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雜談]《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述事》。

作者:高莉芬

閱讀隨記。

神話學文庫
Book Myth Folk
DarkAsk
目次:
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

第一章 緒論:追尋與超越
—、俗世與神聖:永恆追尋的空間越界 / 001
(一)存實宇宙與他界空間 / 001
(二)解釋與詮釋:神話的意蘊 / 003
二、符號與象徵:神話地景與神話空間 / 007
(一)虛假的隨意性 / 007
(二)神話地景的空間象徵 / 009
三、原型與回歸:海上蓬萊與宇宙聖山 / 011
DarkAsk
第二章 神聖儀式與宇宙秩序:封禪泰山與望祀蓬萊
一、企求神通:封禪祀典與天地祭儀 / 015
(一)天地祭儀與方圓祭壇 / 015
(二)上封泰山與求仙蓬萊 / 018
二、探求不死:封禪祀典與海上求仙 / 019
(一)藥與仙:求蓬萊不死仙藥 / 019
(二)壽與仙:會蓬萊仙人安期與羨門 / 024
三、神聖儀式:神山祀典與宇宙秩序 / 027
(一)絕地天通與神山祀典 / 027
(二)強化的儀式與聖化的空間 / 029
DarkAsk
第三章 蓬萊神話的海洋思維及其宇宙觀
一、前言:海洋、鄉 / 033
二、海洋與神山:海洋型宇宙創生與海上蓬萊 / 034
三、大壑歸墟:原初大水與穀形宇宙海 / 038
四、巨鼇負山:龜馱大地與宇宙創建 / 043
(一)龜使者:負地之巨靈 / 043
(二)龜使者:柱天之巨靈 / 049
(三)龍伯大人與宇宙失序 / 051
(四)水中名山與水中聖土 / 054
五、洲與島:海上樂園與環水大地 / 060
(一)海中洲島與不死仙境 / 060 (二)洲島空間與環水大地 / 068 六、結語:蓬萊——海水聖化的宇宙樂園 / 071
DarkAsk
第四章 壺象宇宙與神話樂園:蓬萊三壺神話及其宇宙思維
一、前言:壺山、鄉 / 074
二、封閉遠隔的壺:壺形聖山與原初樂園 / 075
(一)花園與樂園:封閉的原初宇宙 / 075
(二)觀看與命名:“壺”的意義 / 079
三、中空容器的壺:此界與他界的仲介空間 / 083
(一)漢畫像石中的蓬萊三山:升登不死的神聖境域 / 083
(二)壺:由“常”入“”的時空過渡甬道 / 086
(三)魂瓶與陶壺:回歸祖靈的轉換宇宙 / 087
DarkAsk
四、腹方口圓的壺:壺象時空與創世宇宙 / 090
(一)浮、葫蘆、壺:浮動的島嶼與創世葫蘆 / 090
(二)壺與天圓地方的宇宙思維 / 091
(三)壺象時空:天體循環的圜狀宇宙 / 093
五、人間構築的壺:詩意棲居與神話園林 / 095
(一)宮苑與蓬萊神山:不死仙境的人間複現 / 096
(二)士人園林與蓬瀛壺天:心靈聖化的仲介閾門 / 097
六、結語:生命原鄉與原初秩序 / 101
DarkAsk
第五章 結論:越界旅行與母腹回歸
一、遊仙蓬萊與越界追尋 / 104
二、原初宇宙與母腹回歸 / 108
DarkAsk
附論 神聖的秩序:《楚帛書·甲篇》中的創世神話及其宇宙觀
一、重返創世紀:《楚帛書·甲篇》與創世神話 / 111
二、夢夢墨墨,亡章弼弼:混沌前創世 / 118
三、雹戲取女生子四:配偶始祖神生殖創世 / 122
四、禹、萬、四神咎天步數:創世主步量天地 / 128
五、炎帝、祝融、帝夋、共工:宇宙諸神再創世 / 132
六、從無序到有序:創世宇宙與“數”的秩序 / 137
七、生與再生:建立秩序與重返秩序 / 140
八、結語:以神之名——秩序化的宇宙與生命 / 144
後記 繆斯(Muse)的禮物
附表 《中國畫像石全集》中“東王公”“西王母”的相關圖像 參考文獻
DarkAsk
他界,理想鄉,永恆樂園。

