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真田幸村
但廠商不太可能這樣就刪光光
公視他們一定還有其他問題
永遠的真田幸村
公視自己沒有異地備份嗎?
A級單位會沒有?
18+NetKidz
akura
可能沒有所以才找外面廠商?
開放原始碼的Osiris
:-o
火星燒酒鴨Tony藐視國會
jerry ლ[╹╹ლ]
委外廠商不等於資安專家啊
Treelazy
永遠的真田幸村
這中間一定有掛
永遠的真田幸村
公視資訊人員怎麼可能都沒有備份?
平常這個系統的SOP呢?
✈️一定是件好事🦈Kiki🎠
新聞是說委外執行備份時出錯
病嬌噗
朋友在半公家單位,他們的資料委外也是像這樣消失。我現在嚴重懷疑是同一家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資料會消失到「無法救回」實在很異常,而且報導對於關鍵的到底是什麼錯誤操作隻字未提
orange5r廣義的和田玉
資料庫沒有了,就不怕被資料勒索了,結案
TORO
這種單純記錄資料的東西很難證明他的價值
十之八九之後隨便求償個小錢就草草了事了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公視片庫全刪光3】一則匿名留言揭露公視資安危機 高虹安一紙公文追出真相

而且整件事情暴露還是民眾匿名到粉專爆料,否則公視大概要裝死到底了
Zata
文章看起來濃濃老人臭,
該不會是沒有付錢又不能推給駭客,只好找人背鍋吧…
Zata
覺得中間一定有很大掛,超多不合理
Zata
長官訂定的回覆滿滿的國軍形式感
Deva
>32萬筆可從IBM磁帶櫃及影音網站取回
磁帶櫃沒有備到全部影片。那全部的影片最終的目的地只有一份嗎???
該不會唯一一份是委外廠商手上。
永遠的真田幸村
公視我記得去年還有通過NCC的資安演練,那時候東西好像還沒不見。
永遠的真田幸村
結果這次公視的聲明是今年二月發現系統異常,已經少了很多東西,所以才來檢視發生了怎樣的問題。
永遠的真田幸村
所以這絕對不可能都是日立solution的鍋
Deva
像這樣歷史/國家影像/數位資產,我想到是人工點檢(太累,太久), 公視有用類似每日系統自動點檢??
afsj
afsj
↑去年九月
攸關大學升學的「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因委外廠商操作出錯,導致八十一所高中職、近八千名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資料遺失
akura
之前高中學習資料也是類似問題
謎之女/四趴.宗教退散
kosan_yj
是低級錯誤還是低級故意?
海姊姊
覺得沒這麼簡單+1
永遠的真田幸村
這邊寫就怪怪的 >>> 據公視內部調查,今年2月6日,負責掌管數位資料建檔的公視基金會新媒體部,找來外包廠商日立公司執行數位資料備份作業,未料卻刪除全部片庫,目前已知儲存日期2017年至今年1月、累計42萬筆的新聞資料畫面檔案,已全數消失殆盡。
永遠的真田幸村
對照一下公視的聲明 >>> 對於片庫遭廠商全數刪除一事,公視聲明表示,確實在2月初發現新聞片庫異常,導致2016年到2021年間部分新聞資料遺失,但節目影音資料並未受到影響,此新聞片庫資料計有42萬4千餘筆,本次資料損毀計約10萬筆(包含公視新聞部72456筆、客家電視台計31220筆)。其餘32萬筆可從IBM磁帶櫃及影音網站取回,3月11日又已尋回2萬餘筆,至今仍有近8萬筆資料遺失。
永遠的真田幸村
這兩段就有點矛盾 XD
THEO
就看日立吞不吞的下去…
逐鹿人‧ㄚ弦
暈!
Swift(褐雨燕)
公視有另外的備份,可是不完整

