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 ō o↵
溫馨接送情還是恐怖情人,「跟蹤騷擾法」管什麼? - READr 讀+

❝ 曾因為女友兵變,好幾次到對方家或教室附近徘徊的小廖(化名)說,他為了挽回感情所做的行為,最終也成為對方遠離他的原因,「但對當時絕望的我來說,多嘗試一點也沒有什麼損失。在自己的感受高漲的時候,真的很容易忽略別人的感受。」

小廖認為,當前流行文化所塑造的,幾乎都是一股腦的樂觀氛圍,也可能會讓一些人出現錯誤的認知,覺得自己只是不夠努力,只要再多做一些,總有一天世界會依著自己的意思旋轉。

⋯⋯

「我們該如何學習尊重,真正接受別人的意願,即使是跟自己的意願牴觸。如何最後找到一段關係的底線,並果斷放棄。」小廖想了想,「對有些人來說,也許在法律以前,都沒有底限,這可能也是『跟騷法』被需要的原因吧?」
努 ō o↵
❝ (在大學擔任諮商師的)韻如觀察,來諮商的人有一些共同的價值觀,他們對於如何挽回或維護一段親密關係,有著很刻板的印象,「就是要很浪漫、很勇於追求」,這樣的觀點在異性戀男生的身上特別常見,可能是臺灣文化根植了男性要窮追不捨,女性才會感動的「性別角色劇本」的影響,或許也是為什麼他們比較容易成為騷擾者的原因之一。

雖然每個個案都有不同的狀況,但就韻如的觀察,「如果騷擾者還有其他的生活重心,有很多人際支持、家庭支持的話,通常就比較不會一直固著在無法修補的關係裡。」
努 ō o↵
覺得這篇有找到騷擾者受訪蠻厲害的
聽說爬判決書資料爬很久但祖書觸及很慘所以分享一下
https://images.plurk.com/4uAaaQzHowTL86HsKI7l3Y.pn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