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a
Facebook
Ref
前些天,台中一中有學生,在音樂課以「中國傳統樂器」為題的分組報告中,上繳了一份談到台灣南北管音樂,與牽亡歌的作品。結果音樂老師大抓狂。

我的理解是,這位呂老師除了情緒控管問題以外,也有可能是「中國傳統文化範疇裡面,有台灣的通俗因素」抑或「學生做了她能理解的範圍之外的題目」而抓狂。實際狀況我當然不清楚,只是我的求學過程中,見過好幾個這樣的老師。

當然這位老師適不適任,大家自有公論。

---
我們的下一代,越來越厲害👍 XDDD
Deva

不過這裡我要扯開話題,與圖中的老師跟學生完全無關,純粹抬個槓,聊聊三個問題:

「台灣的南北管,和老師心目中所謂的『國樂』,哪一個比較接近『中國傳統音樂』?」

「老師心目中的所謂『中國傳統音樂/樂器』,真的是中國(或狹義講,漢人)的傳統音樂/樂器嗎?」

「牽亡歌跟波斯、印度和內亞的關係?」

答案很可能遠超過該位呂老師能接受的範圍喔!如果學生的報告會讓她抓狂,那這篇文章可能會讓她中風…
Deva
根據考證,這世界上有兩種音樂,是最接近大唐宮廷音樂的。一個是日本的雅樂(對,就是安倍晴明的好基友,源博雅大人最喜歡的雅樂);另一個,呂老師抱歉,正是台灣的南管。

仔細想一想也不難理解。原本流行於關中地區的大唐宮廷音樂,被日本遣唐使帶回了日本,後來又隨著「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的移民潮,被帶進了閩南。時間來到唐末,黃河流域因為張獻忠人口的失控,佐以內亞民族的入侵,陷入長期的戰爭狀態,千年歷史裡面不知道有沒有一百年的太平年代;都在人吃人了,還談什麼音樂呢?
Deva
但與此同時,偏處崇山一隅的福建,卻大致上處於和平狀態,反正中原胡漢政權所謂的「五代」根本也管不太到閩國(和後來接管閩國政權的南唐),所以大唐宮廷音樂的遺緒就在福建留了下來。同樣地,中原因為五代更替亂成一團的時候,日本卻是在平安時代的穩定期,因此大唐宮廷音樂就以「雅樂」的形式在日本傳承下來。

如果上油管仔細聽日本雅樂和台灣南管,真的有若干相似之處。事實上,日本雅樂和台灣南管,使用的樂器品種也很類似:琵琶、尺八、拍板…等。
Deva
所謂的「中國傳統音樂」,早就隨著黃河流域人吃人的戰亂而佚失了,現在學校國樂社的所謂「國樂」,其實是二十世紀那些學西樂的人硬搞出來的體系。更貼近原始的,反而是大中華主義者瞧不起的台巴子和小日本哪。

好了,另一個問題是,大唐宮廷音樂真的是「中國傳統音樂」嗎?

恐怕不是呢。那個孔子奉為正宗的「禮樂射御書數」裡面的音樂科目,早就因為中原地區不斷上演的人吃人亂世,而失傳殆盡了。

Deva
+
Facebook


影片逐字稿
深綠堅兵一見
我ㄞˋ狗~~
silvie
Deva
+
謝金魚 on Facebook
歷史另一種評論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