新聞訊息有點雜亂,我解讀是最後剩下八萬筆沒救回來
月光花子
這太扯了啦日立吞下去還要不要活
永遠的真田幸村
不知道是自己人刪掉的還是去年被勒索病毒攻擊時就掉資料了?
lmjkhw
白癡
永遠的真田幸村
有一段也很神奇
當時,公視對內發出通令,要求全體員工配合改善方案,由新媒體部逐一盤點共用帳號並開始停用,及研擬離線備份系統,同時加強系統備援。
這樣看起來是沒來得及做完嗎??
Swift(褐雨燕)
永遠的真田幸村 : 應該是還沒做完

但這也說不過去,備份可以分批、分次、差異或完整備份

我是相信最後只丟掉八萬多筆資料
永遠的真田幸村
在去年6月16日,公視基金會遭駭客入侵,以勒索加密病毒攻擊,導致收發信件、電子公文、報帳系統失靈、人事系統故障,連數位片庫、節目管理等系統也無法運作,形同癱瘓。
Swift(褐雨燕)
都是資安,但是一個是駭客入侵,一個是委外與備份機制失靈
讓我再想一想~
有口國糧倉失火的既視感⋯
永遠的真田幸村
Swift(褐雨燕) : 我的意思是去年發生資安事件後,內部開始有相關措施,然後今年二月得標廠商來幫忙看備份,居然就看到有資料不見了,按照上面報導的另一段來看是這樣。
永遠的真田幸村
懷疑他們之前資料就掉了
Swift(褐雨燕)
永遠的真田幸村 : 有可能啊,但是這時廠商就要舉證了,不然就背鍋

萬一對廠商求償也是一場大災難
所以就吃瓜看戲吧
永遠的真田幸村
Swift(褐雨燕) : 其實軌跡不難抓出來,哪個時間掉資料的,應該能trace到
Swift(褐雨燕)
我的認知是備份是維運,不能算是資安
只是現在只有資通安全管理法,所以要鬧大當然是講資安
Swift(褐雨燕)
永遠的真田幸村 : 駭客駭完了,可以連Log都刪了
pfge
自己都沒備份,全推給廠商?
永遠的真田幸村
pfge : Swift(褐雨燕) : 所以新聞一開始這樣講的有點誇張
永遠的真田幸村
當然還是要看日立怎樣舉證了,他們應該沒那樣掉漆才對 也可能很難說 XD
𝓢𝓸𝓹𝓹
資料備份需要很多錢的,公視不是一直沒啥錢嗎?
𝓢𝓸𝓹𝓹
永遠的真田幸村 : 別相信什麼公家單位的資安演練,iso認證單位的檢查也別全信,大家都有業績壓力的
Swift(褐雨燕)
𝓢𝓸𝓹𝓹 : 資安是這樣玩的
1.資訊資產盤點:確認新聞影片是重要資產
2.風險與威脅分析:資料遺失會造成核心業務無法運作
3.如何降低風險至可接受層級:購買備份裝置、進行備份與還原演練
4.因為上面不給錢所以沒做完,但不能說是上面的問題
永遠的真田幸村
𝓢𝓸𝓹𝓹 :
他們預算很多,應該不會是沒錢,只是沒有妥善花而已。有一篇報導提到 >>> 去年,公視取得前瞻計畫經費補助,開始建置第二代媒資管理系統,改採分散式的物件儲存系統,搭配Sony藍光系統作為最終保存機制,一個藍光卡匣的儲存容量可以達到3TB,可以滿足較大的4K檔案資料儲存需求。目前已完成新系統建置,正在調整其他相關系統,仍採新舊系統並行,公視計畫明年第一季全面切換至新系統。
Swift(褐雨燕)
認證是流程的有效性,而且是抽樣,所以當然會有失真的問題
但現在已經發展成如果有重大資安事件,資安輔導廠商跟驗證廠商都會抓國來打一打
Swift(褐雨燕)
永遠的真田幸村 : 也有可能是單純委外廠商的問題

但還是會被檢討選商跟專案監控(PMC)這一段
永遠的真田幸村
一整串粽子~~
𝓢𝓸𝓹𝓹
Swift(褐雨燕) : 你也知道大家都在玩....
永遠的真田幸村 : 這段敘述不能證明什麼的....
--
在我們這邊,我們部門基本上不怎麼信任資安權責單位以及他們的廠商,第一線實戰單位所看到的狀況和他們的想像差太多,資料備份最該重視的是資料流與生命週期,而非儲存的硬體
Swift(褐雨燕)
我覺得是好事啦,幾個資安事件爆一爆,不懂資安的大老闆們有機會願意多給一點錢

