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星
@travelstar
Tue, Nov 23, 2021 5:15 AM
5
[電影] 搬家
好好看喔喔喔好喜歡
可惜沒有看愛情賓館,聽說是神片
(以下有雷)
旅星
@travelstar
Tue, Nov 23, 2021 5:25 AM
Tue, Nov 23, 2021 7:20 AM
開頭第一場戲的家裡晚餐,爸爸淋醬油,媽媽悻悻然從冰箱拿出番茄醬,演變成又一場冷戰——就已經揭露這部片講的是舊與新,日本精神與西洋精神,家秩序與個人主義轉捩點的衝突,或者該說,用這些衝突的意象來講何謂「長大成人」
如此衝突的對比象徵遍佈整部片,場景就設在古都京都,不斷出現的祭典,日式家屋與鋼筋公寓,女強男弱的經濟地位翻轉,媽爸先後自陳想過一個人的生活,但小孩還沒準備好,因為小孩還不是成人,還沒準備好長大,只是表面上裝成小大人,她不接受拆散父母的離婚契約書,更不接受跟媽媽的兩人約法成章——小孩要怎麼簽契約呢?
旅星
@travelstar
Tue, Nov 23, 2021 5:59 AM
Tue, Nov 23, 2021 7:22 AM
在琵琶湖畔,得知父母雙方都已無挽回意圖之後,蓮再次離開兩人出走,這邊開始就是蓮的成人儀式
她先碰到老人,告訴她「過去也發生過一樣的事」「要記得的一隻手就夠了」老人是日本歷史的象徵,這個國家自古本就是不斷棄舊迎新延續至今的,老人已逝的兒子也在這裡導入了死亡的意象
在河邊,她告訴母親「我很快就會成為大人」隨即迎來初潮,之後導演交出大片大片的奇觀,從心理世界描述蓮的成人
她來到火祭現場,火的象徵在這之前都是破壞,不論是父親焚燒舊物甚至三人家庭的合照,亦或蓮在理科教室放火燒掉校園人際關係,但蓮憧憬著火,就像她憧憬著全家要一起看京都的大文字燒,然而她只是遠眺,並不理解其意義
(順便一說,爸爸騎機車載蓮時背景出現大文字燒,跟後來去滋賀玩時出現的祭典都是孟蘭盆節舉辦,時間上根本不可能,只能說導演刻意要讓送魂火反覆出現)
旅星
@travelstar
Tue, Nov 23, 2021 6:12 AM
她來到的是滋賀縣白鳥神社的まんどう火祭り,以7~15歲小孩為主角的孟蘭盆節送魂火,第一次為火所震撼(想靠近卻被阻止),送魂火是日本自古以來送走舊物、舊人的方式,蓮的成年禮由此與日本傳統銜接,送舊是新的開始,送走無法挽回的過去是成長的開始
經過月夜竹林(回不去天上的竹取公主?)的顛簸,蓮來到宛如海邊的湖畔,這裡見證了另一場幻想儀式:她看見湖中有自己和雙親,家庭和樂的三人嬉戲在眾人抬著的神輿一旁,送魂火隨即焚燒,雙親留下尚小的蓮沉入水裡,化成兩艘燃燒的小舟,面對水中驚慌失措的自己,岸邊的蓮不斷大喊「恭喜」——以來自未來的姿態,給送走了雙親而得以獲得成長契機的過去的自己恭喜,最後甚至給了她一個擁抱
旅星
@travelstar
Tue, Nov 23, 2021 6:18 AM
Tue, Nov 23, 2021 6:21 AM
蓮自奇觀回到現實,用火堆取暖(已經可以跟火和平相處),母親這時找到她,母親不理解她話中「恭喜」的含義,但蓮已經不在乎了,因為她已經是獨立於父母的個體,另一個成人,不再要求父母能夠理解自己,她隔著水流跟母親揮手,母親誤以為是打招呼也跟著揮手,實際上是她與母親的告別
在回程的火車,蓮交回藏起的離婚協議書,跟母親可以正面以對了,也回到學校跟同學和好,表面上一切回歸過去,但並不是如此,因為蓮已經長大了
所以在片尾,她離開老師帶隊的喧囂班級,穿著洋裝跟身邊的人們逐一互動,說她屬於的是未來,電影最後停在她穿上國中制服的畫面
旅星
@travelstar
Tue, Nov 23, 2021 6:37 AM
Sat, Nov 27, 2021 5:08 AM
感覺滿多有趣的細節但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相米慎二的長鏡頭的設計感,或是說舞台劇感,有時候滿重的,蓮跟洋子買完菜牽著腳踏車,洋子說蓮的父母形同已經離婚,一場大雨馬上從天而降,還滿刻意的XD(不討厭)
在琵琶湖旅館一樓,爸爸說可否試著和好,媽媽罵他怎麼那麼自私,長鏡頭一路推到給蓮的臉大特寫,暗示媽媽這句「自私」聽在蓮耳中像在罵她(小孩不是獨立客體,理應依附於父母,小孩要求家庭圓滿不是自私,成人強求三人成行才是自私,母親這句話聽在蓮耳裡簡直是把她逐出家門,徹底瓦解了家秩序的最後生機),所以蓮才奪門而出——這句話跟下一場戲,父親說出「我夢想很久,想一個人過」,應該是蓮終於決定成長的關鍵吧?
