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汗
@nosweat0911
Sun, Jan 23, 2022 10:55 PM
39
4
FightClub
鬥陣俱樂部
呼,幸好我一開始就有看懂芬奇的觀點
過了 20 年,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不懂《鬥陣俱樂部》?(一):專制虐待狂導演大衛芬奇,就是這樣變成專制虐待...
過了 20 年,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不懂《鬥陣俱樂部》?(二):這部電影的笑點在哪裡?誰能幫忙找一下 – 電...
過了 20 年,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不懂《鬥陣俱樂部》?(三):票房大失敗?當全世界的目珠都被蛤仔肉糊到 –...
過了 20 年,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不懂《鬥陣俱樂部》?(四完):是誰沒看懂挑釁大師的終極諷刺? – 電影神...
羅傑伊伯特當年的兩顆星,某種程度上預言了這種弄假成真的發展,人們真的以為他們看懂了《鬥陣俱樂部》,他們並未體會到,自己無法依靠物質社會帶給他們平靜,而只是體會到這社會騙了他們,而他們應該掄起拳頭向世界報復。芬奇與小說家恰克帕拉尼克 (Chuck Palahniuk) 希望人們從苦笑中找到自嘲的樂趣,但許多觀眾只從泰勒德登明顯有著破洞又沒有中心主旨的破壞中,看到了社會裡可以用來遷怒的藉口。
不流汗
@nosweat0911
Sun, Jan 23, 2022 10:55 PM
多年後的《小丑》(Joker) 其實與《鬥陣俱樂部》有非常雷同的命題,但它至少講明了某個小市民如何荒謬又悲劇地成為小丑,但是已經講這麼明的電影,卻仍然引發了美國社會的不安。這真的只能代表,多年來這個社會,對電影的想像力仍然被限縮在很小的範圍,而像是大衛芬奇這樣的挑釁大師,終究被持續地誤讀。
不流汗
@nosweat0911
Sun, Jan 23, 2022 10:56 PM
恰克帕拉尼克還記得,當年芬奇在看到《鬥陣俱樂部》初期試映觀眾的失望反應時,氣得說:「觀眾也太~~~~容易被冒犯了吧!」
20 多年後,我們發現他沒說錯,因為還是有很多人,非常容易被冒犯、無法讀懂暗喻與反諷、不了解《鬥陣俱樂部》是什麼。寧可躲在他們用 IKEA 家具堆成的小窩,滑著抖音、喝著掛耳、度過另一個非常安全的夜晚。
不流汗
@nosweat0911
Sun, Jan 23, 2022 11:00 PM
Sun, Jan 23, 2022 11:32 PM
不論是被其中一項元素冒犯,或者是只接收到激烈的表象素材,本質上都是相同的,多數人預期的是只想從商業片中獲得一種自慰式的快感,說得不好聽一些,多數商業片確實就像是不帶色情的A片,是觀眾用來逃離苦悶現實的安慰劑。
所以像鬥陣俱樂部與小丑這種直接打臉這樣心態的電影,多數人確實是參不透箇中深意的。
不流汗
@nosweat0911
Sun, Jan 23, 2022 11:08 PM
人類是很容易受到物質與感官滿足而迷惑的,不管是拳拳到肉的血脈賁張,或是槍殺高高在上的雞巴主持人的大快人心都一樣,你以為這些題材教你去反抗壓迫你的制度,但你沒有發現的是,當你全盤接收這樣的感官刺激時,你也成了另一個價值下的奴隸。你不是你,也沒有你,諷刺的是,這還是你自己造成的。
不流汗
@nosweat0911
Sun, Jan 23, 2022 11:17 PM
鬥陣俱樂部的結尾改編相對大膽得多,它果斷地炸爛了信用卡大樓,但其實主角的救贖卻是在牽起瑪拉的手的那一瞬間。電影用超激烈的方式做一件無關痛癢的決定,也難怪會被視作缺乏社會責任了。
類似的劇情也發生在神力女超人1984的最後,當大家都收回願望時,就能夠當作沒事一般,繼續日常生活。某種層面來說,似乎呼應著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倡議行為,彷彿只要打著變革的大旗,就可以免除所有責任。
不流汗
@nosweat0911
Sun, Jan 23, 2022 11:31 PM
Mon, Jan 23, 2023 11:32 PM
鬥陣俱樂部被歸類為邪典電影是符合其本質的。畢竟它表現出來的面孔是如此離經叛道又火爆危險,縱使你再怎麼喜歡這部電影,你多少也會覺得這種事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有多麼不妥而且可怕,畢竟人類社會的興盛取決於制度的長久穩定。充滿嘲諷的是,劇中的太空猴子們在泰勒的破屋中過的也是另一個穩定合群的制度,這是身為群居動物的必然,但你仍然可以保留你自己的看法,而非隨波逐流。
簡單易懂的逸董
@tuanuu
Mon, Jan 24, 2022 12:59 AM
忍不住想說,您知道鬥陣俱樂部在對岸被刪結尾然後加劇情嗎?
