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31 AM
25
18
【
20211109疫情記者會
】
陳時中:本土仍然沒有病例,境外移入6例。1例死亡個案,93歲。
境外移入4男2女,介於20~50多歲,泰國、烏克蘭、南非、越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各1例,10/26~11/7入境。
死亡個案是93歲女性,有慢性病史、相關活動史。5/24發燒、喉嚨痛,5/30就醫,住院隔離治療。5/31採檢,6/1確診。7/26解除隔離,隔日出院。10/11因其他疾病死亡。
昨天疫苗接種24萬2721劑,人口涵蓋率74.93%,第2劑38.35%。
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31 AM
民視:今天的死亡案例7/26解除隔離,10/11哪種疾病死亡,為什麼今天才公布?
陳時中:這1位是93歲的婦人,死因診斷是癌症。確實有考慮是不是要列在COVID-19確診病人的死亡,因為間隔時間已經超過非常長。
羅一鈞:這1例10/11病逝家中,由社區醫師做死者開立。死亡原因列癌症,不特別說明,癌症併發心肺腎衰竭而病逝。因行政相驗程序較久,前天收到,昨天跟衛生單位、開立機構再確診新冠病毒感染,是不是屬於死亡各種狀況之一。醫師確認後,還是列其他相關的身體狀況中。目前研判還是算新冠相關的死亡,不過不是死因。
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31 AM
問:新增境外移入突破性感染狀況?
羅一鈞:有2位突破性感染,序號1在7月、8月接種過2劑國藥疫苗,序號3是5月、7月接種過2劑AZ苗。
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32 AM
問:14期規劃這5類對象各有多少人?總共有多少人?
陳時中:登記打第1劑AZ是40.8萬,同時含有要打莫德納的36.3萬,AZ第2劑有183萬。
莫德納第1劑79.6萬,跟AZ重複的36.3萬,莫德納第2劑有56.9萬。
BNT第2劑有99萬。
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32 AM
問:第14期還是沒有開放BNT混打,想先消耗完59.4萬劑AZ的即期品有關係嗎?
陳時中:這一波開放是第1劑登記很久的,或第2劑在等的、已經到時間的。強調要把同品牌已經有登記的先完成,才會考慮做混打。混打在這個月裡都有可能開始,也要看到貨情況。
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33 AM
問:衛福部設立整合門診目前進度?
陳時中:我們有確診病人後來的身心照顧,現在會成立一個整合門診。目前相關辦法都已經訂好,正在尋求願意做的醫院,預計30家的名額。經費編4.5億,在健保醫療費用以外的心理評估、或社工司、或心理師。目標族群大概1萬2千多人。
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34 AM
彩蛋①:混打焦慮。
Q、有醫師認為趕快開放混打,取得更高的保護力,不是一直要大家吃第2碗快臭酸的陽春麵?
阿中部長:國際各種研究,每種疫苗都有不同的保護力。保護力在不同地方做,沒辦法直接比較。現在比較主要還是實驗室或抽血檢查做中和抗體,疫苗還有其他的免疫性反應,所以很難做比較。沒有誰是陽春麵,誰是牛肉麵,它就是疫苗,就是保護我們人的疫苗。
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35 AM
彩蛋②:勿自我貶低。
Q、有專家認為各國都在鬆綁邊境,台灣維持14天是土方法防疫?
阿中部長:自我貶低是土方法,實在是不好。現在維持14天,邊境一定是疫情鬆的守得比疫情緊的來得嚴。如果疫情很嚴重,邊境根本不用守,因為進來的染疫可能性比國內還要少,管這個相對沒有那麼重要。
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36 AM
Tue, Nov 9, 2021 9:47 AM
彩蛋③:心中有愛。
Q、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春節檢疫只放寬10+4,因為指揮官對大陸台商心中有恨?
阿中部長:嗯?我心中有恨?所以我們努力把天數降低,應該是有愛吧?
