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u
: 魏國使者的確係去咗倭國,但冇去到邪馬台女王國。睇返魏書會發現佢對倭國嘅諸國嘅描述寫寫下唔同咗風格,先唔講啲咩戶數、風俗有啲寫有啲唔寫,最重要係距離單位忽然由「里」變咗做「日」。 古代日本有冇自己固有嘅距離量度單位唔知道,但好可能同魏國唔同或者講完魏國都唔理解,故此改成用「日」就大家都理解(雖然曆法可能唔相同,但太陽升太陽降為之一日應該一樣)。 換言之,用日月嚟做單位嘅地方應該真係冇去到,只係從倭人口中聽返嚟⋯⋯而呢度指嘅倭人係指曉漢文嘅倭人翻譯(渡來人?),至於係邊度請返嚟就唔清楚(狗邪韓國或不彌國)
kuru
: 3(番外):關於記紀就⋯⋯唔可以話老作,但根據佢自己話嘅成書過程係收集民間傳說之類嘅記述再編輯,所以出現咗幾個問題——1:主編嘅人係藤原家,當中牽涉到出於某種原因嘅改編(日文嘅表現比較好,人間、時間、空間)、2:同1,記紀係為咗彰顯天皇家威名同正統性(特別係天武天皇自己)而開嘅一個大Project,所以同樣有為咗天皇家而做嘅改編、3:記紀文中有「一書說曰」之類嘅表現,即是記紀之前係有某種書籍存在,而⋯⋯題外話,大化改新前嘅蘇我氏失勢嘅時候蘇我蝦夷將自己同藏書一齊燒死,所以⋯⋯古代日本其實有歷史記載,而且可能有非漢字嘅文字?
kuru
: 3(續1):宮崎縣有古墳群,部分古老到公元3世紀⋯⋯年代大致吻合。當中古墳嘅形式係前方後圓墳,而噗頭嘅新聞中嘅朝鮮半島南部嘅古墳形式相似(if not相同),所以個人覺得魏書中嘅狗邪韓國係倭國所屬(or根本就係倭人在朝鮮半島嘅國家)嘅機會好高。 根據記紀的話,欠史八代後有人口大量減少嘅記載⋯⋯問題係呢個係當時(第10代崇神天皇)嘅開局狀態,還是中途發生嘅事呢?(上面番外講過記紀係大量時地人編輯過嘅史書)
kuru
: 3.2:某程度可以咁理解,但我個人認為係天皇家因為大亂而從大和地區搬返去老家日向,而天皇所在嘅地方就係京的話,天皇所在嘅地方就係大和亦都唔出奇。結論就⋯⋯中華民國在台灣,大和朝廷在日向。 同時,若果正統竹內文書所講嘅雙王制成立的話,我唔認為祭祀王同統治王(which祭祀王權力比較大)會分隔兩地,畢竟好多時候行政可能要經祭祀王,而若果當時由不彌國(現博多灣附近?)去日向(宮崎縣)都咁麻煩同耐的話,點會特登分開日向同大和兩地呢?
kuru
: 4:天皇係大概公元7世紀開始突然出現嘅稱號(傳聞天武天皇係天皇第一人),大概就係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歿國天子果陣開始有呢種概念。 雙王制就⋯⋯正統竹內文書提到祭祀王多為女性⋯⋯故此成個概念其實相當古老,甚至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初期思想,即係母系社會同地母神崇拜。估計當中出現咗男系社會改革(?),從而令雙王制徹底消失⋯⋯講係咁講,結果係天皇一個人集哂雙王權力同責任於一身。當然天皇傀儡化就係後話啦⋯⋯
kuru
: 3(補充):關於神武天皇,根據其他古史古伝,神武天皇前有「鵜葺草葺不合命」朝,即神武天皇嘅老爸,仲聲稱有7X代⋯⋯如果正統竹內文書講嘅世界文明日本起源論係堅的話就講得過去嘅(單純計天津神,即天照系)(雖然我覺得吹得太大,即使講到似層層) 神武天皇本身除咗壽命之外就冇咩好古怪嘅地方,惟獨東征時遇到嘅兩隻雀應該唔係雀,應該係以雀為家紋嘅人⋯⋯相對於神武天皇前嘅「歷史」,神武天皇本身嘅經歷某程度上好合理
「從郡至倭,循海岸水行,歷韓國,乍南乍東,到其北岸狗邪韓國,七千餘里,始度一海,千餘里至對馬國。(下略)」
郡應該係漢朝最東嘅樂浪郡一帶(大概今日嘅北朝鮮?)(記憶中有四個郡?),沿岸行又南又東合計七千餘就到其……即倭「所屬嘅」北岸狗邪韓國(今釜山?)之後先至渡海搵對馬戰鬼,咁古代日本有半島領地唔是好明顯咩?
