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Wed, Dec 29, 2021 6:01 PM
Wed, Dec 29, 2021 6:03 PM
39
69
窩快訊/140縣道是苗栗與台中石虎交流的重要廊道,2011年至2020年,曾發生13起石虎路殺死亡事件,全縣56起路殺有將近4成都發生在此,是苗栗縣石虎路殺最頻繁的縣道。
基於生態保育及用路安全考量,2020年1月苗栗縣政府曾決議,讓140縣道卓蘭三義路段,及附近發生過6起路殺的台13甲造橋路段,從原先的60公里速限,修改為日間60公里、夜間降速至50公里,配合石虎出沒時段調整,希望能有效與快速降低石虎路殺。
140縣道同樣為當地交通要道,民眾抱怨當地農產運輸受夜間速限影響,且2021年此路段並未發生石虎路殺,表示相關道路修繕與保育工程已見效,希望速限能不分日夜統一至60公里,甚至提高到70公里。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Wed, Dec 29, 2021 6:02 PM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美汀則表示:「夜間視線較差,夜間降速不僅保護野生動物,對用路人來說也相對安全。」
而苗栗縣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在12月23日聽取農業處、工務處及公路總局等單位意見後決議,140縣道將恢復60公里速限,後續等待工務處公告並施行。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Wed, Dec 29, 2021 6:03 PM
------------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Wed, Dec 29, 2021 6:05 PM
Wed, Dec 29, 2021 6:09 PM
國小路口跟住宅區小巷既然都沒發生幼兒學童與老人路殺就可以恢復時速60公里等出人命再說囉?是這樣的邏輯嗎?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Wed, Dec 29, 2021 6:12 PM
花了一大筆錢調查才知道的熱點,可以沒有路殺是多麼棒的成果,為什麼不大書特書洗刷苗栗的污名,而是「喔喔功課做完了可以下課了嗎」?
苗栗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啊
aoikage
@aoikage
Wed, Dec 29, 2021 6:52 PM
地方自治
月子▶接盤大師豹豹
@angelustsuki
Wed, Dec 29, 2021 11:01 PM
白癡苗栗一點都不意外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12:38 AM
應該是要考慮改變道路設施來降低時速。而不是大筆一揮就降低時速
這樣沒人會遵守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12:42 AM
這樣的道路,諸君不看儀表板的狀態下,自然行駛,會用多少時速通過?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12:46 AM
140縣道16~25公里處,基本上是沿著大安溪畔走。
沒有國小、住宅,只有農田、丘陵、砂石廠
𝘐𝘙𝘳𝘪 || separ
@sventovyd
Thu, Dec 30, 2021 12:58 AM
降低速限已經說最便宜又快速有效的辦法了吧,要修建生態廊道等友善設施首先還要苗栗願意給錢認真規劃,就算真的有要弄好了,在完工之前又會死多少隻?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1:28 AM
aleonayagami
:
這也是一種方式,前方視線不夠遠的時候,駕駛人會自己降低時速通過
總而言之,不是在那邊划芭辣拳說要降多少時速就有用
生態廊道絕對要爭取,不是限速石虎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當地居民被迫在利益之間做選擇時,難保不會又回到毒殺石虎的年代?
