糸召王俞 ඞ
【進擊的巨人 The Final Season 22心得:個人情感的衡量、堅毅的走出森林、給出答案】
  地鳴發動,一切即將摧毀,以守護帕拉迪島之名,徹底將一切驅逐於世界。經歷最讓人訝異且精彩的轉折,一切似乎將成定局。因地鳴而起的變化也漸漸浮現,艾倫如此的指向世界,宣稱目的是為了守護「重要之物」,無論在哪一個角落,都能發現因為此舉產生的巨大轉向和影響,當中的成長與蛻變,也展現在角色們的衝突與觀念上,以思想上的轉變轉化為實際行動,我想就是本集最值得注意,也是最打動人的地方了。
https://images.plurk.com/6G4E6u48S0gcbJE8Nh61M6.png
掰噗~
那麼你覺得呢? :-o
糸召王俞 ඞ
這集久違的看到MAPPA的打戲,我自己又因此不小心哭了出來,從前集的回顧過去,這集更像是勾起情懷和初心地安排,在這一切面臨摧毀之時,我們好像又只看見過去那「簡單」的殘酷。目標變得很簡單,但心境已經大不相同,光是這點就讓我難過不已。做回過去理所當然的事,殺巨人,從盡全力的保命,到完全的不手下留情,到明白巨人真相時的猶豫及噁心,轉變成迫於無奈的壓力,而今,為了保命,也為了斬殺,更是以解放重要之人為目的,紀念與刻下意義的送行。沒想到在島上巨人全滅後,又得再經歷一次迫不得已的斬殺,這些巨人更不是那些對自己來說的無名之輩,而是共同奮鬥的夥伴,心裡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期望這些逝去的生命能在未來立下意義,且能盡可能的長存。
所以以下我也想藉由梳理本集劇情,確立這些變化及整理記錄這些意義的過程。
糸召王俞 ඞ
在經歷混戰,巨人化,主席廣播,地鳴發動,無論是時機情況還是心理層面都是混雜的繁亂,萊納再度失去逃離世界的機會,也因沒有阻止艾倫再度陷入自責,而賈碧心心念念的法爾柯也在混亂中已被柯尼們帶走,才終於能夠重聚,又再次分離。萊納在此勸賈碧逃跑,但景況實在叫人絕望,既然世界將被踏平,逃回一個沒有人等待你的地方又有何意義?我想現在賈碧能做的只有盡可能的守護及挽回自己可及範圍的人事,但她的心境可不只止於此,他要的是阻止艾倫,拯救一切,這得先從找到法爾科開始一步步實踐。這裡也讓賈碧做了一個作品中表達不間斷前行意志的演出,面對鏡子將頭髮盤起,對應艾倫的「我要戰鬥」時的堅毅心態。這又再次證實,賈碧在後段是能對應艾倫鏡像,要是艾倫出生在瑪雷,說不定也會和賈碧一樣不講道理(但也許能力沒那麼好),賈碧說不定也相當契合進擊的巨人。
糸召王俞 ඞ
另一方面,看似事件的受益者們也沒停下心中的疑惑和矛盾,帶走法爾科的米敏讓柯4人,讓平鋪直敘的說明,不禁讓我打了冷顫。過去在讓身上的表現,讓我感受到對生命重量的猶豫和自責,何況我想這些「殘殺」時刻,都很難不讓他想起馬可的死亡,現在如此說服自己不安的說法,「這樣的災難是海對面的人們自己一手造成的結果,我們別無選擇」,讓我感受到他對現況無法掌握的不安因此暫時想要逃避實際上他有機會做些什麼的「責任」,這也和方才賈碧的心態形成對比。
糸召王俞 ඞ
艾倫反抗了吉克的安樂死計畫,也拒絕犧牲希斯特莉亞的方案,就是為了守護這些重要的夥伴,這也讓人想起艾倫的真情告白,似乎發展至此,我們才真正明白了艾倫的動機。這也讓眾人無言以對,既無法承受犧牲世界的良心譴責,又不想做出辜負艾倫犧牲的舉動。不過現在也完全沒有機會讓他們停下來思考,艾倫無意控制在場的巨人,全心向世界前進,巨人和人類的對抗又再次展開,必須立即展開行動。
糸召王俞 ඞ