旅星
@travelstar
Tue, Nov 23, 2021 6:55 AM
Tue, Nov 23, 2021 7:20 AM
我覺得相米慎二的鏡頭的設計感、台詞的設計感,是有日本味,但還沒有到會讓我起反感的樣板造作重覆的程度,比較像在玩弄機關,推動這個卡榫就能啟動那個某物
都說日劇很舞台,舞台也是有好壞區分的嘛……
環/たまき▶UTFG
@KouGetsu
Tue, Nov 23, 2021 6:36 PM
我們可以一起去愛情賓館。(?)
蒼狩
@aogari
Wed, Nov 24, 2021 3:05 AM
(?
旅星
@travelstar
Wed, Nov 24, 2021 3:13 AM
環/たまき▶UTFG
: 好喔
旅星
@travelstar
Sat, Nov 27, 2021 4:23 AM
Sat, Nov 27, 2021 4:24 AM
再多寫一點這部電影,前半是京都為主的日本傳統=歷史包袱=家秩序,對抗來自西方的個人主義的衝突,後半則跳出二元對立框架,導入另一條日本傳統=民俗=送舊迎新的自然循環,來解釋說拋棄舊秩序、迎接新秩序,反而合乎這條更接近根源的傳承
家秩序為何重要?在中華觀念裡家與國是有別的,所以中華文化會批評「家天下」是將天下(國家)挪用為私產;然而在日本的脈絡,國就等於家,整個日本就是個大家庭,天皇是大家長,所有臣民都是天皇的小孩(天皇赤子),這是為什麼他們至今無法普遍接受結婚後選擇姓氏,動搖家本就是動搖國本,而電影故事舞台的京都簡直就是這些歷史包袱的核心
但在相米慎二出生的東北地區或他成長的北海道,不存在這些包袱,反而更接近傳統的自然觀、民俗思想,他以此來作為解放京都為核心的歷史包袱的武器
旅星
@travelstar
Sat, Nov 27, 2021 4:52 AM
Sat, Nov 27, 2021 5:27 AM
相米慎二大學時是參加過共產主義社團、搞過抗爭的,左翼一向看不慣天皇制,他對家秩序的挑釁是其來有自,尤其『搬家』必須放在他成片的1993年,並與隔年1994年的『夏の庭 The Friends』並列來看
首先年份,昭和天皇於1989年過世之後,日本開始全盤檢討1925~1989年的昭和時代,尤其關於日本國乃至昭和天皇的戰爭責任,出現更深刻的認識,而這樣的檢討之於相米慎二,就濃縮在『夏之庭』這部片中
我這次影展沒看『夏之庭』,但根據wiki介紹與網路心得,這是關於屬於未來的兒童,跟屬於過去的戰爭世代的老人交流心靈的電影,這樣老人的角色就跟前一年成片的『搬家』的老人相互輝映,甚至這位老人就來自相米成長的北海道,為了國家赴東南亞前線參戰而導致人生瓦解
旅星
@travelstar
Sat, Nov 27, 2021 4:59 AM
Sat, Nov 27, 2021 5:30 AM
『夏之庭』以直視死亡作為少年的成年儀式,一如『搬家』以送魂火作為少女的成年儀式,前者中少年與老人的交心,早在後者中少女與老人的交心就已經見得先聲
相米慎二在80年代電影中探討的屬於原始慾望的生之快感與死之驅力,是令他著迷不停探究的主題,卻也曾在『颱風俱樂部』結尾處清醒地自嘲這有多中二自溺;而到了90年代,生死於相米則轉變為人得以為人,得以獨立自主卻互相關聯,乃至身處於自然的基礎
旅星
@travelstar
Sat, Nov 27, 2021 5:07 AM
雖然筆記很多想法,我覺得這部片到今天依然可觀並不是因為以上的探究,而是他真的拍得很好
載入新的回覆
好好看喔喔喔好喜歡
可惜沒有看愛情賓館,聽說是神片
(以下有雷)
如此衝突的對比象徵遍佈整部片,場景就設在古都京都,不斷出現的祭典,日式家屋與鋼筋公寓,女強男弱的經濟地位翻轉,媽爸先後自陳想過一個人的生活,但小孩還沒準備好,因為小孩還不是成人,還沒準備好長大,只是表面上裝成小大人,她不接受拆散父母的離婚契約書,更不接受跟媽媽的兩人約法成章——小孩要怎麼簽契約呢?
