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沒搬出來之前,總是在忍受原生家庭的長輩,一旦工作上不開心或感到挫折,不會好好表示他真實的需求(例如:覺得很累,需要鼓勵),而是採取遷怒方式,故意找架吵。

或者蓄意貶低其他家族成員的存在價值、無來由羞辱別人,然後從來都不會道歉。好像只要在某些地方付錢或付出,就不必承認自己做過什麼爛事。

因此,我必須承認,就算現在我已經31歲了,也離開他們了,我還是很不喜歡看到這種表達方式。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如果我不特別自我揭露,應該沒人會覺得,我是在那樣的環境長大的吧。因為我花了很多時間,改變自己講話的方式。

所以我其實滿不喜歡,有些人仗著原生家庭給他某些創傷,就一直拿這個說嘴、原地踏步,甚至複製那些陋習又不改。

好像只要安住在,「因為他生病或確診」、「因為他比你更懂自己在什麼狀態」這類標籤,別人就只能讓著他。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我其實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況,
內心都會覺得對方可憐,但又懶得多言。

因為這種人只願意聽固定的、他想聽的話,只要講出來的,不能同時安撫他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估計也只會左耳進右耳出。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有時候會很困惑:
自信和自尊,難道不是自己給自己的嗎?

為什麼需要綁在他人身上,甚至因為「別人不能成為那個,讓你與有榮焉的存在」,就把對方講得一文不值?

這樣的行為,還好意思說是基於愛
我只想貼這

https://images.plurk.com/Jnv5t3t6aCTa6Koc3T1eo.jpg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這樣說好像很抽象,那我舉個例子好了。

我爸在某個很知名的企業上班,
所以附近有很多精英人士。

他們的小孩,也有不少考取名校,或是進入待遇不錯的大公司上班。像他們這種,在封閉環境裡工作的人,因為生活圈基本上都是兩點一線,講難聽一點,生活很無聊。

所以他們閑談的範圍,也就只能一直圍繞在:
家族成員怎麼樣、抱怨工作、罵政治

諸如此類固定的話題。
然後我爸每次只要聽到其他人的小孩,有多棒、多好,回家就會開始發飆。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小時候我常常覺得很疑惑,想說我到底做錯什麼?
好像我也沒做啥,但是我爸回家,就會無來由地狂罵。

可能一進門,只要看到地上有一張紙屑,
他就會開始借題發揮。

用這個去遷怒,開始數落在場的小孩:給你飯吃都不知道幹嘛!讓你讀那麼多書,結果你連打掃環境都不會,整天躺在那邊像頭豬一樣!

接下來就是一大長串
完全沒有邏輯
瘋狂的抱怨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我講到這邊,應該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小時候(甚至有可能,到目前都還依舊如此)的家中即景。

畢竟上個年代的教育,不鼓勵他們發揮創意,鉗製思想到後來,竟連罵人的內容,都是複製他們長輩曾經罵過自己的話。所以,如果你曾經聽過類似的訊息,不用懷疑,你爸媽應該跟我家的,是同一輩人。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小時候被這樣瘋狂數落,真的都搞不懂:
到底自己做了什麼事,需要被講成這樣?
(特別當那張紙屑,可能也不是我丟的)

長大以後才知道:
會這樣講話的人,其實內在都非常沒有自信。

因為他們把自己的自尊心、成就感,跟其他個體綁在一起。所以外在環境,只要稍微給他們一點刺激,他們就會開始對(自己單方面判定)被綁在一起的家庭成員,情緒勒索。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如果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你內在完全相信,而且認同這個事實。

說真的,別人做了什麼,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

是你沒有辦法跟對方做精神上的切割,所以你在遷怒。這其實是一種非常矛盾的行為,代表你潛意識也明白自己沒有辦法離開他,但是你又懶得(或是意圖歸咎於沒有能力)去改變。

所以就只能透過這種精神施壓和遷怒的方式,讓其他人代替你,去做那個主動改變、達成你內心目標的人。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但這真的是很無聊,而且浪費時間。
你這麼想改變,為什麼不自己去改變?

我年輕的時候,曾在某一次,可能是透過親密通道吧,感覺到我爸內心真正的意圖。

於是在他說出「花了那麼多學費,為什麼還不好好考研究所」或「為什麼不找個好一點的工作」之類的莫名其妙譴責,我就非常冷靜地,這麼回他。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你那麼想考研究所不會自己去考?
你不是天才嗎?對你來說應該很簡單吧?

