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一地蘚苔
觀後碎念 《美國女孩》( 2021)
https://imgs.plurk.com/QzS/dOb/CoKX6hZDHT2lJNjGEPp7jrgxcE3_lg.jpg
碎一地蘚苔
不排除是因為裡面的衝突和反抗太令我感同身受(對我來說簡直要PTSD發作),所以得以順利地進入這部電影,但是能看一部不讓我因技術性問題分心並全心投入的電影真的心滿意足。
碎一地蘚苔
電影開始1/3處我就開始痛哭馬拉松,不只是看電影,以整體生活來說我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這麼發自內心地(?)痛哭了。
碎一地蘚苔
非常喜歡噗首那張海報的設計。
關於芳儀潛入馬場後那匹和Splash相似的馬,應該有許多種讀法,因為個人經驗及芳儀和白馬那靈魂交流般的對視(事後也回想到思婷說的「人馬合一」),我直覺讀到的是那匹馬就是芳儀自己。對於自己為什麼不能「乖」一點的無助提問,以及想為自己套上馬鞍的自己,但是這匹馬並不是自在奔跑的Splash。
碎一地蘚苔
其實母女對彼此的索求、對抗,還有事後伴隨而來的自責,都很貼近於我所認識的親子間的相愛相殺。就是因為太過脆弱和太過於愛,而希望對方透過回應自己的要求來證明愛的存在,且為此不願意妥協。去對抗而非漠視和疏遠,也是對彼此發出的強烈求救訊號——渴望被理解的S.O.S.
碎一地蘚苔
在電影開頭,剛回到台灣的芳儀和他們一家就帶著我們進行了這個老舊小公寓的apartment tour,也在對話中傳達了無論空間或情感上侷促的訊息,並數度帶到了鐵窗的場景。
芳儀後來逃去了馬場,經過許多直直的鐵柵找到了深處的那匹白馬,後來我們對這個已經熟悉到幾乎是單一場景的公寓多了一個新視角:直柵公寓門的正面視角。這個門和關住馬匹的鐵柵毫無二致,一次一次被關上,在這方小小公寓的深處,卻有奔馳的各色大小馬匹被困在深處的房間牆上,直到最後一幕,芳儀才像衝出的馬一樣撞開了這扇鐵門。像電影最後插入的空景一樣,希望這間小小的公寓是時常空著且閃爍陽光的。
碎一地蘚苔
《美國女孩》為顯時代感放入的線索讓人注意到卻不致反客為主,例如背景的周杰倫音樂還有第一次去網咖。不過使得它更加連結到兒時記憶的,應該是那些看起來對劇情來說「無用」的瑣碎情節;謊稱補習偷偷拜訪的同學,或是長大回想會捏把冷汗的、被鎖在家門外時向你搭話的陌生鄰居。
碎一地蘚苔
「在這個「大姐」從頭至尾只出現於主角對白中、實際上從未現身/聲於電影的狀況下,這個角色究竟為什麼必要?因為那不只是用三句台詞就漂亮完成的一個輕巧和解,而是在那一個驀然至尾的瞬間,觀眾忽然和這一家人變得如斯親密。你忽然意識到你聽得見他們沒說的話,看得懂他們埋在手裡的臉。」
via 湯湯(整篇都好好看)
碎一地蘚苔
「梁芳儀的恨,是有所本的。她的叛逆期與青春正要放肆,母親重病一事卻宛若一只鐘型罩狠狠蓋下,觀眾可以發現途中她出現了「退化」的跡象,她失去了第一幕在機場時的指揮若定;相反地,她比梁芳安更幼稚、無理取鬧,她屢屢提到要回去「美國」,但就像多數的美國女孩一樣,她們說美國時,指涉的並非實際經緯所劃出的國度,而是「此時此刻的相反」,是個飄渺的寄託」

「但跟其他青少年不同,梁芳儀抵制不是為了感受自身存在,而是她必須確認母親依然存在。」
via 吳珊珊
碎一地蘚苔
讀了珊珊這篇,想提一下妹妹芳安的事。
芳安總在適當的時機說出溫柔的話,用盡極限在當姐姐和媽媽間的緩衝。但是他像是一個工具型的角色嗎?也不,《美國女孩》在各種與芳安無關的對話中都放了芳安的鏡頭,讓觀眾瞥見他細微的表情變化、視線和反應,他不需要大聲論述自己,就讓我們觀察到了他的思考和小心翼翼。
碎一地蘚苔
/
看完《美國女孩》首先想到的是它足以說明《孤味》所不能感動我,開著車又想到了《一一》
碎一地蘚苔
(今天依舊在看完《美國女孩》的情緒中)
除了老台北和電影的質地讓我想到《一一》之外,還有的應該是孩童/青少年對疼痛的敏感,及尚未對世界失去興趣也尚未被消磨殆盡,使他們獨有的、使傷口重新癒合的生命力。
碎一地蘚苔
雖然結尾的和解對我來說終究是太輕易(或許那是導演以理想的方式表達現實所無法企及),不過結尾對於下輩子的對話我還是蠻喜歡的。
碎一地蘚苔
• 發明愛的小手的人心裡一定有問題,居然把打人的道具取這名字(rofl)
• 母女的吵架其實是平行的,他們只聽到彼此的情緒,沒有聽到內容,他們的接話其實是針對情緒接話
• 演員的演技太過真實自然,被評論為本色演出,那個「本色」是什麼?
• 原來馬的那場戲原本劇本裡不是這樣!我當時就暗暗希望芳儀不要騎上去,最後的這個拍法真的很棒,想像空間和象徵性都寬廣很多
碎一地蘚苔
• 垃圾車只是租來拍戲,甚至也沒開音樂,但附近居民一直跑來倒垃圾(rofl)
• 一萬多元的冰淇淋帳單(rofl)
小光:本來想要學美國女孩點環遊世界百匯,但結果哇我只是普通的台灣女孩點不起!
碎一地蘚苔
• 小光也想到《一一》!(好啦應該很多人想到)
阮:但《一一》是一個很「台北市」的樣子,我想做的是一個「台北縣」的樣子

沒錯....!!對一個「台北縣」(新北市)長大的小孩來說,真的是不一樣的。每次被叫台北人,我更正說自己是林口人都被質疑(?).....對我來說真的就不一樣.....。台北人對小時候的我來說真的是個想像中的群體。
碎一地蘚苔
• 有些東西家人跟阮說不能寫,結果他們說不能寫的那些阮都覺得沒什麼好寫的,笑死XDDD
• 連地瓜也有casting 我要笑死
Panny
居民跑來倒垃圾我要笑死 XDDD
碎一地蘚苔
Panny
而且因為要拍很多個take,垃圾車一直開走又繞回來,整條街可能都倒完了
碎一地蘚苔
第一屆美女劇照模仿大賽 我要笑死XDD
Facebook
碎一地蘚苔
忘記在誰的噗看到:看《美國女孩》時眼淚是自己一直溢出來的,就像從裡面滿到外面那樣靜靜地溢個不停。
我也是。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