海中蓬萊,地上崑崙,遠古兩大仙鄉。宇宙山,世界之柱。蓬萊為島組。有別於俗世的超常神聖空間。象徵性的,難以用具體的地理位置來考證。

崑崙神話原自西部高原區域,傳至東方後與大海印象概念結合,在沿海地區形成了蓬萊神話系統。

封禪本為祭天地,在方士渲染下,聯結了蓬萊的印象,變為帝王巡遊求仙以求不死之藥的儀式。

蓬萊仙人在繪圖中多為肩上生翅的羽人之形,雖未明言不死,但在漢代方仙道神仙思想中,羽人變為兼具飛行與不死兩種生命特質。其不死來自於服食不死之藥。

絕地天通,而高聳入雲之山為登天之天梯,或是天神下凡的道路。
DarkAsk
海洋與宇宙創生論有緊密聯結,世界神話的創世論中有主要六種類型:
從無創生。
從渾沌創生。
從宇宙卵創生。
從世界父母創生。
經由孕生過程創生。
經由大地潛水者創生。

從渾沌創生與經由大地潛水者創生兩種類型,與海洋相關。大地潛水者的創世神話有兩個母題:宇宙起源是一片渾沌大水,一個文化英雄,通常是由一個前人類的動物潛入源初之水中以求得一塊泥土或沙,成為創世的開端。「鲧盗息壤」「巨鰲負山」等神話,皆有其影子留存。

原初大水與谷形宇宙海。
DarkAsk
大地潛水者之創世母題,潛水者入水取土造陸,而在水中飄浮的陸地需由一個背負者來支撐,這個角色通常由動物扮演。

青海土族神話中,天神取土置於金蛤蟆背上,蛤蟆翻身負抱泥土,形成後來的陸地。各個神話中的負地者還有龜、鱉、蛙、魚、牛等,其中龜居多。北美創世中,世界只有一片原水,造物者命令水禽入水中撈泥,皆無所得,僅有烏龜發現最後下水的蛙/蟾蜍口中含有泥土,於是造物者自蛙口中取泥,放於龜背上,大地始成。

東海負山者為巨鱉或巨鰲,巨鱉所負之山為蓬萊山。在世界創世神話中,負地神話是一個十分普遍的母題。由巨鰲所背負的水上大地,除了平坦的大地外,另一地貌形式就是島嶼。

太平洋東加島民認為大地是由Maui所背負,而地震起因即為他變換姿勢造成。西里伯斯人則認為大地由豬背負,地震是因為豬身背癢去磨擦樹身而形成。
DarkAsk
AT分類法A.815條為「大地立於龜背之上(Earth from turtle's back. Earth erected on back of a turtle floating in primeval water)。
DarkAsk
《山海經》海內北經載:「蓬萊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

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

大荒北經: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國,釐姓,黍食。郭璞引《河圖玉版》:「從崑崙山以北九萬里,得龍伯國人,長三十丈。」

《博物誌》卷二:《河圖玉版》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而死。」

而五山之根,无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蹔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千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沈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時,其國人猶數十丈。
DarkAsk
巨龜為宇宙秩序的奠基者,模擬宇宙之衍生與結構,因此可以龜來預知未來吉凶,而龍伯大人「釣鱉」「灼骨」之舉,象徵著以破壞原初樂園宇宙秩序的行為,來竊取奧秘,是對於原初樂園創造主身分之僭越,挑戰了創造宇宙的神權。

在各文化中皆有「巨人=大人」挑戰帝權或化身宇宙的記述。例如共工怒觸不周山,造成天柱傾倒世界歪斜;北歐始祖巨人尤彌爾化身世界;在希臘神話中亦有諸多關於巨人族群的記述。

原初之水/宇宙海,息壤、青泥,「海洋/原水/創世/聖土(山)」。

在日本宇宙起源神話中,海洋是生命之源,日本列島是在海洋中誕生。

詔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二柱神。修理固成是多陀用幣流之國。賜天沼矛而。言依賜也。故二柱神立天浮橋而。指下其沼矛以畫者。鹽許袁呂許袁呂邇畫鳴而。引上時。自其矛末垂落之鹽。累積成嶋。是淤能碁呂嶋。
DarkAsk
海上樂園仙境難求,終莫能至。

