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有感而發 社群媒體 膚淺的交流 假訊息
要記住,多數人追隨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東西。
反之,我認為正確的東西,在別人眼裡看來,亦是
阿╰( ◜❤◝ )╯調
一旦感覺不對,或是覺得哪裡怪怪的,那或許真的就不是你的菜──不是你所認同的生活態度。
但因為「想融入群體」,而去壓抑自己的認知、迎合他人,也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這很正常。

可是不時的還是要問自己:我所認同的到底是什麼
阿╰( ◜❤◝ )╯調
然而,許多「選擇」被做出來的當下,往往不是因為「我認為」而去選,而是「大家好像都這麼認為」才去選
那是一種狂熱的氛圍,是種集體信仰,是大夥兒簇擁著告訴你:大家都這麼做了,你也一起吧。

然後就被帶著跑了。
若是跑得開心,那很慶幸;最怕的是跑得很疑惑、不舒服,但還是有神祕的力量帶著你一直往前跑。
──我猜,那力量就叫做「盲從」
阿╰( ◜❤◝ )╯調
有時候我也覺得挺諷刺的。
都活到這把年紀了,難道還分不清楚自己的好惡與學習認知嗎?

可是,我得坦白承認:做出和別人不同的選擇,很難
玩弄情緒、審查失靈、利益至上…臉書內幕連環爆|國際大風吹 Ep.187
昨天我才在看這則報導,面對FB和IG的發展,質疑其演算法大概率地強化仇恨言論和比較心理的推送,對兒少的人格成長很不健康。
阿╰( ◜❤◝ )╯調
也恰好這幾天必須追蹤公司的公關輿情,非常頻繁刷Facebook,配合近期使用IG的經驗……
我確實有感覺到,這兩個軟體,某些地方讓我很不舒服,但我就是無法具體描述出來

也許是即使我特意調整成「按最新貼文排列」,所有資訊還是會亂數出現,按照熱門度或演算法往前推,導致我無法照時序好好抓到發文的邏輯
抑或是極度重視外在排版,平常很少貼文、只發限動的傾向,令我只能看到非常短暫、動態的東西,找不到大家想表達的核心內涵
阿╰( ◜❤◝ )╯調
可是無論是哪種原因,我都不希望APP反客為主,掌握我獲取資訊的來源。
我不是要談什麼資訊審查、言論自由或同溫層認知偏狹,那麼沉重的事。
而是很單純的──APP作為發文的工具,我本應當可以自己決定我要怎麼搜索?並且如實地呈現在我眼前。

比方:我追蹤了這個作者,請你公平地將他的推文推送出來,而不是照熱門度排序。
又比方:我有查閱特定日數資料的需求,那就請你完整地排序下來,而不是利用大數據分析,決定你能看到哪些?或看不到哪些?
阿╰( ◜❤◝ )╯調
在噗浪,追蹤數幾乎就能等同於有效曝光率。
但在其他平台不是這樣的,能不能曝光,還是被演算法把控著。

我曾疑惑為什麼大家動輒就能一次追蹤上百位作者,時間夠用嗎?
實際使用才知道:反正你追蹤也不一定看得到,所以追蹤就變得很隨機、很廉價。
阿╰( ◜❤◝ )╯調
同理,按讚或愛心也因為這種滑閱方式,變得隨地可見。
你不會知道,大家是真的喜歡你的分享,還是隨手滑過點一下

全部人在追求更高的追蹤數、點閱率的同時,卻很少人是真的有在閱覽、看進心裡去的

我就想問:雖然這使得整體看起來很熱鬧,但真的是你想和別人交流的東西嗎?
阿╰( ◜❤◝ )╯調
最後我是真的有點憤怒。
我不是在說,利用這些社群APP,就一定交不到朋友

錯誤的不盡是使用者本身,主責還是在於形塑出這種膚淺氛圍的軟體。
確實,透過演算法推送,可助長帳戶數量迅速擴張、提高社群凝聚力和日閱覽時數,吸引廣告商投放,獲取利益。
阿╰( ◜❤◝ )╯調
可是在此之外,你整個品牌打的感情牌是什麼……
隨時和朋友分享你的生活照片?建立社團與親朋玩耍交流?

