生活、搭乘大眾運輸,上班上學。

會增加傳染的速度
Swift(褐雨燕)
昨天蘇貞昌已經宣布要在北北基桃加開大型採檢站了
這代表篩檢速度真的不夠

週末確診數可能下降,但當大型篩檢站開下去,真實的數字才會浮現
akura
很多不想去排隊吧
akura
你光plurk每天都可以看到超過10例快篩陽 沒去PCR的
KUROHAGI:
其實不要忽視口罩的保護能力.....
別弄得好像只要接觸這些人就會被感染
我知道Omicron傳染力很強 但是只要陽性者戴好口罩
接觸者也有戴好口罩
變成兩人必須要有一定時間以上都在同一空間
病毒濃度累積到一定量後 才會被感染
大家會盡可能不外食 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外食就會脫下口罩 只要附近也有陽性者 很容易被傳染
這波疫情初期 一堆都是在同一餐廳用餐 喜宴 同時被感染的
Swift(褐雨燕)
IAMEnemy : 侯友宜剛剛才說,新北市快篩陽後,再驗PCR陽性的比率是97%

掉下來是指從哪裡掉下來到97%?
IAMEnemy
Swift(褐雨燕) : 是從總數掉下來的好嗎?
IAMEnemy
我稍微翻一下每日監測的在貼上來
Swift(褐雨燕)
今天猴子說九成七
IAMEnemy
你那個是快篩陽在去PCR 我說的是PCR總數確症,兩個不一樣的東西好嗎,為什麼你會說快篩陽的PCR率?
Swift(褐雨燕)
IAMEnemy : https://images.plurk.com/4lpXuDANrSQoRL249uKobL.png

沒關係,是我誤會。
反正我們討論的是現在是不是確診高峰
來看看確診數字會不會因為快篩量增加而增加,就這麼簡單
akura
快篩量增加也可能不是增加在社區篩檢 很多會用在院內
Swift(褐雨燕)
akura : 要開大型篩檢站啦,醫院要處理其他的病人
不能一直被做PCR的人塞住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