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菲律賓大選
菲律賓大選多重宇宙:你願意給獨裁者之子一次民主機會嗎?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小馬可仕可以捲土重來,除了與杜特蒂家族南部勢力的整合,很大程度上也歸功於龐大的宣傳資源。透過各大社群如 FB、Tiktok、推特和 yt,長期、大量且有組織地針對年輕人,宣導父親的政績和淡化戒嚴時期的暴行。
於是,獨裁的黑暗歷史似乎也成了部分菲律賓人所盼望的「黃金時期」。
🇵🇭 獨裁者 轉型正義
新新
蘇菲指出馬可仕團隊擅長擷取故事裡的部分真實片段,再套上自己的論述與解釋,進而改變整個敘事背景與結構,導致人們也會開始疑惑到底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哪些事件真的發生過,而哪一些沒有。

「伊美黛曾經說過:觀感才是真實的,真相不是。你覺得呢?」
新新
「人們其實並不真正了解什麼是假新聞。當你說它是『假新聞』,有時純粹只是一個你不同意的觀點。」

事實查核是一場與歷史記憶的鬥爭,是一場人們「記得什麼」和「如何記得」的鬥爭。這也是她有感此次選舉與以往特別不同的原因:歷史如何被記得和看待,將決定菲律賓人如何前行。
新新
誰最愛的戒嚴時代?菲律賓大選錯亂的馬可仕「獨裁愛與恨」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實施戒嚴為了對付共產黨的必要之惡。她認為馬可仕是一個有遠見和願景的領導者,在其治下,菲律賓的基礎建設和高樓大廈迅速發展起來,「如果你總是在聽有人咆哮你違反人權,你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一個總統和一段戒嚴歷史,兩個截然不同的記憶。
新新
podcast
重返恐怖政治的可能?菲律賓「威權復辟」選情Q&A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馬可仕下台後,接著上台掌權的人,依舊是在馬可仕執政前或是戒嚴時期,就已經掌握極多政治和經濟資源的家族。而他們在上台後,也一直以「自由」和「民主」自居,告訴選民可以帶菲律賓走向更好的未來,但這一些自由民主陣營依然沒辦法有效解決菲律賓的社會問題。
強||
(要按你一個喜歡(最近沒什麼時間追新聞,需要您這波<懶鬼>))
新新
小馬可仕+莎拉(杜特蒂女兒)的組合幾乎篤定高票當選,不過根據轉角 daily 新聞,正式的結果要五月底才會宣布
強||
早上有驚鴻一瞥,摸摸鼻子繼續上班。我過兩天有空問問菲律賓同事好了,幾年前問過他杜特蒂的事,有褒有貶。新新有什麼想問當地居民的嗎,偶可以蒐集一兩個問題(我一定是先問他有沒有去投票XD)
新新
謝謝強,不過想想算有問過耶~
室友現在的英語會話課老師是菲律賓人,有一堂課聊政治主題有聊到,老師應該是認同馬可仕黃金時期那派。
小潔
怪物圈的推友有一位是菲律賓人,蠻年輕的第一次投票選總統,他對這選舉結果非常絕望,認為「身為菲律賓人是一種基因疾病」,覺得跟台灣一路走來有點像,只是還沒有出現阿輝伯這樣的角色。
新新
我自己研究不多但覺得跟台灣威權時期的蔣家好像有很多相似處,看了心頭有點害怕。
比方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比方戒嚴和白色恐怖是為了維護社會迫不得已,比方認為只強調蔣氏父子的人權侵害是歷史的扭曲,比方自由跟民主的社會也只是騙選票等等。
小潔
看伊美黛那個紀錄片確實會覺得相似之處非常多,甚至連馬可仕還沒下葬都跟蔣光頭一樣......
新新
更深刻的感受或許是不能再繼續站在對抗的角度或者罵跟自己立場不同的人是笨蛋,因為被當笨蛋、被「教育」真不是什麼太令人提得起勁來的事,更難解的或許是把議題拉到民主社會不能當飯吃,如果反正政府總是令人失望,那選個爽到底行不行。
或許蔡英文去「經國七海文化園區」這件事有可能是個轉機也說不定,無論哪邊走到極端我都不想看見
新新
新新
「我們從沒認真討論過。但至少我沒有覺得被背叛,因為這不是 personal 的。」Silahis 說:「我比較會覺得那是一個被虛耗掉的機會。我不確定我們是否就本性善忘,但當初確實有很多事情該去做,而我們都沒有做。」這些「事情」,包括從制度上去削弱地方政治菁英的壟斷、將戒嚴時代的史實納入教綱。