但他們要離開,法爾科的去留就成了問題,讓提議讓司令恢復與柯尼想讓母親復原的意見引起了衝突,能看出柯尼內心雖然相當掙扎,當仍敵不過對母親的思念。而阿爾敏的第三方意見又讓他更加混亂,更別說這個意見合理的難以反駁(阿爾敏總是如此),要是把法爾科殺了,就算是世界毀滅,跟萊納們的戰鬥也會因私人情感而無法結束,犧牲法爾科絕對不是好方法。但這是否就說明柯尼媽能被拯救的可能性該被放棄?甚至阿爾敏也許是對柯尼來說最沒資格反對的人,因為他自己就是藉由吞食貝爾托特而復活的,並強硬帶走了法爾科。
糸召王俞 ඞ
這也讓我想到二戰後期間法屬哲學家卡繆為何反戰的主要原因,他並不是不關照人民受到侵犯的權利,但想到很有可能在亂戰中失去重要的人,就已有足夠的理由反對暴力戰爭。卡繆寧可要他的母親而不要公義,但這也並非讓他完全得到安心,他更多的是控訴自己的懺悔,但也因此,他越有權力對人做出判斷。這種政治立場也是他和同樣是法國哲學家的多年好友沙特撕破臉的主因,究竟我們的個人情感是否如哲學家沙特所說的只是必需要超越的自我沉溺呢?雖然我個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但也難以找到能夠中和的解方。我們也能藉這個故事想像柯尼心中在這之間的掙扎,除了大局的戰略考量,更淺顯易見的掙扎是,他得親手殺死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只為了讓自己的母親復活,這帶來的犧牲及反噬是否真正合乎效益?
糸召王俞 ඞ
失控的巨人不只讓伊雷娜對吉克信仰精神的崩潰,所有人的生命即將受到威脅才是最急迫的危機。巨人化的奈爾追著布勞斯一家,得一邊擔心被啃食又得一邊注意行路安全。巨人讓人無法輕易抽離其中的關鍵,就是完全不留情的真實殘酷,卡亞因為沒注意撞上跌入死路,被巨人完全的鎖定,這讓他再次想起在巨人啃食下逐漸死亡的母親,也因此下意識地對當時的英雄莎夏求救,就算明知她再也無法回應,這也顯現當下的絕望。這裡賈碧的出現,完全就是英雄是的登場,在沒有退路的絕境中殺出,配樂使這個救援行動更充滿英雄感,這就是為了純粹的拯救,這也讓卡亞在賈碧身上看見莎夏的身影,那個在她心中突破絕境的英雄形象。
糸召王俞 ඞ
雖然對巨人的危機暫時解除,賈碧仍有身分危機,巨大的槍響引來屋頂的士兵注意,平民不應當有能力和技術使用武器,更別說賈碧的反巨人狙擊槍根本是屬於瑪雷的技術,被懷疑是瑪雷入侵者也是相當合理。沒想到,曾發自內心憎恨甚至想殺死賈碧的卡亞,最先開口幫忙掩飾。一個人被原先殺死恩人的「惡魔」所救,另一人被想殺死自己的「惡魔」所救,在兩人的自省中,陷入了獨留疑問的混亂。賈碧過去為了的到讚賞和獎勵而完全不經沈思的輕率對待生命,在現在意識到「原來大家都一樣」後,才感受到了重量。就像我們不會為了不小心殺死一隻螻蟻陷入難過太久一樣,被灌輸「非我族人」的權力教育,叫人無法有機會正視他人的生命價值。
糸召王俞 ඞ
若站在與賈碧相同立場,自然能明白她的動機,甚至能賦予她「好的價值」,這讓我們明白,賈碧絕非「惡人」,她也不是毫無道德感的野蠻動物,她過去無意識的殺人,卻沒有殺人的強烈慾望,只是單純為了獲得那份結果的獎賞,這都得歸於他她「缺乏思想」(或者我們過去談過,他沒有機會擁有),完全沒意識自己行為的嚴重性。在我們完全無法理解賈碧成長過程的情況下,我們肯定會打從心底認為她是一個惡魔。但實際上的她,卻很正常,甚至能稱上「善良」。
糸召王俞 ඞ
但這也不足代表他能完全的脫罪,就和在場的所有人一樣,我們都能在各個角色上看到「好」「壞」的性質,這些人被我們熟識,我們都知道這本質上是好人的人,為了自己訂定的「好」,而做了「壞」事,那些有違我們價值的微小動機,都在我們意志放鬆時,輕易的將我們拋入弱肉強食失去思想的森林之中,這就是我們心中共同的惡魔。事情一旦發生並被意識到,我們只能嘗試走出去,就算難以逃出,也得堅持繼續在這惡地中挑戰至於贖罪,否則完全將陷入其中,變得不再是自己,而是為了森林的生態而服務的野獸。
糸召王俞 ඞ
