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于漢魏近風騷
【中日字幕】King Gnu「Prayer X」/BANANA FISH片尾曲(ed1)
最近的BGM。
身為一個不太花時間追番追劇的人,大多需要腦波長對上才有補番動力。而最近忽然很想補Banana Fish。
順手存書單:
【廢文】 Banana Fish 美國文學書單整理 + 個人碎碎念 - joyce6110200的創作 ...
劣于漢魏近風騷
或許最近睡前會滑推特看烏克蘭情勢的緣故,早上半夢半醒時聽到救護車或樓上施作這些「不尋常」的聲音時,都會突然間被喚起戰爭竟然可以這麼近的荒謬感。
不是邊境衝突也不是以內亂為名義,而是貨真價實的侵略戰,那些曾經以為只會在歷史書籍和電影匆匆一瞥的景象,就這麼透過社群媒體如實呈現在眼前,直到今天還是覺得這一切都好超現實。
劣于漢魏近風騷
突然想到,網路盛傳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但其實攤開軍事史來看,從沙俄時代一直到蘇聯,俄國仰仗的比較是人海戰術,而非優異的戰略與作戰能力。

如果稍微研究過俄羅斯文學,一定對「哥薩克騎兵」不陌生。哥薩克人起初是一群為逃離韃靼桎梏的斯拉夫人組成,後來在沙皇時代加入不願意成為農奴的農民,他們定居在頓河、第聶伯河流域一帶,這些人便被稱作「哥薩克人」。而這些哥薩克人所組成的騎兵,後來成為沙俄的一支重要武力,雖然後來在蘇聯建立初期的政治鬥爭而被清洗,但直到二戰期間都仍能見到哥薩克騎兵的身影。

印象中,哥薩克人的起源地大約落在烏克蘭東部一帶。如果要稱呼歷史上哪個民族是戰鬥民族,可能講烏克蘭人或波蘭人都還比俄羅斯人更精確一些。
劣于漢魏近風騷
當年大學修俄羅斯文學時,記得當年讀的哥薩克文學是這本:
紅色騎兵軍
繁體中文世界對蘇聯初期歷史、蘇聯時期的文學的引介並不多,這部分不可免地需要從簡體譯本來補齊就是。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