奈特☣腐宅
@Divanatte
Thu, Dec 30, 2021 1:56 AM
苗栗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第一,議會跟縣長現在應該正在吵竹竹苗合併,沒空管
第二,苗栗縣沒錢,對,沒有錢,我們偉大的劉前縣長錢花爽了就走人,徐縣長算努力了,但抱歉,是真的窮。
第三,生態廊道+1,能不讓石虎在路上跑比你在那邊速限改來改去好得多,因為砂石車才不會管你有沒有小動物在底下跑,就算是狗都照輾過去。
現在的問題就是苗栗縣議會現在去提要生態廊道,他們會跟你講沒經費
前陣子把錢拿去蓋某漁港道路旁的大排加蓋工程+道路拓寬了,觀光收入嘛
啊限速就是會讓當地工廠、農家不爽,人家跑貨也是在趕時間,鄉下人的觀念是自己吃飽有賺錢比較重要,石虎保育不在他們的關心列表裡。
身為在地人我覺得要先清楚苗栗現在是什麼樣子。
噴苗栗國大家都會噴,連我自己都會噴,但噴沒用,要找到問題徵結在哪才有解
奈特☣腐宅
@Divanatte
Thu, Dec 30, 2021 2:08 AM
走議會施壓是沒有用的,我不覺得對一個議長副議長完全自己人說好是誰就好這種內定即可的議會會因為有人罵他們沒有做石虎保育就有變化
這種制度下你要肉眼可見的改變只能給利益或是有關係,沒有足夠的利益或是有後台他們才不會動。
最多就是跑去當地跟當地人聊天,然後跟你講當地人怎麼想,交差了事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2:10 AM
aleonayagami
:
剛剛想到關路燈雖然會降低時速,但是夜間就更看不到石虎了
奈特☣腐宅
@Divanatte
Thu, Dec 30, 2021 2:20 AM
aleonayagami
:
有路燈也沒差啦不開燈就沒有光了跟我家旁邊的路燈一樣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Thu, Dec 30, 2021 5:51 AM
aleonayagami
: 生態廊道的問題不是建設經費,不是只是蓋幾座生態走道,是要有目的讓不同族群交換DNA用的,要知道那個點架廊道最有效率,就必須先調查,
問題是調查的人手跟經費
沃夫☆生意還要做,KMT下台
@wolfgangc
說
Thu, Dec 30, 2021 5:52 AM
60的煞車距離跟50一樣再來談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Thu, Dec 30, 2021 5:54 AM
Thu, Dec 30, 2021 5:54 AM
很多保育協會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支持者多,能專力調查者稀。
這件事很多人想,但沒有人做。
然後老在曬的新加坡生態廊道、其實是
政府自己破壞保育區硬開路進去,把彌補說成功蹟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Thu, Dec 30, 2021 5:56 AM
Thu, Dec 30, 2021 6:10 AM
aleonayagami
: 應該說不只是募款,也是要管理國土的單位同意與合作喔,不管是縣府、保育單位、林務或農業。這件事想做就甩不掉他們,因為石虎不是跟黑熊一樣跟人類生活環境有距離。石虎的生活環境跟人類高度重疊。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5:57 AM
不能先弄這個嗎?
全球首創石虎路殺預警系統 台3線智慧上路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5:58 AM
這個9km裝設感應器,調查適當的地點建設生態走廊,應該是可以做得到的事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Thu, Dec 30, 2021 5:59 AM
Thu, Dec 30, 2021 6:01 AM
茶米
: 這個就是前面說的,苗栗花錢請協會調查出來的路殺熱點後,花錢設置的。
也就是苗栗有做,他們真的有做。
而且成功了後他們放棄這整個模組,抵抗自己達成的成果啊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6:02 AM
所以其實已經有調查出適合的路徑,但是裝死不想做生態廊道這樣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Thu, Dec 30, 2021 6:02 AM
Thu, Dec 30, 2021 6:09 AM
茶米
: 不,廊道還沒,廊道跟大家想像的用法有一點不一樣。看我之前留言。調查路殺是統整過去所有路殺地點與時間。是調查事故熱點而已。廊道是要知道石虎怎麼移動外,還有協助DNA不同的石虎(含其他生物族群)交流與流動DNA保持多樣性/避免滅絕
「要怎麼知道DNA是不同的」這個其實是大計畫,需要的費用高於給動物造橋鋪路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6:11 AM
以這篇來看,現在只是缺乏調查140縣道的丘陵跟另一側大安溪畔的生態而已,對嗎?
