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夫|TOS梅莉撒
田野調查
“眾人發現了一座寬闊的洞穴,走到深處發現地表乾燥得多。看來在這紮營度過出艙後的第一夜,可能是最安全的選擇了”
實地考察是生物學的基礎,若不是有生存壓力在,梅莉撒早就把每個看到的東西都抓起來剖了,現在他們有收集到的木材,一個遮蔽處和小火堆,勉強算是度過了出艙之後的危險期,而她也有閒情逸致恢復自己天體生物學家(過度好奇)的本性,開始手癢的分析大家收集來的各是食材,並記錄每個人食用後的心得報告,對其進行統整,順便解析這些神奇的生物。
梅莉撒:「記住每個人今天都只吃一種食物,而且僅能少量進食,以免全部人一起食物中毒,大家說好不好!放心,我會負責記錄和急救的!」
顯然,梅莉撒並沒有發現自己也是讓人不太放心的原因之一。
伊索夫|TOS梅莉撒
【生態觀察記錄 Note 5.】
暗紅果子樹
一般來說樹果就是要給人吃的,不過這些樹果的入口性不佳,含油性高,其中有些則是具有像鹹湯一樣的口感,推測是尚未完全成熟,雖然在地球上紅色的果實表示成熟,但在這邊由於可見光的強度偏低而且又偏藍綠,暗紅色的果樹再多數的生物眼中恐怕是黑色的,或許口感像鹹湯的那幾個才是熟透的,這些植物可能會透過紅外線信號或氣味來標示成熟,只是人類的肉眼無法分辨;在這顆熱量就是生命的星球上,高含油率的食物確實是足以吸引其他生物,可惜人類的腸胃可能沒辦法消耗那麼多的油,倒是可以考慮磨碎之後作為燃料使用,但願發電機爆炸的原因不是使用了樹果油當燃料。
伊索夫|TOS梅莉撒
發光蘚苔
有些孢子較重的蘚苔會需要其他生物來傳遞孢子,產生螢光特性或許是為了更容易被發現和取用,不過也是因為太過顯眼,幾乎都快被其他生物吃完了,這玩意或許可以做為很好的誘餌,可以結合陷阱來捕獲研究用樣品…嗯,我想寫的是『動物性蛋白質』,總之既然這玩意那麼受歡迎,把他們全部吃掉或許不是一個好選擇,我提議留一些下來看看到底是什麼生物在吃它,並設一些簡單的套索陷阱在旁邊,搞不好能捕到一份大餐。
伊索夫|TOS梅莉撒
鮮豔蘑菇
直覺上會覺得這些蘑菇光看顏色就覺得不太安全,在地球上這是警戒色,不過在光色昏暗的星球這些繽紛的色彩帶表什麼意義就有待商榷了,會和發光蘚苔一樣是為了招來動物嗎?不過如果演化環境和地球差異不大的化,真菌的孢子較輕,似乎沒有這個必要性,但在這裡由於演化樹的差異,他們也可能產出較重、較難飄遠的孢子,因此需要其他手段來進行傳遞;目前我對這些蕈類的安全性保持懷疑態度,應該要多觀察、留意原生種的生物怎麼和它們互動來判定在食用上是否安全。
伊索夫|TOS梅莉撒
金粉蝶
這是一種非常漂亮、高調的生物,醒目的外觀對於在這種昏暗的叢林裡交配可能有其必要性,牠們的鱗粉似乎是一種多糖或聚醣,在人類的舌頭上面可以產生甜味,和暗紅果子樹的互動讓人有些在意,吸食這個行為並不會協助種子傳播,難道我們認為是果實的東西其實是花?這樣或許可以解釋樹果又苦又澀的問題,可惜沒辦法在這邊多待幾季,不然應該能看到非常不得了的共生環境。
 
怪角棕魚
沒有鱗片的魚到底是因為在演化上非常原始還是重新退化回去?這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可能需要用高倍率顯微鏡觀察,看看有沒有鱗片的痕跡,一般來說魚鱗是一種防禦性結構,藉由讓自己變得難以入口來對抗那些牙齒不多的掠食者,魚鱗退化與細化的原因不外乎兩個原因1生活條件影響(例如彈塗魚)、2掠食者強度太高鱗片起不了作用。
伊索夫|TOS梅莉撒
儘管它們似乎都有點營養不良的模樣,不過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畢竟這個星球上的水體生物質量受限於日照,多半會集中在有火山或熱泉活動的水底,因此淡水魚大概不會過的太舒適,牠們的主食多半是落入水中的腐植類或是食用腐植類的昆蟲,從這個角度來看,這裡在之前可能有一小段時間沒下雨了,直到今天才降下暴雨,也代表很多掠食動物會趁機出來玩,嗯,非常有趣。
伊索夫|TOS梅莉撒
----
拉線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