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whiteness
想
Sat, Dec 11, 2021 12:55 AM
Sat, Dec 11, 2021 2:31 AM
126
34
工作
妥善溝通
表達深度
前兩天搭公車時發生一件事,一直想要分享但被我吹箭發燒到咪咪貓貓耽擱了
有關於
情緒的連鎖效應,以及強勢和高配合度是可以共存的
……
你有沒有曾經,因為路人、同事隨意講的一句話,搞得一整天心情都很差的經驗呢?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2:59 AM
事情是這樣的。
前幾天,我很幸運搭到外縣市過來的直達公車,好處是可節省通勤15分鐘,壞處是開得超猛,踩剎車時站著的乘客很容易往前衝,該公車路線的司機態度普遍評價也不優。
而我按鈴,在快要到站時往前走,發覺好像沒減速時,講了一句:
抱歉我要下車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02 AM
Sat, Dec 11, 2021 1:03 AM
司機剎住了!
但他開始瘋狂碎碎念,簡述如下:
1、為什麼妳沒按鈴,妳知道我們車子開很快,這樣停很危險嗎。
2、什麼,妳有按?沒有啊,妳過來看,我前面(駕駛位)這個燈有亮嗎?旁邊柱子上的鈴有亮嗎?就是沒亮嘛,那妳就是沒按嘛。
3、妳早點往前走不就得了,為什麼妳們都要快到站才(從座位上)站起來呢。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08 AM
Sat, Dec 11, 2021 1:08 AM
我有點愣住,自詡是記憶力還不錯的人,
我非常確定我有按,而且按下的當下,附近的燈也都有亮
。
可是司機說的也有道理,為什麼他駕駛位的燈沒有亮呢,我好困惑……
正當我沉默的幾秒鐘間,我後面跟了一位上班族小姐,也是要下車,司機看到,一併念:
「啊妳也是,要下車也不按鈴,真的很危險,妳們到底有沒有搞清楚狀況。」
然後、我感覺到、我後面的小姐生氣了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12 AM
Sat, Dec 11, 2021 1:14 AM
她立刻回一句「啊我就真的有按」……
我看苗頭不對,馬上打斷她,壓過她的聲音,跟司機說:
「拍謝啦,我記得我有按,但可能是按得太小力吼,沒有按成功,對不起讓你這麼緊張,以後我會記得按大力一點,然後早一點往前面走,這樣就不會漏掉了,真的不好意思吶。」
結果司機笑了
,頓時看起來很和藹,說沒事啦,妹妹下次小心捏。
──PEACE下車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17 AM
Sat, Dec 11, 2021 1:17 AM
我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下車後等紅綠燈,正準備把藍芽耳機戴上,猛地看到剛剛的小姐,
臉超臭
,嘴巴還叨唸說實在是很衰、一大早真是衰X之類的。
突然我有點感傷,就為了這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小小小事,壞了她的心情,確實挺難受的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19 AM
……
這件事情我後來衍生想了想,有兩個面向:
1、同樣被不認識的人搞砸心情的經驗。
2、那為什麼我不覺得生氣呢?跟我當下第一反應說的話有什麼關係呢?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22 AM
Sat, Dec 11, 2021 1:23 AM
首先是心情差的經驗。
這樣的經歷我自己遇過也不少,舉凡打客服電話對方態度很差,碰到同事吊兒啷噹回應正事感覺很欠揍,自己覺得沒大不了的事情一直被抓語病或咄咄逼人……
以上總結:
就是奇檬子的問題
這和事情本質誰對誰錯無關
,而是「我怎麼
認為
」和「對方怎麼
認為
」的。
非常主觀,也非常的不講邏輯。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25 AM
Sat, Dec 11, 2021 1:26 AM
於是,這連結到我先前分享過的個人觀點:
發洩情緒≠解決問題
。
@whiteness - #噗浪時事 看了許多網路糾紛,以及我個人的親身經歷,我深刻覺得:「發洩情緒」v...
當發洩的慾望佔了上風,忽視了對方的觀感時,不僅僅是自己會覺得對方無理,對方或許也會覺得自己很強勢、自私。
確實,平心而論,沒有人會在被罵、被指責、被甩臉色時,還能保持聖母心態,包容一切
可是,當發洩過頭,狠狠傷到別人時,有些事情就無法轉圜,自己也下不了台了!?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31 AM
Sat, Dec 11, 2021 1:32 AM
因此,後來我一碰到別人指責、批評的情況,
比起生氣,我更好奇:你為什麼要念我呢
每一次我都會試圖找到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大概可以分四個層次:
1、檢討我確實有做錯,這樣不OK。
2、就算沒做錯,但我的說詞不夠精確,肢體語言不佳,容易造成理解偏誤,別人會誤會,我要增進表達能力。
3、我想不透耶,那可能是他生理期來?家裡吵架?寵物過世?天啊太難過了,秀秀你。
4、不行,他的指責是針對我個人的,而且非常惡意,那就是這個人人格有問題,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不會想要報復,但以後我會注意更保護自己。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34 AM
因此,回頭到第二項:為什麼我不會對這個司機生氣呢?
