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5 AM
Sun, Mar 20, 2022 8:59 AM
5
讀書摘要
好書分享
失控的正向思考
正向思考的發展、亂象,以及後果。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6 AM
正向思考出現在很多成功學和勵志的書籍或講座之中,不時會有文章以「科學家已經證明了...」的論調增加說服力,而且聽眾願意相信。
畢竟,「關注負面的事物讓自己不開心又沒有幫助,就算維持正向沒有額外的好處又怎麼樣呢?」有些人可能某種程度會這樣想吧,不想接收太多負能量,其實我也是這樣。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6 AM
「不要跟負向思考的人相處,你的能量會被吸走」
「要讓自己保持笑容和正向,它會讓你的內心也正向起來」
「神已經許諾我們要什麼有什麼,只要我們願意相信」
「向宇宙下訂單」
「我們的心念在型塑這個世界」
「如果結果不如預期,一定是你不夠正向」
「被裁員了也不要抱怨不要批評,保持正向的態度就會有更好的工作在前面等著」
「在心中默念『我也要成為有錢人』」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6 AM
諸如此類的句子,應該多多少少都有看過一些吧?說實話上述的句子也有部分出現在我自己看過的書中,甚至看的當下也沒什麼特別的懷疑,反正試試又不用錢。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6 AM
有些時候書中不講邏輯,不講為何有這樣的因果,總之這樣想就對了,我能成功你也試試看吧。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7 AM
---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7 AM
反過來說,正向思考的信奉者會斥責、排擠提出負面意見,或者是不夠正向的人。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7 AM
「只要相信他是真實的他就一定會發生,如果還沒發生一定是因為內心沒有完全相信,需要更加全心的投入。」
就像「只要一直買樂透,總有一天一定會中獎」一樣,樂透的例子聽起來很荒謬,但是換成另一個同樣沒有因果關係的事就會有人相信呢。而而且這個論調絕對不會有錯,因為責任在當事人自己的心態而已。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8 AM
用比較好理解的例子,我們可以把這種極力要求正向思考的環境視為一個超級大的同溫層,而且涵蓋範圍包括職場和休閒時接觸到的絕大多數人,只說肯定的話,避免抱怨眼前的問題,要不被同化真的想像起來就覺得困難。
在美國打工度假過的朋友表示,他所接觸到的美國人都有非常明顯強迫正向的傾向,不是用正向的方式解讀負面事物,而是將這些事物完全排除在對話範圍外,就如同它不存在一樣。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8 AM
---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9 AM
正向思考在職場的使用非常普及,為的是解決被資遣勞工後的反彈以及留任員工的不安。對資遣員工灌輸「資遣是一件好事,一定有更好的工作在等著你」的想法,降低反彈以及留任員工的不安。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9 AM
只要資遣員工不要抱著負面情緒對留任員工抱怨被資遣這檔事,公司內的影響就可以控制住,即使有人想抱怨也會被攔下或者無人傾聽,被迫把這些放一邊不提,集中在正向的心態找工作。
尤其是當周圍的人這樣做有效的時候。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9 AM
---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9 AM
新興教會也充滿了正向思考,與傳統的喀爾文教派講求自律、勞動不同,核心理念從「原罪」轉變為「神能實現願望」,除此之外還將標誌性的教堂、十字架、聖樂等淡化,用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貼近「客戶們」的期待與喜好。
其實也能理解,難得的周末假日要聽人宣讀自己的罪狀還是聽些帶來希望的事情?結果不言可喻。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9 AM
如果用經營企業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顯然成功的攻佔了市場,但是宗教能當成企業一樣,以市占率和營業額為重,而非傳達神的想法給世人嗎?有的虔誠信徒對宗教不再莊嚴,人不再尊敬神,反而將神當成實現目的的方便許願機感到震驚。
書中對這些事蹟還有更多的記錄。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39 AM
