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德國文化關鍵詞 Die deutsche Seele 作者:苔雅・朵恩 Thea Dorn、理查・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譯者:莊仲黎 出版:麥田 感覺物理攻擊力很強的超厚精裝書,看到目前覺得還不錯。 12/19補充: 跟原文對照之下,雖然不是百分百肯定,但似乎有些許誤譯,心得還是以中譯版為主,只有在遇到連中文都看不懂的段落才會去對照原文。決定補上原文電子書的連結,是歌德學院圖書館的免費資源(原文版甚至還有圖),如果有想要討論原文的也歡迎! Die deutsche Seele. die Onleihe der Bibliotheken des... (但是現在被我借走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同時多人借(幹
Der Spruch spielt darauf an, dass Straßenpflaster häufig auf einem Sanduntergrund verlegt wird, und Pflastersteine eine beliebte Waffe im Straßenkampf waren und bis heute sind; er verbindet so Hedonismus mit Militanz.
Manche meinen sogar, es sei gut gewesen, das alles zu vergessen, dass es Schnee von gestern sei, der unter Umständen wie Blei liegen würde. Diesen schweren Schnee, wer möchte, wer sollte ihn schon heben? 我個人覺得,最後一句的語氣比較像「誰要、誰來擔?」是兩個同等的子句,我忘記那叫什麼了。
»Glühende Strahlen schießen durch dieses Reiches tiefe Nacht, und wir werden Riesenschatten gewahr, die auf- und abwogen, enger und enger uns einschließen und alles in uns vernichten, nur nicht den Schmerz der unendlichen Sehnsucht.« E.T.A Hoffmann對於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
Von der ganzen Natur und ihrer „instehenden Geburt“ habe er seine ganze Philosophie, Astrologie und Theologie studiert und nicht von Menschen und durch Menschen. 他從一切自然與他「內在的誕生」中研究他的哲學、占星學與神學,而不是從人類或透過人類來研究這些。
書名:德國文化關鍵詞 Die deutsche Seele
作者:苔雅・朵恩 Thea Dorn、理查・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譯者:莊仲黎
出版:麥田
感覺物理攻擊力很強的超厚精裝書,看到目前覺得還不錯。
12/19補充:
跟原文對照之下,雖然不是百分百肯定,但似乎有些許誤譯,心得還是以中譯版為主,只有在遇到連中文都看不懂的段落才會去對照原文。決定補上原文電子書的連結,是歌德學院圖書館的免費資源(原文版甚至還有圖),如果有想要討論原文的也歡迎!
Die deutsche Seele. die Onleihe der Bibliotheken des...
(但是現在被我借走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同時多人借(幹
至少前半段讓我想到了薄伽梵歌:
「你永遠無所為、無所執著的做事吧!欲望流入他,就如同江河流入滿而不溢的大海,這樣的人達到至福」
之類ㄉ,我應該混用了幾句,晚點再回頭看一下原本是怎樣XD
他在世上對一切眾生無所依賴,無所乞求。
你永遠無所執著,做應該做的事吧!
無所執著地做事,這樣的人達到至福。
不敢說我看過很多書,但是多少還是知道讀某些東西要用男性(?)ㄉ視角去讀比較能理解,但看來我等級還沒練滿。
現在說這種話看起來都不夠政確了齁,但反正我不是以一個女性的身份覺得《教父》浪漫就是ㄌ。
或者說,不是完整的我。
Carl Hinrichs,p. 76
可以教教我這種精神嗎,我好像需要
席勒,好會說話欸席勒,我都快相信自己是洋芋片屑屑了
那些為了令觀眾彷彿實際見識壯麗山景的努力確實令人佩服,但是不得不說高山電影放在現代可能會變成24小時播放的無聲自然紀錄片,就是,很無聊的人會看的東西,我是說,這是偏見,對,但聽起來就跟追求衝擊與激昂扯不太上邊。
吸血鬼小說惹到你們了嗎
就是,德國現在雖然是足球大國,不過從足球是外國運動→要踢就要贏→足球是本國文化(幾項的中間省略一堆,真抱歉)的發展來看,或許大家都是這樣的。
雖然德國的常規路線是向西方靠攏,不過這種後來崛起的姿態,卻讓東方人(不是說蘇聯但或許蘇聯也有這種心結?心結嗎?)更能感同身受。但同時德國又確實在發展上搭上了西方先進國家的末班車,這點和東方是有所區隔的,我總有這樣的感覺。
石頭→武器
大概是這樣的邏輯……嗎?出現在德國的68學運,確實有年輕與激情的感覺,啊,我也是大學生啊。
Militanz – Wikipedia
所以意思是,鬥爭與享樂主義無法並存嗎?抑或是作者只是想駁斥那個時代的左翼思想,從而挑出了具代表性的口號進行反駁?
光是提起虛擬式我ㄉ心臟就抖得跟果凍一樣(幹
這讓我想到這禮拜南亞史的文本題目欸,文本是巴布爾的回憶錄,六十年後他的孫子阿克巴將回憶錄翻譯後加上插圖,題目是問為什麼要這麼做,我自己一部分的想法也是有助於正統性的維護,不過表達並沒有這麼簡明扼要。
你這麼一說,好像還真的是這樣
怎麼覺得有點切合時事。我個人覺得,最後一句的語氣比較像「誰要、誰來擔?」是兩個同等的子句,我忘記那叫什麼了。
怕啊格林兄弟
有那麼難聽嗎德國人!!
E.T.A Hoffmann對於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
Es ist ja Böses und Gutes in der Natur.→自然中有好有壞
他從一切自然與他「內在的誕生」中研究他的哲學、占星學與神學,而不是從人類或透過人類來研究這些。
聽上去就很有錢的樣子
抄這個沒什麼原因只是覺得很好笑(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