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0 PM
14
【進擊的巨人 The Final Season 23心得:理想化的指標、共同面對的機會、私情與大義、破壞與創造】
在前集演出的表現中,我們和老兵一同回顧的戰都歷程和體會成長,和他們一同送走了敬愛的長官。也如新兵一般經歷了震撼教育,以此漸漸知道自己該相信什麼,而不是隨波逐流。
掰噗~
@baipu
說
Fri, Mar 4, 2022 4:50 PM
你說了算~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0 PM
現在帶著這些情緒,要面對的是,就算不想解決,也得採取行動的問題,地鳴所帶來的巨變。我們能從新兵的輕易轉移信服和迷茫無知對比,突顯出長官的意志堅毅以及主角群因背負重任所帶來的反噬。那麼,對情況幾乎一無所知,不明白當中細節脈絡的平民百姓,那樣的信服更是強烈,被壓迫許久,救世主為他們站出來的實績,使這救贖反攻的氛圍幾乎近於信仰化。至於同樣不清楚資訊的瑪雷收容區艾爾迪亞人,那樣的迷茫更是加倍,近於恐慌的不知所措。對於這樣的景況,讓人想到漢吉當初被民眾圍住的畫面,無法公開透明的資訊,不是使人民容易極端的信仰,就是使國家陷入慌亂,而這兩股力量相互對抗,形成反抗力量,為自己所信而戰,無法真正達到理解,那到頭來也只是重蹈覆轍。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0 PM
這集同樣想透過劇情的梳理,探討這樣對抗與信任關係選擇產生的後果與意涵,期望能留下些什麼讓這些角色們的掙扎不會被我忘記或浪費掉。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0 PM
地點轉至內部的托洛斯特區,以一般民眾接收到地鳴消息及實施後過的反應作為開端,地鳴使城牆崩落,加上地震及巨人的行動,都有機會摧毀一般房屋。雖然艾倫稱這是為了艾爾迪亞人所展開反擊世界的行動,但卻沒有完全掌握能力來保護艾爾迪亞人,純粹只是為了破壞而行動,這樣的破壞,也讓不少民眾在破壞中收上甚至死亡,嚴格來說,被說成是艾倫殺死的,也無可厚非。這就引起延續上集柯尼與阿爾敏的衝突,究竟該為了群體大義?還是為了個人情感?也能討論到戰爭本身的矛盾,國家具擁武力的意涵是為了保衛國家和國民,但卻需要國家的國民上場冒死亡的風險,更別說某些戰爭,根本和保衛無關,純粹是為了個人利益所圖,又或是為了復仇。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1 PM
某些當權者,更會利用仇恨煽動,來使暴力合理化,使生命價值的考量逐漸麻痺,「犧牲是難免」的信念逐漸形成,只為了那份被虛構出來的「大義」,更別說在現代戰爭當中,多數人都不清楚到底為何而戰。劇情發展至今,我實在不認為這後半段指向戰爭的暗喻,還能夠有什麼理由使它合理化,我們早已在劇情中摸清仇視戰爭的原貌,若我們將對方先覺以「非我族人」全稱作為「敵人」,就會和賈碧當初一樣不假思索的陷入森林之中,仇恨將不斷輪迴轉移,走上沒有盡頭的苦難。雖說如此,但反方意見同樣堅強,就算我不認同戰爭,但若沒有這個仇恨存在,又該如何在面對壓迫者時保住價值,難道就為了不衝突而投降?實際上,沒有艾倫的破壞,艾爾迪亞人的未來很可能就是被世界侵入和迫害,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既定到來的殘酷事實?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1 PM
艾倫進行的破壞反擊,也使他成為壓迫者,使更多一般民眾死亡,這就很明白了。當權者以及掌握力量者的領袖意見,不可能是全體民族(國家)的統一意見,所以,單就衝突的雙方來說,如果我們無論身在哪一方,都能夠主動展開以理解為目的的行動,或是伸手展開救援,甚至發起對戰爭的反動,那我們肯定都能在這樣無意義的死亡中赦免,因為我們只是被錯誤引領的多數人之一,若我們都具有此種自覺解不斷批判,就可不必被捲入實際上「不屬於我們」的戰爭中。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1 PM
這當然相當理想化,也因為微薄的力量讓人感到無力,甚至根據歷史上面對衝突保和平態度的事件結局,都難免讓人失望(以聖雄甘地故事參考)。但也因此才如此具有價值,如此的意志展現才會永長的被人稱頌,無論如何,這種被稱為「過於理想化」的思想,通常都提供了我們很好的指標。拒絕戰爭的理念並不是要求大家要受屈辱的妥協,而是對戰爭本身的內涵發起反思及對抗。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1 PM