幫野生動物過馬路:動物通道可靠嗎? - PanSci 泛科學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Thu, Dec 30, 2021 6:13 AM
茶米
: 這篇文章是2014,我不知道調查有沒有進展,要問一下進度跟新到哪了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Thu, Dec 30, 2021 6:15 AM
Thu, Dec 30, 2021 6:16 AM
動物走道的話他們確實陸續有做一些便橋、涵洞類的生物走道--有些是利用動物本來就自己利用的排水路做改良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6:19 AM
目前台灣的石虎路殺改善都有把動物通道納入考量,苗29、苗140跟老庄溪等地方都有。140的通道在火炎山隧道兩端,這邊也曾經發生過2起路殺。
但要做有效的動物通道不是那麼容易,除了上面提到的經費以外,通道要有用就要搭配防護網來導引(不然動物不會去走),然後就會遇到私有地無權施工等問題、路旁邊是私人果園啦之類的。或有道路交錯圍不起來、調查不到某段的石虎穿越熱區等問題。
目前各路段大多是找現有的涵洞來改建,省時省錢又是公家設施。不過數量就會很有限。
這噗提到的限速等措施,主要是為了補足「防護網與現有通道」無法適用、無法保護到的路段。這些路段的前提就是難以設置動物通道。而這些其他措施也是主要被反彈的項目,除了夜間降速之外,區間測速、跳動路面等任何會影響人類的,都看過被抗議過。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6:22 AM
Thu, Dec 30, 2021 6:31 AM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篇:
https://www.forest.gov.tw/...
臺灣林業雙月刊的這篇文章還蠻完整介紹苗栗縣最新的路殺改善措施,也蠻好吸收的,雖然有點像是美化過的漂亮政績宣導 XD
想要深入一點的話可以看環資中心的研究報告重點(2020):
【重點整理】苗栗縣大尺度路殺報告——人與動物的「過馬路」學問 石虎保育如何搶先機?
奈特☣腐宅
@Divanatte
Thu, Dec 30, 2021 6:24 AM
現在是比較希望不要再出現這種事
砸8千萬把苗栗石虎家變公園 專家PO千字文+衛星照狠打臉 | ETtoday社會新聞 | ETtoday...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6:28 AM
林業雙月刊那篇也有提到速限抗議的一些些細節,
「苗140線加強取締超速違規、提報道安會議夜間降速及建置區間測速系統,均引起地方很大反彈,
曾有民眾表示要親眼見到石虎穿越苗140線才會同意劃設減速標線,地方人士企圖以政治影響力逼退區間測速系統。
」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6:29 AM
弦音樹
:
感恩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6:41 AM
就google map上看起來,140縣道 16~25km處,僅剩高架段沒有設置圍籬。
高架段也不是路殺的熱點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6:41 AM
Thu, Dec 30, 2021 6:43 AM
相關演講跟研究報告裡有提出很多種道路改善的方法,在台灣也都有在施行。
從大家最知道的動物通道(搭配導引網)、速限措施(夜間降速、區間測速)、跳動路面,到比較少人知道的反光板(反射車光到兩旁警示野生動物)、AI辨識預警系統(石虎紅綠燈,上面有人有貼)、清除看路阻礙(清除綠籬、增加護欄空隙,讓野生動物不會被擋住而看不到路)。
說真的,速限就是最惹人厭的那種 XD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6:45 AM
Thu, Dec 30, 2021 6:47 AM
茶米
: 小弟有點沒跟上,為什麼特別講16~25K這段呢?研究報告裡剛好有相關路段,一起分享上來。
「縣道140之23K~25K路段周邊多為私人果園,且有數條農路相接,此外本路段尚無發現石虎主要穿越熱區,加上難以設置防護網進行導引,因此現階段若設置涵洞恐成效不佳。」
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6:47 AM
這段是特別指出難以架設動物通道的路段,剛好有記起來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6:56 AM
Thu, Dec 30, 2021 7:00 AM
然後AI路殺預警系統很貴,可能要有相當經費才能裝下一組... 據說1台是600萬元 by石虎保育協會演講。個人認為同樣的錢如果拿去做其他成本比較低的措施,可以將動物保護的效果更普及一些,應該會比較好一些 ._.
