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
202204
有點偷吃步地讀了六本
回顧或多或少會有點劇透,把書名放在噗首防一下雷,請介意的大家留意哦><
《審美無意識》/《人慈》/《傻子伊凡》/《鍾理和文選》/《「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白色畫像》
卯✧
《審美無意識》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
審美無意識

是本小書,Rancière開宗明義地說這本書不是要談「藝術的精神分析,甚至不想談那些藝術史家和藝術哲學家們從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專業那裡大量的重要的借用」,比起藝術作品作為一種精神分析的材料,Rancière的方向是為什麼藝術作品會被精神分析當作材料;也就是精神分析對藝術的把握實際上還是一種審美的嘗試。我喜歡這種讓藝術(作品)作為主體的反轉,覺得很有意思。但我跟Rancière還有精神分析都說不上熟悉,懵懵懂懂地讀完,留給自己當參考書。建議至少要有西方藝術史/西方美學/歐洲哲學三者其一的基礎再讀較好。
卯✧
---
《人慈》 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讀之前就知道這本書的評價有些兩極,我是喜歡的那一邊。因為本書讓我想起碩一修政治哲學讀到史賓諾莎的時候,《人慈》對我而言,很類似史賓諾莎面對霍布斯利維坦時的一種立場。自然狀態的人很自私暴力,所以才必須由政府掌握權力,維持秩序?人怎麼不是因為友愛,為了共同體的利益考量,而願意把權力交出去給政府?唉我剛去翻了一下《神學政治論》還是覺得好喜歡 原本期末想寫史賓諾莎「溫和的政府」,可是失敗了至今仍欠4000一篇期末報告
卯✧
我看到的最中肯的評論,大概是說本書下的功夫會獲得相同立場的人的認同,但不足以說服相對立場的人;以及是非黑白太過分明。我的確也認為用善與惡二元的概念去談這些事件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過我認為本書就他想做的事而言是成功的,大致上是以「另一種敘事」擊破對各種造成「人性本惡」印象的事件本來的看法,好好地說明了他為什麼認為以人性本惡為前提思考和行動是個問題,以及提出「另一種敘事」的重要。與其說是想要論證人性本善,不如說是「可不可以不要想成人性本惡」的意圖。我贊成這個意圖,提出這個意圖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書本身四星,半星給史賓諾莎。
延伸閱讀:
斯賓諾莎文集.第3卷:神學政治論
提到史賓諾莎就想一起推伯格《班托的素描簿》
班托的素描簿
卯✧
---
《傻子伊凡》 列夫.托爾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傻子伊凡:托爾斯泰寫給每個人的人生寓言【譯自俄文‧經典新譯版】 -金石堂

當天帶著打發時間的書,定位上是童話,這本和《審美無意識》就是我指的偷吃步XD
故事本身和跋都比前面的導讀和兩篇推薦序好看(所以為什麼要那麼多篇?)。接在《人慈》之後讀這個故事真是奇異,我認為伊凡表現的正是對於某種習以為常敘事方法的否定,而且並不是某種基於善惡表現的獎懲,伊凡並沒有因為做出和兩位哥哥不同的選擇而得到他們得不到的事物,反而他們的得意與失落都與伊凡無關,他建立的是一種不同的生命實踐。連接跋裡的「聖愚」,是我個人會感興趣的一個對俄語文學和文化的理解方向。
卯✧
---
《鍾理和文選》鍾理和
鍾理和文選 | 誠品線上

工作相關找的閱讀,非常深刻而平實地表現了那個時期的臺灣農村生活,情感豐沛,我實在深深為描寫出來的農務之辛苦所震撼……關於「祖國」的想法以及臺灣人自我認同所造成的痛苦,對我而言其實是新的啟發。我雖然知道「回歸」後的中臺差異與落差造成了臺灣人的失落,但可能是第一次這麼深切地感受到作為失落前提的那份期待和感情。反省了一下是我自己的閱讀不夠廣泛。我們鼓勵各種談論和表現,畢竟是為了不再次落入單一的想像和敘事當中。
卯✧
---
《「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傑佛瑞.羅森Jeffrey Rosen
「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30年,13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 特價...

我真的好喜歡 (又哭一次)在我今年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感覺得到RBG對法律專業和國家,更重要的是人所懷抱的尊敬與關懷;基於民主因此不斷提出批判,為的是讓這個世界能容納更多的可能性。本書有普評指出其實並不真的有什麼新的東西,不過我也不算真的十分認識RBG的讀者,對我而言是本親切的入門書。
本書有集中噗,之後會把一些喜歡的書摘等等再收錄進去:
@raphael0204 - 好好看
卯✧
---
《白色畫像》賴香吟
白色畫像,賴香吟

白色恐怖時期的小人物。〈清治先生〉有隨著時間浸潤全身、由各種細微的身不由己組成的恐怖;我實在不知道讀〈文惠女士〉要哭,哭到甚至必須先停下來等情緒過去才有辦法繼續讀,而我奶奶根本還在;〈凱西小姐〉是封閉裡的「封閉之外」,照看到了在其他地方失落的人們,恐怖之恐怖就在於它不一定需要正面或直接打擊到你,一樣會造成這麼深刻而無以名狀、無法可解的傷害。我相對沒有那麼喜歡最後這篇,但提到了家住宮前町九十番地的張少爺!書四星,多半星給人人都應該認識一下的張少爺。
延伸閱讀:
宮前町九十番地(紀念新版) 電子書 by 陳柔縉 - Rakuten Kobo
卯✧
另外是我喜歡賴香吟的台語文書寫,她的方法是用漢字寫台語,旁邊像標注音那樣標華語。我不確定用字上是不是依照教育部的推薦用字還是其他標準,但我覺得這樣的呈現,就閱讀上是很流暢的體驗。
印刻請陳芳明老師朗讀《白色畫像》中一段說話:
《白色畫像》朗讀:陳芳明老師
卯✧
---
犒賞自己撐過了新工作的試用期,五月第一本就可以讀亦絢!
我討厭過的大人們 - 張亦絢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接下來打算回頭讀《春山文藝賴香吟專輯:國家與小寫的人》當《白色畫像》的延伸閱讀
春山文藝賴香吟專輯:國家與小寫的人
新新
「可不可以不要想成人性本惡」

我對人慈的喜歡也是對自己的提醒。既然我對人性的預設同樣沒有什麼道理,那與其一直憤世嫉俗,或許假設大家都是好人也是可以的~
卯✧
新新 : 是呢是呢,對我來說跟憤世嫉俗比起來,實在比較希望是善意流通在這個社會上呀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