總結下來能發現,比起雙方的「對抗」,被認為需要展開的多方「理解」,的確較為無效率且程序繁瑣,也因此常讓人失落的想輕易放棄。在自己擁有凌駕一切之上的力量時,這種「傲慢」,更是容易浮出。雖然在艾倫身上這種轉變也不完全能夠稱上傲慢,更多的是害怕失去與害怕傷害的「溫柔」考量,就像直來直往的說實話容易傷人,或是因團體相互顧慮反而難以前行一樣,為了避免這些,才什麼都不說,也什麼都不透漏。艾倫為達到「否定」,選擇的一意孤行,雖然能夠讓人明白他的心境,我卻還是不免為他未來的「後悔」感到失落,這種「自以為」的溫柔,反而時常無意的踐踏到他人的情感。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1 PM
這樣的溫柔,同時也是艾倫刻意傷害阿爾敏及米卡莎的主因,他不希望在因為自己的行為使重要的人受傷甚至於失去。至於我為何會認為他以後會後悔呢?這樣的溫柔,在一開始就主動阻擋住,無法讓同伴們了解,失去了共同面對的機會,更失去以往的互相信任,甚至於失去這份關係。明明是為了對方著想的行動,卻因為自我封閉陷入深淵難以被拯救,對方也沒有因為這自以為的溫柔好受,反而覺得相當過分,而這更可能轉為憎恨。我同樣也為這樣自以為是自我犧牲的類似經驗感到懊悔,所以才會在面對艾倫時,進入同情與譴責的矛盾情感中。這也讓我有些氣憤(也許也是對自己),就算在能力中看見,真的只有地鳴這一條否定的答案,但若是真正相愛的夥伴,不是更應該攤牌共同討論嗎?(先不論艾倫已知的未來記憶如何,他都有「不去做」的這個選項)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1 PM
針對戰爭帶來影響的變化心境,都在瑪雷戰士隊的故事中充分被表達,延續上集柯尼媽事件情緒的是來自海另一端亞妮的家庭背景。亞妮因硬質化的解除從長眠中甦醒,暌違長達四年與希琪的再度相會可一點都不感人,亞妮挾持希琪想偽裝身分逃出,但多年來未運動及進食的身體能力已不復當年,武功高強的亞妮反倒被希琪給制伏,不過最後在居仁的威脅中,仍選擇放走亞妮。具亞妮說法,這幾年間,他都能聽到外界的聲音,抱括記得希琪的抱怨與阿爾敏的資訊。現在地鳴朝著亞妮的家鄉而去,受威脅方已經轉換,希琪在這段時間不斷詢問亞妮類似的景況,如現在巨人要去踩扁世界一般,過去亞妮為了達到目的,也揉爛許多無辜的人,到底她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1 PM
身為瑪雷的戰士,瑪雷製造的英雄神話,孕育出上述的暴力正當化理由,這甚至還是仗著「正義」之名,為了取回始祖巨人拯救世界的「大義」。但這對亞妮來說,一點其實都不重要。過去被無情的撫養長大,成為沒有情感的戰鬥機器,被賦予這樣教育的亞妮,老早就放棄思考抱括自己在內的生命意義,自然對殺人也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認為自己身來就只是為了戰鬥的工具。直到最後要離開遠征時,父親才表達對自己的愛,被那樣的表現所震撼的亞妮,在情感中第一次感受到的生命的重量,自己原來是被愛著的「人」,自己原來還有能眷戀的事物。到帕島行動的動機就剩下這唯一的動力,亞妮的行動,只是為了再見到父親一面,只要完成戰士隊的被賦予的任務,就能回到家鄉與父親重逢,所有阻擋這目的去路的,都將成為阻礙,朝著目標狂奔,這讓他根本沒有機會思考自己所殘害生命的重量。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2 PM
經歷半放棄的停歇,加上希琪的的提問,在堆疊上地鳴可能導致無法再見到父親的失望。一次性引起亞妮對他人的共感,過去從未考慮過他人的亞妮,在認知到自己不只是工具,也開始考量起那須被他視為工具性的路障是活生生的人。自己是父親珍視的女兒,自己也有珍視之物,那麼被他無情殺死的「人類」,不一樣也有在等待他們的人嗎?意識到自己罪刑的罪惡感,生命的重量初次落到了他的身上,但就算如此,這份回家執念仍然比不上這已發生轉變的「大義」(雖然我是想亞妮甚至從沒擁有過什麼「大義」的中心思想)。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2 PM
他與柯尼一樣,在行動上選擇了個人情感,雖然上次以行動效益討論了這點,但我仍無法完全的指責他們,就如亞妮開始能站在他人的立場想一樣,換作是我,也許也會作完全一樣的事,如同亞妮所說,無論重複多少次,他都願意背負這份罪惡,就為了與父親重逢,就為了那份愛而行動。這也完全呼應這後半季所蘊含的主題,艾倫當初對萊納所說的「我們是一樣的」,並不是指他是為了復仇來展開「破壞」的,而是同樣為了「保護」珍愛之物而行動。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3 PM
