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Fapp Logseq 嘛~研究了下,也是中國人寫的軟體XD

難怪這個軟體用起來感覺讓我有種印象是把中國軟體流行的幾套功能整合起來.

不過至少他是部分開源的(前端軟體開源,網頁版的後台沒有開遠,並且目前預定開源的後台部分是提供自建使用,未來新功能不會列入開源項目)

且所謂的“完全本地端儲存”是有前提的~也就是雙向鍵結的部分不含在這塊,實際上這功能也還沒有標準格式就是了

思考要用到什麼程度中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您好,實在不好意思,不知可否冒昧請教您,您後續有選擇使用Logseq嗎?
抱歉打擾了> < 因為我幾乎搜索不到台灣人的使用經驗?也非專業不知道怎麼查證開源軟體的資安...,
我會去關注香港、或一些清醒的中國人的消息,因此雖然對Logseq的知識網很心動,但還是不知道能不能放心使用...
大概是這樣的情形,感謝您在噗浪上行文!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 啊~~有啊XDDD
用的滿開心的XDDD
不過因為我只用到一點皮毛的功能,就沒有分享進一步的心得了XDDD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https://images.plurk.com/2iaJuVrx45UzAtMNDEnamf.png
這是六月份的軟體流量統計,就~~你還是可以看到其實是有對外連線的
https://images.plurk.com/4w1Yca4pLnW45zfMwRaPaK.png
這是該軟體的上傳資料,比對我自己的私人資料來看,這個上傳量相當少,可以視作是一部分使用者平台或錯誤訊息統計、程式版本更新資料請求等行為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我沒有對這隻程式嚴謹到做抓包分析,不過目前看來是可以用的~~醬XD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 太感謝您了,瞬間專業的回覆!!
我終於放下心,謝謝謝謝QQ
很期待它所能做到的整合:卡片盒碰撞的產出,知識網心智圖慢慢長成大樹的穩定感!
詞窮,看介紹很興奮但不知道該怎麼描述,這麼延遲的回覆是因為一直在翻資料回憶那種興奮哈哈
我試試看先,再次萬分的感謝您!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 厲害的人是真的用的很厲害XD
我有參考這篇但還沒有時間來做的像他這麼精美
OKR + GTD + Note => Logseq
少数派
簡單介紹
Logseq从入门到精通_哔哩哔哩_bilibili
各功能說明影片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心智圖功能只是帥而已沒什麼用(X)
但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一些東西來激勵自己(例如噗浪的卡碼)w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 感謝推薦!
他做的真的好美~我在龜速淺薄的理解它中xd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原來如此是卡馬啊,我想說大家都好習慣一段一段送出,但我都一次貼一大段xd
而且大家都回覆好快啊!我還是仔細想好我想到要回的幾項再一次發了,怕漏掉xd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我雖然相信心智圖有作用,但??我還沒發現能將我腦袋和軟體結合起來的軟體...希望logseq會是那個軟體!因為我思緒和筆記太多啦~~
我的激勵就是能將這團亂麻變成大樹xd
(雖說最好的儲思盆其實是紙筆,但現代資訊實在多到紙筆來不及)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我是看了一些概念介紹,像是(應該是從這一篇看到的?我這兩天看太多筆記方法的科普了
我所知道的卡片筆記法及當前的理解
):
不要使用標籤,會讓記憶更加模糊塵封、標籤多了跟筆記眾多的效果是一樣的,
而要去蕪存菁之後,將重點想辦法連結在樞紐上(這一點我的理解就是心智圖)。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因為就像我目前覺得最理想和嚮往的Heptabase之無限白板,全部都掛在上面,見樹又見林!(logseq也能做到不過是大綱)
我從《讀書別靠意志力》學到的,能夠隨時知道自己處在地圖中的哪裡,有助於建構知識體系,可以清楚看到脈絡是怎麼形成今天這樣的!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我現在的用法是,建立一個大綱,畢竟我自己的"知識"其實涵蓋範圍是有限的XD
我關注的議題、想學習的項目、正在研究的東西,大致上就這樣分類。

看到新的資料就在大鋼中建立項目,查完整理完丟進去後會上 tag ,大致上是"未來我可能會想查這個資料但忘了我歸類在哪篇文章"來使用。

而新建好文章又知道和其他文章的連結,就直接用反向鍵結來製作關聯,這樣就沒有"忘了相關文章在哪要搜尋"的需求~

目前我還只做到這樣XD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 那有沒有一些比較發散式的點子,例如日記、靈感、突如其來的心得?因為就我理解,logseq這樣的雙鏈網狀,好像比notion這樣需要清楚分類標籤的筆記,更能處理這些天外飛來一筆(但其實在神秘的大腦裡是有連貫性的)~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 logseq 是很強調日記功能的。
或者說...這東西不是當作日記使用,而是"你記下的點子用日期分隔"。

而因為大綱就在UI的右邊常駐,所以你可以快速的把靈感、工作、記事、摘要等找到對應的目錄做反向鍵結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這是我現在的用法~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這東西有個優點很棒,就是不強調"分類",你不用想去思考這筆資訊屬於什麼類別、要怎麼分類;反而是你就自己看自己建立的目錄把它鍵結過去,儘管有所連結但又並非"分類",所以能做多個連結、錯了就算了,不知道連到哪也無所謂反正能搜尋。

操作起來沒有壓力能夠很零散的打資料是我使用到現在的原因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這就是我很嚮往的一點!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原來如此,我也理解為每日點子是logseq最擅長的,看您前面暫時只有提到大綱所以就提了xd

您說的就是我最嚮往的一點,我之前看到這位解說到這個概念的,原來不將資料個別放進筆記,而先形成一篇完整、再形成各個雙鏈的元素,這麼讚xd
什麼是 Evergreen Note (長青筆記)?. 初探另一種對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
(雖然這是Obsidian,不過看它這樣根本自動變成三格筆記)
【Obsidian 使用教學】插件篇 02 — 如何在 Obsidian 中自動彙整筆記?使用 Data...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我是思考過"儲存文章的意義是什麼?"
對我而言,"封存"是沒意義的~那些東西永遠不會再看,就像是相本裡的照片,只有整理的時候才會撇一眼。

我是要讓我的紀錄輔助我的記憶,再整理思緒、學習新事物的時候,能隨時調用過去曾經做過研究的紀錄、曾經查過的指令、曾經學習過的經驗。

"目錄"功能就是讓我能把這些零散的東西通通指到某個大鋼裡的,未來在大鋼中新增了或延伸繼續編輯了項目的時候,就能方便的看到以前的連結這樣。
726.823同意罷免.監票
謝謝您,很值得深入思考和自我檢視的一點QQ
我現在好慶幸我今天有發問xd 得到很多可以再思考和消化的,
很感謝您這麼多用心的回覆!

晚安,願您工作順利解決!然後有極高睡眠品質~~!!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