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2 AM
28
11
【
20220213疫情記者會
】
莊人祥:本土12例,砂石場群聚7案。
19655、19656是台南市個案,2/8與19599在同診所同時段有接觸採陽,Ct值39、38,二採陰。
19643平時由新北3位孫子照顧,週末回苗栗,可能因此感染。
19644在2/11帶小孩19641、19642回新竹縣看媽媽19666,不久被匡列隔離個案,3人返回苗栗採檢,媽媽也採陽。先生19686居隔陰轉陽。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2 AM
Sun, Feb 13, 2022 12:56 PM
莊人祥:19592的太太19685,2/11採陰被隔離,2/12再採陽性。主要去醫院照顧家人19623、19624,也是居隔後陰轉陽。另外19665是新北市的設計師,平時騎車、搭捷運到各地監工,2/12喉嚨痛。據疫調在1/30~2/5到高雄過年,2/5回台北。到底在哪個地方感染,需要再釐清。
羅一鈞:汐止手搖飲店員19492序列跟雙北地區房仲傳播鏈相同,不屬於桃機、高雄港。房仲足跡有到汐止,個案活動除了汐止,也到台北東區、南港,加上工作時客人從各地來,疫調再進行。
⚠️更正:羅一鈞緊急更正,表示案19492的基因序列確定為「
桃機群聚相關
」序列,而並非和雙北房仲案相關。
今日新聞:
汐止飲料店員序列翻案!羅一鈞更正:來自桃機傳播鏈相關 | 疫情聚焦 | 生活 | NOWnews今日新聞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3 AM
莊人祥:新北某電子廠昨天對居隔399位二採,其中3位陽性,396位陰性,3位都是居隔後陰轉陽。
註:疫苗打18萬3404劑,第1劑蓋率82.28%,第2劑75.57%,基礎加強劑0.77%,追加劑29.3%。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3 AM
中時:雙北房仲案病毒在多日後找到相關序列,中間還有沒被發現個案?雙北房仲傳播鏈還在持續中?
羅一鈞:房仲加親友及點點補習班幼兒園監測期滿,幾天前已經解除。一定還有沒匡列採檢或隔離個案,導致後續傳播鏈在社區中,引發汐止職場2位員工感染。可能是足跡或地緣上關聯性,假如是非特定人士,很難匡列採檢。所以在社區維持口罩加強措施、社區採檢。隱藏的傳播鏈需要進一步疫調,才能看能否找出連結關係。
先前桃機案可看到中間發生斷鏈情形,比如錢都火鍋案,不清楚跟桃機的直接關聯性。亞旭也再斷一次,亞旭是不是跟樹林電子廠移工有關,目前還沒連接起來。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4 AM
Focus:跨縣市家庭有個足跡相關個案,二採陰性,之後會除案?
羅一鈞:一次性驗到PCR的Ct值蠻高的,30.5,原檢體經疾管署實驗室再複驗,還是陽性,Ct值很高,32。後續陰性可能代表病毒被清除得很快,康復得很快。後續再PCR三採,看有沒有抗體陰轉陽,做綜合研判。類似的是台南有今天新公布2案診所的接觸者,很快就轉陰,再PCR三採及抗體追蹤。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4 AM
中時:目前有幾條不明傳播鏈?
羅一鈞:目前需要再調查待釐清的感染源傳播鏈,加上今天這1位新北的設計師,感染源待釐清個案總共有9件。
砂石場、跨縣市家庭群聚、中國入境導致家庭群聚案、樹林電子廠移工案、汐止手搖飲案、板橋家庭群聚、日翊物流群聚,以及礁溪長榮跟加貝爾幼兒園群聚,目前都還沒有監測期滿,總共9件。
補充已結案的龍潭農家樂群聚,警政協尋疫調發現有日翊物流確診個案足跡,確實有到過龍潭農家樂。兩起事件可連結在一起。
砂石場群聚案跟高雄跨縣市家庭群聚,在岡山也有地緣及市場足跡的重疊。岡山也特別加強社區採檢,能否找出兩起事件關聯性個案。無症狀個案不見得會出來採檢或就醫,溯源只能盡全力,不一定每件都能找到斷鏈所在關鍵點。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4 AM
東森:春節前後75歲以上長者第1、2劑和加強劑的成長率多少?
莊人祥:如果是65~74歲,85%跟80%其實都早超過,現在希望各縣市65~74歲,都能達到第1劑85%跟第2劑80%。
75歲以上1/27第1劑75%、第2劑68.4%、加強劑36.3%,2/7第1劑75.5%、第2劑69%、加強劑42.1%。第3劑牽涉到第2劑間隔問題。
針對長者提供一些規畫方案,如居服員2~3月帶服務對象施打疫苗,有200元給付。希望長照機構、洗腎機構能再宣導,加強副作用的說明。另外到2月底還有200元宣導品。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4 AM
東森:目前抗病毒藥物準備狀況?目標是多少?