與伊甸園記述多有相似之處。
DarkAsk
「壺」,略。
DarkAsk
第一章 緒論:追尋與超越

一、俗世與神聖:永恆追尋的空間越界

魏晉六朝文學與宗教書寫中一個重要主題,對「他界(the other world)」的永恆追尋與空間越界書寫。

海中蓬萊是與地上崑崙神山相對的神山仙島,學者顧頡剛、王孝廉及日本學者小川環樹、小南一郎等人在其研究中,皆以兩者為遠古的兩大仙鄉,古代神話輿圖上的神聖空間。
DarkAsk
由於「崑崙」在《山海經》的記載中較為詳盡,明顯可見其具有「世界中心」的宇宙山(cosmic mountain)性質,因此對於崑崙神話的研究一直都備受學界重視,如有蘇雪林之專題探討、杜而未月亮神話系統之分析、凌純聲的比較研究、丁山的神話溯源以及呂微的語義探源等,中外學者之研究頗豐。

而蓬萊山在先秦典籍中記載簡略,僅有《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蓬萊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一則。在秦漢以後的典籍中,蓬萊山又大都是以聯合仙山、仙島的方式出現。如在《史記•封禪書》中的「海上三神山」、《列子•湯問》中的「渤海五神山」乃至《海內十洲記》中的「十洲三島」、《拾遺記》中的「蓬萊三壺」以及名山仙島等,蓬萊皆與神山仙島並列敘述,呈現組群的神山結構模式。
DarkAsk
尤雅姿《虛擬實境中的生命諦視—談魏晉文學裡的臨界空間經驗》
李豐琳、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
葉慶炳《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結構小說》
郭玉雯《聊齋志異的幻夢世界》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他界觀研究》
DarkAsk
東晉孫綽,《遊天台山賦》:「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遊化,靈仙之所窟宅。」

蓬萊神話從先秦兩漢乃至六朝,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發展,亦被賦予了不同時期的文化意涵。但不論是在政治封禪的國家儀典中,還是仙道小說的神聖敘事裡,「蓬萊」都被象徵性的表現為仙境樂園空間,一個人世之外的「非常」「超常性」的神聖空間而存在,結構十分穩定。

蓬萊神山作為想像的仙鄉樂園,具有神話空間的性質;蓬來神話講述此界向他界,俗世向神聖的越界與追尋,具有神聖敘事(sacred narrative)的特性,其中蘊含著對存實宇宙的認知與解釋。
DarkAsk
克勞德•李維史陀的研究指出:「神話使研究者面臨著這種情況,初看起來似乎矛盾重重。一方面,在一個神話的進程中,似乎無事不可發生。它沒有邏輯,沒有連續性。任何特點可歸因於任何原因;每一種可想像的關係都可以找到。對於神話,一切都變得可能了。然而,另一方面,從不同區域裡廣泛收集來的神話之間存在著驚人的相似,這就顯示出:神話表面上的隨意性是虛假的。」

高木敏雄《比較神話學》。
高木敏雄 比較神話学
DarkAsk
神話地景的空間象徵

神話的空間,是相對於科學的、地理的、物質性的具體空間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宗教的、哲學的、想像的、情感的、象徵的抽象意涵,隱喻著人的宇宙觀察與存在定位,此近似於昂希•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1901—1991)的「再現空間(representational of spaces)」論述。此一空間較少為科學家、人類學家所探討,卻是在宗教、藝術、文學中勾勒圖寫人類生命存在空間的重要主題。

對于蓬萊神話之研究,歷來學界的研究視角大約有三種:其一,重在探討其「仙鄉」或「樂園」之形態性質;其二,重在闡發其中所蘊含的神仙思想;其三,探討蓬萊神話在古典文學中的空間意涵。
DarkAsk
另外,對於蓬萊神話的研究除了在哲學、宗教與文學方面的意義詮釋外,近年來,也有學者努力從地理環境、物理現象的科學觀點探討蓬萊神話與地理空間、物理現象的關係。其研究結果,或將蓬萊神話坐實在中國東方的海上島國如朝鮮、日本,或判斷為「海市蜃樓」的地理學現象解釋,指出蓬萊神話乃導源于燕齊濱海一帶的海市蜃樓幻景,如清人錢泳《履園叢話》卷三「海市蜃樓」條云:

