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Thu, Mar 3, 2022 8:52 PM
Fri, Mar 4, 2022 2:16 AM
4
1
社運
學運
提問
318學運(太陽花)的時候噗主國中,那時看電視看到很多人跟學生走上街頭抗爭,很多人支持
但這一兩年再看社運的活動,像是反南鐵、樂生等事件的時候,卻發現好像沒那麼多人支持了(?)甚至連滿同溫的噗浪也沒什麼人支持、出現批評的聲音
有點好奇這幾年社運圈學運圈是怎麼了為什麼會有這些轉變
ಠ_ಠ
Thu, Mar 3, 2022 8:53 PM
Thu, Mar 3, 2022 9:31 PM
另外我對樂生不太熟,之前比較有關注的只有南鐵事件,樂生的話還在爬文補資料
udon256
Thu, Mar 3, 2022 8:53 PM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無非是已經累了,政治冷感了,底線不斷後退
怪不了誰
milk3970
Thu, Mar 3, 2022 9:19 PM
過於理想化,明明是要協調出兩邊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變成「政府必須完全配合我」
好像說自己是弱勢就可以隨便亂講話
簽名了還能反悔
沒看內容直接簽名到底誰的問題
hotdog9128
Thu, Mar 3, 2022 9:30 PM
你可以找南鐵02社的相關新聞,有夠進步的,笑死
turtle9155
Thu, Mar 3, 2022 9:33 PM
主要是事件大小影響參與度
學運是國際級事件
但南鐵跟樂生算地方事件
之前香港的事有讓部分台灣人也國際級事件看件
即使沒學運也有各地響應
所以我想是看層級
另一方面就是執政黨跟民意風向有關
換言之 如果是蔡政府時期民意偏統不友美
那可能就會反過來 抵制向美軍購跟蓬沛奧來台
大概是這樣
turtle9155
Thu, Mar 3, 2022 9:37 PM
還有就是政府確實在風向上有照顧到爭取權益的(政治正確)少數族群
同性 原民 加上本土化政策
還有藉強調中方風險強化在地化合法合理性
社會性事件不太能演變成反對執政黨的聲浪
最多就是對地方政府的不滿
turtle9155
Thu, Mar 3, 2022 9:41 PM
但我個人是台南人 我認為南鐵不是不良的政策
只是在對民眾的同意部分無法盡善盡美
所以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巿民重視公共變化 多過看待案件當事人的影響
如果說要解讀成多數暴力 或是漠視民權
我不會否認這樣的說法
但是否中間有什麼其他的因素 使當事人不同意
這就要實際上去看了
lychee1921
Fri, Mar 4, 2022 2:15 AM
我身邊的台南人都支持南鐵,原本的交通很糟糕的樣子
turtle9155
Fri, Mar 4, 2022 6:20 AM
南鐵施做的路段長達8k(或更多)
但實質上卡住的是巿區的兩三k
而且還是台南巿住宅前幾混亂的區域
早年的房屋土地都只是隨意劃分
在人口房屋需求爆增的情況下都是蓋了再說
但交通建設就必須閃過房屋來規劃
一堆路橋跟地下道就是因為這樣而做
現在如果做下去 除了鐵軌看不見之外
很多原本為了閃避鐵路做的路橋跟地下道也都能直接拆除
對用路人來說是非常好的變化
因為台南巿區鐵路沿線好多個在巷弄裡的洞 如果拆除就可以拓寬道路 讓東西交通變得順利 甚至還有地方重要醫院在路橋下跟地下道旁 路的不易達性對醫院這種緊急性優先的場合來說真的是一點都不合理 加上地下化之後的巿容也會直接改變 我個人是相當期待這個部分 當大家嫌台灣房醜路醜 真的拿公共經費要整建城市時又在那邊說這是我家的房子你們都不能動 就很黑人問號 (但或許當事人覺得無所謂
turtle9155
Fri, Mar 4, 2022 6:40 AM
經典名句:「誰叫你愛騎這麼緊」
附上剛剛隨便看到的影片
像這樣的路橋加地下道有好幾個
真的是讓人很想直接拆
三寶是問題 道路不良也是問題
所以交通爛就是各種複雜的問題交織而成
供參
fox663
Fri, Mar 4, 2022 11:40 AM
我這邊只熟樂生,但為什麼現在的社運活動會比較難讓人支持。我想我以前寫都市社會運動研究的,我整理了以下7點,讓我跟您娓娓道來。
1. 不清楚社會運動的本質。
2. 左派論述的洗腦。
3. 自私自利與私心。
4. 論述能力減弱。
5. 社運的成本降低。
6. 地方感。
7.人都會長大。
fox663