另外,反動的新兵們也因為沒有任何對抗巨人的裝備,甚至也沒有受過完備的訓練,就被迫踏出人對人的戰爭,也藉於此有合理的理由反抗教官。現在面對巨人,手無縛雞之力。在即將要入口的時刻,教官跳了出來,並對新兵們喊話,得奮起作戰。在這進擊的巨人作品中,久違的播放起《Barricades》,這集最讓人重視的就是那些在絕境之中意志堅定的展現,無論碰上任何難題都要不斷突破下去的意志,如此高貴的讓人敬重,就如歌詞所說,無論如何,我們得學會自由的活著,我們一定會跨越這些障礙。
糸召王俞 ඞ
面對一連串問題的主角群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算現在也是問題纏身,但也不得已動身對抗,無論是在計謀上,戰鬥上,領袖上,各司其職,就像反射一般的行動,到這裡從內心開始掉淚,除了情懷辦打動的感動,還有從成長中反映出人事已非的難過,但這些都是我們得跨過的城牆。將巨人集中一次性的殲滅,從高樓跳下開始的戰鬥演出,也久違看到巨人經典跟拍立體機動裝置行動的鏡頭,就算明白現在的無可奈何的悲劇走向,也不小心被情懷回想起那被勾起的熱血。在見到巨人化的皮克西斯司令,更讓這複雜的情緒增幅,得突破心理與現況的障礙,親手替引領自己的長官送行。戰鬥就在這難以言喻的矛盾情緒中結束,隨著音樂的中止,也讓我瞬間從感動落淚和激情澎湃中抽離。
糸召王俞 ඞ
還是得回頭處理地鳴所造成的各種變動,面對世界即將毀滅的現實作足心理準備、因艾倫崛起的弗洛克所進行的清算,和法爾科所引起的同伴衝突。一切未因摧毀而平靜下來,賈碧也因為意識到四年前的進攻間接造成現今法爾科陷入危機,心中也許為了解釋這荒謬的情境,產生了「因果輪迴」的連結所以才將道歉脫口而出。但就算自己沒有立場可以要求,還是無法就此放棄法爾柯,佐倉綾音的顫聲演出,也表現了這份內心的衝突。但就算哭喊著請求幫助,也無法得到回饋,因為阿爾敏已經完全無法接觸到艾倫了。
這集最震驚的大概就是這最後,因為硬質化的解除,阿爾敏發現亞妮的硬質化也被解除了。
糸召王俞 ඞ
地鳴是艾倫回應世界的一個「否定」,一個將自己捆住的龐大鳥籠,還有什麼好留戀的?他的舉動目的不在於「改變」殘酷的現況,而是破壞一切既有的機制,形成不具規範限制的空白空間。過去曾談過,我們在滑出母體的那刻起,從主觀來看,我們早已不自由,甚至未來也因此無法展現自由。我們試射群型態的動物,必定出生在某種規範性當中,如果將這些既有印象視為束縛,而非從中定義自己的一種方式,我們實在很難撇出這種「不自由」的感受。預想創造,就必須明白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是誰,實際上不可能只由「我」來訂定。而是像是所有信念一般,得以「外在世界」的互動加以證成或否證,來將之留下成為可用的知識範疇。我們也得走出黑暗,才會知道自己的角色,才會知道自己是誰,才能加以創造,才能持續行動。
糸召王俞 ඞ
在艾倫這樣不以創造為目的的行動中,我們也能發現,他因為能看見片段的未來,就以侷限以此,或許也因過去的經歷(這裡能觀察的是里維班的全滅,以及打敗亞妮德決心中觀察到孤獨走下去的決定),他不在踏入社群之中,他以自己的方式,試圖摧毀一切。比起瑪雷的規訓征服去除多元化的自由限制,艾倫更進一步的將其他所有自由的可能性摧毀,成就了獨屬的自由。不過這也在我心中形成許多不解與矛盾。
糸召王俞 ඞ
