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ythm是節奏,Rhyme是韻律。曹老師講莎士比亞最耐煩,一首十四行詩講兩星期,反正是選修課,願者上鉤。To be or not to be,文學裡是個Question,現實卻沒得選,說一套做一套的人多的是。 - - - 槍打出頭鳥,外省話這樣說;換成母親會說:出る杭は打たれる,突出來的釘子必然要被打下去;兩種說法意思差不多,兩方卻完全講不通。
In total, Variety interviewed 20 people for this story, 18 of whom spoke with Variety under an agreement of anonymit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positions within the industry or out of concern of reprisals from Singer — as well as Stuerman’s parents.
via 寒貓的由來
早上起不來就是因為寒貓窩在被子上面嗎(牽拖)
今年比較符合我印象的應該是分類的排名,但這個設計壓縮到我還以為是網頁驗證碼XDD
好可愛XDD
看到有人說spotify的aura真的很像hurt & comfort這種小說的hashtag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先前各方熱烈討論的黃土水雕塑作品《甘露水》,輾轉流離的過程可以和台灣的政權更迭呼應,終於,修復完畢要開始展出了 。
時間|2021.12.18-2022.04.24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重要資訊:
免費參觀,採預約優先制。
現場同時開放無預約者排隊,視館內容留人數候補入場。
預約辦法將於12月6日公告,並於12月10日開放線上預約。
我的 tag 是否也是 pining & horny XDDD
或許會有噗友有興趣,小小書房前陣子預告說明年會有新課程規劃,最近正式公佈消息了,是一系列的電影課程噢。
雖然我有時跟講師之一黃以曦的影評對不上頻率,不過這個課綱滿有趣的就是。
我地港澳電影節
由於《少年》跟《時代革命》的討論,才知道原來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有辦個小小的免費影展,線上報名預約,放映到這週末。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 那我認為你的aura長這樣(欸
在甜點師傅的限動看到客人心得,「水果除了檳榔之外我是很少吃的,我怕酸」真是金句,快笑死,原來是檳友。
查了一下客人的IG發現也好好笑,是個老婆誇誇bot的客家檳友。
到年底收單歡迎填寫~
今天充實的濃度有點太高,我怕眼一閉就忘記分享。
機捷有通勤5天的方案,販售到這週日結束,搭大眾交通工具去影視廳中心的朋友可以考慮看看(環狀線坐到新北產業園區再一站轉乘機捷也是可以)
場館附近正在興建電影文化中心,希望未來對於業界能有很大的助益。
友:黃金的網球嗎(爆
我:可能是金探子,路徑違背物理定律
朋友去Aesop櫃上試了第二代的香水,由於他試到後來已經混合在一起,我問他感想如何,忘記香調表的他跟我分享混合後的氣味是「牛肉麵的味道」
我:什麼鬼
友:因為我三個都有試嘛
我:所以把牛肉湯淋在身上就Aesop了嗎
12th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線上巡迴
📍首波(12.03-12.16)
5部焦點影人:弗柯・克普生涯代表作,《柏林─斯德丁:時光軌跡》、《海的風景》等+3部「敬!香港/CHINA獨立紀錄片」單元影片
📍第二波(12.17-12.30)
9部競賽得獎片,亞洲視野競賽首獎《我來自北韓 我想回平壤(歸北者)》、國際競賽首獎《被消失的存在》、國際競賽特別提及《危巢青春》等
訂了一個燒女的蛋糕
它的入手方式不是那麼便利,也沒有數位上架的計畫。可以參觀人權園區時在商店購入。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 你剛搬家時我帶去給你們吃的那家蛋糕,不會甜膩因為這不是糖霜,是加了色素的鮮奶油+珍珠糖點綴海浪~
凱西小姐知道母親說的日本歌是哪幾張唱片,台灣歌又是哪幾張,從五、六歲年紀,她就喜歡盯著那些黑色薄餅似的東西,轉呀轉地,滑出聲來,簡直天地魔術:
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哪未來
花落土,花落土,有啥人當看顧
雨無情,雨無情,無想阮的前程
──是恐懼,就是恐懼,太恐懼了,一道白色的強光刷過去,看見的人都要瞎了眼。
曹老師就是台灣腔,搞得帝大博士也要貶值。「戰爭日本時,我猶會使刁故意講胡蠅、棺材、放屎尿,這馬呢,這馬欲講啥物?講來講去,若是教會曉恁欣賞啥物是Rhythm,啥物是Rhyme,就差不多了。」
Rhythm是節奏,Rhyme是韻律。曹老師講莎士比亞最耐煩,一首十四行詩講兩星期,反正是選修課,願者上鉤。To be or not to be,文學裡是個Question,現實卻沒得選,說一套做一套的人多的是。
- - -
槍打出頭鳥,外省話這樣說;換成母親會說:出る杭は打たれる,突出來的釘子必然要被打下去;兩種說法意思差不多,兩方卻完全講不通。
我跟鍾的電影不熟所以無法評論,不過我覺得他可以少跑影人座談,以免會被發現原來他沒有深思熟慮過。(欸)
但當鍾說他拍了兩三年才跟醫生坦承他不是為了要拍「台灣人在美國成功」的故事,是要挖掘他兒子為什麼自殺,以及他為了讓醫生完整交代死亡那一天的經過,反覆拍了七次,才終於捕捉到醫生完全沒有崩潰的冷靜畫面。
我聽到的當下倒抽一口氣,結果也沒有人問他倫理相關的事,我只能說,幸好他放棄了。
他說他後來不拍紀錄片是因為太費時太累。嗯。
溫太太另有要事出門,先一步回到家,在客廳看到女兒便問弟弟在哪,叫兒子也沒聽到人應聲,進到臥房推開儲物間的門才發現兒子把自己吊在裡面。
結果溫醫師煙火看到一半就聽到大會廣播叫他趕快回家,他後來去了自己工作醫院的ER,發現太太跟女兒都在哭,他同事引導他去認屍,還有人問他要不要讓兒子做器捐。
溫太太訪談片段也有提到他兒子的印裔好友事發後才說,聊天時常提及可以嘗試且逃過死神的冒險。也有拍攝他們去掃墓(墓地離家很近,是有天開車經過時他兒子自己說死後可以埋在那裡)的畫面。
就題材來說,前置的說明是這樣實在是,不行吧。
他好像是瀑布開始勤跑影人場,真的是,不必......