不過用AI辨識來保護動物是真的很帥,特生中心臉書上也有分享真的讓路過的石虎避開車的影片。當中還有野放出去、希望他能好好生活的石虎,就真的被這個系統給幫助到了。
智慧道路(路殺預警系統)with公館石虎哥哥:
Facebook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6:57 AM
弦音樹
: 因為這段路是這次要恢復統一速限的路段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6:58 AM
茶米
: 原來如此,感謝你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7:22 AM
茶米
: 大大如果有興趣研究路段的話,可以看看PDF檔的61頁,「縣道 140 卓蘭段」,有23~25K的道路描述跟建議改善措施。
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7:36 AM
Thu, Dec 30, 2021 8:08 AM
個人的解讀是,該處的農路、私人果園多,難以架設導引網跟動物通道,所以建議的優先改善項目是從速限下手,報告中專家建議的是區間測速、苗縣府提出夜間降速也是同樣方向。
但也因為附近的果產運輸需求,速限措施受到的反彈也比較大,之前在新聞上也有看到說果物運輸會趕著夜間要出貨。報告中也有提到2019年5月時,卓蘭鎮公所就有提案要提升該路段速限。
2019年:速限60,當地想要提升,不通過
2020年:夜間降速,日間60夜間50
2022年:調整回速限60
從手上的資訊來看,時間軸整理起來大概是這樣。這次除了確定要取消2020年的夜間措施以外,還把2019年的速限提升又提出了1次。
如果不從速限下手的話,剩下的優先建議措施是清除綠籬跟修改分隔島,都是要改善視線跟動線,讓石虎想辦法自己過馬路的作法。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7:39 AM
弦音樹
:
感恩! 下班後再仔細拜讀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7:50 AM
弦音樹
:
就我的立場來說,沒有任何對應配套,大筆一揮降低速限跟設置測速取締
過於粗暴,也不尊重當地農家,成效可能也有限,卻會引起反彈
說真的,50km/h跟60km/h煞停距離差異只有縮短4m,差異說大也不大。
彎繞如縣道130,速限只有30~50km,照樣有路殺事件...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8:04 AM
Thu, Dec 30, 2021 8:05 AM
茶米
: 個人是覺得夜間降速對用路人是真的有點擾民,不說數值多少,光是要記白天晚上差異就有點麻煩
雖然同樣是速限措施,不過夜間降速這措施是苗栗縣政府之前提出的,而不是專家們在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建議項目。2019年的時候苗縣府還提出過140縣道夜間禁行大型車這種腦袋撞到的政策,連石虎保育協會的理事都幫忙反對。
140縣道深夜禁行21噸以上大型車 卓蘭農民反彈 - 生活
Facebook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8:11 AM
aleonayagami
: 很扯吧,真的是腦袋撞到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8:19 AM
手上的相關資料大概就這些了,感謝大家的閱讀,也感謝噗主開了這噗讓更多人能夠關注。希望新的1年石虎能跟人們共處得更順利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Thu, Dec 30, 2021 8:22 AM
弦音樹
: 謝謝你的補充,幫了很大的忙,也祝你新年快樂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8:39 AM
讀完了140縣道部分的建議分析,裡面似乎沒有日夜間不同速限的建議
除了25K設置區間測速以外,其他都是以改善生物通道,老庄溪應該改用生態工法及道路設施改善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8:40 AM
全段也是以60km/h的狀態去分析改善
茶米
@gpltw
Thu, Dec 30, 2021 8:41 AM
整段看完,老庄溪的改善工程遠比搞道路速限有效
弦音樹
