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Tue, Oct 19, 2021 2:36 PM
Tue, Oct 19, 2021 3:13 PM
5
2
Facebook
故事回到1974年,木箱的釘子叩叩釘上,箱中是以麻布袋包裹完整的《#甘露水》,她離開安置了她16年的張外科診所,移動到張氏家族位於霧峰的工廠。
悉心守護《甘露水》的張鴻標醫師,當時身體已經不是很好了,然而臺灣的時局亦是。
根據推動《甘露水》現身的林曼麗教授推測,當時仍處於白色恐怖時期,台大哲學系事件正炙,台灣本土意識仍受到官方打壓。而張鴻標醫師自從1958年接手保管《甘露水》後,身為台籍菁英又熱愛藝術的他,肯定知其價值,也知道他正在為台灣文化保存一個重要的資產。
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Tue, Oct 19, 2021 3:13 PM
Tue, Oct 19, 2021 3:14 PM
然而1974年時,因附近飯店動工影響周遭建物的地基,《甘露水》勢必要重新找地方安頓。對疾病纏身的張醫師來說,這個決定恐怕非常艱難,他很有可能也意識到自己無力繼續保護,但外在環境又風聲鶴唳,恐怕也不是一個將《甘露水》歸還給國家的好時機?該如何是好呢?他只能繼續封藏,期待一個更好的未來。
張鴻標醫師去世前,將《甘露水》的守護使命交付與後代,家族始終懷揣使命,他們暗暗等待,期待有天能夠將台灣聞名的瑰寶,再次展現於黃土水衷心喜愛的土地。
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Tue, Oct 19, 2021 3:14 PM
2021年不僅是《甘露水》入選帝展滿一百年,也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年;過去,臺灣土地上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共同為臺灣的未來而努力,這也成為林曼麗教授奮力促成《甘露水》問世的動機。她與北師美術館團隊走訪台中地方人士,透過總統府牽成,才成功與張家聯繫,而張家也毫不猶豫將作品無條件交與國家,並在文化部傾全力協助下展開修復與展覽相關事宜。
或許黃土水正是如此期待,期待有天臺灣的自我認同逐漸茁壯,而在這個許多人積極思考和探詢自我國家歷史文化的時代,如此因緣俱足,才能有機會促成此番美事。
esther俺のいない日本でな
@estherlingyun
Wed, Oct 20, 2021 2:15 AM
專訪 / 「甘露水」矮短可親充滿力量 林曼麗:非常台灣人
載入新的回覆
故事回到1974年,木箱的釘子叩叩釘上,箱中是以麻布袋包裹完整的《#甘露水》,她離開安置了她16年的張外科診所,移動到張氏家族位於霧峰的工廠。
悉心守護《甘露水》的張鴻標醫師,當時身體已經不是很好了,然而臺灣的時局亦是。
根據推動《甘露水》現身的林曼麗教授推測,當時仍處於白色恐怖時期,台大哲學系事件正炙,台灣本土意識仍受到官方打壓。而張鴻標醫師自從1958年接手保管《甘露水》後,身為台籍菁英又熱愛藝術的他,肯定知其價值,也知道他正在為台灣文化保存一個重要的資產。
張鴻標醫師去世前,將《甘露水》的守護使命交付與後代,家族始終懷揣使命,他們暗暗等待,期待有天能夠將台灣聞名的瑰寶,再次展現於黃土水衷心喜愛的土地。
或許黃土水正是如此期待,期待有天臺灣的自我認同逐漸茁壯,而在這個許多人積極思考和探詢自我國家歷史文化的時代,如此因緣俱足,才能有機會促成此番美事。