王仲瞿常言:「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仙,終無有驗……後游山東萊州,見海市,始恍然曰:秦皇、漢武俱為所感者,乃此耳。」其言甚確。

雖然現實地理條件會影響神話的創造與解釋,但正如聞一多所言,海市蜃樓是神仙說得以流傳的因素之一,但並非必然關係。甚至也有學者推測蓬萊三神山為三火山之說者,但這些對蓬萊神山的物理科學解釋,以及對蓬萊神話的現實地理還原,並非本書探討之重點。
DarkAsk
「蓬萊」如同「崑崙」一般,不宜作具體的地理位置、地理名詞的考證。

近代學者對於蓬萊神話的研究,大都採用顧頡剛的「東西兩大仙鄉神話說」,認為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兩大仙鄉神話系統為東方蓬萊神話與西方崑崙神話。顧頡剛指出:「崑崙神話發源于西部高原地區,它那神奇瑰麗的故事流傳到東方以後,又跟蒼莽窈冥的大海這一自然條件結合起來,在燕、吳、齊、越沿海地區形成了蓬萊神話系統。」

日本神話學者御手洗勝依民族學考察亦持相近的觀點,認為中國仙山有兩大系統:一為由神、巫、崑崙及黃河之源所組成的西方系山嶽仙山說;一為由仙人、方士、蓬萊及歸墟所組成的東方海系神山說。
DarkAsk
旅日學者王孝廉的《仙鄉傳說——仙山與歸墟的信仰》一文亦大致持同樣的看法。此兩神山系統:崑崙、蓬萊,一在西、一在東,一在地中、一在海上,皆為古代神話輿圖上的「神聖空間(sacred space)」。此二神聖空間,在漢代逐漸成形——「覽觀縣圃,浮游蓬萊」兩大仙境。《漢書•郊祀志》載谷永諫漢成帝之言:「世有仙人,服食不終之藥,遙興輕舉,登遐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獲,與山石無極。」

縣圃崑崙與海上蓬萊,兩者皆是漢代豐饒富足、長生不死的樂園象徵符號。
DarkAsk
《史記,秦始皇本紀》
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始皇夢與海神戰,如人狀。問占夢,博士曰:「水神不可見,以大魚蛟龍為候。今上禱祠備謹,而有此惡神,當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自瑯邪北至榮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并海西。
DarkAsk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又使徐福入海求神異物,還為偽辭曰:『臣見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汝何求?」曰:「願請延年益壽藥。」神曰:「汝秦王之禮薄,得觀而不得取。」即從臣東南至蓬萊山,見芝成宮闕,有使者銅色而龍形,光上照天。於是臣再拜問曰:「宜何資以獻?」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與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說,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DarkAsk
《山海經》

海內西經:
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貳負臣所殺也。

大荒西經: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有靈山,巫咸、巫即、巫肦、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海外南經:
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一曰在穿匈國東。

《論衡》無形:
圖仙人之形,體生毛,臂變為翼,行於雲,則年增矣,千歲不死。此虛圖也。世有虛語,亦有虛圖。假使之然,蟬娥之類,非真正人也。海外三十五國,有毛民、羽民,羽則翼矣。毛羽之民,土形所出,非言為道身生毛羽也。

「不死的探求」是神仙神話核心,也是貫串初期仙說到道教仙說的一貫精神。
DarkAsk
「不死之藥」在《山海經》中為神巫所掌有,到漢代的神仙思想中,賣藥、掌藥,擁有不病、不老乃至不死之方,則由神仙所專有。因此欲求不死之藥,自必尋訪不死仙境,會見不死仙人。其後,《後漢書•方術列傳》中仙人費長房,也是懸壺賣藥的老翁。「壺/藥/老翁/仙人/仙境/蓬萊/不死」,形成一套長生不死的仙境符號系統與神話象徵敘事,言說著人類逃脫線性時間,擺脫生閉環,追求長生不死的原始心靈的渴望。
DarkAsk
在薩滿(Shaman)思維中,聯繫天地的宇宙中心最重要的意象即是「山」,高聳入雲的「山」,或是作為登天之「天梯」,或是作為天神下界的道路,為「宇宙山」或「宇宙柱」。