講完主觀的私情,就必須來看看客觀世界的「大義」,會如此區分,也是因為這種大義,動機也多出於主觀行動,不過正好在價值的變動中契合我們當下的理解。也因我們從前者的故事明白撇除私情的困難,才認為這種考量大局而行動,更為高尚。但拿前述的「背負」與「犧牲」來做對比,若說前者受到的是來自世界的罪惡感,那麼後者就是受到來自私情的譴責,這種選擇,也沒有比較輕鬆,在不同的選擇中,仍行著不同的掙扎。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3 PM
阿爾敏不願巨人的搶奪戰爭重新上演,希望能透過幫助賈碧與法爾柯的籌碼來與瑪雷戰士隊的巨人們談合,他必須親口說服柯尼,要求他:「放起自己的媽媽」這種無情的要求。再者,能合理的思考這點考量,就能印證當初所說,艾倫發動地鳴,雖然被群眾營造起「救贖」的主流思潮,但並沒有真正創造或是改變這殘酷的景況,破壞並沒有解決當下的問題,只要這份力量還存在,歷史相當可能再次重演。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3 PM
阿爾敏也能說是被知識詛咒之人,比起前面敘述的「無知民眾」,知曉大部分資訊且具有力量的阿爾敏,無法坐視不管,讓他顯得如此自負的原因,也是因為清楚自己生命的重量,現在的他能好端端地站在這,可以說是直接犧牲兩條生命的結果。他最在意的是犧牲團長的自己所背負的領袖責任,讓他一直以來被我們視為希望的他,也在這無力感和疲累中少數的透露出絕望。這種壓力也讓他沒忍住對提起艾倫的米卡莎動怒,他自己也清楚,雖然真的無暇顧及艾倫,也沒能力連絡上他,但米卡莎的擔心也不是無理,自己只是在找人出氣,只是想把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不明事理的發洩出去罷了。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3 PM
看見這兩人同樣因為感受到「無能為力」的哀傷神情,甚至因此引發爭執,進一步的自我厭惡,都讓不禁我悲從中來,這也讓我重新意識到三人的特殊關係。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3 PM
阿爾敏帶上賈碧前往救援被柯尼帶走的法爾可,這裡賈碧與卡亞的相擁告別,雖說是延續方才因悲傷掛上的眼淚,但我確定,我流出眼淚是因為看見雙方踏出森林的光輝而感動,除了之前所談賈碧意識到實際上沒有惡魔存在外,卡亞的轉變讓人明白真誠對待的力量。卡亞並不是忘了失去莎夏的悲痛,而是透過理解賈碧的起源動機,以及誠實面對自己曾對賈碧的恨意,意識到了惡魔真正存在的地方,「自由的」為自己設下了設限,讓循環在這裡停止。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3 PM
雖說從兩人的關係中看見希望,但混亂還是沒能因此簡單的結束,艾倫對世界的反動,全數巨人已經快從帕島被「全數驅逐」,葉卡派的新勢力以地鳴結果和武力,全面掌控建構新的權力,具弗洛克的說法,這種清算,也是為了「終結仇恨」,這與相互理解扯不上什麼關係,而是消除差異性及多元性來維持統一性避免衝突,簡單來說,就是不想經歷阿爾敏那種「繁雜」的解決問題方式,所以以暴力「輕鬆」的解決帶來問題的人,只要沒有具有仇恨的人可以復仇,仇恨自然消散。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3 PM
但真為如此嗎?就算不去譴責暴力,為了統一信念而服務就已經相當矛盾,我們身為不同的個體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個性所造就的特殊性,若要將之一一去除,那麼「整體」的結構將不復存在。再者,為了維持統一性的壓迫,只會讓人追求突破的自由,就算不為復仇而恨,也會再次因不自由而戰,弗洛可的信念對我來說只是快速指標不治本的選擇,弗洛可稱自己是艾倫的代言人,現在的行為的確挺像在帕島內進行地鳴的「破壞」。不過弗洛克會走向極端,也有跡可循,他曾在那自殺命令中奇蹟似的生還,這除了讓他加強了他的使命感,也因目睹被壓迫受限的一切,選擇的「掌控權」回到了自己手裡,沒有比現在對他來說更「自由」的了。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3 PM