你覺得找工作很簡單?那你現在就離職,然後你一個禮拜以內找到新工作給我看啊?

然後呢?
他就閉嘴了。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就是類似這樣,我比較幸運,我的結構和設計,可以讓我直接透過1-8通道,把G中心的最高原則(或是真實想法)講出來。

所以遇到這種瘋狗類型的人,
我真的就是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你這麼欠罵,我就把你罵醒。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但有一些人,他們的設計不是這樣。

所以當他遇到附近有人這樣情緒勒索、投擲大量情緒垃圾,他是沒有辦法回話的。就算回了,可能也沒有辦法回到那個正確的點上。

我每次看到這種人都覺得,真的很辛苦。

特別是他的對手,如果很擅長打苦情牌、踩別人捧自己,有時候也不見得是講不出關鍵的點反擊,而是順著對方的話鋒,就會讓自己好像修養很差。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到最後都會忍不住同情當事人。
到底是做了什麼事情才必須要被這樣對待?

不,這個想法的方向偏差了。

癥結應該是在於:
不管對方做了什麼,都不應該這樣講話。

即便原生家庭,以前就是這樣示範給你看,你現在已經是個大人了,你要知道:你可以不用這樣做。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與其一直責備別人,
為什麼不反過來問自己,到底想成為怎樣的人呢?

會不斷關注別人的事,其實就代表:
你還沒有把精力,完全投注在自己身上。

也就是,你還希望透過別人去成就自己。
而不是透過行動,讓自己成為那個「理想的自己」。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或者你可能有採取行動,但暫時還無法達到那個理想的狀態。為了不去正視太過緩慢的進度,就必須去找其他的戰犯來轉移目標。

但其實根源都一樣。
都是因為不願面對:自己還太過脆弱和渺小。

因此你只好去找一個更加脆弱、渺小的人來欺負,特別是那種,礙於身分或關係的定義,無法輕易對你反擊的人。

這背後的意識其實蠻恐怖的。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代表你沒有把對方當成「人」看。
而是「物品」。

因為是物品,就可以隨便你施暴。

因為是物品,他可以「是你的」。
所以你就可以任意地對待他。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如果這樣經營關係,那關係肯定就要失敗。
根源是在這邊。

而不是對方為什麼不能達到你的目標、期望。
往這個方向攻擊的話,就完全搞錯了。

也只會把對方,越來越往外圍推。
(就像我最後也受不了我爸,所以就搬了出來)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最近真的看到很多莫名其妙的發言-.-
看到後來只想講4個字,就是人貴自知。

我並不是說,大家遇到一些讓自己感到很厭煩,或是崩潰的事情,不可以發脾氣。

暫時逃避現實也沒關係,但你必須要去覺察:
你做這些事情的根源,跟背後的意識到底是什麼?

然後等你平復了,就要針對那些去修正。
否則這些事情,就會無限地重複上演。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一兩次是沒有關係,次數太多就會讓人發現:
你根本就沒有長大。

本來是為了要伸手抓住什麼,才說這些、做這些。最後卻因為一直表現出,貪得無厭和安於現狀的地方,甚至理不直氣也壯。

看穿這些本質以後,
清醒的人,自然離你能多遠就多遠。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想想真的是蠻慘的。

不過能夠覺得「這樣做會有用」,
某種意義上,這種人也是幸福的吧。

代表他所處的環境,一直包容他,
讓他即便不必透過自力快速成長,也無所謂。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像我爸就是從小被很多兄姐照顧大。
講真的,他的原生家庭裡,粗活、負擔經濟的重責,也不是他在煩惱和出力。

但是等到長大以後,即便現在都六十歲了,他還是很好意思一直跟我們說:他小時候過得多辛苦。對照他兄姐講出來的版本,瞬間就知道,誰講的比較合乎真實。

只能說很多人就是愛拿受害者腳本,拿一輩子,演一個不是自己的人,不知道這樣有什麼樂趣。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可能就是比較輕鬆吧。
因為一旦開始覺醒,就必須對所有決定負責。

哈哈。
洛桑✧Amrany✧豐裕
謝謝阿璱的文字。
之前跟我家人吵架,我直接一語道破家人的模式就被回:「所以你現在是反過來管教我就是了?」我當下表示自己是陳述事實哪來的管教?做好你自己就好。
現在想想大概這詞又要被靠北,哪裡算是對父母孝順了,只能說是世代的隔閡。
抓著過去的經驗不放,裝睡也叫不醒的人,所謂的責任都只是自己的選擇啊…令人無奈的同時又覺得被過去遭遇悲慘經驗,所捆綁的人生有點可悲。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洛桑✧Amrany✧豐裕 :
通常第一瞬間,會說「晚輩想要反過來管教他」的人,其實就代表他有意識到:自己是秉持一個想教訓別人的心態在發言。

