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裡的紙星星


我覺得有些時候就是這樣。
有些人的文字就是能牽引情緒,把細碎的美滿與遺憾一併濃縮,讓人能在章句間看到一段(或是多段)人生起伏飛掠的輪廓。好與壞盡數鋪展在眼前,但語調溫和的讓我傷心。
大抵是他們的文字即是情緒本身吧。
動物園裡的紙星星
作品能觸動人心自然即是富有它獨到的魅力,創作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
我不討厭自己為了影片、書籍/詩篇、音樂、畫作而哭
不論是歡喜而哭還是感情被牽動的壓抑的哭都算吧
動物園裡的紙星星
哪天也想寫出能讓人在字句間感受到溫柔的文章
動物園裡的紙星星
很多童書都無比溫厚。
有些作品是早已忘記書名,但仍會記得幾句話、當下的震撼的。
小時候看了覺得很好看的冒險故事,重新回顧往往會發現藏了很多東西在裡頭,用淺白的方式將人性的美善或能夠內省、學習的事物傳遞給孩子。
動物園裡的紙星星
一直都很喜歡那種「沒有真正的壞人」的故事。
(不過也正是因為現在讀懂了,才會哭的這麼狼狽)
動物園裡的紙星星
該怎麼形容才好

應該說是一種不知不覺間沁入內心的語調吧,平淡柔和且莊重的把價值觀贈予讀者。
不失冒險的刺激,又能帶著孩子們用主角的角度理解其他角色的心境(同理心、愛、勇氣……)
對成年讀者看來則是創作者堅定地將立場表達出來,而接收時沒有感受到負擔

不排除我淚點低,但真的都溫柔的讓我在讀懂後會想哭
動物園裡的紙星星
不單是童書,很多文章也是這樣

不講故事,沒有包裝,或許內容陳述的事件重量很重很重,但能感受到相似的溫和
不用惡語、不抨擊也能好好的將價值觀和情緒表達出來
可能像漣漪吧,一圈一圈的。
或許力道不大,但蕩漾到這裡的時候你能感受到它確實存在。
動物園裡的紙星星
世上不乏險惡的事,但是有諸多筆者用敦厚的敘事手法替其他人撐起一線光亮

一直都有著將自己讀過、覺得特別有意義的書籍轉送給晚輩們的習慣。我不知道我小時候喜歡的好幾本作品在我念國小的晚輩們看來是否過於幼稚。我知道紙本沒有音效和酷炫的畫面,主角不一定有厲害的招式、經歷在他們眼中可能不夠獨特……

但我總偷偷期盼他們願意花點時間沉澱一下心思,任何劇情都是有意義的。美麗往往藏在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地方,平凡的人也有平凡的偉大
一句話能帶給一個人的勇氣真的很大,我覺得每個人視作為寶物讓自己繼續前行的句子都不一樣
我希望他們也能從書本裡找到屬於他們的魔法。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