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轉型正義,保守派最喜歡講歷史功過。拜託耶,就留給歷史研究者去研究吧,他們也還要吵個五十、一百年呢。就拿蔣介石來說,你說他對台灣有什麼功?我們今天在國際上走不出去,還不是因為他堅持「漢賊不兩立」,封鎖了我們的路,不然台灣可能還留在聯合國。1971年中華民國在聯合國面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的危機,資深外交官楊西崑建議蔣介石:臺灣應與中國大陸切割,提議改國名為「中華臺灣共和國/Chinese Republic of Taiwan」,解散國會,成立臨時政體,舉辦公投,以決定臺灣前程;思考很周密。更令人欽佩的是,被蔣介石關十年的雷震,竟然敢再度不怕觸怒「龍顏」,提議改國名為「中華臺灣民主國/The Democratic State of China-Taiwan」。
蔡總統出席了「經國七海文化園區」的揭幕儀式,立即引起藍綠陣營的強烈批判。我是學歷史的人,比較偏向從時間主軸來觀察。我不會像姚人多那樣的強烈反應,也不會像趙少康那樣氣炸,我反而是欣賞蔡總統的膽識。台灣的民主歷史是寧靜革命,確實是由蔣經國宣布解嚴之後,才開啟後來李登輝的宣布總統直選。
蔡英文非常敬佩李總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蔣經國的肯定。真正的民主是「和解」,這種和解共生曾經發生在南非,也發生在德國。蔡英文也是以和解共生的態度看待蔣經國,勇敢面對過去,才有可能創造未來。民主就是台灣文化的總體營造,不應該只是停留在藍綠對決的模式裡。只要對和解有益的行動,我一定會支持。
周婉窈 轉型正義
(照片取自《自由時報》)
昨天我相信很多60歲以上對黨外運動有記憶的人都感到很鬱卒,尤其那些曾經支持/參與黨外運動,甚至犧牲甚多的前輩們,應該更是鬱卒到不知如何是好。
戰後台灣人如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不能學習台灣歷史,但比日本時代更慘的是,毫無鄉土教育(你能告訴我哪個「國家」如此嗎?)。日本時代教科書中沒有台灣歷史,但有很好的鄉土教育,教台灣學童認識並愛台灣這個鄉土。KMT/ROC的統治則沒有台灣歷史,也沒有台灣鄉土,這豈只是壞兩倍的問題,加上鄙視鄉土、歧視各母語,它的「加成」作用非常嚴重,我們到現在都還活在這個無盡惡之中。
△戰後台灣由中華民國代理盟軍接收台灣,也就是軍事佔領台灣,並不等同國籍轉移,但台灣人卻在毫無準備和認知之下被改為中華民國國籍。二戰結束美軍佔領日本,由駐日盟軍總司令(一般稱為GHQ)統治,一直到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才結束,總共6年8月餘(1945/9/2-1952/4/18)。請問:日本人有變成美國人嗎?
△戰後KMT/ROC統治台灣,尤其1950年以後,最有權力的就是這三個人:蔣介石、蔣經國、陳誠。陳誠畢竟不敵太子,於1965年過世,台灣真正掌權者就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