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鸚
如今我也是看過偶然與想像的人了!
第一部濱口龍介
spoiler
流落鸚
在瞄(瞄)到那麼多好評的狀況下,我已經自認很不帶預設去看了,不過實際看了意外地還是稍微跟想的不太一樣,就,沒有想到是這麼以對話為主導的劇情?體感上比起看了電影更像是看了三部可愛的讀劇。對,是讀劇。
其實在第一個故事裡的衝突時,就有種古川琴音好像在棒讀的不自然感。一開始以為是沒演好,不過看到第二個故事就覺得是編導結構和鏡頭語言使然。倒也沒有覺得這種不自然感不好,比較像這些故事擷取了那些超乎平常、最為坦率的時刻——那些驀然回首都是順勢而為、但當下其實都是竭盡所能的自我揭露。不過這樣的自白,需要觀者付出同樣的誠心,否則一切看起來都會顯得很矯情。
(我是能享受其中美好的,只是偶爾無可避免地會被彈出來一下。個性使然。)
流落鸚
最喜歡的是第二個故事。
「明明生來就是有稜有角的人,卻降生在這圓融的社會,於是不得不自我懷疑起來」的那種不適應,那些別人無法同理的、甚至會誤認為孤高或堅強的,出格者的脆弱,以及對平凡作為自保手段的需求,我覺得這個揭露很動人。不是歐美那種高聲疾呼個性並高調地受挫,而是察覺到自己的不同卻羞於承認,很亞洲。而教授作為一個(努力但笨拙的)倖存者,也不吝地給予同類鼓勵(抑或他只是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很感人。
看著教授轉守為攻,整個房間的空氣都變了呢。公車上的最後也很喜歡、很喜歡。是說我猜教授應該是能自個兒振作起來的啦,在某個地方過得好好的。
流落鸚
回頭想第一個故事,就覺得濱口龍介是不是特別同理這種格格不入的強氣(女性)角色之難處?事實上看到第三篇時是更加確定了。
流落鸚
&很認同教授說的,文字會互相呼應彼此,無需經驗的介入。
流落鸚
第三篇:萌。
流落鸚
/

是說裡面角色真的都穿得有夠好看。雖然有點失禮,但好多時候我真的就是死盯著他們的單品在想「我要到哪裡才買得到這個???」
從另一種方面來說是,濱口龍介對雅痞中產的刻畫實在是很到位。中產的戀愛、中產的煩惱。又再反過來說,如果心靈是一種財產,那這些人的心靈就是妥妥的中產階級,懂一點情場勾心鬥角,懂一點誘惑,懂一點文學藝術,懂一點評價他人,不太懂自己。
流落鸚
好好看ㄉ單品:
古川琴音配帽T的杏色直筒褲(應該說這個搭配好好看)
中島步最後出場時的外套(會穿這種外套的男子是不是蠻值得小心ㄉ)
占部房子去同學會穿的one piece和三角形耳環(有夠好看&占部好美.....)
占部巧遇河井那天的黑皮鞋(那個鞋型好讚)
河井青葉整套都好好看,裙子好喜,那種襯衫真的不是隨便個誰都駕馭的了欸。涼鞋超級霹靂無敵好看(到底哪裡可以買!!!)
新新
不太認得演員不過第一段的魔法阿明外套穿得真是好
流落鸚
新新 : (我不擅長記角色名字但演員名比較好查所以)
https://images.plurk.com/5ES8YRaYTN5kmOwf0nb9ci.jpg
古川琴音 / 中島步 / 玄理
澀川清彥 / 森郁月 / 甲斐翔真
占部房子 / 河井青葉 / ♥︎

