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01 AM
Mon, Jan 10, 2022 1:01 AM
41
13
大人的Small Talk:Apple Podcast内のEP219 職場柯南:我該繼續待在公家單位,...
你說『我要去一個穩定的非官僚體制』,這其實是矛盾的。在我看來,你能不能把『你受不了官僚體制』這句話再深入一些——你到底是受不了什麼東西?
可能,我猜,只是跟你的同事和主管,在某幾件事情上價值觀有偏差。
但那其實是有機會解決的。
你如果是在『人』這部分,找不到一個相處之道,不管是去什麼樣的機構,都會有一樣的人際關係問題。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06 AM
而且我要跟你講哦,
你有一天,真的去一個沒有官僚體系的地方,你的人際關係更複雜!
真的不要把「轉職」,當成是解決職場問題的前幾招。千萬不要。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06 AM
其實,只要經歷過幾次職場就會發現:
跟你價值觀不同的老闆和主管,你去任何公司,一定都會遇到。
因為他看到的東西跟你不一樣。
更多時候,是我們
身為一個工作者、求職者,要慢慢在職場裡面,找到「跟不同價值觀的人互動、相處」的方式。
甚至是找到一些方法去影響他,而不是說我就直接轉職。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09 AM
Mon, Jan 10, 2022 1:24 AM
這不是買東西,我不喜歡一個產品,換掉就好了。不。
很多職場的運作模式就是這個樣子:
固然會有很多人與他們的價值觀,但
我們依然要在組織內尋求共識,大家一起前往某個地方。
所以,
你如果沒有辦法掌握、尋求共識,甚至是找到影響他人、自處的方法,很可能不管再怎麼換,都會是辛苦的。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11 AM
昨天才跟4/6人大聊職場和人際問題8小時
今天就聽到這集。
真的振聾發聵,會不會做人就是根源。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14 AM
Mon, Jan 10, 2022 1:16 AM
也很喜歡31:25分以後那段:
「我們在人生裡,一定會做很多跑道的切換、轉換,這個沒有問題。可是
你每一次的轉換,應該是為了『追求什麼你想要的』才做轉換,而不是為了『想逃避一個你不要的東西』而轉換。
」
「如果只是因為『我討厭公家機關的這個和那個』,所以你去別的地方,你這個就是逃避。
你逃一次,以後習慣用逃避思維去面對問題,最後永遠也找不到你想去的地方
。」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19 AM
Mon, Jan 10, 2022 1:24 AM
真的就是這樣
我年輕的時候多少也會,不過在不喜歡之外,我也會去思考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就是,
這個機關的核心理念,是否根本就和我自己的原則抵觸
。
例如我以前做補教到最後,離職是因為給的錢和休息時間太少,但我的理想人生是「要兼顧生活品質和事業」。
我知道一定有別的工作可以達成這個目標,所以後來找的工作就是這種的。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22 AM
Mon, Jan 10, 2022 1:25 AM
基本上我都是因為信念抵觸,或發現老闆已經喪失鬥志,沒有照顧員工、挑戰極限、開拓市場和解決問題的意念。
我沒空浪費力氣在這種地方-.-
生產者無法在毫無熱情又缺乏理念,只是為了賺錢才工作的模式下,長期作戰(真的會生病)。
所以才離職。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26 AM
Mon, Jan 10, 2022 2:58 AM
那種離職,是因為「我知道這裡不再有我要的」、「我始終努力解決問題,但其他人都在仰賴我的解決能力,卻沒有要跟著成長和進步」。
變成單方面被寄生,而沒有得到應得的尊重與報酬。極度失望和委屈,所以我走。
而不是「嗚嗚我討厭你們」,這真的太幼稚了。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29 AM
人跟人處不來,是很正常的事。
問題就是能不能克服「我就怕被罵啊」的尊嚴,以達成共識、完成任務為目標,去調整你的身段。
如果你今天認同這個公司的理念,也深知你做的事情是為了什麼(例如你自己內在的信念),彎腰低頭就只是手段而已。
當然也可以拒絕合作,可必須是為了你內在的最高原則。而且你要講出來為何拒絕。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32 AM
Mon, Jan 10, 2022 2:50 AM
例如我以前在補教業,遇過很愛刁的前輩,他常常使喚我打雜。我一開始會做,可是久了我會拒絕。
我拒絕他的理由是:
我來這裡是為了教書,不是為了打雜。
這些打雜我真的嘗試做過,但我發現沒什麼幫助。
如果是清潔環境,給孩子一個乾淨、舒適的學習空間,這我完全沒問題,也很樂意。
但是整理書架和別的小事,這可以請打掃阿姨和庶務人員解決。一直處理瑣事,反而影響我的工作效率。
所以我會拒絕。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34 AM
Mon, Jan 10, 2022 2:51 AM
就是像這樣,我並不是永遠都4爻老好人-.-
我平常可以為了達成共同目的(教好孩子)而耐著性子,跟任何家長做良性互動、溝通;或捨棄尊嚴,虛心向厲害的老師求教。
但可以花錢解決的小事幹嘛浪費時間,有這時間不如拿去解決學生的提問……
我是來這裡解決問題的,不是來被問題解決。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42 AM
有這種覺知的話,
剩下就是能力和立論,能不能說服對方。
當我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可以解決別人都無法處理的問題,我試圖拒絕抵觸自身信念和原則的要求,別人才會覺得:嗯!有道理!你真有原則!
