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6:43 AM
98
22
[雜談]馬祖列島的浮屍立廟。
傳說林默娘屍身是在馬祖島拾獲,當地因此在九月重陽日舉行媽祖飛昇祭,以紀念媽祖孝行感天,白日昇天。這樣的起祀傳說確實特別,在臺海兩岸的媽祖信仰中絕無僅有。
馬祖島為什麼會出現關於媽祖起祀的說法呢?有論者謂,這可能是近年馬港天后宮爲求擴展廟宇香火而創造的說法,但我們的調查研究認爲,這絕非事實。
把媽祖崇祀的起源歸諸於撿拾到浮屍而立祀並建廟,這樣的說法似乎除了馬祖島之外,在臺灣本島並未聽聞,就算是信徒編造媽祖的起源傳說,也幾乎不可能會出現浮屍立廟的版本。
閱讀隨記。
《臺灣民俗的人類學視野》林美容
Folk
Book
【蔓】( ⎠°∀°)⎠
@zero664334
Mon, Dec 20, 2021 6:46 AM
哇,
媽祖最猛的聖遺物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6:47 AM
Mon, Dec 20, 2021 6:56 AM
在臺灣本島,浮屍立廟極少見,就算有,也是陰廟之屬,人們很難把媽祖廟的起源想像爲浮屍立廟。那麼,同爲漢人民間信仰地區,為什麼馬祖島會出現這樣關於媽祖起祀的說法呢?又是甚麼樣的社會與文化背景使這種說法成爲可能呢?
「浮屍立廟」,是馬祖很常見的現象,如果與臺灣本島相比較,更是非常特殊的現象。
馬祖廟宇神明的來源可以分為,從祖籍地帶來、浮屍立廟、漂來的神像立廟、本境大王、狐仙、上身等。我們蒐集到六十九間廟宇的香火緣起故事,有十二間廟宇鼠於浮屍立祀。比例之高,將近五分之一。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6:48 AM
除了將漂來的屍體埋葬立廟外,也有許多廟宇是撿拾海上漂來的神像之後立廟,大多數都被供奉在原本就有的廟宇中做爲陪祀神,或者封存於神龕下。這當中也有一些神像被撿起後,因爲顯靈而被另外建廟奉祀,成爲廟宇主神。像這樣的廟宇共有七間。如果把這些也算進去,馬祖的廟宇因海上漂來的浮屍或神像而立廟的就有十九座。
考察這些廟宇神明的起祀過程,就會對馬祖人爲何出現林默娘屍身「漂流斯島」的說法有所理解。這種神明起祀的模式,在馬祖司空見慣。馬祖人除了有海上漂來的浮屍成神立廟外,也有許多廟是海上漂來的神像被奉祀而建廟的,就算沒有爲這些漂來的神像建廟,馬祖人也會把這些神像安奉在既有的廟裡。
換句話說,「媽祖浮屍立廟」的說法在馬祖是有其信仰上的文化基礎,「浮屍立廟」本來就是馬祖人建廟的主要模式之一。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6:50 AM
無論是在陸地、海面或溪邊,曝屍野外的單一屍體被撿拾後埋葬立廟,這種情況在臺灣或許可以見到,特別是在西海岸地區。不過,這樣的廟宇一般都屬陰廟,很難成爲代表村莊的公廟。
然而,在馬祖列島的浮屍立廟卻與此不同。馬祖列島的這些廟宇多數屬於陽廟,而且很多都成爲村落的公廟,是祭祀圈的信仰中心。
所謂陰廟或陽廟的判定,向來很難有標準的指標,有些廟宇總是很難確切說它是陰廟或陽廟。
馬祖浮屍立廟的廟宇,全部都不是那種三面壁的廟宇,被奉祀者都有神像,幾乎每一間廟都配祀其他常見的神明,所用的紙錢也是金紙。
如果把陰廟、陽廟看成是光譜的兩端,每間廟宇的陰陽屬性有強度上的差別,那麼,馬祖列島的這些浮屍立廟廟宇可說是分散在這一光譜線上,其中處於陰廟那一端的較少,靠近陽廟這一端的較多。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6:55 AM
