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https://images.plurk.com/CBCbS0Cokvw2KrECRBavK.jpg https://images.plurk.com/4BXLmZ7kxwiVokEBH7X95X.jpg

大概是關於無效溝通和 社會通道

如果是只有 理解迴路 的人,想事情非常重視「邏輯」,所以跟我們溝通,麻煩盡量 一次只提一個問題 。而且不要瘋狂說情緒的東西。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我一直覺得情緒是很私人的東西,說真的別人沒有這個義務去幫你代謝,有這個需求的話,麻煩態度好一點。

不要仗著關係親密,或是覺得對話方「可以承接」,就開始沒大沒小、亂跳話題……

這是因為,對於有理解迴路的人來說,需要非常嚴謹的邏輯,才能把接收到的訊號,在大腦裡分門別類。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尤其對於頭腦有定義的人來說,我們的大腦是這樣:

①接收到訊號
②分類、設定關鍵字
③確認細節與除錯
④邏輯無誤,歸檔,建立相關脈絡與認知
⑤需要該資訊時,按照自己的邏輯調閱檔案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建檔是沒問題,但遇到講話沒有明確順序,或是語句很凌亂、全都是情緒發言的人。

一般來說,情緒發言不會有清晰的邏輯。
甚至通常很紊亂。

於是理解迴路的大腦,在收到訊號後,就會一直偵測到錯誤。為了正確建立認知,我們需要向談話對象反復確認「為什麼你會有這個結論」、「這個情況到底是在什麼前提下發生」。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有感知迴路的人可能會覺得很煩,因為情緒上來的時候,大多很難做到有邏輯地敘事。(更何況,感知迴路若欠缺覺知通道,本就很難當下頓悟、做出結論)

但這沒辦法,你如果找一個有理解迴路的人,他的邏輯是非常清晰的,所以他需要逐一確認細節。

這種設計本身的功能,是確保問題可以被歸類、解決,以協助人類邁向安全的未來。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你必須明白自己在跟這樣的人說話。
如果你一直灌輸未經整理的訊息,對於理解迴路的人來說,就好像丟了一串沒有排版和初步除錯的程式碼。

他必須額外花時間,協助你debug。

坦白說,這沒什麼,因為每個人的邏輯都不同。對於理解迴路來說,每天都必須經過嚴謹的確認,才會把訊息建檔進他的大腦和資料庫。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但如果總是這樣,而且對方提醒過你:他是重視邏輯的人,你不能總是只跟他說情緒化發言。這會讓他很困擾。

結果你還是一直不經整理就丟情緒垃圾,或顧著講你自己的,除錯和歸檔都沒完成,又進入別的話題……

我覺得這很值得生氣。
因為就變成單方面的配合了。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沒有說過,你不知道
→沒關係,因為真的不知道,不是有惡意的

已經說過很多次,還是被忽略
→你沒有把我的警告放在心上,只想發洩情緒

忽略我需求的關係,有必要維持嗎?
→我會有這個疑問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常被人說「很羨慕我分析事情有條理」,但有條理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任何資訊輸入時,我需要確定每一條訊息的意涵與其精確性」。

這非常需要花時間。

不會因為我頭腦有定義,就可以忽略一些程序。說真的沒辦法,因為單純配備理解迴路,卻沒有感知迴路的人,他不是在「感受」談話者的情緒,而是「偵測與確認」你提供的訊息。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我的設計就是這樣,
這不是透過學習可以改變的事情。

(如果可以的話,我不會抱怨,而是直接學習,因為我的6爻身體,讓我願意遇到問題先嘗試除錯,而不是優先抱怨或情緒化地崩潰)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如果要協助提升對話效率,還有互動的品質,拜託大家,在跟有理解迴路的人講話以前,先整理好:

①你說這些話的目的是什麼?
→情緒化發洩請直接說
「你就是要討拍沒有要聽意見」

②你有沒有打算解決問題?
沒有的話,建議不用跟我說了
→或者一開始就講清楚,你要求認同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那我至少可以放空
或是坦誠我今天狀況沒很好,能不能改天聊?

但其實,我覺得啦,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常講很多情緒化言論,就代表你的身心狀況很不穩定。

你要先去找「為什麼我這麼激動」的根源,然後設法改善和優化現況。而不是一直強調你有情緒,或是狂塞情緒垃圾。

你的情緒,是你自己的事。
如果無法自己清理,請你體諒,別人本來就沒有義務協助處理。然後多少裝好垃圾袋,垃圾不要落地。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一兩次無所謂,一直轟炸真的會煩。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而且到最後就是逼人回:
所以這到底跟我有什麼關係?

這不就是你自己的情緒嗎?
你要學會處理。不能過度依賴別人。

如果是客人,就工作嘛。我的工作本來就涵蓋很高密度的情緒勞動,那也沒辦法。

但說真的,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上班和下班都要處理類似的東西」這件事……

非工作期間我只想放鬆。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我相信很多人其實也一樣。

就好比客服人員,下班也不會想再花時間處理別人的抱怨;老師也不會想在下班的時候,還得管別人功課進度如何;設計師也不會想要下班以後,還得處理跳針又沒有美感的非專業要求。

很多事情就是將心比心。
你自己不喜歡,就不要逼別人接收這些。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人際互動的品質,需要用心經營與維持。
真的不要老是覺得4爻人溫柔體貼就一直這樣XD

雖然我們也不會做什麼過激行為,可如果溝通好幾次,都是一樣的結果,我們會判斷:ok,這個人沒有誠意互動。他只是把我當情緒垃圾桶。

那最後如果不是直接敷衍和無視,
就是讓你沒辦法再聯絡到我。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不是雙向奔赴的人際關係
真的沒有維持的必要

最近幾年深刻體會到這件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