要是我連自己的工作都應付不了,那就只能先配合看看。搞不好會發現:對方的建議其實更有效率、更能節省時間。原來是我之前搞錯了啊!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46 AM
Mon, Jan 10, 2022 1:47 AM
職場畢竟就是講實力的地方,很少有人是真的完全沒能力,只會搞關係。有些人的能力,其實很值得學習。正因為「跟自己不同」,才有透過磨合,互相學習、成長的機會。
當然如果已經沒什麼好學的,該登出就登出,不需要留戀。只要你搞懂「我為什麼離開」、「我有更想做的事」就好了。
有目標和目的而離職,與逃避性質的離職,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Mon, Jan 10, 2022 1:53 AM
Mon, Jan 10, 2022 2:49 AM
不過這些都比不上「健康被嚴重影響」而離職,身心狀況真的還是最根源的資本。
如果是發現長期被壓榨和剝削,導致自我認同低落、身體開始生病,這個絕對就是立刻走人了。因為多拖一天,就是多耗損一天,太虧了。
你虛耗的健康,這些職場也不會還給你。
請好好為了自己而打算吧!
載入新的回覆
可能,我猜,只是跟你的同事和主管,在某幾件事情上價值觀有偏差。
但那其實是有機會解決的。
你如果是在『人』這部分,找不到一個相處之道,不管是去什麼樣的機構,都會有一樣的人際關係問題。
真的不要把「轉職」,當成是解決職場問題的前幾招。千萬不要。
跟你價值觀不同的老闆和主管,你去任何公司,一定都會遇到。因為他看到的東西跟你不一樣。
更多時候,是我們身為一個工作者、求職者,要慢慢在職場裡面,找到「跟不同價值觀的人互動、相處」的方式。甚至是找到一些方法去影響他,而不是說我就直接轉職。
很多職場的運作模式就是這個樣子:
固然會有很多人與他們的價值觀,但我們依然要在組織內尋求共識,大家一起前往某個地方。
所以,你如果沒有辦法掌握、尋求共識,甚至是找到影響他人、自處的方法,很可能不管再怎麼換,都會是辛苦的。
昨天才跟4/6人大聊職場和人際問題8小時
今天就聽到這集。
真的振聾發聵,會不會做人就是根源。
「我們在人生裡,一定會做很多跑道的切換、轉換,這個沒有問題。可是你每一次的轉換,應該是為了『追求什麼你想要的』才做轉換,而不是為了『想逃避一個你不要的東西』而轉換。」
「如果只是因為『我討厭公家機關的這個和那個』,所以你去別的地方,你這個就是逃避。你逃一次,以後習慣用逃避思維去面對問題,最後永遠也找不到你想去的地方。」
我年輕的時候多少也會,不過在不喜歡之外,我也會去思考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就是,這個機關的核心理念,是否根本就和我自己的原則抵觸。
例如我以前做補教到最後,離職是因為給的錢和休息時間太少,但我的理想人生是「要兼顧生活品質和事業」。
我知道一定有別的工作可以達成這個目標,所以後來找的工作就是這種的。
我沒空浪費力氣在這種地方-.-
生產者無法在毫無熱情又缺乏理念,只是為了賺錢才工作的模式下,長期作戰(真的會生病)。
所以才離職。
變成單方面被寄生,而沒有得到應得的尊重與報酬。極度失望和委屈,所以我走。
而不是「嗚嗚我討厭你們」,這真的太幼稚了。
問題就是能不能克服「我就怕被罵啊」的尊嚴,以達成共識、完成任務為目標,去調整你的身段。
如果你今天認同這個公司的理念,也深知你做的事情是為了什麼(例如你自己內在的信念),彎腰低頭就只是手段而已。
當然也可以拒絕合作,可必須是為了你內在的最高原則。而且你要講出來為何拒絕。
我拒絕他的理由是:
我來這裡是為了教書,不是為了打雜。
這些打雜我真的嘗試做過,但我發現沒什麼幫助。
如果是清潔環境,給孩子一個乾淨、舒適的學習空間,這我完全沒問題,也很樂意。
但是整理書架和別的小事,這可以請打掃阿姨和庶務人員解決。一直處理瑣事,反而影響我的工作效率。
所以我會拒絕。
我平常可以為了達成共同目的(教好孩子)而耐著性子,跟任何家長做良性互動、溝通;或捨棄尊嚴,虛心向厲害的老師求教。
但可以花錢解決的小事幹嘛浪費時間,有這時間不如拿去解決學生的提問……
我是來這裡解決問題的,不是來被問題解決。
剩下就是能力和立論,能不能說服對方。
當我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可以解決別人都無法處理的問題,我試圖拒絕抵觸自身信念和原則的要求,別人才會覺得:嗯!有道理!你真有原則!
要是我連自己的工作都應付不了,那就只能先配合看看。搞不好會發現:對方的建議其實更有效率、更能節省時間。原來是我之前搞錯了啊!
當然如果已經沒什麼好學的,該登出就登出,不需要留戀。只要你搞懂「我為什麼離開」、「我有更想做的事」就好了。
有目標和目的而離職,與逃避性質的離職,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如果是發現長期被壓榨和剝削,導致自我認同低落、身體開始生病,這個絕對就是立刻走人了。因為多拖一天,就是多耗損一天,太虧了。
你虛耗的健康,這些職場也不會還給你。
請好好為了自己而打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