歷盡千帆的母親 Bobbie Malay,對這政情輪流轉倒是顯得很豁達。「人民革命成功時,我其實覺得這一切太容易了。舊的去,新的來,真正的制度變革並沒有來臨。」但三十五年此去,如今回首,她覺得有些改變是無法否定的。「至少被殺的人少了,而且相對以前地下運動的孤立狀態,現在你看到人們能在此時當刻出力,一呼百應。」
新新
在 60 年代,奧坎波夫婦跟當時很多理想主義青年一樣,曾經對中國充滿進步幻想。Silahis 和 Anto 回憶,小時家裡仍有小紅書、紅衛兵軍帽,一家都覺得那是亞洲的許諾之地。然而信念終被逐漸推翻,尤其是八九民運屠城,所有人都看穿了暴政本質之共通。
新新
馬可斯陣營的地方利益盤根錯節難解,但當年有份把馬可斯拉下台的知情者,在體制裡亦大有人在。「他們有很多人在還在有決策權的崗位上,散佈於學院、教會、不同專業裡頭,數目比我們想像的更多。他們不需要是公開敢言的社運人士,甚至不需要認同甚麼左翼理念,那完全沒問題的。只要秉持原則、會對我們的訴求有同情,靜靜做事,好好教育下一代,這種價值更強大,政治立場只是其次。」Bobbie 說。「就好像地方政府,雖然這個制度有它腐蝕人心的地方,但總有幾個人你能指望他們辦事——嗯,有時吧。但那就是整個(政治)肌理的一部份了。」
新新
她甚至不怎樣明白馬可斯家族的執念。小馬可斯競選總統期間,拒絕出席任何公開辯論,也避談戒嚴歷史;宣佈勝選後,立即跑去英雄墓園拜祭父親,受訪時還呼籲大家不要拿上一代的前事來評斷他。越這樣說,彷彿越見著痛處。「他們要甚麼都可以有。為甚麼非要如此不可呢?」她如此問。名譽與權力到底是甚麼,教某些人賭上一生志氣?
新新
5/11 菲律賓總統大選(上):老馬可仕的獨裁歷史
5/12 菲律賓總統大選(下):當歷史被重新詮釋,轉型正義還重要嗎
「蔣中正的後代用新媒體將蔣中正重新詮釋成一位優秀的偉大領袖,最後贏得總統大選。」
新新
敏迪的文章基本上就跟轉角國際差不多,然後我個人比較偏愛轉角國際&小鳳本周會話課已經跟菲律賓老師對過答案(?)
沒錯,「外國人都知道伊美黛有三千雙鞋子,可是我們有過經濟成長很好的黃金年代,馬可仕做了很多基礎建設,蓋得非常好。至於戒嚴也是為了社會穩定。」
新新
小鳳問我:「我們憑什麼評論菲律賓人做出的判斷呢?」
我只覺得那是因為這是他國事務,如果今天一個老人跳出來說「蔣經國哪有很壞,他十大建設蓋得很好,白色恐怖是為了社會安全不得已」,你還不覺得此人的思考邏輯超有問題嗎?
新新
但的確沒錯,指責意見不同的一方不懂歷史意義其實不大呢。
新新
【Hello World】一夜回到革命前?誰幫馬可仕家族搶回了菲律賓 - 報導者 The Reporte...

小馬可仕壓倒性的勝利,雖然給了他相當爭議、卻極為明顯的民意背書。但國際輿論對於小邦邦的執政穩定性,反而充滿疑慮。主要原因有二:

1. 小馬可仕幾乎沒有提出任何「實際政見」,特別在外交問題、經濟國策上極為搖擺空洞;

2. 與杜特蒂一族雖然暫時結盟,但在反對黨明顯泡沫化、老杜特蒂的支持度紅利正因高齡而逐漸出現「時間限制」之際(杜特蒂健康狀況不穩,薩拉仍得依附於父親的超高人氣),並不能保證杜特蒂一派會一直屈居二號位置、穩定支持小馬可仕政府。
新新
新新
作為旁人,我們或許可以很直接地以「獨裁/民主」、「民粹/理性」等標籤去評斷菲律賓人民的政治選擇,但這樣的作法卻可能將忽略了菲律賓的歷史脈絡,無助於我們理解選舉為何是這樣的結果。尤其是對於那些支持小馬可仕的選民,我們該如何去弄清楚他們心中所想的事情?他們是否真的不在乎歷史,覺得犧牲人權可以讓菲律賓社會變得更好?還是他們就是被網軍及假新聞給蒙蔽?
新新
即便小馬可仕與薩拉的勝利無法完全與網軍、假新聞等現象脫鉤,萊妮陣營的支持者卻也在競選期間逐漸意識到:假訊息代表的是人們背後的系統性問題。而如此的批評方式,只會太快地把問題的原因歸咎於個人,並將心生不滿的民眾給越推越遠。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