詳細有人有興趣(卑彌呼etc.)先繼續講,一陣又話我精日
1:魏書中關於邪馬台國嘅描述係「第三身角度」,意即魏國嘅使者並沒有親身去過女王國,更加唔好講見卑彌呼本人
2:魏書中倭嘅名詞高達九成係当て字,所以名為「卑彌呼」嘅人係唔存在。「卑彌呼」=卑弥呼=ヒミコ=日巫女,換言之係職位名,而實際上係咩人唔知道,但應該係天皇家嘅公主。理由係即使係現今嘅神道,主祭太陽神天照大御神嘅伊勢神宮嘅祭主都係天皇家嘅女性。
3:古書記同日本書紀都冇記載邪馬台國嘅事,理由好可能係邪馬台並唔係現今普遍諗嘅ヤマタイ,而係ヤマト。換言之只係本國歷史嘅一部分,但係好可能發生係欠史八代嘅期間,所以冇記載
4:「其國本亦以男子爲王、住七八十年、倭國亂、相攻伐歴年、乃共立一女子爲王、名曰卑彌呼……有男弟、佐治國(中略)更立男王、國中不服、更相誅殺、當時殺千餘人。復立卑彌呼宗女壹與年十三爲王、國中遂定。」
卑彌呼之所以係女王,大概係因為當時依然以信仰治國,而顯然女性係比較有靈力嘅一群。即係咁,如果信奉天照大御神係太陽女神的話,咁降神嘅時候都係巫女比較似樣啦……
言歸正傳,如果單睇魏書嘅文字的話,好難斷定文中嘅卑彌呼同天皇嘅確實關係,可能姐弟、可能夫妻,視乎宗女一詞點定義
最近聽到一個講法,古代日本,即倭……只係中國嘅当て字(褒貶意不詳,個人覺得冇貶意,單純嘅拼音),實際上わの国係「環」或「輪」。理由係古代日本人分佈嘅地方唔單單係日本列島,好可能沿住小笠原群島南下到關島、帛琉、再北上菲律賓、台灣、琉球都係古代日本人嘅聚居地,所以以わの国自稱。
古代日本有冇自己固有嘅距離量度單位唔知道,但好可能同魏國唔同或者講完魏國都唔理解,故此改成用「日」就大家都理解(雖然曆法可能唔相同,但太陽升太陽降為之一日應該一樣)。
換言之,用日月嚟做單位嘅地方應該真係冇去到,只係從倭人口中聽返嚟⋯⋯而呢度指嘅倭人係指曉漢文嘅倭人翻譯(渡來人?),至於係邊度請返嚟就唔清楚(狗邪韓國或不彌國)
根據記紀的話,欠史八代後有人口大量減少嘅記載⋯⋯問題係呢個係當時(第10代崇神天皇)嘅開局狀態,還是中途發生嘅事呢?(上面番外講過記紀係大量時地人編輯過嘅史書)
同時,若果正統竹內文書所講嘅雙王制成立的話,我唔認為祭祀王同統治王(which祭祀王權力比較大)會分隔兩地,畢竟好多時候行政可能要經祭祀王,而若果當時由不彌國(現博多灣附近?)去日向(宮崎縣)都咁麻煩同耐的話,點會特登分開日向同大和兩地呢?
雙王制就⋯⋯正統竹內文書提到祭祀王多為女性⋯⋯故此成個概念其實相當古老,甚至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初期思想,即係母系社會同地母神崇拜。估計當中出現咗男系社會改革(?),從而令雙王制徹底消失⋯⋯講係咁講,結果係天皇一個人集哂雙王權力同責任於一身。當然天皇傀儡化就係後話啦⋯⋯
神武天皇本身除咗壽命之外就冇咩好古怪嘅地方,惟獨東征時遇到嘅兩隻雀應該唔係雀,應該係以雀為家紋嘅人⋯⋯相對於神武天皇前嘅「歷史」,神武天皇本身嘅經歷某程度上好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