Fri, Mar 4, 2022 11:43 AM
Fri, Mar 4, 2022 11:44 AM
1.社會運動的本質,是體制內無法改變的事情,經由體制外的抗爭去改變。然而,現今的社會運動者很少先從體制內著手,而是直接體制外先"發文"抗議。
體制內能改變的東西,只要提出,現在的政府通常會配合,配合一部分、不同意一部份的時候,還繼續吵,就會讓人有一種"會吵的有糖吃"的錯覺,令人不能接受。
所以常常會有人諷刺社運團體,不是100分就是0分,或是不照作就去死。
fox663
Fri, Mar 4, 2022 11:49 AM
2. 左派論述的洗腦,左派論述喜歡強調階級鬥爭,並將其作為社會運動的主要目標。老闆、老師、家長,只要你覺得社會地位比你高的,都是階級,左派論述就是你要鬥爭他、反抗他、批判他。但在台灣「階級」在很模糊,唯一的對手是「政府」。但「政府」有時候又把態度擺得更低的時候,就像拳頭打在棉花上。硬不起來,自然看起來就沒甚麼好「鬥爭」的了。
fox663
Fri, Mar 4, 2022 11:54 AM
3.自私自利與私心,社運團體常常一根手指指著別人,四根手指指著自己。自私自利的態度,會讓社運陷入困境。尤其是第4點論述能力低落的時候。連道德都會有瑕疵的時候,就會被"抓包"。
另外,某些社運團體會有一種微妙的排外現象,覺得外面的人都是來滲透的,要組一個小群組偷偷躲起來講,逐漸就會變成同溫層自己嗨,外面的人看不懂的狀態。
fox663
Fri, Mar 4, 2022 11:57 AM
4. 論述能力減弱,社運是非常重「論述」的。因為你要超越現有體制去做些甚麼,必然要展現你的前瞻性、特殊性。好歹編故事要感人肺腑。
但當因為第3點,自己掌握著社運成果或是社運的果實不願意放手(例如捐款或是地位或是鎂光燈或是自我實踐),就會逐漸拒絕強者的加入,害怕他人質疑,然後逐漸扭曲目的地,久了就會被當成老調重彈,毫無建樹。講十年都還在大平台。
fox663
Fri, Mar 4, 2022 12:01 PM
5. 社運成本降低,跟上述4.有關聯,現在的社運成本降低,遇到看不順眼的政策,寫個聲淚俱下的長文,投稿給公視、地球公民就會有人站出來挺,反對黨、為反對而反對的黨也會一起挺。而人格魅力、學術涵養、道德底線越來越模糊。
而實質嚐到甜頭的新一代教授、社運團體、人權律師為了聲量慢慢的不會有更多的有深耕在地、實質意義的產出,他們只會不斷地投入新的議題,去重新打下一場仗。
這樣的態度就很容易被看破手腳
fox663
Fri, Mar 4, 2022 12:01 PM
6. 地方感不足,呈上點,沒有地方基礎的社運不會長久。
fox663
Fri, Mar 4, 2022 12:02 PM
7. 人都會長大,已前搞社運的年輕人現在都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我們很清楚社運圈子的小朋友在想甚麼,我們也會反思、會思考政策的制定是否正確,當然我們也在乎自己的納稅錢是否會被政府為了服務這些小朋友天真浪漫的妄想而被浪費。
所以一無反顧支持社運團體就變少了。
fox663
Fri, Mar 4, 2022 12:03 PM
我大概是這樣想的,供您參考
cod4945
Sat, Mar 5, 2022 1:26 AM
Sat, Mar 5, 2022 2:13 AM
樂生青年就是沒有現實感,不斷情勒達到私利的一群人。為了不搬離他們的基地蓬萊舍,篇篇文宣都講成是那間房舍是院民平常使用,院方惡意斷水電,把守護蓬萊舍說成是擋強拆的故事。
實際情況是,樂生自從被保留、規劃成園區後就一直在做房屋修繕,最近修好了第一批,陸續要修其他間。蓬萊舍沒有院民使用,樂青也沒有租賃,用院方付錢的免費水電至少十幾年。然後現在死不搬離蓬萊舍,說一搬走房子會被拆。
過去其他迫遷議題,老房子真的是拆了就沒有了,樂青的蓬萊舍是老房子不給修理,那群人還說是因為蓬萊舍很重要,要提報古蹟,自己辦守夜活動時把蚊香放在木窗檻沒墊鐵片,將老房子的木窗檻燒出一圈圈印子。
沒常識和務實思考,只有革命浪漫幻想的作風可見一般。
cherry588
Sat, Mar 5, 2022 3:06 AM
樂青破壞房屋、鳩佔鵲巢的事情,有沒有院方能寫一篇文章廣傳呢?不然單看快樂樂生角度的貼文,院方根本被打成十惡不赦的壞人。
fox663
Sat, Mar 5, 2022 3:26 AM
cherry588: 不能,要寫的話,也要等我離職再寫
fox663
Sat, Mar 5, 2022 3:29 AM
Sun, Mar 6, 2022 9:50 AM