我稍稍出戲的地方是SARS的時候醫護的設備沒有那麼好(面盾跟戶外帳篷明顯是現在的東西),以及採檢的方法看起來像是咽喉拭子/throat swab但片中說是唾液,那時候技術應該沒有進步到唾液,而且現在COVID採唾液也是要有一定的檢體量。不影響觀影,只是我會注意到而已XD
比如進到網咖,芳儀抬手揮掉菸味;一大早大家沈默坐在餐桌邊各懷所思,雖然一家人都沒有食慾,但只有莉莉沒有動筷,電話一響她是第一個跳起來的;或是莉莉沒有說出她為什麼擔心芳安跟鄰居大叔單獨在頂樓。
芳儀問莉莉記不記得以前的對話裡她的答案是什麼,莉莉馬上回答的是芳儀的答案,卻不記得自己的答案,然後芳儀提醒她當時的回答,這答案又扣住前面夫妻吵架時提到自由、說走就走的潛台詞。
再次交代了角色間的關係跟在意彼此的地方,我覺得正因為很生活所以更厲害。
紫藤廬我也只被我爸帶去過一次,對我而言是個高級的茶館,先於它在歷史上的意義XD
雖然不排除是文化局可以外借拍攝,但選那邊真的滿意外的。
其實有點到開我車,但發現是三小時跟光點售票已經死亡就放棄了買票。
Memoria跟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
- - -
光點敗部復活!
順便幫友買了爛記憶
最新進度:
北美館在傍晚五點半左右發表最新聲明,表示「由於台灣館藝術家撒古流之代表性引起外界疑慮,本館目前正密切關注此事並釐清中;在事件尚未明朗前,台灣館相關展務將先行暫緩。」
國藝會在晚間六點半左右發表最新聲明,表示先行暫緩贊助撒古流.巴瓦瓦隆參與 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15)之展覽製作,並擬將國家文藝獎撤銷獎項機制之制定與修正,提請董事會討論。
My Traumatizing Years With Bryan Singer
By Blake Stuerman
In total, Variety interviewed 20 people for this story, 18 of whom spoke with Variety under an agreement of anonymit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positions within the industry or out of concern of reprisals from Singer — as well as Stuerman’s parents.
Bryan Singer’s Traumatic ‘X-Men’ Set: The Movie “Cre...