莊人祥:記得輝瑞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大概2萬人份,MSD(默沙東)5千人份。從過年前進口到現在用得不多,20人份,目前感染的人口都比較年輕,症狀非常輕微。各國其實都經歷類似,其他國家可能也進口非常多口服藥,以為預期1個月用幾萬份,但後來只用幾百份。針對量,根據目前需求還在評估中。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5 AM
台視:實聯制簡訊量還有繼續下跌趨勢?
莊人祥:如果以過年時間跟之前聖誕節,事實上有提升。如果過年跟去年5~6月相比,當然是會有差距。沒有顯著下降趨勢,最近疫情上升,實聯制有上升。這次疫情也有相當多個案,透過利用實聯制,快速找到可能感染的對象,後續較快速診斷、確診、隔離。如果場所有實聯制,請民眾遵守規定。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5 AM
彩蛋①:分析冠狀病毒。
李P:我們本來就預期冠狀病毒本身基因不穩定的特性,Omicron不會是句點,一定會繼續不停的突變,適應人類免疫系統的壓力。不停地突變,穿透免疫系統,不停地產生新的變種出來。新變種變成優勢病毒的一個條件,傳播力必須要比原來的強,否則會被自然淘汰。所以看到新突變病毒,好像傳播力越來越強。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作用。
精彩片段》李秉穎:社區還是很多傳染鏈...【年代向錢看】2022.02.07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0:45 AM
彩蛋②:免疫耐受性。
Q有專家說第4劑疫苗會免疫疲乏?
李P:我不知道什麼叫做免疫疲乏,學術上沒有這個名詞,不過有一種叫「免疫耐受性」。如果人體接觸某一種疫苗,不停地、小量地刺激時,有時會視為是自己的東西,對它不再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變成「免疫耐受性」。大病份的感染症,並沒有看到這個現象,因為感染頻率並不是那麼頻繁。
以前做減敏治療就是引起免疫耐受性,每週打1次會過敏的東西,希望慢慢產生免疫耐受性,對過敏藥物或東西,慢慢不會有反應。像幾個月感冒1次,免疫系統不會不堪負荷,不會疲勞怠工。要達到免疫耐受性程度,必須非常頻繁刺激抗原才會。我們幾個月打1次針,在科學上從來沒有產生免疫耐受性。像兒童百日咳疫苗,5歲前要打5針,並沒有看到不良作用。
呸姬
@a60419a
說
Sun, Feb 13, 2022 11:01 AM
謝謝整理,謝謝莊副
雪嫩黃
@ilariasha
Sun, Feb 13, 2022 11:39 AM
李P彩蛋有提升全民科普的功效啊!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2:16 PM
呸姬
: 確診個案希望慢慢收斂
雪嫩黃
: 李P真的權威
akura
@peracetate
Sun, Feb 13, 2022 12:19 PM
汐止飲料店員序列翻案!羅一鈞更正:來自桃機傳播鏈相關 | 疫情聚焦 | 生活 | NOWnews今日新聞
拾柒
@april17tw
Sun, Feb 13, 2022 12:52 PM
akura
: 謝謝分享重要的資訊更正,我將新聞附在上面給大家參考,感謝
肥貓偷笑露得清
@wstg007
說
Sun, Feb 13, 2022 2:09 PM
晚安
athena
@athena3110
Sun, Feb 13, 2022 2:26 PM
謝謝整理,感謝防疫團隊。
載入新的回覆
莊人祥:本土12例,砂石場群聚7案。
19655、19656是台南市個案,2/8與19599在同診所同時段有接觸採陽,Ct值39、38,二採陰。
19643平時由新北3位孫子照顧,週末回苗栗,可能因此感染。
19644在2/11帶小孩19641、19642回新竹縣看媽媽19666,不久被匡列隔離個案,3人返回苗栗採檢,媽媽也採陽。先生19686居隔陰轉陽。
莊人祥:19592的太太19685,2/11採陰被隔離,2/12再採陽性。主要去醫院照顧家人19623、19624,也是居隔後陰轉陽。另外19665是新北市的設計師,平時騎車、搭捷運到各地監工,2/12喉嚨痛。據疫調在1/30~2/5到高雄過年,2/5回台北。到底在哪個地方感染,需要再釐清。
羅一鈞:汐止手搖飲店員19492序列跟雙北地區房仲傳播鏈相同,不屬於桃機、高雄港。房仲足跡有到汐止,個案活動除了汐止,也到台北東區、南港,加上工作時客人從各地來,疫調再進行。