仔細觀察,那些主動採取攻擊的人
他們自己都把很多答案和矛盾的點,講出來了

不過有些事情,可能真的就是旁觀者比較容易看清。就把他們想成是肉身菩薩,用自己的憤怒相去引導別人:以後講話,千萬不要跟他們一樣。
洛桑✧Amrany✧豐裕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 對於家人常常是半夜不舒服醒來想要找個人罵來轉移自己身體不適的注意力……但是通常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因為沒有人會喜歡不還口的任其被罵。
吵來吵去就覺得…… (呈現這樣想翻白眼的無奈狀態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洛桑✧Amrany✧豐裕 : 完全可以懂。
我還跟原生家庭住一起的時候也會。

有時只是看個電視or打遊戲超過十點,即便所在位置完全不同樓層、門也關好了,對方也可以從一樓爬上來罵人XDDD

到後來只想無視。
但這種人越無視越愛吵
洛桑✧Amrany✧豐裕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
他們罵的時間可以不用喝水的連續罵一小時甚至更多,覺得不如把那些時間拿去冥想或是唸心經幫助自己心平氣和來得有用……
可惜他們不曾想過這點
纜車內的阿懶
他們不會想到,因為他們只想要發洩自己的情緒(O)
みなみ涼☽Moonology
謝謝璱的分享
我反而會很害怕自己複製原生家庭的模式,當覺察到自己與養母有些模式相似,並且用這樣的模式來思考身邊關係時,我真的感到很害怕。情緒勒索不是面對關係的健康方式,目前我正把焦點轉向自己身上,尋求各種資源療癒,並想好好的整理自己的歷程
言晟風
感覺大家的長輩生氣模式都相差不遠啊~謝謝你細膩的分析與分享。
瑞比
每次看到璱分享原生家庭給的修煉,我都會想到美國影集裡面,生活在家人關係緊密、幸福家庭的老公反省之後跟太太說,他一直以為幸福的家庭是每個人的權利(right),但他反省思考之後才知道,那是一種特權(privilege),有可以回、想回的家是一種特權。看一看覺得阿璱真的是浴火鳳凰
而且就算是和樂的家庭,小孩也會不自覺複製父母處理情緒的方法,像我會迴避衝突,一個人躲起來鑽牛角尖直到把情緒消化掉,但這樣會錯過把事情講開的時機QQ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洛桑✧Amrany✧豐裕 :
不如說,會想到這樣做的人,就會直接執行 (rofl)
而且會從具體的改善中獲得智慧

纜車內的阿懶 :
對啊,有這種空為何不去淨灘或捐血捐款 (rofl)
反正都是要浪費時間,不如做點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みなみ涼☽Moonology :
剛剛ENTER按太快 (rofl)

我其實也會擔心自己不經意就開始複製,所以青少年時期甚至會對於「表現有情緒」這件事感到罪惡。

也是花了滿久時間,例如閱讀相關資料、從他人身上得到建議和反饋,才漸漸發現:其實並不是不能有情緒反應,而是要練習如何往不傷害人的方向宣洩。並在情緒消散後,再跟人溝通。

大家都有各自的路徑,但萬事起頭難,能夠有所覺察並展開行動,我想就是好的開始~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言晟風 :
因為那個年代也不鼓勵年輕人反嘴吧,在長久都被同樣的聲音灌輸概念以後,久了就會忘記如何表達自我意志。想想也是滿辛苦的。

不會啦,我也是抒發近期看到太多這類宣言的感受,很高興對你有幫助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瑞比 :
是哇,有特權或天賦的人,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有。

就像我以前也以為大家都有檢討能力,或只有我家有這些現象。但隨著去外地讀書、工作,與不同人接觸,才慢慢發現:很多認知與現實是有落差的。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我以前教書的時候就有發現。不管怎樣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和觀點,孩子可能還是需要時間去練習,才能逐漸改變原生家庭帶來的恐懼和灌輸。

我想表達情緒這件事,對還有身體的人類來說,也許本就不存在最佳解答,而且會是一生都需要練習的事情吧。你也辛苦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