「媽祖在馬祖昇天」活動的背後,是一種「浮屍立廟」的信仰文化。「媽祖是浮屍立廟」這樣的說法,乍開似乎突兀,然而如果瞭解「浮屍立廟」其實是馬祖信仰生活裡一種普遍的文化模式,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浮屍立廟」的情形在福州地區也可發現,馬祖人是從福州地區遷移而來,因此這樣的文化模式並非馬祖人所獨創,而是有其文化延續的根源。而特別的是,即便我們可能在許多地方發現浮屍立廟的案例,但發生的頻率像馬祖列島這樣高,而且這些廟宇都成爲村莊公廟、陽廟,這就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值得我們去瞭解這些現象所具有的意義。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6:56 AM
或許馬祖列島有其特殊的海流特徵,也或許馬祖福州間海上交通頻繁且事故多,使得海上的浮屍容易漂往馬祖列島。但浮屍的多寡並非問題所在,重點在於人們是如何的處理。若非特殊的社會文化因素,即便有再多的浮屍,人們也不會以我們在馬祖所看到的模式來處理它們。
我們在馬祖列島所看到的這種信仰文化之孕生,有其特殊的地理、歷史與社會背景,而「邊陲」與「不安定」則是這種社會的重要特徵。
青山蝸牛
@savons
Mon, Dec 20, 2021 6:59 AM
之前就有看過關於媽祖屍身漂流到馬祖被發現,因而立廟起祀的故事,我覺得這個故事跟媽祖救父的傳說相對照,比台灣本地廟宇流傳更真實,找時間應該來去馬祖朝聖
存在的替代役
@giffenli
Mon, Dec 20, 2021 7:30 AM
媽祖的神格明顯比十八王公或王爺這些高,浮屍之說比較像是對岸無神論想要汙染宗教信仰弄出來的傳說。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7:32 AM
存在的替代役
: 根據研究調查,並非如此。
綠玉🔥
@tsay3686
Mon, Dec 20, 2021 7:34 AM
不知道和閩南/閩東有沒有關係
【蔓】( ⎠°∀°)⎠
@zero664334
Mon, Dec 20, 2021 7:36 AM
我比較好奇他們怎麼確定那具浮屍就是媽祖的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7:39 AM
綠玉🔥
: 欸,其實在這本書中,這個主題還有很多論述,但我省略沒有節錄下來,其實林美容教授有一個初步推論,跟當地區域的人口背景特徵相關,也就是「邊陲」與「不安定」。
她認為當地的人口組成背景,讓他們對於所謂的漂流者有更多的同理心,因而為這些漂流浮屍立廟起祀。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7:41 AM
【蔓】( ⎠°∀°)⎠
:
我也不能確定我就是金城武啊。
好啦,如果每個宣稱佛骨舍利子的都是真的,那聚集起來的佛陀遺骨大概能湊成一個連隊。
【蔓】( ⎠°∀°)⎠
@zero664334
Mon, Dec 20, 2021 7:46 AM
就跟把全世界的耶穌的十字架拼起來耶穌大概是哥利亞等級的巨人一樣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7:49 AM
【蔓】( ⎠°∀°)⎠
: 這個嗎?
【蔓】( ⎠°∀°)⎠
@zero664334
Mon, Dec 20, 2021 7:50 AM
原來是等身立像,我們都錯怪他們了,這樣郎基努斯到底怎麼拿長槍刺耶穌的心臟的wwww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7:50 AM
【蔓】( ⎠°∀°)⎠
: 汪達與巨像玩過嗎?