因此溝通天地的神聖祭儀,大都在神聖的山嶽舉行,而封禪泰山的儀式,也是一種溝通人神、強化宇宙秩序的方式。因此封禪儀式也常是模仿宇宙結構而進行,通過儀式的行為活動,生存的世界與想像中的世界、凡俗的時空與神聖的時空,借助一套象徵性的動作展演而融合。此界凡俗之人,以具體儀式地操演重複人與宇宙的和諧互動,在方圓的天地祭場中,進入天圓地方的宇宙認知模式,參與著宇宙開闢與神聖的原初,進而得到聖顯的滿足。
DarkAsk
在秦始皇、漢武帝的「封禪泰山」以祭神、「望祀蓬萊」、海上巡遊以求仙的神聖儀式之下,強化了追求長生不死的儀式意涵,以及「蓬萊」的「神聖空間」意涵。蓬萊三神山被授以集體的情感寄託,成為帝王確認宇宙秩序,乃至破譯宇宙時空之秘的神聖空間。

因此秦皇、漢武必須通過儀式,來確認他自己的宇宙秩序——不論是世俗的國土疆界,還是神聖的不死境域;不論是家國的生命,還是個人的生命。蓬萊三神山神話及其相關的儀式活動,成為以帝王、方士為主的文化集團確認其宇宙秩序,實現溝通神聖與世俗、此界與他界的符號象徵。

蓬萊三神山神話,在秦漢以後,逐漸發展為以「蓬萊」為首的海上神山系統,在中古時期,成為帝王、方士、文人、道士冀求他界的想望與書寫中反復出現的仙境符號。
DarkAsk
在豐富多樣的世界神話中,最能具體反映與形成的即是創世神話。日本神話學者高木敏雄研究天地開闢神話時依其所反映的自然地理特徵將其分為海洋型與大陸型天地開闢神話。在其研究中即突顯了日本開天辟地神話中的海洋神話思維與象徵之闡發。

在世界神話中,海洋大都與宇宙創生論有密切關聯。「宇宙創生論(cosmogony)」一詞,語源來自希臘文kosmos和genesis,kosmos指宇宙秩序,genesis指創生,尤其是從沒有秩序變成存有(being),意指宇宙的起源以及宇宙秩序形成的過程。本書所用之宇宙創生神話主要對譯為cosmogonic myth。
DarkAsk
世界神話中的創世論在《宗教百科全書》中有以下六種類型:
① 從無創生(creation from nothing)
② 從混沌創生(creation from chaos)
③ 從宇宙卵創生(creation froma cosmic egg)
④ 從世界父母創生(creation from world parents)
⑤ 經由一種孕生的過程創生(creation through a process of emergence)
⑥ 經由大地潛水者創生(creation through the agency of an earth diver)

不論是二類或是六類的分法,其中「經由大地潛水者創生」類型是兩種分類法中所共有的,而大地潛水者的宇宙創生又與「海洋」關係密切。海洋在世界宇宙創生神話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DarkAsk
由於蓬萊神話與上古其他的聖山、聖地神話相比較,具有獨特的「海洋」性質,而「海」,依許慎《說文解字》云:「天池也,以納百川者。」劉熙《釋名》云:「海,晦也。主承穢濁,其色黑而晦也。」在漢人的解釋中,「海」為一眾水所歸、混沌不明的空間形態。

從宇宙創生論考察,海洋(原水)所具有的「無形」「窈冥」「晦暗」「流動」的內在狀態,又與混沌(chaos)同具有「宇宙創生」前的「水」「氣」等神聖性質。因此,本書研究特別關注與海洋、混沌有關的「從混沌創生」以及「經由大地潛水者創生」兩種宇宙創生類型。
DarkAsk
《列子》湯問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裡,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穀,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絃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萬裡,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蹔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千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沈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
DarkAsk
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時,其國人猶數十丈。

在此段敘事中,共有以下重點:

(1)五神山位於渤海之東的無底大壑,水流無增無減的歸墟之中。
(2)五神山之名稱及其特殊地貌景觀。
(3)五神山的神聖空間特質與仙居,仙禽、仙樹,仙果、仙聖等仙境描寫。
(4)五神山的浮動性以及帝令禺強使巨鱉負山。
(5)龍伯大人釣鱉灼骨,以至岱輿、員嶠二神山,流沉北極大海。
(6)五神山中之二神山,流沉于北極大海,以致仙聖播遷。
(7)天帝懲罰龍伯國大人,使其國隘民短。
DarkAsk
近代神話學者或人類學家對中國古代創世神話的研究,大都側重於對盤古開天辟地的分析或女媧補天造人的探討,較少論及中國大地潛水者的創世分析。在創世神話中的大地潛水者的創世神話(earth-diver myths)有兩個母題:宇宙起源前是一片混沌大水,一個文化英雄,通常是由一個前人類的動物潛入原初之水中以求得一塊泥土或沙,成為創世的開端。而人類所賴以生息繁衍的大地,即是由原初大水中這塊神土生成變化而來的。
DarkAsk
神話學者葉舒憲在世界創世神話分類上,增列「屍體化生型」創世神話,計有六種類型,其研究認為:

筆者確信,中國上古曾有潛水型創世神話流傳。它雖然沒有完整的敘述保存到後世文獻中,但卻留下了兩個基本的敘述結構要素——原始大水和動物取土造陸。根據它們在歷代神話中反復出現的情況,我們可以把這兩個結構素看成上古華夏文學的重要原型。從這兩個原型同世界神話中同類原型的比較中,似可追索出已失傳的中國原始創世神話的結構模式。
DarkAsk
當代學者已對潛水型創世神話有了更多的關注與考證。如日本學者大林太良從比較神話學的觀點考察「鯀盜息壤」神話與「大地潛水者」創世神話之間之關係。

又如胡萬川對「撈泥造陸」神話的闡釋,呂微對鯀、禹神話以及息壤的考辨等,皆是對潛水型宇宙創生神話的重詮與意義探索。然神話學者們大都以鯀、禹神話為論述的重點。但若從宇宙創生論的研究視角,以及神話母題的分析考察,重新檢視中國上古的神話傳說,可以發現在《史記》《列子》《淮南子》充神話,其神話敘事中的「巨鰲負山」等意象、情節,皆與「大地潛水者」創世神話中的「動物負地」母題關係密切。而「大壑歸墟」中的原初大水(海洋)又與混沌宇宙創生之水性質相近,實蘊含著豐富的海洋宇宙創生神話的思維結構模式,也隱喻著先民對宇宙秩序、自然現象的解釋。
DarkAsk
在《列子•湯問》蓬萊神話的敘事中,一個重要的空間意象,即是大壑與歸墟,而包含蓬萊在內的三座神山即坐落於此一極大的水域當中。在先秦兩漢的文獻中,「大壑」位於極遠的東海之外,是一個遠隔的空間,其作為眾水所歸、無底之谷,又是一個注而不滿、無底無限的深廣空間。

在《聖經》洪水神話中,造成宇宙失序的大洪水即是來自地淵與天戶。因此神話中的「天門」與「地戶」是宇宙的異次元空間甬道,也是宇宙中秩序失衡的隘口。
DarkAsk
《淮南子•天文》先論原初混沌宇宙,續言共工與顓頊爭帝—「天柱折地維絕」神話,明顯將共工神話放置在宇宙生成論中進行論述。而在《楚辭天問》中屈原亦對共工神話提出了疑惑:

康回馮怒,墬何故以東南傾?
九州安錯?川谷何垮?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在共工神話中,由於「天柱折,地維絕」造成「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然江河水潦向東南傾注,勢必引起海水漫溢,故屈原有「東流不溢,孰知其故」的疑問。在先秦兩漢神話思維中,「大壑」即為「東流不溢」之水以及「水潦塵埃」的歸所。
DarkAsk
水中聖山—蓬萊神山,坐落在谷形宇宙海中,因此必須要有負地者之幫助,始能在水中建構聖山或聖土,進而創建神聖的原初。在世界海洋創世神話中,「大地潛水者」(an earth diver)的創世是最普遍且重要的母題之一。