至於樓上的例子應該是主管的問題,反正如果沒換掉或是換不掉,那就等出示吧
𝓢𝓸𝓹𝓹
資料備份的資料流,在一般的認知只要一條就足夠,然而真正要安心要至少三條,且用的是不同方案與硬體才有意義,而我個人的資料備份則是有七條資料流....
Deva
>>公視計畫明年第一季全面切換至新系統。
2022年第一季,切換新系統 剛好落在這時間間隔點就炸了。 但是舊系統呢??
𝒯𝓎𝓅𝑒-𝓔𝓲𝓰𝓱𝓽
𝓢𝓸𝓹𝓹 : 這對備份產業而言是基礎知識,而從去年的新聞看來當時發生勒索事件後有預定規劃備援&離線備份,沒有太costdown的話應該也是三套不同的儲存方案.

但今天來看二月發生的事情就是只有一套儲存方案然後掛了
牧秋秋🌦吱吱不息
為什麼我覺得最近這種奇怪的事情多起來?(奇怪的跳電、奇怪的資料損毀⋯⋯)
Swift(褐雨燕)
上次學習歷程的資安事件,討論過這個
別輕忽備份321原則
Deva
我公司備份是三條(321) ,再加銀行保管櫃一處(每2周去更換)。
Swift(褐雨燕)
銀行是台灣各種產業中做得最好的一個
Deva
我是蠻好奇,公視片庫新和舊系統,原來的 LTO-4 備份。就有3個。
那麼日立要弄砸的話,是3個都一起砸/炸掉了? (有種 呆伯特 FU~)
永遠的真田幸村
𝓢𝓸𝓹𝓹 : 他們理論上有三分,所以這次怎可能都不見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看到新聞有寫從IBM磁帶倒回來一些,這種冷資料應該還是不會掉的。
WillieSmithChen
我是覺得廠商蠻可憐的 五百萬做不了什麼事 資料只會每天增加
但低級錯誤是指哪個部分沒看到有講 有沒有八卦
永遠的真田幸村
但還是引述週刊消息,公視在今年2月委託日立集團旗下的日立數據公司,進行數位資料備份作業,結果在2月初發現,新聞影片資料庫異常,造成2016年到2021年間的42萬多筆新聞資料中,有10萬筆資料遺失,包含公視新聞部的72,456筆,以及客家電視臺31,220筆,當中不乏四大公投案等重要新聞資料因此誤刪。事發後該公司極力搶救,在3月11日已尋回2萬餘筆資料,但仍有近8萬筆資料遺失,公視未來若需利用相關資料,恐須花費公帑向華視購買。

另外,該新聞媒體指出,公視執行相關備份的原因,與去年6月16日遭勒索軟體攻擊事件有關。當時事故造成電子郵件、電子公文、報帳、人事、數位片庫、節目管理等系統無法運作,使得公視提升資安防護,並要求各單位的資料必須備份,以增加可用性。
永遠的真田幸村
詳細比較全貌的還是要等ithome的專業記者來寫吧
Swift(褐雨燕)
Swift(褐雨燕)
昨天才去另一個客戶site服務的時候,跟他們分享這個案例
公視是資通安全責任等級非公務機關A級,但還沒導入ISMS、沒有資安長、沒有資安專責單位,更別說是ISO27001證書

所以這次沒有資安顧問公司/資安認證公司受害,顆顆
Swift(褐雨燕)
另外,新聞把備份還原廠商定義是資安廠商,我個人覺得很怪
一般這類型的工作叫做系統維運,不是資安工作
可能有些人是因為資安導入才知道要做這些事情
事實上,早在資安導入之前,系統本就應該定期執行備份還原的工作
永遠的真田幸村
Swift(褐雨燕) : 那是引述而已還不算正式的
正式的會有廠商說法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