⚠️更正:羅一鈞緊急更正,表示案19492的基因序列確定為「 桃機群聚相關 」序列,而並非和雙北房仲案相關。
今日新聞:
莊人祥:新北某電子廠昨天對居隔399位二採,其中3位陽性,396位陰性,3位都是居隔後陰轉陽。
註:疫苗打18萬3404劑,第1劑蓋率82.28%,第2劑75.57%,基礎加強劑0.77%,追加劑29.3%。
羅一鈞:房仲加親友及點點補習班幼兒園監測期滿,幾天前已經解除。一定還有沒匡列採檢或隔離個案,導致後續傳播鏈在社區中,引發汐止職場2位員工感染。可能是足跡或地緣上關聯性,假如是非特定人士,很難匡列採檢。所以在社區維持口罩加強措施、社區採檢。隱藏的傳播鏈需要進一步疫調,才能看能否找出連結關係。
先前桃機案可看到中間發生斷鏈情形,比如錢都火鍋案,不清楚跟桃機的直接關聯性。亞旭也再斷一次,亞旭是不是跟樹林電子廠移工有關,目前還沒連接起來。
羅一鈞:一次性驗到PCR的Ct值蠻高的,30.5,原檢體經疾管署實驗室再複驗,還是陽性,Ct值很高,32。後續陰性可能代表病毒被清除得很快,康復得很快。後續再PCR三採,看有沒有抗體陰轉陽,做綜合研判。類似的是台南有今天新公布2案診所的接觸者,很快就轉陰,再PCR三採及抗體追蹤。
羅一鈞:目前需要再調查待釐清的感染源傳播鏈,加上今天這1位新北的設計師,感染源待釐清個案總共有9件。
砂石場、跨縣市家庭群聚、中國入境導致家庭群聚案、樹林電子廠移工案、汐止手搖飲案、板橋家庭群聚、日翊物流群聚,以及礁溪長榮跟加貝爾幼兒園群聚,目前都還沒有監測期滿,總共9件。
補充已結案的龍潭農家樂群聚,警政協尋疫調發現有日翊物流確診個案足跡,確實有到過龍潭農家樂。兩起事件可連結在一起。
砂石場群聚案跟高雄跨縣市家庭群聚,在岡山也有地緣及市場足跡的重疊。岡山也特別加強社區採檢,能否找出兩起事件關聯性個案。無症狀個案不見得會出來採檢或就醫,溯源只能盡全力,不一定每件都能找到斷鏈所在關鍵點。
莊人祥:如果是65~74歲,85%跟80%其實都早超過,現在希望各縣市65~74歲,都能達到第1劑85%跟第2劑80%。
75歲以上1/27第1劑75%、第2劑68.4%、加強劑36.3%,2/7第1劑75.5%、第2劑69%、加強劑42.1%。第3劑牽涉到第2劑間隔問題。
針對長者提供一些規畫方案,如居服員2~3月帶服務對象施打疫苗,有200元給付。希望長照機構、洗腎機構能再宣導,加強副作用的說明。另外到2月底還有200元宣導品。
莊人祥:記得輝瑞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大概2萬人份,MSD(默沙東)5千人份。從過年前進口到現在用得不多,20人份,目前感染的人口都比較年輕,症狀非常輕微。各國其實都經歷類似,其他國家可能也進口非常多口服藥,以為預期1個月用幾萬份,但後來只用幾百份。針對量,根據目前需求還在評估中。
莊人祥:如果以過年時間跟之前聖誕節,事實上有提升。如果過年跟去年5~6月相比,當然是會有差距。沒有顯著下降趨勢,最近疫情上升,實聯制有上升。這次疫情也有相當多個案,透過利用實聯制,快速找到可能感染的對象,後續較快速診斷、確診、隔離。如果場所有實聯制,請民眾遵守規定。
李P:我們本來就預期冠狀病毒本身基因不穩定的特性,Omicron不會是句點,一定會繼續不停的突變,適應人類免疫系統的壓力。不停地突變,穿透免疫系統,不停地產生新的變種出來。新變種變成優勢病毒的一個條件,傳播力必須要比原來的強,否則會被自然淘汰。所以看到新突變病毒,好像傳播力越來越強。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作用。
Q有專家說第4劑疫苗會免疫疲乏?
李P:我不知道什麼叫做免疫疲乏,學術上沒有這個名詞,不過有一種叫「免疫耐受性」。如果人體接觸某一種疫苗,不停地、小量地刺激時,有時會視為是自己的東西,對它不再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變成「免疫耐受性」。大病份的感染症,並沒有看到這個現象,因為感染頻率並不是那麼頻繁。
以前做減敏治療就是引起免疫耐受性,每週打1次會過敏的東西,希望慢慢產生免疫耐受性,對過敏藥物或東西,慢慢不會有反應。像幾個月感冒1次,免疫系統不會不堪負荷,不會疲勞怠工。要達到免疫耐受性程度,必須非常頻繁刺激抗原才會。我們幾個月打1次針,在科學上從來沒有產生免疫耐受性。像兒童百日咳疫苗,5歲前要打5針,並沒有看到不良作用。
雪嫩黃 : 李P真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