在「大地潛水者」創世神話中,潛水者入水取土造陸,而此一水中漂浮陸地必須由一個背負者(earth bearer)來支撐,而此一大地的背負者,常由動物扮演。這種講述漂浮大地與動物負地的神話,至今仍普遍流傳於中國各少數民族的神話傳說中。

如青海土族的《地球的形成》神話中,即述及遠古世界大地原為一片汪洋,天神乃取土置於金蛤蟆背上,蛤蟆翻過身負拖泥土,於是形成後來的陸地。在世界創世神話中的負地者尚有龜、鱉、蛙、魚、牛之屬,其中尤其以龜居多。
DarkAsk
如在北美的創世神話中,世界只有一片原水,造物者命令水禽入水中撈泥,但皆無所獲,只有烏龜發現最後下水的蛙(或蟾蜍)口中含有泥土,於是造物者自蛙口中取泥,放在龜的背上,土地就在龜背上逐漸生長形成大地。

而在西伯利亞布裡亞特人(Buriats)以及鄰近民族所流傳的神話中,亦有造物者將泥土放置於龜腹上,創造出大地;或是神將龜取自水中的泥土放置於蛙腹上,造出大地;或是神取泥土放置於龜背上,造出大地等神話。

不論在歐亞大陸或北美地區,在創世神話及取土造陸神話中,兩棲動物「龜」與「蛙」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在蓬萊神話中,「巨鱉負蓬萊山」的神話敘事,即與世界「大地潛水者」創世神話中的「動物負地」母題有密切的關係。
DarkAsk
在何阿西亞(Ho'asia)地方的東邊有一石名「地震石」,下由一龜所撐住,而聖克利斯多瓦(San Cristoval)島即立於其上,龜的運動即造成該島的地震。此龜在聖克利斯多瓦遠近聞名,有時以烏頭形狀出現,以前在老地娃(Old tawao)的牆上有此龜之圖,現已為土崩所毀。
DarkAsk
在遠古的時候,聖塔安娜(Santa Anna)島尚不存在,有一龜住在鄰島聖塔卡塔琳娜(Santa Catalina),有二子,一男一女。孩子們注意到龜經常將椰子與香蕉種植在海底某一點上,離聖塔卡塔琳娜不遠,他們問母親為何這樣做,龜則囑咐其子用其殼製成一鉤,然後乘邊架艇至龜在海底植樹處,在該地他們投下鉤,龜則將此鉤附著在一塊石上,孩子們用力拉。

石頭裂了,龜又將鉤附在另一塊更堅的岩石上,孩子們又拉,聖塔安娜就慢慢升上來了,上面一切植物都已種好。目前該島東端尚可見一裂石,更使這個傳說言之鑿鑿。
DarkAsk
龜的子女,男子名為惠加里尼帕裡蘇(Waikariniparisu),女子名叫加普娃羅娜羅(Kapwaronaro),以後加普娃羅娜羅生了子女,即為龜族的來源。他們對於水中之龜投擲錢幣、硬果以及各種食物,龜族成員把食用龜的任何部分列為禁忌,犯此禁忌者一定會身亡。
DarkAsk
海洋島(Ocean Island)是馱在龜背上的。他巴記(Tabakea)是只在海底的大龜,背上頂著瘦長圓柱形的岩石,頂部張開像珊瑚形的菌類,上面就是海洋島。當島民所住的礁岩受到海浪的衝擊而感到顫動時,就認為是他巴記在移動了。
DarkAsk
他們相信,有一天他巴記會大大地移動,陸地將會搖搖欲墜,而捲入咆哮的海水中,不過這種想法不會令他們有很大的困擾,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英雄祖宗,一個航海家、征服者,名為「上升的太陽」(Auof-the-Rising-Sun),既已為其子民選擇此地為家時,便會將他巴記釘住,來保護他們安全地通過這個災難,每個黎明的到來,都是他為此的再三保證。逐漸地,島民對待這位受限制的巨人——指他巴記—如同一位朋友,而使之漸漸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裡,它變成了海洋的控制者,年輕人都轉向它祈求好的漁獲量,並能安全通過必經的暗礁。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