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Sun, Apr 10, 2022 10:22 AM
46
21
【
20220410疫情記者會
】
陳時中:本土431,境外144。今天確診案例和昨天差不多,不過也不排除假日是不是檢驗比較少,或通報比較慢的情況,可能會再增加。
今年1/1~4/9有3456例,今天增加4例中症,0.34%。重症0.06%。輕症、無症狀99.61%。
註:台灣疫情目前Rt值介於2~2.5。
拾柒
@april17tw
Sun, Apr 10, 2022 10:23 AM
羅一鈞:區分中、重症,如果住到加護病房,屬於重症。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敗血性休克,還沒轉入加護病房,也算重症。輕微肺炎、氧氣濃度小於95%算在中度。
今天4位都屬於中度個案,未住加護病房。分別是80多歲男性,接種3劑疫苗,X光出現肺炎,但氧氣濃度未下降。70多歲男性,接種2劑疫苗、60多歲男性,接種3劑疫苗,2位氧氣濃度降到94%以下。50多歲女性,未接種疫苗,有高血壓、心臟病,血氧濃度降到92%,使用氧氣、瑞德西韋治療。
拾柒
@april17tw
Sun, Apr 10, 2022 10:23 AM
TVBS:未來實名制要使用自動化App感應?
陳時中:實聯制使用速度上,後來再發簡訊,速度可能都緩一下。希望推動社交距離App到1200萬人以上,發揮接觸能夠自動報告警訊的方式。未來從機關團體推動,以後漸次進入接觸時間長的地方,出示App藍芽開啟。沒有的可以當場下載,增加下載率,讓效能發揮。
拾柒
@april17tw
Sun, Apr 10, 2022 10:23 AM
中央社:部長提到研擬800萬劑家用快篩供應契約,這是快篩國家隊的準備?
陳時中:現在還沒有國家隊這個名稱,800萬劑共同供應平台,是現在已經在做的,將來的範圍會做得更大。
拾柒
@april17tw
Sun, Apr 10, 2022 10:23 AM
Sun, Apr 10, 2022 10:24 AM
中視:部長說16萬間防疫旅館的準備,戰略改變重點?
陳時中:以往每個確診病人,平均居家隔離6.7人,今年隔離16.77人。我是舉例如果1000人確診,要隔離1萬6,平均住10天,要準備16萬間集中型的檢疫處所。這個數目不可能做得到,會漸漸走向居家,來因應量能。而且病例數也許會再增加,因應Omicron快速、輕症的2個特性,必須有戰略思考的改變。
拾柒
@april17tw
Sun, Apr 10, 2022 10:24 AM
Sun, Apr 10, 2022 10:34 AM
中視:醫師引述美國數據,建議第3劑全面補打mRNA疫苗,總統第3劑打高端,建議補打BNT或莫德納?
陳時中:打疫苗都是對個人非常好的選擇,打高端也是非常好的選擇。第3劑突破性感染統計,莫德納6.5、高端2.6、BNT是7.5,數據未代表高端特別高。每個人體質、接觸情況不同,數字可參考,但不是絕對值。除了疫苗之外,染疫因素很多,但是可顯示高端沒有比較差。
註:第3劑打莫德納769萬人、BNT有307萬人、高端49萬人、AZ有2.9萬人(達10萬以上有統計意義)。台灣COVID-19疫苗第1劑涵蓋率83.67%,第2劑78.73%,追加劑52.34%。
拾柒
@april17tw
Sun, Apr 10, 2022 10:25 AM
彩蛋①:疫情之初。
阿中部長:去年大家非常辛苦,一開始都不了解,疫情開始的時候,中國帶來的威脅很大。那個時間我們說「武漢肺炎」,中國很多訊息都不讓人知道。
但是我們透過很多管道了解情形,還有以前對SARS的經驗。知道中國、我不敢說他故意騙大家,他就地大物博嘛,資料收集比較慢,所以消息都不能很正確讓大家知道。
我們就趕快行動,做很多事情。WHO沒有那個經驗,所以行動較慢。很多國家也相信那時中國講的數目,所以行動慢好幾天,甚至1、2個禮拜。疫情慢1天就很嚴重,更別說慢幾個禮拜,所以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台灣在那一波因為了解有阻絕,所以影響較小。
10:48開始
0410 衛福部長陳時中 義光教會專題演講 |民視快新聞|
拾柒
@april17tw
Sun, Apr 10, 2022 10:25 AM
彩蛋②:不學上海。
阿中部長:我們一定要跟別國學,但不是全部都照單全收,各國國情不一樣。做指揮中心的要了解台灣人的想法,怎麼做最有效,大家怎麼合作。
有的國家用強硬的,強制最厲害的就是中國。到現在還有人叫我學上海,有時候我真的想不通。我也認真想,到底是要學什麼?但是我們台灣就是這樣多元,人家在講我也去想。想想之後還是覺得,不要學比較好~
快新聞/有人喊「學習上海防疫」 陳時中:想不通要學他們什麼-民視新聞
㊣西狼咕桃㊣
@alex1068
Sun, Apr 10, 2022 10:30 AM
不要學比較好😆
✨しき♪🍛
@shikicomicer
Sun, Apr 10, 2022 10:31 AM
要學的請先身體力行好嗎 比方說一個禮拜關在家都不能出門之類的
拾柒
@april17tw
Sun, Apr 10, 2022 10:34 AM
推特上流傳的上海影片、照片都很嚇人,到底要學什麼實在是問號
呸姬
@a60419a
說
Sun, Apr 10, 2022 10:35 AM
謝謝整理,疫苗不管打什麼,打好打滿比較重要
肥肥凛。なつみ49
@Natsuumi49
Sun, Apr 10, 2022 10:39 AM
學上海防疫?把人餓死在家裡或方艙嗎 ( )
焦炭性怡妏
@Ewinchen
說
Sun, Apr 10, 2022 10:48 AM
嗯…學上海防疫做法的壞處,然後不要做吧XD
kosan_yj
@kosan_yj
Sun, Apr 10, 2022 11:51 AM
誰在說要學上海的?