弗洛克的制裁也對讓造成自我懷疑的影響,懷疑起自己一直以來守護的東西,事件一次性的爆發,不合理的殘殺映在眼前作為契機,讓他的這個相較之下的能客觀綜觀大局的普通人一時無法理解因果關係而無法行動。前談守護這些理念所背負的重量,都因為這次的爆發,一下子落下,想必讓也和阿爾敏同樣感到疲倦了,想必也閃過放棄的念頭,與失去家鄉的歐良果彭眼神交會,似乎更讓他掉入這混亂矛盾的自我懷疑中,既然艾倫是為了自己而展開地鳴,自己是不是又成了加害者?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4 PM
上次的心得結論說明,我們能理解角色們的環境,使我們憐憫進而同情,若以自己的標準給出答案,這些行為同樣值得檢討與譴責。但這進一步挑戰「答案」的想法,我們給予答案是基於處於社會之中所以需要規範而建構出的自我規範性,但規範的內容是否符合當下的「正義」,在不斷變動標準的價值觀中難以全然解釋,必須與社會不斷做價值的辯論交換。雖然這些「大義」行動都會展現某種意志及光輝性質才被我們認同,但「正確性」都不及私情容易理解,這就讓人想輕易的轉向。不過就像柯尼與亞妮的困境,若要私情就得犧牲世界(或遭受難以忍受的譴責),得脫離人與人建構的社會規範本身,才得以實現。我並不會稱這種轉向私情的行動為逃避責任,頂多是沒有意識到可能性的存在,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為了意志犧牲難以看見結果的選擇,就像我肯定不行。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4 PM
這種堅毅,也許在阿爾敏身上還不易發現,因為他更像在彌補責任。但在觀察夏迪斯教官的行為就很明顯了,雖然明白無法見證未來,還是在被清算時順應等待時機,在碰上困難時挺身而出拯救新血,看似在性格上矛盾的行為,只因為他相信這些都是為了同個目的而做,為了創造出有可能性的未來,有了自己的經歷,他也希望未來的年輕人能繼承這相信的力量,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白白送命,只要不忘記自己的意念,總有一天能建成。(在21集的心得中也借尤米爾被奴役提及:「自由的被人奴役,也不可能在「完全」被奴役的狀態中自由。除非內保有自我,明白自己受奴役的目的(也許是為了等待反擊的時刻),所以對於外在無法預測偶然性的荒謬,我們仍得保持自己的內心,才不至於失去一切。」)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4 PM
藉由梳理心得,我所明白的「自由」本身,並不只是如艾倫和弗洛克的破壞,更多的是進一步的創造。拿規範來說明會向當明白,我們會認為規範限制我們的自由,是因為他阻礙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但當一個你想得到的東西,正好需要你自我限制規範才得以實現,你反而會因為自我限制而感到「自由」。如同我想寫完這篇心得,我就得限制自己不能偷懶去睡覺,不能分心去打電動或看其他動畫一樣,最終完成時,我是感受到自由的。所以關鍵在於一開始訂定所欲求之物,雖然不全然明白夏迪斯教官是如何想像未來光景,但肯定是非常理想,才得以讓他如此犧牲,一切都是為了他所訂定的目的,無論是成為狗熊還是英雄,都沒有被誰所限制,而是自己發自內心做出的決定,就為了那進一步,就算只有一小步的「創造」,我想這也能顯出上述「理想化指標」在實踐層面的重要性。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4 PM
劇情越精細繁雜,就讓我越想越多,就生產的越來越緩慢,不,這其實是因為不自由的懶惰造成。本來還想精簡化自己的心得,但真的太困難(懶惰)了。我其實相當擔心自己寫的文字「沒有內容」,如果看完有讓人得到些什麼的話就太好了……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Fri, Mar 4, 2022 4:56 PM
少年郎
@mys4567342
Sun, Mar 6, 2022 8:00 AM
閱,不過有共鳴是件好事
糸召王俞 ඞ
@ShaoyuLu266
Sun, Mar 6, 2022 8:06 AM
少年郎
: 幾個意思
載入新的回覆
在前集演出的表現中,我們和老兵一同回顧的戰都歷程和體會成長,和他們一同送走了敬愛的長官。也如新兵一般經歷了震撼教育,以此漸漸知道自己該相信什麼,而不是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