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1:05 AM
Thu, Apr 14, 2022 12:45 PM
37
12
【
20220414疫情記者會
】
陳時中:本土病例還是在增加,昨天744,今天874本土病例,境外移入108例。
案例5670名,輕症、無症狀佔5651名(99.66%),中症者增加1名,中症者是0.3%。重症維持2名死亡,0.04%。
新增中症是60多歲本國籍男性,有慢性病史,沒有COVID-19疫苗接種史。4/2陽性確診,曾低血氧濃度93%,X光胸部無明顯肺炎。使用瑞德西韋,住院隔離,病況穩定。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83.94%,第2劑79.1%,追加劑53.51%。
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1:06 AM
中視:輕症在家隔離有什麼東西是必備的?
陳時中:在家隔離生活是不方便,生活關懷是一個,在家不便出來看病,有醫療平台協助看病,沒辦法拿藥,有藥師可送藥到家。任何狀況有緊急電話可撥打,雙向簡訊回報健康情況,由護理、醫事人員檢視注意。萬一有需要,透過遠距平台諮詢或轉診,有必要安排就醫。
註:輕重症分流原則調整,醫院收治條件提高到70歲以上,如果中、重症,或血液透析或孕婦36週以上,原則送醫收治。其他個案以集檢所、防疫旅館、居家照護為主。
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1:06 AM
中視:輕症在家隔離期間,身體發生狀況打給誰?過去曾發生1922被打爆?
陳時中:有多元管道,衛生局有專線,關懷中心也可以聯絡。新北市有iCare可運用,中央有遠距平台也可運用。大部分每天都會回報健康、量體溫,平台就會注意到。有多元聯繫管道,居家照顧者請放心。
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1:08 AM
TVBS:很多藥師不敢進快篩,怕徵用後進貨會賠錢,導致民眾可能買不到?
陳時中:購買都已經開始了,今早院長特別講現在預備1個月購買大概4千萬劑,供大家使用。
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1:08 AM
TVBS:過去指揮中心對5~11歲幼童打疫苗都說等ACIP討論更多數據,召集人李醫師說支持小朋友打疫苗?
李秉穎:我個人意見是利大於弊。
成人新冠RNA疫苗大概百萬分之7、8會過敏性休克,5~11歲兒童心肌炎發生率是百萬分之1~11,兩者都不到百萬分之10的機會。
兒童新冠致死率萬分之1,打疫苗兒童嚴重不良反應萬分之0.1,是1/10。過敏性休克、心肌炎很少致死,現在都有防範措施。
台灣目前有數百例青少年打後出現心肌炎,無死亡,死亡率趨近於0,過敏性休克死亡率也是趨近於0。相對罹患新冠死亡是萬分之1。看到美國數據和兒童新冠疫苗不良反應對比,是利大於弊。
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1:09 AM
彩蛋①:好事者休矣。
民視:趙少康批評你連快篩試劑價錢都沒辦法處理,乾脆辭職專心選舉,指揮官換人做?
阿中部長:好事者可以休矣,這段時間我們就努力防疫,該做的事情做好。
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1:09 AM
彩蛋②:您疫苗打了沒?
中時:院長秀出1張長輩接種疫苗,他們聽到接種疫苗有抗拒嗎?
榮總陳威明院長:我的姨丈、阿姨,我岳父95歲也打好了!提醒打完後注意家中長者有沒有不舒服,榮總打這麼多疫苗我們都有事先評估過,如果不適合我們是勸退。審慎評估、鼓勵,絕對是正面的。他們都是蠻開心的,北榮開放疫苗後,我岳父95歲一大早5、6點多就跑去排隊,覺得我不能跟其他同仁有不一樣的地方,他排到第1號去打。只是響應政府政策,覺得無懼。而且都跟我說,有第4劑通知一下,他們有信心。
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1:10 AM
彩蛋③:本土疫情預測。
蔻蔻:6月底這一波會結束嗎?
李P:困難,我們對未來當然沒辦法準確預測,但是看那些放寬防疫政策的國家,他們都面臨很大規模的疫情,包括新加坡、美國。他們放寬後確診人數都上千、上萬地上來,然後再下來,時間差不多4、5個月。要完全下到正常左右差不多半年,6月大概沒那麼快。我看他們的流行曲線大概4、5個月,差不多9月有希望。疫情也不是完全沒有,是比較低度流行。
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1:10 AM
彩蛋④:疫苗第4劑。
李P:現在還沒有討論到第4劑,最近看到打第4劑的研究成果,是以色列打60歲以上長者打第4劑。結論是會增加保護力,比第3劑增加幅度不高,經過6個禮拜下降到原來水準。保護力增加只有幾個月時間,但是對死亡率保護持續6個月沒問題。看以色列的報告,有潛在疾病、長者施打較有效益,一般人目前可能不考慮。
【新聞放鞭炮】救星來了~歡迎 李秉穎醫師 上課和我們分享討論❤️│周玉蔻 主持 20220414
神坂✨tja Z(ツ) _/¯
@kami_saka
Thu, Apr 14, 2022 12:14 PM
謝謝整理
救星李P
拾柒
@april17tw
Thu, Apr 14, 2022 12:35 PM
神坂✨tja Z(ツ) _/¯
: 李P很專業,他今天一直被cue接任指揮官~
兔兔
@Cloverata
Thu, Apr 14, 2022 1:13 PM
記者想清楚真要鬧李P接指揮官嗎?他可沒阿中部長那麼好臉色喔
WILD
@WILD_
Thu, Apr 14, 2022 1:39 PM
突然換圖 都不知道是誰的噗了
WILD
@WILD_
Thu, Apr 14, 2022 1:45 PM
小孩打疫苗這議題老實說挺微妙的...