深海魚
@lingku0330
Sun, Apr 10, 2022 12:22 PM
還不就那隻海鮮
荼蘼
@hereafterus
Sun, Apr 10, 2022 1:18 PM
學上海讓大家買不到菜,官方再來指導怎麼輕斷食,防疫還能減肥,蒸蚌
廢渣葵☜(゚∀゚(゚∀゚☜)
@high1314
Sun, Apr 10, 2022 1:43 PM
感謝整理~
Huiya
@takoya
Sun, Apr 10, 2022 3:29 PM
剛剛看到新聞,忘記是哪間有訪問到某個精神科醫師,說台灣兩個月內可能會有兩千人病逝<<<<<欸...精神科醫師預測????(怎麼感覺哪裡怪怪)
YF睡不飽
@yufion
說
Sun, Apr 10, 2022 4:10 PM
Huiya
: 台灣出來嘴疫情的不是精神科就是精神科🤣🤣🤣🤣
Huiya
@takoya
Sun, Apr 10, 2022 4:12 PM
YF睡不飽
: (離題)我想到某個爆炸長的能量毯廣告也是精神科醫師背書(遠目)
神坂✨tja Z(ツ) _/¯
@kami_saka
Sun, Apr 10, 2022 6:16 PM
謝謝整理,學上海是怎樣...
L.L.⎝真實你看不見⎠
@rei_alice
說
Sun, Apr 10, 2022 6:16 PM
說要學上海的,可以直接機票單程過去
某月§
@akila0608
Mon, Apr 11, 2022 1:27 AM
昨晚才有一位上海台人在跟我說想買機票逃回來............
載入新的回覆
陳時中:本土431,境外144。今天確診案例和昨天差不多,不過也不排除假日是不是檢驗比較少,或通報比較慢的情況,可能會再增加。
今年1/1~4/9有3456例,今天增加4例中症,0.34%。重症0.06%。輕症、無症狀99.61%。
註:台灣疫情目前Rt值介於2~2.5。
今天4位都屬於中度個案,未住加護病房。分別是80多歲男性,接種3劑疫苗,X光出現肺炎,但氧氣濃度未下降。70多歲男性,接種2劑疫苗、60多歲男性,接種3劑疫苗,2位氧氣濃度降到94%以下。50多歲女性,未接種疫苗,有高血壓、心臟病,血氧濃度降到92%,使用氧氣、瑞德西韋治療。
陳時中:實聯制使用速度上,後來再發簡訊,速度可能都緩一下。希望推動社交距離App到1200萬人以上,發揮接觸能夠自動報告警訊的方式。未來從機關團體推動,以後漸次進入接觸時間長的地方,出示App藍芽開啟。沒有的可以當場下載,增加下載率,讓效能發揮。
陳時中:現在還沒有國家隊這個名稱,800萬劑共同供應平台,是現在已經在做的,將來的範圍會做得更大。
陳時中:以往每個確診病人,平均居家隔離6.7人,今年隔離16.77人。我是舉例如果1000人確診,要隔離1萬6,平均住10天,要準備16萬間集中型的檢疫處所。這個數目不可能做得到,會漸漸走向居家,來因應量能。而且病例數也許會再增加,因應Omicron快速、輕症的2個特性,必須有戰略思考的改變。
陳時中:打疫苗都是對個人非常好的選擇,打高端也是非常好的選擇。第3劑突破性感染統計,莫德納6.5、高端2.6、BNT是7.5,數據未代表高端特別高。每個人體質、接觸情況不同,數字可參考,但不是絕對值。除了疫苗之外,染疫因素很多,但是可顯示高端沒有比較差。
註:第3劑打莫德納769萬人、BNT有307萬人、高端49萬人、AZ有2.9萬人(達10萬以上有統計意義)。台灣COVID-19疫苗第1劑涵蓋率83.67%,第2劑78.73%,追加劑52.34%。
阿中部長:去年大家非常辛苦,一開始都不了解,疫情開始的時候,中國帶來的威脅很大。那個時間我們說「武漢肺炎」,中國很多訊息都不讓人知道。
但是我們透過很多管道了解情形,還有以前對SARS的經驗。知道中國、我不敢說他故意騙大家,他就地大物博嘛,資料收集比較慢,所以消息都不能很正確讓大家知道。
我們就趕快行動,做很多事情。WHO沒有那個經驗,所以行動較慢。很多國家也相信那時中國講的數目,所以行動慢好幾天,甚至1、2個禮拜。疫情慢1天就很嚴重,更別說慢幾個禮拜,所以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台灣在那一波因為了解有阻絕,所以影響較小。
10:48開始
阿中部長:我們一定要跟別國學,但不是全部都照單全收,各國國情不一樣。做指揮中心的要了解台灣人的想法,怎麼做最有效,大家怎麼合作。
有的國家用強硬的,強制最厲害的就是中國。到現在還有人叫我學上海,有時候我真的想不通。我也認真想,到底是要學什麼?但是我們台灣就是這樣多元,人家在講我也去想。想想之後還是覺得,不要學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