blueeyesblue
@blueeyesblue
Mon, Jan 24, 2022 1:17 AM
小布就是這麼帥
--
「告訴你,我就是什麼都不缺,」
布萊德彼特在 1999 年接受滾石雜誌採訪時這樣說,
「但是,如果一旦你什麼都有了,那麼接下來你只能面對你自己了。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現在我再說一遍:沒有什麼事物能讓你晚上睡得安穩,你也不會因為這些身外之物,而讓你起床時神清氣爽。」
betawing
@betawing
Mon, Jan 24, 2022 3:16 AM
總覺得龍貓的重點是布萊德彼特的灑脫跟低體脂身材
不流汗
@nosweat0911
Mon, Jan 24, 2022 8:01 AM
簡單易懂的逸董
: 哪泥!?
不流汗
@nosweat0911
Mon, Jan 24, 2022 8:01 AM
刪結尾不意外,但是是加什麼劇情?XD
簡單易懂的逸董
@tuanuu
說
Mon, Jan 24, 2022 8:20 AM
不流汗
:
@tuanuu - 河道上剛好有噗友在談鬥陣俱樂部,那我就要講一個我看到近日最魔幻的新聞。#魔幻之地 原...
不流汗
@nosweat0911
Mon, Jan 24, 2022 10:14 AM
簡單易懂的逸董
: 幹
不流汗
@nosweat0911
Mon, Jan 24, 2022 10:15 AM
前面不是都演了警察也是鬥陣俱樂部成員嗎,怎麼可能還有警察去阻止爆炸XDDDDDD
不流汗
@nosweat0911
Mon, Jan 24, 2022 10:16 AM
是說有點忘了小說最後的寫法?小說最後確實是沒有爆炸的
不流汗
@nosweat0911
Mon, Jan 24, 2022 10:19 AM
betawing
:
大家的重點都是阿
載入新的回覆
羅傑伊伯特當年的兩顆星,某種程度上預言了這種弄假成真的發展,人們真的以為他們看懂了《鬥陣俱樂部》,他們並未體會到,自己無法依靠物質社會帶給他們平靜,而只是體會到這社會騙了他們,而他們應該掄起拳頭向世界報復。芬奇與小說家恰克帕拉尼克 (Chuck Palahniuk) 希望人們從苦笑中找到自嘲的樂趣,但許多觀眾只從泰勒德登明顯有著破洞又沒有中心主旨的破壞中,看到了社會裡可以用來遷怒的藉口。
20 多年後,我們發現他沒說錯,因為還是有很多人,非常容易被冒犯、無法讀懂暗喻與反諷、不了解《鬥陣俱樂部》是什麼。寧可躲在他們用 IKEA 家具堆成的小窩,滑著抖音、喝著掛耳、度過另一個非常安全的夜晚。
所以像鬥陣俱樂部與小丑這種直接打臉這樣心態的電影,多數人確實是參不透箇中深意的。
類似的劇情也發生在神力女超人1984的最後,當大家都收回願望時,就能夠當作沒事一般,繼續日常生活。某種層面來說,似乎呼應著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倡議行為,彷彿只要打著變革的大旗,就可以免除所有責任。
--
「告訴你,我就是什麼都不缺,」
布萊德彼特在 1999 年接受滾石雜誌採訪時這樣說,
「但是,如果一旦你什麼都有了,那麼接下來你只能面對你自己了。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現在我再說一遍:沒有什麼事物能讓你晚上睡得安穩,你也不會因為這些身外之物,而讓你起床時神清氣爽。」
總覺得龍貓的重點是布萊德彼特的灑脫跟低體脂身材大家的重點都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