這次回來主要還是台商可能是最大宗,14天把門關好,什麼事都不想,也不會像這2天,大家講很複雜,接收到很多反應。返鄉心切,我們想盡各種辦法,10+4也辦法之一,歡迎大家返鄉。
如果加嚴21天才有那種嫌疑,減低4天是不容易的。某市長也說那東西困難很多,我們要把各種困難克服,才能達成大家多一點人回來的心願。
御茶猫@Lightingway
@ltd2001
Tue, Nov 9, 2021 9:37 AM
好的就中華民國,爛的就臺灣。老梗手法了
拾柒
@april17tw
Tue, Nov 9, 2021 9:43 AM
御茶猫@Lightingway
: 突破盲點
神坂✨tja Z(ツ) _/¯
@kami_saka
Tue, Nov 9, 2021 10:16 AM
部長超有愛的好嗎
呸姬
@a60419a
說
Tue, Nov 9, 2021 10:22 AM
謝謝整理,謝謝有愛的政策
努力想靠yt營利der小孟孟
@dreamcloudy
Tue, Nov 9, 2021 11:03 AM
之前才追殺部長要部長為疫情負責,現在還好意思嫌邊境管太嚴格
丁丁
@pika08
Tue, Nov 9, 2021 11:16 AM
對啦~疫情爆都是3+11機組員是破口、CDC的政策錯誤,台商年節回台隔離10+4就是有恨!有恨的話應該像中國一樣14+14才對
載入新的回覆
陳時中:本土仍然沒有病例,境外移入6例。1例死亡個案,93歲。
境外移入4男2女,介於20~50多歲,泰國、烏克蘭、南非、越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各1例,10/26~11/7入境。
死亡個案是93歲女性,有慢性病史、相關活動史。5/24發燒、喉嚨痛,5/30就醫,住院隔離治療。5/31採檢,6/1確診。7/26解除隔離,隔日出院。10/11因其他疾病死亡。
昨天疫苗接種24萬2721劑,人口涵蓋率74.93%,第2劑38.35%。
陳時中:這1位是93歲的婦人,死因診斷是癌症。確實有考慮是不是要列在COVID-19確診病人的死亡,因為間隔時間已經超過非常長。
羅一鈞:這1例10/11病逝家中,由社區醫師做死者開立。死亡原因列癌症,不特別說明,癌症併發心肺腎衰竭而病逝。因行政相驗程序較久,前天收到,昨天跟衛生單位、開立機構再確診新冠病毒感染,是不是屬於死亡各種狀況之一。醫師確認後,還是列其他相關的身體狀況中。目前研判還是算新冠相關的死亡,不過不是死因。
羅一鈞:有2位突破性感染,序號1在7月、8月接種過2劑國藥疫苗,序號3是5月、7月接種過2劑AZ苗。
陳時中:登記打第1劑AZ是40.8萬,同時含有要打莫德納的36.3萬,AZ第2劑有183萬。
莫德納第1劑79.6萬,跟AZ重複的36.3萬,莫德納第2劑有56.9萬。
BNT第2劑有99萬。
陳時中:這一波開放是第1劑登記很久的,或第2劑在等的、已經到時間的。強調要把同品牌已經有登記的先完成,才會考慮做混打。混打在這個月裡都有可能開始,也要看到貨情況。
陳時中:我們有確診病人後來的身心照顧,現在會成立一個整合門診。目前相關辦法都已經訂好,正在尋求願意做的醫院,預計30家的名額。經費編4.5億,在健保醫療費用以外的心理評估、或社工司、或心理師。目標族群大概1萬2千多人。
Q、有醫師認為趕快開放混打,取得更高的保護力,不是一直要大家吃第2碗快臭酸的陽春麵?
阿中部長:國際各種研究,每種疫苗都有不同的保護力。保護力在不同地方做,沒辦法直接比較。現在比較主要還是實驗室或抽血檢查做中和抗體,疫苗還有其他的免疫性反應,所以很難做比較。沒有誰是陽春麵,誰是牛肉麵,它就是疫苗,就是保護我們人的疫苗。
Q、有專家認為各國都在鬆綁邊境,台灣維持14天是土方法防疫?
阿中部長:自我貶低是土方法,實在是不好。現在維持14天,邊境一定是疫情鬆的守得比疫情緊的來得嚴。如果疫情很嚴重,邊境根本不用守,因為進來的染疫可能性比國內還要少,管這個相對沒有那麼重要。
Q、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春節檢疫只放寬10+4,因為指揮官對大陸台商心中有恨?
阿中部長:嗯?我心中有恨?所以我們努力把天數降低,應該是有愛吧?
這次回來主要還是台商可能是最大宗,14天把門關好,什麼事都不想,也不會像這2天,大家講很複雜,接收到很多反應。返鄉心切,我們想盡各種辦法,10+4也辦法之一,歡迎大家返鄉。
如果加嚴21天才有那種嫌疑,減低4天是不容易的。某市長也說那東西困難很多,我們要把各種困難克服,才能達成大家多一點人回來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