當然,若我們都明白這一路以來的故事,也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了解他的動機。就像我們能明白吉克計畫的理想,能明白瑪雷政府為鞏固而行的教育,能明白賈碧受此影響而做出的行為,也能明白萊納在詭異的責任與自我矛盾上掙扎的痛苦,就算不到能夠信服同意的程度,也在說故事的技巧和與他人的討論中,能夠很好的釐清理解。這一切好像都出於「逼不得已」,所有人好像都陷入某種世界的困境,也不敢輕易像艾倫一樣給出答案(或者說沒有能力給),連讀者和觀眾包括在內,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考慮情境,似乎全部人都值得憐憫。
糸召王俞 ඞ
但也不必因此不敢給出自己的說法,我自然因為無法掌握的景況產生同情也經歷無可奈何的難受和因情懷激動地落淚,但也不一定只得停留於此,我們能賦予這些行為價值與意義,那也代表我們也資格能反對這些行動,乃至於動機。這也能牽扯到倫理學的千古難題,怎麼樣叫做好的行動?是出於動機?還是只看結果?我們大可以只同情這些因處境而生的動機,但也無法輕易忽略他所帶來的災難性結果。我們可以只看到好的結果,但那完成的條件若帶來犧牲及危害,我們也難以忽視。
糸召王俞 ඞ
這帶來一個備受爭議的作品,我們不斷為了一個值得信服及守護的答案努力著,嘗試的從各種此類型的作品中,反過來對應真實世界的樣態,和同好一起反覆模擬出更好的答案。也許有人會認為某些人「為反而反」,但這的確提供一個很好的批判模板,也許總該看向的,並不是如何相互人生攻擊與謾罵,而是如何回應這些不同意見及問題。但若只享受個人意見的理解,或是只想單純的享受作品(畢竟我也不是每部作品都有能力或有欲望嘗試抽絲剝繭,在這已經算是相當勉強),那也無妨,不過我實在不願看到脫離作品以外,卻以作品為動機的謾罵,那實在會讓人懷疑我們是否共同喜愛同一部作品,也讓我感到相當失落。
糸召王俞 ඞ
(針對作品不停留於感情表達的想法,是來自於吉卜力名作《螢火蟲之墓》導演高畑勳在訪談中所說的:「我很驚訝日本觀眾只是同情清太(作品中的男主角),我甚至希望聽到批評清太的聲音,可是我沒能收到類似的反饋。」,甚至據他本人目的,他原先根本沒有賺人熱淚的打算。讓我想,也許創造出這些困境的創作者們,自己也沒有解決這份問題,也因此更想想及理解觀眾們的「答案」。)
糸召王俞 ඞ
https://images.plurk.com/3GEtymbGmTs5ZavSbY12oa.png https://images.plurk.com/5F2IKHx0okAGXK4jXnucSU.png https://images.plurk.com/4Ovrin1kPy7eaoEL6ErF4n.png https://images.plurk.com/m8rovTfYub2HjOeC3ckGG.png https://images.plurk.com/1xX7cer6YEOMdNGsy3bx71.png https://images.plurk.com/4FThG6adJ0ZEyabYsPCtZZ.png https://images.plurk.com/419tYKMZkHY4bZ82RzaLpl.png https://images.plurk.com/4bNqwUFVpF9iHwbbTO4iC1.png https://images.plurk.com/49tv8GFSg0AvrIpyIvj7BX.png
糸召王俞 ඞ
https://images.plurk.com/2EWDJkRumGUnrTHuNTTa6F.png https://images.plurk.com/2fwntCxvpc2T9N8fEu2uwP.png https://images.plurk.com/lHowy1OUwYFRXyoURnLv4.png https://images.plurk.com/YyHC2pgn8H144Os8RQHaI.pn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