載入新的回覆
陳時中:本土病例還是在增加,昨天744,今天874本土病例,境外移入108例。
案例5670名,輕症、無症狀佔5651名(99.66%),中症者增加1名,中症者是0.3%。重症維持2名死亡,0.04%。
新增中症是60多歲本國籍男性,有慢性病史,沒有COVID-19疫苗接種史。4/2陽性確診,曾低血氧濃度93%,X光胸部無明顯肺炎。使用瑞德西韋,住院隔離,病況穩定。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83.94%,第2劑79.1%,追加劑53.51%。
陳時中:在家隔離生活是不方便,生活關懷是一個,在家不便出來看病,有醫療平台協助看病,沒辦法拿藥,有藥師可送藥到家。任何狀況有緊急電話可撥打,雙向簡訊回報健康情況,由護理、醫事人員檢視注意。萬一有需要,透過遠距平台諮詢或轉診,有必要安排就醫。
註:輕重症分流原則調整,醫院收治條件提高到70歲以上,如果中、重症,或血液透析或孕婦36週以上,原則送醫收治。其他個案以集檢所、防疫旅館、居家照護為主。
陳時中:有多元管道,衛生局有專線,關懷中心也可以聯絡。新北市有iCare可運用,中央有遠距平台也可運用。大部分每天都會回報健康、量體溫,平台就會注意到。有多元聯繫管道,居家照顧者請放心。
陳時中:購買都已經開始了,今早院長特別講現在預備1個月購買大概4千萬劑,供大家使用。
李秉穎:我個人意見是利大於弊。
成人新冠RNA疫苗大概百萬分之7、8會過敏性休克,5~11歲兒童心肌炎發生率是百萬分之1~11,兩者都不到百萬分之10的機會。
兒童新冠致死率萬分之1,打疫苗兒童嚴重不良反應萬分之0.1,是1/10。過敏性休克、心肌炎很少致死,現在都有防範措施。
台灣目前有數百例青少年打後出現心肌炎,無死亡,死亡率趨近於0,過敏性休克死亡率也是趨近於0。相對罹患新冠死亡是萬分之1。看到美國數據和兒童新冠疫苗不良反應對比,是利大於弊。
民視:趙少康批評你連快篩試劑價錢都沒辦法處理,乾脆辭職專心選舉,指揮官換人做?
阿中部長:好事者可以休矣,這段時間我們就努力防疫,該做的事情做好。
中時:院長秀出1張長輩接種疫苗,他們聽到接種疫苗有抗拒嗎?
榮總陳威明院長:我的姨丈、阿姨,我岳父95歲也打好了!提醒打完後注意家中長者有沒有不舒服,榮總打這麼多疫苗我們都有事先評估過,如果不適合我們是勸退。審慎評估、鼓勵,絕對是正面的。他們都是蠻開心的,北榮開放疫苗後,我岳父95歲一大早5、6點多就跑去排隊,覺得我不能跟其他同仁有不一樣的地方,他排到第1號去打。只是響應政府政策,覺得無懼。而且都跟我說,有第4劑通知一下,他們有信心。
蔻蔻:6月底這一波會結束嗎?
李P:困難,我們對未來當然沒辦法準確預測,但是看那些放寬防疫政策的國家,他們都面臨很大規模的疫情,包括新加坡、美國。他們放寬後確診人數都上千、上萬地上來,然後再下來,時間差不多4、5個月。要完全下到正常左右差不多半年,6月大概沒那麼快。我看他們的流行曲線大概4、5個月,差不多9月有希望。疫情也不是完全沒有,是比較低度流行。
李P:現在還沒有討論到第4劑,最近看到打第4劑的研究成果,是以色列打60歲以上長者打第4劑。結論是會增加保護力,比第3劑增加幅度不高,經過6個禮拜下降到原來水準。保護力增加只有幾個月時間,但是對死亡率保護持續6個月沒問題。看以色列的報告,有潛在疾病、長者施打較有效益,一般人目前可能不考慮。
救星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