承上,
因為駕駛位的下車鈴燈確實沒有亮啊
,司機確實沒看到,不是他故意不停車的。
而且人在緊張的時候,本來就容易激動,我能想像他剎車的當下應該是被我們嚇到了,真的很危險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36 AM
所以在我困惑而沉默的那短短幾秒內,
我是真的在思考「為什麼」以及「該怎麼辦」
。
為什麼下車鈴沒有亮?
我下次該怎麼預防這件事發生?
但沒想到的是,我後面的小姐生氣了。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39 AM
Sat, Dec 11, 2021 1:40 AM
於是,我立刻做出的判斷及回應是。
那可能是我按得不夠用力,或是它根本就故障了,但我跟司機說故障聽起來很像推卸責任,也無法在三言兩語間解釋我真的有按的這件事……
就我的溝通經驗來說,
當下應當先緩和對方的情緒,而不是爭辯誰對誰錯
。
提出解決方式,會更有說服力
,就司機的論點,我下次應該要確實按鈴加早點走到前面。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44 AM
所以,拆解我的行為步驟如下:
1、打斷氣噗噗的小姐,不要觸怒司機,把整件事越描越黑。
2、先說明我的苦衷:我有按鈴,但可能是不夠用力。
3、認真道歉:理解司機為何緊張,很抱歉讓他面臨這麼危險的情況。
4、提出解決方案令他安心,並表示我確實有將他剛剛提出的建議聽進去,彙整:下次下車鈴要好好按+早點往前走。
5、再次道歉。
6、好的我要下車趕上班了BYE BYE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48 AM
Sat, Dec 11, 2021 1:49 AM
即便我覺得這家公車路線開太快了,提前從座位站起來很危險,我下次應該還是只會按鈴不會先往前走哈哈哈哈哈!
我想,
從司機的角度
,他知道我不是故意不按鈴,而是鈴沒響,我也道歉了,也有把他的話聽進去,他應該不至於太生氣;
而
從我的角度
,司機生氣有理,羅生門,那應該是鈴壞了,這沒什麼好計較的,也當然不會生氣。
──自然也沒什麼一整天心情很差的情況,大家可喜可賀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54 AM
……
這件事後來給我帶來最大的體認是:
強勢和高配合度是可以共存的
。
我以前常誤會,以為強勢就是獨裁、一言堂,雖能有效推動討論進度,但可能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太過主觀,不怎麼討人喜歡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1:57 AM
可是回頭想想,我的做法也挺強勢的。
不但打斷別人的話,不因怕麻煩就跟司機妥協說「對我就是沒按鈴」,也主導話題直接說完沒給司機留下表達空間。
我當時的目的很明確:
趕快解決這件事,我根本不care鈴到底誰有按誰沒按,讓我下車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2:04 AM
Sat, Dec 11, 2021 2:04 AM
反觀工作上,和朋友約聚餐,我也是同樣的性格。
我覺得口頭約定很不保險,所以一定會用文字資訊訂下回復期限,但會包裝成「不好意思啦,我們訂個時間這樣你們也比較好做事,也是保護你們公司證明有確實執行我們的案子」;
邀約聚餐時,很反感有人無法決定是否要去,就會一直拖到預約餐廳的時間。
因此在和朋友夠熟的情況下,都會根據討論意見,直接彙整兩個方案,大家只要回答「可」、「不可」,迅速決定日期和地點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2:10 AM
對於每件事情,每個人不同的表達深度,從表層到內裏有:
1、直覺情緒反應
2、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3、消化成為個人意見
4、同理他人境況的心
5、提出具體的建議方案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2:12 AM
Sat, Dec 11, 2021 2:14 AM
我發現到,許多人停留在(1),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氣什麼,無法往前到(2),只覺得好氣。
但
這樣是對自己很不利的
,你不知道自己的情緒原因,就無法確立自己的意見;
沒有意見,那也無法和他人的意見對照取得平衡;
更無法在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提出對自己盡量有利的解決方案。
於是,
同樣的事情,就只會一再發生
,甚至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被別人牽著跑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2:17 AM
Sat, Dec 11, 2021 2:18 AM
而有些時候,有些人確實已經進入(3),但缺乏(4),就會導致我上面說的傳統「強勢」印象。
你只顧著表達個人意見,只扔出對自己有利的方案,一個人舞得很開心,要別人都來配合你。
但就一句:
憑什麼
。
你說服得了你的工作夥伴嗎?你能提供有力的數據嗎?