cast是這樣。演員真的選得超好。
-
https://images.plurk.com/2DPssC1Mdm0tB7KppPzN05.jpg
齁這外套,真的是,high sense的掐啦男。
流落鸚
啊呀,不是「不自然感」,應該說「劇場感」啦。真的是不善用字。不過確實因為我可能預期了某種感覺不到在場的鏡頭,才會相對地感到不自然吧。(不自然在這裡不是不好的意思)
如果反過來去推敲怎樣是帶來自然感的鏡頭,這點也蠻有趣的。雖然電影就是這些東西拼成的,但平常不會想到呢。(應該是對其他感官的再現吧?)
Beck🦎🍂
帽踢直筒褲加上跟鞋竟如此好看,跟這噗一樣好看
流落鸚
又想到。第三篇最後跑回去說想起了名字,雖然不是特別出奇的情節(感覺漫畫裡還蠻常見的?),不過仔細想想那樣的變化很動人:
你覺得這就是最後了,你幫了這個陌生人見到他想見的人,這樣的緣分就很美好了,你為自己感到一點驕傲並決定call it a day。但他又幫助你見到他想見的人、說出你想說的話——於是這個陌生人在你心中真的變成了那個20年後不知道還彈不彈鋼琴的女孩,你會以這個樣子去記住這個陌生人,讓他在你心裡這樣活。
但!又~在最後的最後,因為你想起了女孩的名字,這個陌生人才再次跟女孩分成兩個主體,變成「你和夏子」的緣分,共享了一個跨越時間的回憶/秘密。
流落鸚
ichbinBecky: 配跟鞋真的超好看的!好喜歡寬鬆休閒+合身性感的混合,有點成熟有點young。古川琴音真的是超級好看....小惡魔.....
新新
雖然沒有特別喜歡第三段,但很喜歡那種一件只能跟某個人分享的不重要小事,想想偶然錯認又相處的這個下午,似乎也是不知道該跟誰分享的遭遇。
新新
魔法的三人組兩兩相處都太好看了,開場的計程車內對話讓我好想找朋友實體聊天
不要吵
剛好知道黑皮鞋於是我來了:
150 HARUTA traditional spock 皮革便鞋
流落鸚
@karudon_ - 偶然與想像 觀眾好多... 第一段〈魔法〉的男子根本魔法般地從漫畫走出來啊,整個...
聊男色好快樂wwwww 哇魔法阿和一面倒耶。阿和確實有種端正反而色情之感,不過打扮加了很多分,只單看五官對我來說有一點點太濃,好像會去演大河劇的那種濃。男大生太屁+太肉+討厭髮型就算了。(綜合考量下)我要投教授一票!!
派對咖和樹
我也要衝進來投教授褲襠一票(沒有人:
流落鸚
不要吵 : 你好厲害www 想買了
派對咖和樹 : 盯著褲檔看+1 大家真的想得一樣笑死
碎一地蘚苔
盯著褲檔看+1
ωσғғʏ🥂
不太相關但,《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導演之前的電影)女主角朝子的家居服我有一件一模一樣的 XDDD 當下在電影院看到超級震驚 XDD 日本友人送的
◐❍◑
我喜歡妳寫的「懂一點評價他人,不太懂自己。」XD
很對
流落鸚
碎一地蘚苔 : 請想像我的眼睛像相機鏡頭一樣zoom in
ωσғғʏ🥂 : 世界線連在一起的感覺!我還不來看這部瞧瞧您的家居服(
◐❍◑ : 這大概也是我對中產階級的想像吧XD
碎一地蘚苔
眼睛Zoom in超煩XDDDDD
流落鸚
新新 : 我也好喜歡「不知道跟誰說的」終能被說出口的那種感覺喔。
如果有整部長片都在拍這個主題就好了(有嗎?)
流落鸚
突然想問:
1. 在電影開演前發現來看的都是年輕人。有點好奇為什麼長輩們都不上電影院了?(雖然我自己也很少去電影院,但年長者真的好少)
2. 一直看到很多說濱口和洪常秀有不少雷同之處。只看過洪的〈自由之丘〉,在很久~很久以前。印象中不太喜歡,甚至是看了很煩躁。我該給洪再一次機會嗎?要看哪部?
ωσғғʏ🥂
我覺得可能也要看你看的電影院……?真善美和光點台北都滿常看到看非商業電影的長輩。然後我在想長輩比較少說不定也多少和物理層面有關,例如身體不堪負荷(?)(by 一些遇過的長輩)
數字B
主要是,長輩的動作比較慢,需要幫助的地方比較多,但多數電影院的pt太多,pt會覺得自己沒有義務要服務那麼周到,因為平常私生活應付人就很煩了,還得上班時繼續應付人
流落鸚
ωσғғʏ🥂 : 數字B :
我是去國賓長春~原來如此電影院和pt都有影響啊。不過我想的倒也不是真的要很老很老的長輩,就是50上下還健壯的都也沒怎麼看到。不禁在思考是不是其實物理層面反而其次,其實主要是心理壓力呢?就覺得被年輕人環繞感覺不自在,或者,「看電影」這個活動在台灣文化上是不是某種程度被視為年輕人才做的事呢?或是獨自來看又更有壓力?(家庭一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要說物理層面的話,電影能算是很操勞嗎....?累了可以睡啊XD不過說眼睛受不了倒是可以想像,不如在家裡看。感覺登山還比較累,但這反而是長輩做也不奇怪的活動....?
ωσғғʏ🥂
流落鸚 : 不確定別人家的長輩是怎樣(?) 但像是我爸媽都覺得長時間維持同一動作聚精會神很累 XDD 就算去了也會感覺到他們一直換姿勢...當然確實「看電影」也有社會大眾的定位(?) 有年輕的 / 娛樂的 / 社交活動的傾向,例如之前啥孤獨量表也會把 一個人看電影 列為其中(酷)

p.s.我覺得還有個重點是看電影要花錢(乾)長輩會覺得浪費錢
流落鸚
ωσғғʏ🥂 : 對花錢很浪費XD
題外話。我爸之前久違的去了電影院,莫名感嘆現在看電影沒有以前的榮景,我詳細問了下所謂的榮景:觀眾邊看邊發出聲音大笑大哭,或是場外要有叫賣黃牛票。
好險榮景不再ㄌ🙃
數字B
我就會跑去登山lolllll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