而職場與教會還有個很大的不同,職場會叫人滾蛋而教會不會,因此以上兩者組成了美國人生活中的超大同溫層,不論在何時何地都接受著這樣的理念。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0 AM
Sun, Jan 23, 2022 9:43 AM
---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0 AM
同溫層如此之厚會導致什麼問題呢?過度樂觀的想法讓人相信現實的享受都是自己應得的,帶來不計後果的消費和價款,其中也包含了2008年前後的次級房貸,只要維持著前景一片看好,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的風氣,所有人就得以繼續享受想要的生活,直到泡沫破掉為止。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0 AM
事後的調查發現,爆發之前就有諸多徵兆可以觀察到危險,「為什麼沒人提出警告?」、「不是有專門監管的機構嗎?」、「這麼不合理的規則為什麼當時的人會覺得行得通?」,看似有用的防護機制並沒有確實的產生作用。實際上確實曾有人提出警告,例如「悲觀負面」的財政局官員,他們對著正像同溫層的廣大群眾喊話,但是對方充耳不聞,因為這會影響到自己對未來的美好想像,他們不願相信也壓根就不信。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2 AM
這或許也對我在前幾本書看過的,關於美國人普遍會使用到信用卡循環利息的現象提出解答。
只要你願意相信,這東西就會屬於你;只要你相信,現在買不起的東西以後總能付清,你就能提早享受,因為這是神要給你的。光是想像整個社會風氣都相信這種事真的很可怕。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2 AM
不只是消費者或是上班族,當老闆的過於正向更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想像一下,當公司蒸蒸日上,所想的未來都實現,老闆覺得自己簡直就跟神一樣!?處在這種只願意聽好消息的情況,屬下提出忠告可能反而會丟了飯碗,因此老闆被包在更牢靠的同溫層裡面,自始至終都不會發現問題。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2 AM
---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3 AM
就算不限於正向思考,其他社交上的同溫層也可能發生類似的情況,沒聽到其他的聲音不代表不存在,如果真的這麼想就危險了。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3 AM
Sun, Jan 23, 2022 9:44 AM
作者對於看到最後的讀者,提出的建議是多觀察多思考,不要輕易接受自己無法理解其邏輯與因果關係的事物,「因為大家都這樣說所以一定是對的」這種想法首先要排除掉。遇到麻煩事不是不能正向思考,但是僅止於思考是不會有幫助的,找到適合的部分並加以利用,鼓起勇氣面對並解決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美國建國也絕對不是靠著樂觀,而是覺悟和付出才成功的。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4 AM
以上分享這本讀起來有點硬的正向思考記錄,希望有所幫助。
玉鴞
@proudsun
Sun, Jan 23, 2022 9:45 AM
Sun, Mar 20, 2022 9:02 AM
(完)
likecoin
載入新的回覆
畢竟,「關注負面的事物讓自己不開心又沒有幫助,就算維持正向沒有額外的好處又怎麼樣呢?」有些人可能某種程度會這樣想吧,不想接收太多負能量,其實我也是這樣。
「要讓自己保持笑容和正向,它會讓你的內心也正向起來」
「神已經許諾我們要什麼有什麼,只要我們願意相信」
「向宇宙下訂單」
「我們的心念在型塑這個世界」
「如果結果不如預期,一定是你不夠正向」
「被裁員了也不要抱怨不要批評,保持正向的態度就會有更好的工作在前面等著」
「在心中默念『我也要成為有錢人』」
就像「只要一直買樂透,總有一天一定會中獎」一樣,樂透的例子聽起來很荒謬,但是換成另一個同樣沒有因果關係的事就會有人相信呢。而而且這個論調絕對不會有錯,因為責任在當事人自己的心態而已。
在美國打工度假過的朋友表示,他所接觸到的美國人都有非常明顯強迫正向的傾向,不是用正向的方式解讀負面事物,而是將這些事物完全排除在對話範圍外,就如同它不存在一樣。
尤其是當周圍的人這樣做有效的時候。
其實也能理解,難得的周末假日要聽人宣讀自己的罪狀還是聽些帶來希望的事情?結果不言可喻。
書中對這些事蹟還有更多的記錄。
只要你願意相信,這東西就會屬於你;只要你相信,現在買不起的東西以後總能付清,你就能提早享受,因為這是神要給你的。光是想像整個社會風氣都相信這種事真的很可怕。
畢竟,美國建國也絕對不是靠著樂觀,而是覺悟和付出才成功的。
like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