如果想看中文報導:
《X戰警》輝煌背後被包庇的性侵慣犯!導演布萊恩辛格醜聞再起底:我們助長了一頭怪物
速記一下心得。
昨天趁著休假去看展了,紮實看了快三小時,逛到一半還敲朋友哀嚎看不完怎麼辦(因為文件類和年表也不少),不過還是達成目標,之後應該還會約友去重點逛一遍。
北師美術館這次的場佈跟《不朽的青春》那次相同,有二樓、三樓跟地下一樓共三處。
展期到四月,預約系統每天會開放一個月後的日期,像是台鐵訂票系統那樣,展件有來自私人的收藏或從他處商借,所以我滿推薦把握這次難得機會,看完之後也可以去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或大稻埕一帶(或是各地的紀念館,像台中的林之助紀念館)
「在持續擴張的宇宙中,最遠的星系以如此的高速遠離,以至於它們發出的光永遠也無法觸及我們。由於發出光的星系以超過光的速度遠離我們,我們從天體中所感知的黑暗,實為那些朝向我們而來,卻無法企及我們的光。
成為同時代人,首先以及最重要的,是勇氣問題,因為它意味著不但有能力保持對時代黑暗的凝視,還要有能力在黑暗中感知那朝向我們、卻又無限地與我們拉開距離的光。」——阿岡本,〈何謂同時代?〉
「1945年,最後的高砂軍在臺中集結,部分前往南洋,部分留守備戰。軍營中十幾位阿美族青年眼看戰爭即將結束,而新的政權準備來接收軍隊,要派他們去打另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戰爭,於是他們在夜裡相約逃脫,徒步翻越中央山脈回到花東故鄉。」
這次沒帶相機。
根據B1展場播放片長40分鐘的膠卷紀錄片《甘露水》,再次邀請了上回修復少女胸像的森師傅來台參與。
提到自己在修復期間的觀察,他指出從下眼瞼的弧度判斷,這尊雕像應是所謂的半目(半闔眼)並非雙眼緊閉,如同神佛般的半目沒有集中的焦距,垂眼望進世間一切。
模特兒姿勢凝結,或說將一瞬封存在大理石的同時,使力的腳趾卻又像是要邁步向前,靜止與動態共存,若說變動是世間的常態,那永恆即是無止盡的搖晃人間。
為了去除雕像陰部被人潑灑(森師傅說應是蓄意潑上去外加手指塗抹痕跡)的墨水,卻怕漂白水損毀,張鴻標只敢用清水每日沖洗,儘管墨漬轉淡,卻仍玷污這件作品。
由於家裡二伯被警備總部盯上,警察常來家中探聽進出的人物,自然也知道收留了雕像,後來張鴻標晚年也有人上門開條件詢問買賣。
一開始雕像放在飯廳展示,家族和診所工作人員吃飯,以及小孩的課後補習班都有雕像相伴。生病之後,張鴻標自知孩子都在學,無力照顧,為了不給家人添麻煩,才決定把雕像彌封起來、束之高閣。
另外也有陳植棋、郭雪湖、李梅樹、林之助、藍蔭鼎、陳進等人的畫作,亦有林獻堂、蔣渭水、賴和詩作和張文環劇作〈閹雞〉等百花齊放的運動演進完整脈絡。
題外,今天新竹縣北埔鄉公所的 《時代之眼:鄧南光影像紀念館數位典藏特展》也開展了:
剛好最近在讀陳柔縉幫張超英作傳的《宮前町十九番地》,裡面有這麼一段:
一九三○年(昭和五年)元旦新年當天,我家來了一部出租汽車,下車的是民眾黨的首腦蔣渭水醫生。他跟父親談到台灣總督府又想要開放許可鴉片販賣,問父親有什麼辦法。
台灣人自清代以來吸鴉片的惡習,原先日本政府採取漸禁的辦法,只賣鴉片給領有牌照許可的癮君子。但到一九二九年世界經濟恐慌,日本也受影響,為解決財政困難,傳出要頒新「阿片令」(日本時代把鴉片寫成阿片),要在台灣自種罌粟花,還要放寬許可,讓祕密吸食合法化。結果激出兩萬五千人搶著去登記,吸鴉片的人更多了。蔣渭水等台灣知識分子才會憂心忡忡來找父親商量。
父親又獻了一個非常機智的辦法。
他告訴蔣渭水,台北郵便總局每天收電報到晚上八點,可以七點五十五分去,那時局長老早下班,負責打電報的人不懂英文,缺乏政治意識,比較容易偷渡成功。
前幾年,我才聽蔣渭水的大兒子蔣松輝告訴我,他那時已十七歲,那天去拍電報的正是他本人。 父親的電報控訴計策馬上奏效。一月八日台灣總督府的官方報紙《臺灣日日新報》譁然,頭條新聞就公開批評民眾黨偽稱島民代表,向國際聯盟拍出電報,指責日本再度許可台灣民眾吸食鴉片,真真是民眾黨的兒戲。
向國聯控訴的行動,確實阻止了總督府的政策。黃煌雄在《蔣渭水傳》指出,這個反阿片新特許運動是日治時代非武力抗日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 - -
趁局長不在才去局裡請人發電報好諜報片XD
毛人鳳住家裡時,我才十四、五歲,成功中學二年級,生性愛玩,也充滿好奇心,常向一位「王少將」借車,開出去兜風。我好像沒想過應該先學會開車,把車子當大玩具一樣,跳上去就開了。
- - -
救命www而且是超可怕的軍統局欸
我收到 ridgeline 的聖誕點文活動的成品了,我點了Will提議幫Hannibal作側寫,在拆禮節收到禮物真是感動嗚嗚嗚!
如果今明兩天會經過西門町的話,不妨去見沙田冰室最後一面,雖然它今年四月才開幕,店址位在小巷的小弄裡(誠品ameba對面巷子進去,正對夾娃娃機店的巷底)卻還是受到疫情影響,即將結束營業,從店內反送中照片牆、可樂罐蒐藏、黑膠唱片展示,到桌號標示是請師傅製作,可以看得出來店主努力抵抗時代奔流,留存香港記憶的一角。
(店外警察巡邏哨點旁貼著港警滿手鮮血的小報。)
營業時段的詳情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