@KMN_TREE
說
Thu, Dec 30, 2021 8:45 AM
Thu, Dec 30, 2021 8:48 AM
茶米
:
對呀,沒有喔。夜間降速是苗栗縣政府後來提出來的,不是研究報告當中的內容。
老庄溪的話前陣子有蓋了兩條石虎橋,石虎保育協會的理事有協助給予建議。不過目前還在觀察成效中的樣子,比較沒看到後續資訊。
全國首座友善野生動物跨河通道 苗縣盼降低路殺壓力 - 寶島
泡泡破掉,啵
@mistalai
Thu, Dec 30, 2021 2:06 PM
Thu, Dec 30, 2021 2:07 PM
老家在卓蘭路過,速限可能只有外地人在遵守,我記得區間沒在執行,只有有固定測速那段大家會減速
燕燕兒
@0202014
Mon, Jan 3, 2022 3:45 PM
很好奇那邊不能做類似動物專用道嗎!?應該會比偵測器便宜,偶爾會走那條路,限速只是治標不治本,有時候晚上視線差,要預防衝出來的動物真的很難。
茶米
@gpltw
說
Mon, Jan 3, 2022 4:25 PM
燕燕兒
:
就
弦音樹
提供的資料,目前140縣道熱點都是建置生物通道,稍微欠缺的地方也都持續有嘗試改進,只差一些護欄的改善之類的道路工程。
載入新的回覆
基於生態保育及用路安全考量,2020年1月苗栗縣政府曾決議,讓140縣道卓蘭三義路段,及附近發生過6起路殺的台13甲造橋路段,從原先的60公里速限,修改為日間60公里、夜間降速至50公里,配合石虎出沒時段調整,希望能有效與快速降低石虎路殺。
140縣道同樣為當地交通要道,民眾抱怨當地農產運輸受夜間速限影響,且2021年此路段並未發生石虎路殺,表示相關道路修繕與保育工程已見效,希望速限能不分日夜統一至60公里,甚至提高到70公里。
而苗栗縣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在12月23日聽取農業處、工務處及公路總局等單位意見後決議,140縣道將恢復60公里速限,後續等待工務處公告並施行。
苗栗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啊
這樣沒人會遵守
沒有國小、住宅,只有農田、丘陵、砂石廠
這也是一種方式,前方視線不夠遠的時候,駕駛人會自己降低時速通過
總而言之,不是在那邊划芭辣拳說要降多少時速就有用
生態廊道絕對要爭取,不是限速石虎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當地居民被迫在利益之間做選擇時,難保不會又回到毒殺石虎的年代?
第一,議會跟縣長現在應該正在吵竹竹苗合併,沒空管
第二,苗栗縣沒錢,對,沒有錢,我們偉大的劉前縣長錢花爽了就走人,徐縣長算努力了,但抱歉,是真的窮。
第三,生態廊道+1,能不讓石虎在路上跑比你在那邊速限改來改去好得多,因為砂石車才不會管你有沒有小動物在底下跑,就算是狗都照輾過去。
現在的問題就是苗栗縣議會現在去提要生態廊道,他們會跟你講沒經費
前陣子把錢拿去蓋某漁港道路旁的大排加蓋工程+道路拓寬了,觀光收入嘛啊限速就是會讓當地工廠、農家不爽,人家跑貨也是在趕時間,鄉下人的觀念是自己吃飽有賺錢比較重要,石虎保育不在他們的關心列表裡。
身為在地人我覺得要先清楚苗栗現在是什麼樣子。
噴苗栗國大家都會噴,連我自己都會噴,但噴沒用,要找到問題徵結在哪才有解
這種制度下你要肉眼可見的改變只能給利益或是有關係,沒有足夠的利益或是有後台他們才不會動。
最多就是跑去當地跟當地人聊天,然後跟你講當地人怎麼想,交差了事
剛剛想到關路燈雖然會降低時速,但是夜間就更看不到石虎了
有路燈也沒差啦不開燈就沒有光了跟我家旁邊的路燈一樣問題是調查的人手跟經費
支持者多,能專力調查者稀。
這件事很多人想,但沒有人做。
然後老在曬的新加坡生態廊道、其實是政府自己破壞保育區硬開路進去,把彌補說成功蹟
也就是苗栗有做,他們真的有做。
而且成功了後他們放棄這整個模組,抵抗自己達成的成果啊
「要怎麼知道DNA是不同的」這個其實是大計畫,需要的費用高於給動物造橋鋪路
但要做有效的動物通道不是那麼容易,除了上面提到的經費以外,通道要有用就要搭配防護網來導引(不然動物不會去走),然後就會遇到私有地無權施工等問題、路旁邊是私人果園啦之類的。或有道路交錯圍不起來、調查不到某段的石虎穿越熱區等問題。
目前各路段大多是找現有的涵洞來改建,省時省錢又是公家設施。不過數量就會很有限。
這噗提到的限速等措施,主要是為了補足「防護網與現有通道」無法適用、無法保護到的路段。這些路段的前提就是難以設置動物通道。而這些其他措施也是主要被反彈的項目,除了夜間降速之外,區間測速、跳動路面等任何會影響人類的,都看過被抗議過。
https://www.forest.gov.tw/...