菜刀黨主謀千᩶街᩶万᩶道᩶
@cat2mix
Mon, Dec 20, 2021 9:58 AM
為什麼我當年去馬祖玩只知道看藍眼淚呢
DarkAsk
@DarkAsk
Mon, Dec 20, 2021 10:32 AM
菜刀黨主謀千᩶街᩶万᩶道᩶
: 田野其實比想像的枯燥,真的去了也不見得問得到看得到一些東西...。
如果是去觀光,那就好好觀光就好。
載入新的回覆
傳說林默娘屍身是在馬祖島拾獲,當地因此在九月重陽日舉行媽祖飛昇祭,以紀念媽祖孝行感天,白日昇天。這樣的起祀傳說確實特別,在臺海兩岸的媽祖信仰中絕無僅有。
馬祖島為什麼會出現關於媽祖起祀的說法呢?有論者謂,這可能是近年馬港天后宮爲求擴展廟宇香火而創造的說法,但我們的調查研究認爲,這絕非事實。
把媽祖崇祀的起源歸諸於撿拾到浮屍而立祀並建廟,這樣的說法似乎除了馬祖島之外,在臺灣本島並未聽聞,就算是信徒編造媽祖的起源傳說,也幾乎不可能會出現浮屍立廟的版本。
閱讀隨記。
《臺灣民俗的人類學視野》林美容
Folk Book
媽祖最猛的聖遺物「浮屍立廟」,是馬祖很常見的現象,如果與臺灣本島相比較,更是非常特殊的現象。
馬祖廟宇神明的來源可以分為,從祖籍地帶來、浮屍立廟、漂來的神像立廟、本境大王、狐仙、上身等。我們蒐集到六十九間廟宇的香火緣起故事,有十二間廟宇鼠於浮屍立祀。比例之高,將近五分之一。
考察這些廟宇神明的起祀過程,就會對馬祖人爲何出現林默娘屍身「漂流斯島」的說法有所理解。這種神明起祀的模式,在馬祖司空見慣。馬祖人除了有海上漂來的浮屍成神立廟外,也有許多廟是海上漂來的神像被奉祀而建廟的,就算沒有爲這些漂來的神像建廟,馬祖人也會把這些神像安奉在既有的廟裡。
換句話說,「媽祖浮屍立廟」的說法在馬祖是有其信仰上的文化基礎,「浮屍立廟」本來就是馬祖人建廟的主要模式之一。
然而,在馬祖列島的浮屍立廟卻與此不同。馬祖列島的這些廟宇多數屬於陽廟,而且很多都成爲村落的公廟,是祭祀圈的信仰中心。
所謂陰廟或陽廟的判定,向來很難有標準的指標,有些廟宇總是很難確切說它是陰廟或陽廟。
馬祖浮屍立廟的廟宇,全部都不是那種三面壁的廟宇,被奉祀者都有神像,幾乎每一間廟都配祀其他常見的神明,所用的紙錢也是金紙。
如果把陰廟、陽廟看成是光譜的兩端,每間廟宇的陰陽屬性有強度上的差別,那麼,馬祖列島的這些浮屍立廟廟宇可說是分散在這一光譜線上,其中處於陰廟那一端的較少,靠近陽廟這一端的較多。
「浮屍立廟」的情形在福州地區也可發現,馬祖人是從福州地區遷移而來,因此這樣的文化模式並非馬祖人所獨創,而是有其文化延續的根源。而特別的是,即便我們可能在許多地方發現浮屍立廟的案例,但發生的頻率像馬祖列島這樣高,而且這些廟宇都成爲村莊公廟、陽廟,這就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值得我們去瞭解這些現象所具有的意義。
我們在馬祖列島所看到的這種信仰文化之孕生,有其特殊的地理、歷史與社會背景,而「邊陲」與「不安定」則是這種社會的重要特徵。
她認為當地的人口組成背景,讓他們對於所謂的漂流者有更多的同理心,因而為這些漂流浮屍立廟起祀。
我也不能確定我就是金城武啊。好啦,如果每個宣稱佛骨舍利子的都是真的,那聚集起來的佛陀遺骨大概能湊成一個連隊。
為什麼我當年去馬祖玩只知道看藍眼淚呢如果是去觀光,那就好好觀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