她先碰到老人,告訴她「過去也發生過一樣的事」「要記得的一隻手就夠了」老人是日本歷史的象徵,這個國家自古本就是不斷棄舊迎新延續至今的,老人已逝的兒子也在這裡導入了死亡的意象
在河邊,她告訴母親「我很快就會成為大人」隨即迎來初潮,之後導演交出大片大片的奇觀,從心理世界描述蓮的成人
她來到火祭現場,火的象徵在這之前都是破壞,不論是父親焚燒舊物甚至三人家庭的合照,亦或蓮在理科教室放火燒掉校園人際關係,但蓮憧憬著火,就像她憧憬著全家要一起看京都的大文字燒,然而她只是遠眺,並不理解其意義
(順便一說,爸爸騎機車載蓮時背景出現大文字燒,跟後來去滋賀玩時出現的祭典都是孟蘭盆節舉辦,時間上根本不可能,只能說導演刻意要讓送魂火反覆出現)
經過月夜竹林(回不去天上的竹取公主?)的顛簸,蓮來到宛如海邊的湖畔,這裡見證了另一場幻想儀式:她看見湖中有自己和雙親,家庭和樂的三人嬉戲在眾人抬著的神輿一旁,送魂火隨即焚燒,雙親留下尚小的蓮沉入水裡,化成兩艘燃燒的小舟,面對水中驚慌失措的自己,岸邊的蓮不斷大喊「恭喜」——以來自未來的姿態,給送走了雙親而得以獲得成長契機的過去的自己恭喜,最後甚至給了她一個擁抱
在回程的火車,蓮交回藏起的離婚協議書,跟母親可以正面以對了,也回到學校跟同學和好,表面上一切回歸過去,但並不是如此,因為蓮已經長大了
所以在片尾,她離開老師帶隊的喧囂班級,穿著洋裝跟身邊的人們逐一互動,說她屬於的是未來,電影最後停在她穿上國中制服的畫面
相米慎二的長鏡頭的設計感,或是說舞台劇感,有時候滿重的,蓮跟洋子買完菜牽著腳踏車,洋子說蓮的父母形同已經離婚,一場大雨馬上從天而降,還滿刻意的XD(不討厭)
在琵琶湖旅館一樓,爸爸說可否試著和好,媽媽罵他怎麼那麼自私,長鏡頭一路推到給蓮的臉大特寫,暗示媽媽這句「自私」聽在蓮耳中像在罵她(小孩不是獨立客體,理應依附於父母,小孩要求家庭圓滿不是自私,成人強求三人成行才是自私,母親這句話聽在蓮耳裡簡直是把她逐出家門,徹底瓦解了家秩序的最後生機),所以蓮才奪門而出——這句話跟下一場戲,父親說出「我夢想很久,想一個人過」,應該是蓮終於決定成長的關鍵吧?
都說日劇很舞台,舞台也是有好壞區分的嘛……
家秩序為何重要?在中華觀念裡家與國是有別的,所以中華文化會批評「家天下」是將天下(國家)挪用為私產;然而在日本的脈絡,國就等於家,整個日本就是個大家庭,天皇是大家長,所有臣民都是天皇的小孩(天皇赤子),這是為什麼他們至今無法普遍接受結婚後選擇姓氏,動搖家本就是動搖國本,而電影故事舞台的京都簡直就是這些歷史包袱的核心
但在相米慎二出生的東北地區或他成長的北海道,不存在這些包袱,反而更接近傳統的自然觀、民俗思想,他以此來作為解放京都為核心的歷史包袱的武器
首先年份,昭和天皇於1989年過世之後,日本開始全盤檢討1925~1989年的昭和時代,尤其關於日本國乃至昭和天皇的戰爭責任,出現更深刻的認識,而這樣的檢討之於相米慎二,就濃縮在『夏之庭』這部片中
我這次影展沒看『夏之庭』,但根據wiki介紹與網路心得,這是關於屬於未來的兒童,跟屬於過去的戰爭世代的老人交流心靈的電影,這樣老人的角色就跟前一年成片的『搬家』的老人相互輝映,甚至這位老人就來自相米成長的北海道,為了國家赴東南亞前線參戰而導致人生瓦解
相米慎二在80年代電影中探討的屬於原始慾望的生之快感與死之驅力,是令他著迷不停探究的主題,卻也曾在『颱風俱樂部』結尾處清醒地自嘲這有多中二自溺;而到了90年代,生死於相米則轉變為人得以為人,得以獨立自主卻互相關聯,乃至身處於自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