喔,還是你眼裡只有自己,沒有其他人,那還講什麼團體方案?還跟其他人交什麼朋友?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2:20 AM
上面的話講得有點重,但這也是我時常說給學生聽的。
然而,10幾歲、尚未有社會經驗的小孩子能被包容,20幾歲、30幾歲的社會人,還是執意如此的話,就會被貼上「低配合度」的標籤。
任何事情,一旦和他人有所連結,那麼對方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
。
這點不是只在講工作,朋友、親人、愛人,甚至是寵物,都是。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2:23 AM
Sat, Dec 11, 2021 2:24 AM
可是,這並不代表要過度檢討自我,失去立場,無盡迎合和討好,這不實際,也太委屈
(到了職場上,也不會有人會心疼你的委屈。)
依舊可以
強勢地站在自己的立場
,但
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用令人舒服的、高配合度的方式表達
。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2:27 AM
前者,需要對自己足夠了解,確立自己的觀點和原則;
後者,則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找到最適合自己形象和想法的措辭,才能妥善表達自己真正想要說的事情。
我認為,這才是溝通。
都是急不來的事情,直到我現在都還在學習,但我相信,每多碰一次案例,都能讓我下次能有更良好的反應。
一直都快快樂樂的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2:28 AM
最後,也分享我剛做行政事務前,彙整的一些工作小心得:
@whiteness - #工作 整理一些這幾周隨筆的工作心得。 ✎兩個長官同時交代事務,要先做哪一個?...
天天想一點,多觀察,多推測、舉一反三,
把工作想成興奮的諜報片
,就越能訓練出一套漂亮的溝通方式
阿╰( ◜❤◝ )╯調
@whiteness
Sat, Dec 11, 2021 2:29 AM
1
如果您喜歡這則分享,歡迎幫我拍5下小手
LikeCoin - Reinventing the Like
您免費隨手登入拍滿5下,分享者就能獲得台幣約1元的鼓勵
持續沒皮沒臉地倡導中~
什麼是LikeCoin?【
我自己查的介紹
】
載入新的回覆
有關於情緒的連鎖效應,以及強勢和高配合度是可以共存的……
你有沒有曾經,因為路人、同事隨意講的一句話,搞得一整天心情都很差的經驗呢?
前幾天,我很幸運搭到外縣市過來的直達公車,好處是可節省通勤15分鐘,壞處是開得超猛,踩剎車時站著的乘客很容易往前衝,該公車路線的司機態度普遍評價也不優。
而我按鈴,在快要到站時往前走,發覺好像沒減速時,講了一句:抱歉我要下車
但他開始瘋狂碎碎念,簡述如下:
1、為什麼妳沒按鈴,妳知道我們車子開很快,這樣停很危險嗎。
2、什麼,妳有按?沒有啊,妳過來看,我前面(駕駛位)這個燈有亮嗎?旁邊柱子上的鈴有亮嗎?就是沒亮嘛,那妳就是沒按嘛。
3、妳早點往前走不就得了,為什麼妳們都要快到站才(從座位上)站起來呢。
可是司機說的也有道理,為什麼他駕駛位的燈沒有亮呢,我好困惑……
正當我沉默的幾秒鐘間,我後面跟了一位上班族小姐,也是要下車,司機看到,一併念:
「啊妳也是,要下車也不按鈴,真的很危險,妳們到底有沒有搞清楚狀況。」
然後、我感覺到、我後面的小姐生氣了
我看苗頭不對,馬上打斷她,壓過她的聲音,跟司機說:
「拍謝啦,我記得我有按,但可能是按得太小力吼,沒有按成功,對不起讓你這麼緊張,以後我會記得按大力一點,然後早一點往前面走,這樣就不會漏掉了,真的不好意思吶。」
結果司機笑了,頓時看起來很和藹,說沒事啦,妹妹下次小心捏。
──PEACE下車
突然我有點感傷,就為了這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小小小事,壞了她的心情,確實挺難受的
這件事情我後來衍生想了想,有兩個面向:
1、同樣被不認識的人搞砸心情的經驗。
2、那為什麼我不覺得生氣呢?跟我當下第一反應說的話有什麼關係呢?