那你為什麼不能關閉追蹤數顯示,為什麼要依互動頻繁率,篩選你可以看到的追蹤者貼文。
這……是很荒謬的,難道因為你與一個朋友在網路上很久沒留言或按讚,就不再是朋友了嗎
不是這樣的吧。

反過來說,你在網路上與網友高頻率留言、私訊或按讚,你們就會成為朋友嗎
阿╰( ◜❤◝ )╯調
所以,雖然我想說的東西有點雜,可是濃縮起來,就是:
「記住,多數人追隨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東西,因為那有可能是被網站操作過後,才呈現在你眼前,看似是大家都認同的東西。」

以及:
「好的,即便你沒有被演算法愚弄,那確實就是多數人追隨的東西,可是所謂正確,是一種很主觀的判斷,你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查詢信任的資料來源,確立自己的立場。
絕對不是大家都這麼說,那麼我也應該這麼說。
世界上才沒有什麼應該,這是你為自己懶得思考找的藉口。」
阿╰( ◜❤◝ )╯調
抱歉,最近因公務刷Facebook刷到實在讓我很火大,措辭上會比較強烈。
我無意抨擊喜歡這些平台的閱眾,而是我真切感到這種閱覽方式真的不適合我偏偏老闆還逼我去看,非常煩躁。

通篇的假訊息,講得煞有其事卻找不到引用來源,或是以訛傳訛,一窩蜂追隨著擁有話語權的領頭羊,人家說什麼我就認為是什麼,還以此奉為聖旨,擴大抨擊他人。

──如果這種行為還算是「社群交流」,那我還真的……不用也罷
柳汀 ▴
我的手機沒有FB app 原因是資訊太雜真假新聞亂象,然後我會因為看別人剪輯的芭樂劇看太久,太浪費時間,所以刪了XD 唯一的壞處是錯過蠻多優良社團。
利用演算法排序我覺得是因為,大家待在同溫層裡最舒服,所以推薦的都是個人愛看的,使用者的黏著度就越高(舉例成功的案例就是Netflix),以商業角度來看是厲害的,但以個人角度的話嘛有待商議
我之前的一篇心得跟阿調這篇有點沾邊(?),可以參考看看
Netflix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我是人,非產品。「主動選擇」替代平台推薦內容
(右鍵另開新頁,直接點好像會跳到youtube,好奇怪)
阿╰( ◜❤◝ )╯調
柳汀 ▴ : 我真的對於無法隱藏被追蹤數這一點很不滿。
不只是不想要讓別人看到,我自己也不想看到……
原本以為是我對IG還不夠熟,沒想到是它打從一開始就沒有設計這個功能

後來我想,或許也不會有人關注這個吧,放著不管。
結果發現,使用者們會互相發限時動態,慶賀OOO已經500粉了
──我整個嚇到,真的,是嚇到!?
阿╰( ◜❤◝ )╯調
我能理解這個動作是好意,可是……當你的立基只是社群交流,不是商業行銷的時候,這就不是件好事。

這才理解,難怪我的學生常常說他IG粉絲很少,很丟臉。
──因為被追蹤數也成為一種比較符號,你不關心,別人也會替你關心。

(我還是很難想像,誰會有事沒事點進別人的主頁,看看對方粉絲現在多少,然後預備一看到整數就截圖幫助慶祝。)
(還是說,我真的跟時代脫節了……喔不。)

可是我問他:但你最初使用這個APP,不是只想跟親近的朋友分享動態嗎?
那麼很自然,彼此互動的人不多,因為我們的朋友數量也不可能這麼多
阿╰( ◜❤◝ )╯調
我生氣的是,這些平台打著「促進互動」的感情牌,卻因就商業利益,無形中給大家增加了更多社交負擔。
柳汀 ▴ : 謝謝柳汀的分享,是的,是因為我們變成公司賣給廣告商的商品了
商品是沒有意識的,無須納入考量。

──可是那是「人」啊,活生生的人啊。

要說現在Meta要做元宇宙,創建一個全虛擬的社交實境……
我能想像的負面效應只比正面更多。
或許用Meta概念玩動森應該不錯,可是用全實境玩IG或是晚上9點你老闆的形象來敲你干涉你的私生活。
大概會哭出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