臺灣林業雙月刊的這篇文章還蠻完整介紹苗栗縣最新的路殺改善措施,也蠻好吸收的,雖然有點像是美化過的漂亮政績宣導 XD
想要深入一點的話可以看環資中心的研究報告重點(2020):
「苗140線加強取締超速違規、提報道安會議夜間降速及建置區間測速系統,均引起地方很大反彈,曾有民眾表示要親眼見到石虎穿越苗140線才會同意劃設減速標線,地方人士企圖以政治影響力逼退區間測速系統。」
高架段也不是路殺的熱點
從大家最知道的動物通道(搭配導引網)、速限措施(夜間降速、區間測速)、跳動路面,到比較少人知道的反光板(反射車光到兩旁警示野生動物)、AI辨識預警系統(石虎紅綠燈,上面有人有貼)、清除看路阻礙(清除綠籬、增加護欄空隙,讓野生動物不會被擋住而看不到路)。
說真的,速限就是最惹人厭的那種 XD
「縣道140之23K~25K路段周邊多為私人果園,且有數條農路相接,此外本路段尚無發現石虎主要穿越熱區,加上難以設置防護網進行導引,因此現階段若設置涵洞恐成效不佳。」
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
不過用AI辨識來保護動物是真的很帥,特生中心臉書上也有分享真的讓路過的石虎避開車的影片。當中還有野放出去、希望他能好好生活的石虎,就真的被這個系統給幫助到了。
智慧道路(路殺預警系統)with公館石虎哥哥:
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
但也因為附近的果產運輸需求,速限措施受到的反彈也比較大,之前在新聞上也有看到說果物運輸會趕著夜間要出貨。報告中也有提到2019年5月時,卓蘭鎮公所就有提案要提升該路段速限。
2019年:速限60,當地想要提升,不通過
2020年:夜間降速,日間60夜間50
2022年:調整回速限60
從手上的資訊來看,時間軸整理起來大概是這樣。這次除了確定要取消2020年的夜間措施以外,還把2019年的速限提升又提出了1次。
如果不從速限下手的話,剩下的優先建議措施是清除綠籬跟修改分隔島,都是要改善視線跟動線,讓石虎想辦法自己過馬路的作法。
感恩! 下班後再仔細拜讀
就我的立場來說,沒有任何對應配套,大筆一揮降低速限跟設置測速取締
過於粗暴,也不尊重當地農家,成效可能也有限,卻會引起反彈
說真的,50km/h跟60km/h煞停距離差異只有縮短4m,差異說大也不大。
彎繞如縣道130,速限只有30~50km,照樣有路殺事件...
雖然同樣是速限措施,不過夜間降速這措施是苗栗縣政府之前提出的,而不是專家們在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建議項目。2019年的時候苗縣府還提出過140縣道夜間禁行大型車這種腦袋撞到的政策,連石虎保育協會的理事都幫忙反對。
除了25K設置區間測速以外,其他都是以改善生物通道,老庄溪應該改用生態工法及道路設施改善
整段看完,老庄溪的改善工程遠比搞道路速限有效
對呀,沒有喔。夜間降速是苗栗縣政府後來提出來的,不是研究報告當中的內容。
老庄溪的話前陣子有蓋了兩條石虎橋,石虎保育協會的理事有協助給予建議。不過目前還在觀察成效中的樣子,比較沒看到後續資訊。
就 弦音樹 提供的資料,目前140縣道熱點都是建置生物通道,稍微欠缺的地方也都持續有嘗試改進,只差一些護欄的改善之類的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