這樣的經歷我自己遇過也不少,舉凡打客服電話對方態度很差,碰到同事吊兒啷噹回應正事感覺很欠揍,自己覺得沒大不了的事情一直被抓語病或咄咄逼人……
以上總結:就是奇檬子的問題
這和事情本質誰對誰錯無關,而是「我怎麼認為」和「對方怎麼認為」的。
非常主觀,也非常的不講邏輯。
確實,平心而論,沒有人會在被罵、被指責、被甩臉色時,還能保持聖母心態,包容一切
可是,當發洩過頭,狠狠傷到別人時,有些事情就無法轉圜,自己也下不了台了!?
每一次我都會試圖找到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大概可以分四個層次:
1、檢討我確實有做錯,這樣不OK。
2、就算沒做錯,但我的說詞不夠精確,肢體語言不佳,容易造成理解偏誤,別人會誤會,我要增進表達能力。
3、我想不透耶,那可能是他生理期來?家裡吵架?寵物過世?天啊太難過了,秀秀你。
4、不行,他的指責是針對我個人的,而且非常惡意,那就是這個人人格有問題,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不會想要報復,但以後我會注意更保護自己。
承上,因為駕駛位的下車鈴燈確實沒有亮啊,司機確實沒看到,不是他故意不停車的。
而且人在緊張的時候,本來就容易激動,我能想像他剎車的當下應該是被我們嚇到了,真的很危險
但沒想到的是,我後面的小姐生氣了。
1、打斷氣噗噗的小姐,不要觸怒司機,把整件事越描越黑。
2、先說明我的苦衷:我有按鈴,但可能是不夠用力。
3、認真道歉:理解司機為何緊張,很抱歉讓他面臨這麼危險的情況。
4、提出解決方案令他安心,並表示我確實有將他剛剛提出的建議聽進去,彙整:下次下車鈴要好好按+早點往前走。
5、再次道歉。
6、好的我要下車趕上班了BYE BYE
我想,從司機的角度,他知道我不是故意不按鈴,而是鈴沒響,我也道歉了,也有把他的話聽進去,他應該不至於太生氣;
而從我的角度,司機生氣有理,羅生門,那應該是鈴壞了,這沒什麼好計較的,也當然不會生氣。
──自然也沒什麼一整天心情很差的情況,大家可喜可賀
這件事後來給我帶來最大的體認是:強勢和高配合度是可以共存的。
我以前常誤會,以為強勢就是獨裁、一言堂,雖能有效推動討論進度,但可能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太過主觀,不怎麼討人喜歡
不但打斷別人的話,不因怕麻煩就跟司機妥協說「對我就是沒按鈴」,也主導話題直接說完沒給司機留下表達空間。
我當時的目的很明確:趕快解決這件事,我根本不care鈴到底誰有按誰沒按,讓我下車
我覺得口頭約定很不保險,所以一定會用文字資訊訂下回復期限,但會包裝成「不好意思啦,我們訂個時間這樣你們也比較好做事,也是保護你們公司證明有確實執行我們的案子」;
邀約聚餐時,很反感有人無法決定是否要去,就會一直拖到預約餐廳的時間。
因此在和朋友夠熟的情況下,都會根據討論意見,直接彙整兩個方案,大家只要回答「可」、「不可」,迅速決定日期和地點
1、直覺情緒反應
2、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3、消化成為個人意見
4、同理他人境況的心
5、提出具體的建議方案
但這樣是對自己很不利的,你不知道自己的情緒原因,就無法確立自己的意見;
沒有意見,那也無法和他人的意見對照取得平衡;
更無法在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提出對自己盡量有利的解決方案。
於是,同樣的事情,就只會一再發生,甚至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被別人牽著跑
你只顧著表達個人意見,只扔出對自己有利的方案,一個人舞得很開心,要別人都來配合你。
但就一句:憑什麼。
你說服得了你的工作夥伴嗎?你能提供有力的數據嗎?
喔,還是你眼裡只有自己,沒有其他人,那還講什麼團體方案?還跟其他人交什麼朋友?
然而,10幾歲、尚未有社會經驗的小孩子能被包容,20幾歲、30幾歲的社會人,還是執意如此的話,就會被貼上「低配合度」的標籤。
任何事情,一旦和他人有所連結,那麼對方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
這點不是只在講工作,朋友、親人、愛人,甚至是寵物,都是。
(到了職場上,也不會有人會心疼你的委屈。)
依舊可以強勢地站在自己的立場,但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用令人舒服的、高配合度的方式表達。
後者,則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找到最適合自己形象和想法的措辭,才能妥善表達自己真正想要說的事情。
我認為,這才是溝通。
都是急不來的事情,直到我現在都還在學習,但我相信,每多碰一次案例,都能讓我下次能有更良好的反應。
一直都快快樂樂的
把工作想成興奮的諜報片,就越能訓練出一套漂亮的溝通方式持續沒皮沒臉地倡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