cherry588: 雖然我已經常常寫了,但是在FB公開發表什麼東西,跟他們互槓,不是什麼小事。
有空會慢慢整理在噗浪上的。只是,懟他們,跟他們互嗆。這對修繕,對樂生,一點用處都沒有。
cherry588
Sat, Mar 5, 2022 3:33 AM
fox663: 這樣啊……辛苦旅人了。
ಠ_ಠ
Sun, Mar 6, 2022 9:41 AM
哇啊大家回覆好多好詳細,我慢慢看,先謝謝各位旅人
載入新的回覆
318學運(太陽花)的時候噗主國中,那時看電視看到很多人跟學生走上街頭抗爭,很多人支持
但這一兩年再看社運的活動,像是反南鐵、樂生等事件的時候,卻發現好像沒那麼多人支持了(?)甚至連滿同溫的噗浪也沒什麼人支持、出現批評的聲音
有點好奇這幾年社運圈學運圈是怎麼了為什麼會有這些轉變
無非是已經累了,政治冷感了,底線不斷後退
怪不了誰
變成「政府必須完全配合我」
好像說自己是弱勢就可以隨便亂講話
簽名了還能反悔
沒看內容直接簽名到底誰的問題
學運是國際級事件
但南鐵跟樂生算地方事件
之前香港的事有讓部分台灣人也國際級事件看件
即使沒學運也有各地響應
所以我想是看層級
另一方面就是執政黨跟民意風向有關
換言之 如果是蔡政府時期民意偏統不友美
那可能就會反過來 抵制向美軍購跟蓬沛奧來台
大概是這樣
同性 原民 加上本土化政策
還有藉強調中方風險強化在地化合法合理性
社會性事件不太能演變成反對執政黨的聲浪
最多就是對地方政府的不滿
只是在對民眾的同意部分無法盡善盡美
所以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巿民重視公共變化 多過看待案件當事人的影響
如果說要解讀成多數暴力 或是漠視民權
我不會否認這樣的說法
但是否中間有什麼其他的因素 使當事人不同意
這就要實際上去看了
但實質上卡住的是巿區的兩三k
而且還是台南巿住宅前幾混亂的區域
早年的房屋土地都只是隨意劃分
在人口房屋需求爆增的情況下都是蓋了再說
但交通建設就必須閃過房屋來規劃
一堆路橋跟地下道就是因為這樣而做
現在如果做下去 除了鐵軌看不見之外
很多原本為了閃避鐵路做的路橋跟地下道也都能直接拆除
對用路人來說是非常好的變化
因為台南巿區鐵路沿線好多個在巷弄裡的洞 如果拆除就可以拓寬道路 讓東西交通變得順利 甚至還有地方重要醫院在路橋下跟地下道旁 路的不易達性對醫院這種緊急性優先的場合來說真的是一點都不合理 加上地下化之後的巿容也會直接改變 我個人是相當期待這個部分 當大家嫌台灣房醜路醜 真的拿公共經費要整建城市時又在那邊說這是我家的房子你們都不能動 就很黑人問號 (但或許當事人覺得無所謂
像這樣的路橋加地下道有好幾個
真的是讓人很想直接拆
三寶是問題 道路不良也是問題
所以交通爛就是各種複雜的問題交織而成
供參
1. 不清楚社會運動的本質。
2. 左派論述的洗腦。
3. 自私自利與私心。
4. 論述能力減弱。
5. 社運的成本降低。
6. 地方感。
7.人都會長大。
體制內能改變的東西,只要提出,現在的政府通常會配合,配合一部分、不同意一部份的時候,還繼續吵,就會讓人有一種"會吵的有糖吃"的錯覺,令人不能接受。
所以常常會有人諷刺社運團體,不是100分就是0分,或是不照作就去死。
另外,某些社運團體會有一種微妙的排外現象,覺得外面的人都是來滲透的,要組一個小群組偷偷躲起來講,逐漸就會變成同溫層自己嗨,外面的人看不懂的狀態。
但當因為第3點,自己掌握著社運成果或是社運的果實不願意放手(例如捐款或是地位或是鎂光燈或是自我實踐),就會逐漸拒絕強者的加入,害怕他人質疑,然後逐漸扭曲目的地,久了就會被當成老調重彈,毫無建樹。講十年都還在大平台。
而實質嚐到甜頭的新一代教授、社運團體、人權律師為了聲量慢慢的不會有更多的有深耕在地、實質意義的產出,他們只會不斷地投入新的議題,去重新打下一場仗。
這樣的態度就很容易被看破手腳
所以一無反顧支持社運團體就變少了。
實際情況是,樂生自從被保留、規劃成園區後就一直在做房屋修繕,最近修好了第一批,陸續要修其他間。蓬萊舍沒有院民使用,樂青也沒有租賃,用院方付錢的免費水電至少十幾年。然後現在死不搬離蓬萊舍,說一搬走房子會被拆。
過去其他迫遷議題,老房子真的是拆了就沒有了,樂青的蓬萊舍是老房子不給修理,那群人還說是因為蓬萊舍很重要,要提報古蹟,自己辦守夜活動時把蚊香放在木窗檻沒墊鐵片,將老房子的木窗檻燒出一圈圈印子。
沒常識和務實思考,只有革命浪漫幻想的作風可見一般。
有空會慢慢整理在噗浪上的。只是,懟他們,跟他們互嗆。這對修繕,對樂生,一點用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